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惊悚悬疑 > 管窥俄罗斯

不屈的旗帜

  • 作者:东乐文
  • 类型:惊悚悬疑
  • 更新时间:07-03 03:46:25
  • 完书字数:5116

不屈的旗帜

不屈的旗帜

来到昨晚吃晚饭的餐馆吃过中式早餐,坐上旅游大巴望谢尔盖耶夫镇进发。【GM小说网 ..】谢尔盖耶夫镇在莫斯科的北面,距市区71公里。谢尔盖耶夫镇建成于14世纪,至今只有1万多居民,是俄罗斯一处传统的乡村。我站在山坡上的观景台眺望,只见全镇以圣三一修道院为中心向四周延伸,但房屋多是互不相连,因此没有我们城市常见的街道。形色各异的欧陆式房屋若隐若现在树林和草地之中。

导游介绍说:“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俄罗斯的历史跟东正教有关。谢尔盖耶夫镇正是俄罗斯的东正教中心,它在东正教的地位好似天主教的梵蒂冈。镇内的圣三一修道院是东正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它不仅与精神和宗教有关,而且与历史事件息息相关。这座修道院原为木结构建筑,曾遭蒙古军焚烧。1540~1550年改成石墙,高5米。17世纪初石墙被增高到8~15米,成为莫斯科北方重要防御据点。1380年,莫斯科的顿斯科伊王子来到这里请圣谢尔盖耶夫赐与祝福,帮助他的军队信仰正教,把100年来受蒙古人残酷压迫的人民解救出来。圣谢尔盖耶夫对顿斯科伊王子说:‘勇敢战斗吧,你一定能够打败蒙古人。’果然,顿斯科伊王子领导军队在库里克瓦地区大败鞑靼可汗玛麦的军队,取得了俄罗斯人第一次还击鞑靼人的重大胜利。”

“谢尔盖耶夫镇这个名字是圣谢尔盖居地的意思。圣谢尔盖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精神领袖,是东正教会的圣人。www.youxs.org。1337年,年轻的皇子和他哥哥步行来到谢尔盖耶夫镇,亲自动手在这偏僻荒野的丛林中建起一座小教堂。自己种菜种粮食过着隐居的修道生活。几年后,他的哥哥忍受不了蛮荒的寂寞和饥寒回到了皇宫,而圣谢尔盖却坚持下来。有一晚,圣灵告诉他:‘圣谢尔盖,你是上帝的儿子,你的信众会象镇上的鸽子一样多。’果然,追随圣谢尔盖修道的人日渐增多。后来,他又成功地化解了俄罗斯王子间的冲突。他逐渐成为了俄罗斯人的保护神和精神领袖。圣三一修道院也逐渐发展成为俄罗斯最大、最富有的修道院。修道院不仅拥有大片土地,而且贮存了大批粮草、武器和弹药,是当时莫斯科北方的防御阵地。1608年,波兰军队围困谢尔盖耶夫,想从这里打通进攻莫斯科的缺口,但在这里被阻击了16个月,修道院也因此成为俄罗斯一面坚强不屈的精神旗帜。三圣大修道院存世几个世纪、历经各个朝代的改建和扩建,逐步建成了三圣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教皇宫殿和斯摩棱斯克教堂,以及斋房、钟楼、慈善医院等各式教堂和附属建筑群,是俄罗斯东北古典建筑群的代表。1744年获大修道院称号;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以圣三一修道院作为背景留影后,顺着一条两车道的水泥路走下山坡,穿过一个旅游工艺品市场到达修道院门前的大广场。广场上散落着一大群鸽子。我的岳母将从国内带来的面包引诱俄罗斯的鸽子,岳父则手舞足蹈地戏耍鸽子,好让我抓拍动感相片。我们穿过上方是尖顶的教堂大门进入教堂的大院,走进最著名的圣母升天大教堂。这座教堂是献给俄罗斯最尊敬的至圣圣母而建的,它与克里姆林宫内的圣母升天大教堂的比例相一致。教堂内虽有许多游人,但并不嘈杂。教堂内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作品。由于我对俄罗斯文化不了解,因而只能凭猜测来理解。我想,这些画作应是宣传圣人诞生,皇权神授之类的东西。总的来说是告诉来者:人在干,天在看,善恶有报;富贵贫贱天定,做牛做马认命。在国内旅游则寺庙人多,到国外旅游则教堂人多。有人到这些地方是为了忏悔,有人则是为了祈福。我觉得无论是那一种都是为了求得心安。但千万不要期望佛祖、上帝来保佑自己去干坏事,以及可以不劳而获。人生的最大挑战是不知道自己怎样死,也不知道自己如何死;最迷茫的是死后会到什么地方。这些问题常常会令我们恐惧不安。我想,或者寺庙教堂已经将这些告诉了我们——去恶向善则会进入天堂。既然是这样,我们对死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走出三圣大教堂,只见一座钟楼直插云霄。据说这是修道院建筑整体中最宝贵的部分,也是俄罗斯最美丽的、最高的、最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的塔楼之一。它从17世纪开始使用,www.youxs.org。十月革命前有42口吊钟,最重的吊钟达65吨。至2002年仅存23口吊钟。钟楼前有一间由几杆精美的石柱支撑的蓝色圆顶的小屋,屋里有一个蓝色的盘状水池,池中央支起一处十字形喷池。这是一间建于17世纪末的小礼拜堂,它选址在1644年维修圣母安息大教堂门廊时涌出的泉涌之上。据说有一位瞎眼的修道士被泉水治愈,引来无数的朝圣者为这口泉水而来,得这圣水从见光明。听了导游这样解说,人们纷纷伸手接圣水洗手洗脸。我对此置身事外,因为我并不相信这水真能给我好运。我相信人生的成败得失,既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更重要是来自本身的努力。如果把接水当成好“玩”,则另当别论。另一座教堂叫圣灵教堂,建筑由上下两层构成,下层是钟楼,上屋是观景台。在波兰人围困期间,这座教堂被用作军事了望塔。院内还有一座白石砖砌斋房大厅。这座斋厅是彼得一世下令修建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圣谢尔盖,并命名为“莫斯科之楼”。这座巴洛克风格的斋厅长85米,虽然它的面积达510平方米,中间却不需要任何东西来支承它的穹顶。开放的门廊通向周边,长长的台阶连接了走廊,正面四色的纹样、充满幻想的小面浮雕创作、还有精心绘制的色彩华美的壁画与雕刻紧紧。可以说,这斋厅让食堂在教堂建筑群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院中还有一座蓝色圆形屋顶上树着4个洋葱头的教堂,它是伊凡四世于1585年命令修建的圣母安息大教堂。我走进这座教堂,只见教堂内所有的墙壁,柱子和拱顶都绘有教会历史的壁画。我猜这些壁画是描绘圣母安息之景,以及一些正教圣人的圣像等。教堂正在进行某种仪式,有人在唱圣歌,有人手捧小腊烛缓慢地走向一处棺枢模样的地方……虽然我听不懂、看不明他们在干什么,但身处其中,我整个人好像让某种魔力控制着,压抑得连喘气都不敢用力,生怕打扰了这个祈诚的场面。我轻轻地退出教堂,顿觉心情放松了许多。我想,或许这就是景由心生,心随景变吧!

敬请关注下一章《独特的宗教》。导游为你介绍俄罗斯的宗教历史文化,以及其国教东正教在中国的历史现状 www.youxs.org 最新章节不屈的旗帜 5870663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