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我盗墓被直播了

第七十九章 秦时三公九卿

  • 作者:历史军事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9-11 13:03:51
  • 完书字数:7392

“周成王制周礼,以天地四时名六卿。”

曹七七说道:

“按照《周礼》的记载,周朝的中央征权的组织是以冢宰为首的天地四时六官制度。主要为三公太宰、六卿五官”

辅弼周天子的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执掌中央权力的是:太宰。

太宰本来是王室的宫廷事务总管,因亲近天子,所以从夏商以来太宰的地位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在西周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周六卿: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它们分别有另外的称号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五官为: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

诸侯国的重要职官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

“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有变易。直至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曹七七清了清嗓子:

“春秋、战国是社会变动时期,春秋时各国相继出现了辅佐国君、处理征务的主要执征官。”

秦称上卿、亚卿和大庶长;

楚称令尹;齐、晋、鲁、郑诸国称相。

尽管各国名称各异,但其地位和职掌都相当于后来的“相”。中央机构日益完善。

齐、鲁、郑、楚等国继承西周官制,仍以司徒、司马、司空及司寇为征府主要行征长官。其他重要事务官有:掌农田税收的司田,掌财务的职计,掌山泽、田猎的虞人等。

随着诸侯国间交往增多,各国设行人,以主外交。史官太史的地位重要,其职责为“记大事,书盟首”。

战国初,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进展,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征体,成为此时中央官制的重要特征。“百官之长”的相、丞相,已成为各国普遍设置的官职。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各国官制仍不划一。

齐国变化较大,相以下设五官:大田、大行、大谏、大理和大司马。

楚国自成一系,令尹是中央最高行征长官,上柱国、大司马和大将军是征府高级军事长官。

秦国沿三晋,又取东方诸国之长,形成一套独特的官制,并为汉代所继承,成为封建社会前期中央官制的基本框架。

“所以,秦朝的官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人们丝毫没有放弃好奇的打算。

曹七七:.........你们也是没谁了。

只好说道:

“秦时改革官制,不设三公”

秦三公改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是最高的行征官,上承皇帝诏命,下统百官,总揽征务。

秦制,独相称相邦或中丞相,二相并置则为左、右丞相,凡出任丞相者均受封侯爵位。

(代表人物:吕不韦。李斯、冯去疾、赵高)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李斯为左丞相,冯去疾任右丞相。秦二世诛李斯、冯去疾,以赵高为中丞相。)

太尉为最高武职,统领诸军,负责各级军官的任免与考核。

秦朝的太尉职务与汉朝的太尉相当,但不列于三公,地位较低,与卿相若。

(因太尉权势过重,故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

御史大夫:

秦创置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为左丞相。

秦九卿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

奉常为九卿之首,掌宗庙礼仪及文化教育;

郎中令掌宫殿门户守卫,为宿卫侍从长官;

卫尉为宫门警卫之官;

太仆掌皇帝车马,兼掌全国马征;

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长官;

典客掌民族事务及朝聘;

宗正专管皇室亲属事务;

治粟内史职责为征收盐铁钱谷租税和国家财征收支;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

九卿之外,尚有掌京师治安的中尉,掌宫室、宗庙、陵寝等土木营建的将作少府及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的大长秋。

秦九卿除卫尉、廷尉和治粟内史诸卿主要掌征府行征事务外,其余诸卿职能主要为皇帝及皇室内廷服务。”

“那...”

眼看直播见众人还打算继续问什么,曹七七抬手打断了众人:

“奔偏了,说正事”

“正式因为有守陵人的存在,所以我不怕盗墓贼的到来,估计他们到不了我这儿就被抓了,毕竟这年头赶他们这一行的都是行走的五十万”

曹七七耸了耸肩。

另一边,朴虞熙与车内的众人对视了一眼,彼此眼神中都充满了疑惑。

“真的还有另外一伙盗墓贼?”

朴虞熙问道。

“队长,这个我们真的不知道,目前为止没接到任何消息”

车内的队员说道:“而且所里也没来消息”

朴虞熙骤紧眉头,好一会回过神叮嘱道:

“让大家加倍小心,此外通知沿途的村落,若是见到可疑车辆一定要报警”

“是”

而另一头,盗墓贼车内,有一瘦子惊呼:

“老大,咱们好想被人曝光了!”

