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惊悚悬疑 > 管窥俄罗斯

49 悲情的故事二

  • 作者:东乐文
  • 类型:惊悚悬疑
  • 更新时间:07-03 03:46:34
  • 完书字数:3396

www.youxs.org(二)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其后亚纳耶夫会同当时的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及克格勃首脑等人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下令武装部队接管国家政权,同时软禁了在黑海度假的戈尔巴乔夫。在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的《告苏联人民书》中指出,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已经走入死胡同,苏联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处在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这就是传统派为挽救国家命运,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制度而采取的轰动一时的 八一九事件。

事发时,叶利钦刚从哈萨克回到莫斯科,由于毫无思想准备,竟一时不知所措。但他很快就明白到事变冲着他来的。他的政治生命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他必须要接受挑战。于是,他首先在他的别墅和哈斯布托夫等准备了《致俄罗斯公民的呼吁书》。然后驱车前往议会大厦,也就是河对岸的这幢白色的大厦组织反击。

据叶利钦事后回忆,因为他当时深知在白宫坚持得越久,取胜的可能性就越大。他还意识到必须到民众中去,得到群众的支持。所以,他走出白宫。冒着危险爬上了包围白宫的其中一辆坦克,挺直腰杆,掏出之前拟定的《致俄罗斯公民的呼吁书》大声宣读起来。在随后的演讲中,叶利钦看到了民众期待的目光,听到了群众支持他的呼声,他感到自己正在走向胜利。他跳下坦克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时仍觉得精力充沛,格外轻松。紧接着,他举行记者招待会,呼吁进行总罢工;他派代表前往克里米亚半岛,与被困在哪里的戈氏弃嫌联手;他用电话与西方大国领导人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他指派支持者去劝说包围白宫的军人倒戈……紧急状态委员会失败了,叶利钦成了平息事件的英雄。

八一九事件成为苏联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彻底战胜了以亚纳耶夫为首的传统派,并从根本上削弱了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主流派,为叶利钦搞垮联盟、将前苏联的一切实权转移到俄罗斯联邦手中奠定了基础。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利用自己作为前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总统的地位,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将前苏联的权力、财产和机构划归俄罗期联邦所有,使俄罗斯联邦的权力迅速膨胀。

1991年11月16日,叶利钦发布了10项总统令,接管了联盟中央一系列财政金融部门,剥夺了中央的重要财源;控制了能源的生产和出口,限令约80个联盟中央的部委解散,并停止向它们提供资金。一周后,他又宣布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接管苏联的国家银行对外经济事务。同日,他下令停止苏共的活动,撤消在俄罗斯境内的克格勃、内务部以及军事机构中的政治机构。他还下令暂停《真理报》、《苏维埃俄罗斯报》等**报刊的出版,将苏联中央电视台收归俄罗斯所有,并解除了全苏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塔斯社和苏联新闻社领导人的职务。尔后查封了苏共中央办公大楼,扯下了挂在大楼顶上的苏共党旗,拆除了十月革命50周年纪念碑。这样,叶利钦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12月7日,叶利钦与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马卡罗维奇?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领导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坦尼斯拉维奇?舒什克维奇在布列斯特城秘密会谈后,宣布建立由斯拉夫三国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三国发表的协议声称:制定新联盟条约的谈判陷入死胡同,共和国脱离苏联和建立独立国家的进程已成为现实,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一个主体和一种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苏联的法律和其它一切准则在这三个共和国境内已不再适用。并表示,新的大家庭对苏联其他共和国及一切赞成它的国家开放。这个被西方称为三人帮政变的协议宣告了苏联的实际解体。在随后的几天里,叶利钦利用掌握手中的财政金融大权,以满足苏联军队提出的一些要求和保证向军队提供物资、财政方面的支持的许诺,取得了军队的支持。至此,戈尔巴乔夫已丧失了党政军大权,不得不宣布苏联将于1991年年底停止存在,苏联全联盟机构在这年年底前停止一切活动。

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首脑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告苏联的彻底瓦解。圣诞节之夜,叶利钦从戈尔巴乔夫手中接过了前苏联的最后一项权力——核按钮控制权,叶利钦终于登上俄罗斯政坛之巅。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