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惊悚悬疑 > 管窥俄罗斯

39 荣耀的归宿六

  • 作者:东乐文
  • 类型:惊悚悬疑
  • 更新时间:07-03 03:46:32
  • 完书字数:3692

作者 东乐文 荣耀的归宿(六)

以下是:

雨,开始滴答滴答地下,但导游依然兴味盎然地讲述着墓雕的故事,我不得不佩服导游的专业精神。

我们一边拿出雨具一边听导游介绍,不知不觉就站在一座高3米宽2米的墓碑前。只见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几何交叉组成,墓主人的头像就夹在黑白几何体的中间,看上去好像是墓主人把头从花岗石中探了出来,注视着来到墓前的人,静听着后人对他的评价。

导游说:“这是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通过黑白两色和交错的花岗石,表现赫鲁晓夫鲜明的个人性格和他的历史功过。当地人介绍说,这一半白一半黑是象征着赫鲁晓夫的一生有许多正面的东西,也有不少负面的东西。赫鲁晓夫是个好人,但他犯了很多错误。现在,批评他的人并不多,就连想起他的人也不多了。埋葬在新圣女公墓里的政治家并不多,这就使得墓地没有政治争斗,只有艺术的优雅。”

听到赫鲁晓夫的名字,我不禁想起“苏联修正主义路线”、“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需放屁,试看天地翻覆。”等当年中苏关系恶化时期流行的语句来。

据说,赫鲁晓夫曾访问过中国并对**发起的所谓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发生过争论,戏称“苏联的**是吃马铃薯烧牛肉,中国的**是喝大锅清水汤”。因此,中国文革时称其为“现代修正主义”。在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分歧越来越大,导致中苏关系恶化。最终,赫鲁晓夫撤走了在中国的所有专家。并且,在中国研制原子弹时,赫鲁晓夫领导的苏联与美国等国反对中国研制原子弹。

据说,赫鲁晓夫出身卑微,酗酒,讲话文法混乱,穿着过时而风度不雅,态度生硬而举止粗鲁,而且常常发表轻率失当的声明,讲起话来无所顾忌,言过其实,因此在许多西方观察家眼里,他连给斯大林擦靴子都不配。?在1960年10月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当菲律宾代表发言抨击苏联在东欧干的正是他们所反对的殖民主义时,赫鲁晓夫脱下皮鞋,敲打桌子,表示抗议。成为著名的外交事件。然而,后来经过对现场照片的分析,发现实际的情况是:赫鲁晓夫在手拿皮鞋敲打的同时,他的两只脚上其实都穿着皮鞋。也就是说,赫鲁晓夫提前就预备了一只额外的皮鞋。他并不是一时兴起脱下皮鞋抗议,这个举动是精心安排过的,典型的苏联恐吓式外交手段。也有人认为,他手中拿的鞋是身边一个人的。当时只是一时兴起,顺手抄起了那只鞋,敲打桌面。

赫鲁晓夫关注农业,认为美国人大量种植玉米,苏联人也不该落后,继而在全国推广玉米运动。

赫鲁晓夫直至下野后登记户口时,警察才发现他与夫人尼娜?彼得罗夫娜没有做过正式的婚姻登记。

据说,赫鲁晓夫是凭借与斯大林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在工业学院学习的同学关系取得了斯大林的信任,从而获取最高权力的。按照赫鲁晓夫的回忆,他当初之所以受到斯大林的关注、垂青和提拔是因为斯大林通过自己的妻子阿利卢耶娃了解到“赫鲁晓夫同志一直在工业学院里为维护斯大林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总路线而斗争。”按照赫鲁晓夫自己的说法,?“斯大林的妻子阿利卢耶娃就是我的幸运彩票”。但是,后来的苏联历史学家在访问工业学院当年的师生时,得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答案:当时正值斯大林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时期。大量不服从强制集体化的俄国农民被判刑和流放西伯利亚,许多人被镇压和枪决。特别是当时操之过急,许多工作人员作风简单粗暴,造成了更多的悲剧……当时工业学院的许多师生也被动员下乡去帮助推进农业集体化。因此,他们亲眼目睹许多可怕的事情:饥饿,孤儿,流放,枪决……他们回到学校之后,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阿利卢耶娃。善良的阿利卢耶娃听了这些情况后十分痛心,回家后向丈夫斯大林作了汇报。斯大林听后勃然大怒,喝问是谁向她传播“这些可耻的谣言”。?阿利卢耶娃争辩说:“这些怎么会是谣言呢?大家都是争着对我说的啊!”。“学校里的每个人都对你这么说?”斯大林逼问道。“只有一个人没这么说。他还说这些都是敌人的谎言。这个人叫尼基塔?赫鲁晓夫。但我相信,他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他坚持真理,而只是胆小怕事和奉承领导而已。”阿利卢耶娃答。就是她的这句话让斯大林记住了尼基塔?赫鲁晓夫这个名字。随后,阿利卢耶娃就读的工业学院成为“大清洗”的重灾区,许多向阿利卢耶娃述说实情的师生被逮捕。

赫鲁晓夫却开始官运亨通起来。在斯大林的关照下

在斯大林的关照下,赫鲁晓夫却开始官运亨通,最后成了斯大林权力的继承人。赫鲁晓夫真的会执行斯大林的路线吗?不,他后来的行为验证了一句俗语:“反转猪肚就是屎”。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