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惊悚悬疑 > 管窥俄罗斯

100 迷幻的涅瓦河四

  • 作者:东乐文
  • 类型:惊悚悬疑
  • 更新时间:07-03 03:46:46
  • 完书字数:3382

www.youxs.org(四)

据说,虽然昔日的帝俄海军曾被视为世界第三大海军。但日俄战争时其远东舰队在旅顺口之围中被日本联合舰队彻底击溃。随后由波罗的海舰队派向远东增援的舰只也在对马海峡海战中几乎被全数歼灭。帝俄海军遭受了历史性的惨重失败。海军的失败导致了俄罗斯在远东制海权的丧失,使得日本陆军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更直接导致俄国陆军在远东的失败。

俄国深受刺激,战后迅速开始雄心勃勃的重建海军。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尚未回复元气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没起到很大的作用。而黑海舰队则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布雷,以防止奥斯曼帝国海军进入黑海。在俄国革命迫使俄国退出一战后,波罗的海舰队撤出了芬兰湾的赫尔辛基和塔林基地,撤回喀琅施塔得。

听着娜娜的侃侃而谈,我想起了中苏的一次海战。

1929年,中苏关系十分紧张。先是该年7月,中东路事件爆发。中东路是沙俄在东三省修筑的铁路。1924年5月,苏联与当时的北京政府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但同时又签订《暂行管理中东路协定》,仍要控制中东路。1924年9月20日,苏联与张作霖签订《奉天协定》,重新获得中东路的控制权。中东路虽然名义上为中俄双方共管,但实际控制权全部都在苏方手中。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张学良主政东北后,采取了加速收回中东路主权的措施。1929年7月11日,张学良强制接管中东路,解除苏方全部职员职务,将苏方人员全部驱逐出境。7月13日,苏联抗议,要求互派代表谈判。17日,双方陷于僵持状态,苏联宣布与**。8月15日,张学良发布动员令,派兵6万,后增至10万,陈兵于中苏边境,战争一触即发。

1929年10月12日,中苏在东北的三江**发了海战,此战亦称同江之役。

12日晨,在同江的苏联海军阿穆尔河区舰队由斯加斯克率领以旗舰雪尔诺夫号为首的舰艇共9艘,飞机25架出战。而中国东北江防舰队则由江亨舰长尹祚干代理指挥利捷,利绥,江平,江安,江泰等六艘浅水炮舰,以及东乙号武装驳船应战。东北海军的沈鸿烈有先见之明,事先将拖驳船东乙号藏在芦苇浅滩中,在船上放置两尊120毫米大炮。

10月12日清晨5点半战事一开始,东乙即发炮攻击停泊不动的苏军旗舰。苏军未料到中方有此一招,当即被击中指挥舰桥。不久雪尔诺夫号即沉;苏军的另外三艘舰艇亦被东乙击成重伤。到了9点,苏军的飞机加入战场,战局立马改观。江平、江安、江太、利捷、东乙等5舰被击沉,利绥舰受重创逃回富锦。其后苏军飞机和舰艇集中火力掩护步兵400多人在三江口地区登陆,并冲击东北军阵地。驻守此地的东北海军陆战队第一大队和陆军一个营共同抵抗,击退了苏军首次进攻。苏军调集援兵近3000人,迂回到下游10余里处,袭击守军侧翼。经过白刃战后,守军大部战死,阵地被苏军占领。是役东北江防舰队伤亡300余人,舰艇几乎全部损失,江泰舰长莫耀明亦阵亡,军官17人被打死,士兵伤亡500多人。苏方飞机被击落2架,军舰被击沉3艘,伤数艘,人员伤亡700余名。下午2时,苏军进占同江城,次日退出。

三江口之战规模不大,却是中苏之间唯一一次海军交战,兵种齐全,有舰艇、飞机、陆战队,形成陆海空立体作战。

俄罗斯原来没有海洋,自从瑞典人手中抢得芬兰湾的大片土地,建立起圣彼得堡之后获得了出海口。300多年来,俄罗斯一直致力于发展海上军事力量。因而直至今日仍然是世界海上强国。而我国拥有数千里的自然海岸线却是海上弱国。就连一个小小的钓鱼岛也让日本强盗虏走而不得回归;一个小小的菲律宾、越南都敢在南海叫阵……

今天的俄罗斯海军源于苏联海军。1991年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原来的苏联海军的舰船,武器装备和兵员大部分被俄罗斯海军接收,小部分被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接收。俄罗斯海军部于2012年10月31日从莫斯科迁至圣彼得堡。俄罗斯海军驻地最接近中国的是太平洋舰队,其任务是保护苏联及后来俄罗斯的东亚边界。舰队的总部设在海参崴,在堪察加半岛上的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另一个重要基地。历史上,海参崴曾是中国的领土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