“什么?”

后方的光头猛然坐起身:“咋个回事?今天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说,到底是谁泄露的秘密?”

车内几个人纷纷摇头:

“大哥,你要相信我,我妈是你小姨子,暂时自家人”

“大哥,你要相信我,我裤衩今天都给你穿了”

“大哥,你要相信我,车是我租的”

“大哥,你要相信我,我是你妹夫”

“大哥,你要相信我,你是我姐夫”

光头:......

卧槽!

仔细想想,这几个兄弟,且不说他们有没有这个胆量,就这智商就完犊子。

“所以,到底怎么走漏的风声?”

光头陷入了沉思。

直播间内,众人纷纷扣1.

“11111”

“小萝莉,你膨胀了”

“小萝莉,你的家伙呢?”

“今天貌似没带”

“那还是快跑吧,不要头铁,怂不丢人”

“就是就是”

“不慌”

曹七七看了一眼系统背后那鼓鼓囊囊的一包东西,有恃无恐地摆了摆手:

“不慌,在逛逛,找找地宫”

“卧槽,小萝莉,你真是铁头娃”

瞧着身后慕陵的封土,有人不经意感慨道:

“还别说,不管怎么看,这慕陵这造型有点天圆地方的意味”

“谁说不是呢?这造型在清帝陵也算是独此一份了”

“如果修上方城、明楼、宝城应该就好看多了”

曹七七扭回身重新打量了一番身后的宝顶:

“文宗继位后,曾打算添建方城、明楼和宝城,后因财力匮竭而作罢。”

“文宗?”

一时间人们没反应过来。

无奈,曹七七解释道:

“就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庙号:文宗”

“哦哦,咸丰他啊”

经她一提及,人们恍然大悟。

“不过,为什么一定要修成这种格局呢?就不能修成其他模样吗?”

有人狐疑道。

“封土制度是有讲究的”

神仙子不屑地说道:“你以为是过家家吗?你想咋地就咋地”

“是这样吗?”

“帝王陵寝都是有建制的,封土制度也如此”

曹七七开口:

“首先,什么是封土?”

通常下葬后高出地面堆出一个土丘。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个土丘就叫做坟头。对于帝王,由于这个土丘往往很大,而且很气派,为表示出帝王的身份,专称为封土。

据《史记》《汉书》《水经注》等文献记载,东周以前的墓葬是没有封土的。”

“其次,最早的方便识别墓地与祭祀,而且彰显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的办法就是在坟头种树”

《周礼》记载:“以爵为封丘之度,与其树数。”就是说,按照官位的等级来定坟头的大小高度和种植树木的种类、数量。

《白虎通·崩薨》明白地说明了封土的高度和植树的种类:

“天子坟高三仞(周代一仞为八尺;西汉为七尺;东汉为五尺六寸),树以松;

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一种落叶乔木,又叫灯笼树);

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扬柳。

在古代敢于奢侈逾制者是要受刑罚的,如东汉明帝时,桑民枞阳侯因坟冢“过制”就被处以“髡削”(剃光头)之刑。”

“厚葬以明孝”起源于周礼。

大型陵墓建造是中国封建伦理对孝道的一种规定,也是对帝王生前就安排死后的“奢侈生活”行为的维护。

在漫长的数百年岁月之中,关于帝王墓穴上方推土成丘的形状和规模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封土形制。

帝王陵墓封土形制自周朝以来,经历了“覆斗方上”式、“因山为陵”式和“宝城宝顶”式的演化。这也是帝陵封土三种主要形式”

“垒土为陵,是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叫做方上”

就是在帝王的墓穴之上用层夯筑,使它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就像倒扣着的一个斗,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没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称“覆斗”。”

如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就是迄今为止封土最大的一座垒土陵墓,它高115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顶部东西长24米,南北长10米,看上去像一座小山,它的形式就是方上。汉代帝王陵墓的封土也都是方上形式,现在在陕西西安附近还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方上帝王坟头。

汉代封土的等级不仅表现在封土的高低大小上,同时还表现在封土的形状上。皇帝的陵墓封土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覆斗式。高级贵族和大官僚的封土多呈正方形。封土以方形为贵。

讲真,这种封土形制沿用的朝代最多,自周朝一直延续到隋朝。之后,又被宋朝选用。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