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惊悚悬疑 > 管窥俄罗斯

初识的俄罗斯一

  • 作者:东乐文
  • 类型:惊悚悬疑
  • 更新时间:07-03 03:46:24
  • 完书字数:3668

作者 东乐文 初识的俄罗斯(一)

与《管窥俄罗斯》相关的小说友情推荐: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作者:东乐文 初识的俄罗斯(一))正文,敬请欣赏!

第2节??初识的俄罗斯(一)

初识的俄罗斯

当波音767客机经过10小时30分的飞行平稳地降落在莫斯科北郊的机场时,旅伴们拍起了热烈的掌声。【绝对权力www.】或许,他们也和我一样:“哦!感谢佛祖保佑——我尚在人间!”据导游说,莫斯科有4个机场分布在东南西北。俄罗斯人将最好的机场留给国内航班,因为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应该自己享用,这种心态与我们这个儒教之邦正好相反。由于不懂俄语,加之这俄国名特别的长,我没能记住机场的名称。因为出团通知提醒“俄罗斯人办事效率低”、“俄罗斯人会故意刁难游客”等等,所以,我们很自觉地排好队,很安静地等待通关。直到出了关才惊觉,其实俄罗斯人办事效率高、服务好,与国内相比真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感觉,在我到过的外国中,俄罗斯海关的验证是最为简便的。这不得不让我怀疑旅行社是否故意夸大了俄罗斯的负面形象。走出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晚上十点多了,莫斯科也是傍晚六时许。虽然时近黄昏且下着小雨,但我一点也看不出天色将要入夜,倒象是日悬中天的晌午时分。早上出门时,我在餐桌上给妻子留了“今晚相会在莫斯科郊外”的纸条。现在看来,我是无法获得“深夜花园里四处静俏俏,树叶也不再沙沙响,月色多么好,令人心神往……”的感觉了。纵使这样,手机短信仍然让我和妻子相会在莫斯科郊外。

在电影给我的印记中,俄罗斯应是冬春凯凯白雪,夏秋漫天风沙的。当旅游大巴驶出机场,行进在通往莫斯科市区的公路上后我才发觉这莫斯科郊外天是蓝的,地是绿的,水是净的,空气是清新的。莫斯科市郊的公路很平坦,我坐在车上感觉不到路的起伏。大巴让拥堵的车流逼着走走停停,我估计时速不到二十公里。一千来万人口的莫斯科市拥有近五百万辆汽车,因此堵车成了莫斯科的一大特色,至少在我走过的城市中,莫斯科的堵车是最严重的。纵使路的两旁仍有拓展的空间,但莫斯科的道路也只是相向四道的居多,偶见六车道的。路两旁保留的绿地栽种的树木、绿草并不高贵,但收拾得十分得体,我想莫斯科人不是没有钱去拓宽道路,而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资源。让我佩服的是,车流无论是长是短,但总是井然有序的。在道路上,我没有见到交通警察,也没有发现有电子眼,更没有见到乱穿马路的行人、横冲直撞的摩托车、自行车。路上极少行人,但隔三、五公里就有一座能遮风挡雨的人行天桥。车流中有世界名车,也有破烂不堪的不知牌子的车,但没有超级的载重大货车,极少见“的士”。据说,俄罗斯的车辆不用报废,只要保证安全就可以上路;俄罗斯的铁路运输十分发达,所以超级大货车就派不上用场,这也许是他们的公路不会破烂的原因吧;尽管天还是亮光光的,但跑在路上的汽车全都亮着大灯。我在南非旅行时也曾见路上的汽车白天大都亮着灯,并为此很疑惑。我正想向导游求解,导游却抢先揭迷。原来,欧洲的交通规则是车辆上路必颀开大灯。有调查研究发现,开灯行车是对车辆、行人最佳警示;开灯行车比不开灯行车可减少交通事故风险20%以上。据说,现在许多新出的欧洲车已经是点火即亮灯,实行强制性开灯的措施。导游还说俄罗斯没有“蓝牌车”、“黑的士”的概念,全部车辆皆可出租,行人站在路旁扬手,只要有车辆停下谈妥价钱就可以到达目的地。由此想到,假如我们的城市如能象莫斯科那样管理客运市场,何须因“的士”而增加交通压力;何来因市场垄断而衍生出“茶水费”、“钓鱼执法”等问题。当然,俄罗斯人可以随意搭车,除了文化素质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良好社会治安的现象。巴士进入市区,满眼皆是“古罗马”式或“教堂”式的建筑,极少“现代”感的楼宇;楼层五层以下的居多,没有摩天大楼,纵使偶有高楼都是因其独特的尖顶结构而显高而矣。楼房好象都是火柴盒一样四四方方的,极少有阳台之类的;街道两旁没有我们城市那种“街铺”,没有光怪陆离的广告灯,这也许与俄罗斯每年都要经历漫长的冰封雪冻期有关。街头几乎没有行人,我真的弄不明白这一千多万人究竟藏在城市的那个角落里。也许,他们如导游所说的那样,一下班就跑到郊外居住吧?

莫斯科是世界“堵城”,堵车三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因此,许多莫斯科人都选择坐地铁。莫斯科的地铁系统也是世界著名的。我将在后面对其地铁进行介绍。文中会有关于莫斯科地铁至今未解的迷。敬请耐心等待,关注本文的进度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