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陶应梦三国

第273章 最后的了断

  • 作者:禾永立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03 00:38:44
  • 完书字数:6250

第273章 最后的了断

陶应以疑兵之计,将兵马全数撤往了阳平关。不过这样一来,南郑也就完全落入了刘备的手里。而南郑乃是汉中治所所在,南郑一失,标志着汉中大部已经落入了刘备之手。陶应现在,还有汉中最后疑道关隘阳平关。如果阳平关也失守了,那这汉中之战也就真正的结束了。不过阳平关乃是汉中最险要的一道屏障,也是入蜀第一道关隘。别说刘备的兵马还没有到碾压陶应的地步,就算真的到了那个地步,也未必就轻易拿的下来。不过陶应也在不敢大意了,毕竟南郑的丢失是绝对出人意料的事。

陶应连夜退到了阳平关,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叛徒。杨松贪婪的性格暴露了他的本质,很快便被陶应所发现。对于导致这次南郑失守的最大元凶,陶应当然不会手软。将他家全部收入充公之外,他也难逃被杀的命运。果断处理了杨松之后,陶应接下来要商讨怎么面对刘备的问题了。而在众人之中,大多数人还是和陶应保持统一意见的,要和刘备一决雌雄。而这其中,只有司马懿一人持反对态度。马超的好战情绪最高,说道:“张飞那厮屡屡从我手下逃脱,此次必当要手刃此贼。”

陶应眼看司马懿不说话,于是问道:“仲达,你的意见呢?”司马懿闻言缓缓地站起来说道:“主公,自打我军进入汉中和刘备争锋开始,在下就一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而我军进入汉中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也证实了我的预感是正确的。我军中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这汉中却已经丢失了大半。虽然阳平关天下险要,不过汉中也是小路颇多。要是刘备从某个方向神不知鬼不觉的偷渡阳平,那我军可就真的有累卵之危了。”

陶应听得有点发懵,问道:“那你的意思呢?”司马懿站起来恭恭敬敬的冲着陶应行了一礼,说道:“在下愚见,汉中已然不可久守,不如全军退出汉中。先回头收拾中原的烂摊子,日后再来和刘备决一雌雄。”陶应闻言道:“万一刘备贪心不足,还要继续北上,夺我关中之地又如何呢?”司马懿却坚定的摇了摇头,道:“绝对不会,蜀道千里运粮极为困难,而且刘备后方也还有一个大的隐患,他绝不敢冒险继续深入。”陶应闻言一愣,道:“你是说东吴孙权?”

司马懿点点头,道:“正是,孙刘两家虽是联盟,不过是利益组合而已。如果让刘备全据了汉中,他的实力就将凌驾于东吴之上。到时候孙权还会不会和刘备联盟,就说不定了。而且我军也可以做一点措施,先稳住孙权。等到我军中原之地完全平复之后,再回过头来解决掉刘备。”陶应闻言笑道:“就算刘备实力壮大,孙权也不会傻到来和我们合作吧。”司马懿低头不语,徐庶在一旁插话道:“办法总是有的,我也认可仲达的意见。这汉中之战,确实没必要再打下去了。”

陶应笑道:“连你这么说,也罢,我也不想当一个独裁者。明天全军出动,在这阳平关外和刘备打一场。要是打赢了,那就一鼓作气,把刘备赶出汉中。要是打不赢,那还是就听你们的好了。只不过这稳定孙权的办法,也要你们来想了。”司马懿徐庶两人对视一眼,都是无奈的苦笑。却不想这时旁边的孙礼突然说道:“主公,末将这些年在您身边收集天下情报,对于江东孙权的消息也没有少过。末将这里有一个消息,或许对主公稳定孙权会有所帮助。”

陶应闻言眼前一亮,问道:“是什么?”“吴候孙权有一同父异母的妹妹,名叫孙尚香。年龄刚满十八,孙权前些日子为了她的生辰,曾经大宴群臣。”陶应闻言心中明了,再看徐庶两人,两人也是颇有默契的对着陶应一笑。笑过之后两人齐声说道:“请主公向孙家求亲,迎取孙尚香。”陶应假意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我都三十多了,人家才十八,娶她有点不合适吧?”说罢环视了众将一眼,众将知其意,齐声说道:“主公不需推辞,成全这桩大好良缘。”

陶应笑道:“那我就不推辞了,反正我也不吃亏。”说罢一指徐庶两人,说道:“你们俩商量一下谁来向刘备下战书,谁来替我向孙权求亲?不管怎么样,明天的战斗也不可松懈。”两人躬身应诺,道:“敬遵主公号令。”几人又商谈了几句,最终决定司马懿负责向刘备下战书,徐庶负责替陶应求亲。做好了这一切之后,孙礼派人将两份分别送往了刘备孙权处。当天夜里刘备便收到了陶应的战书。他自然也没有丝毫犹豫,当记批次明日来和陶应决战。

时间很快又是一个夕阳西下,陶刘双方在阳平关下布好阵势。这一次双方也没有再多话了,见面就是直接开打。而这一打,就是整整一天一夜。当破晓的阳光再次洒在大地上之时,陶刘双方还没有分出胜负。不过战场虽说还是焦灼状态,强弱却也逐渐明了了。陶军虽然战斗力强悍,人数毕竟不足。而刘备那边虽说人马死伤无数,后面却有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上来。而斗将方面,马超闫行等人虽然勇冠三军,对面的张飞赵云也是毫不逊色。再加上一大批川中将领为了讨好刘备,更是奋力搏杀。这样一来,陶军的逆势就更加明显了。

陶应站在后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场间的战斗,征战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次战斗完全没有取胜的机会了。可是他或许有一股子牛劲,不到最后关头决不罢休。可惜很多时候都是天不遂人愿,陶应最后的希望也将要破灭。老将黄忠领着刘军生力军,从上庸赶来加入了战场。这样一来,陶军的逆势就更加明显了。陶应再是不舍,也知道现在终究没有逆天只能。只得下令鸣金收兵。陶军后方的金声响起,场中激斗的双方都是暗松了一口气。

陶应驾马从后面缓缓上前,对着远处脸上笑容依稀可见的刘备拱手说道:“玄德公,这次汉中之争,终究还你赢了。不过你要想光复汉室,光凭这西蜀半壁江山,恐怕还远远不够吧。”刘备强自忍住心里的笑意,说道:“不劳贤仔费心,这些事备自有分寸。备相信终有一天,备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匡扶汉室。”陶应笑道:“那就祝你好运了,陶某这里还有点事,就失陪了。”刘备笑道:“贤仔慢走,备甲胄在身,也久恕不远送了。”陶应缓缓地扫了刘备身边张飞赵云等人一眼,驾马领着大军退出了阳平关。

而陶应这一走,标志着汉中彻底的改朝换代,落入了刘备的手里。而在这西北的战事趋于平静的时候,东吴的孙权也收到了陶应求亲的书信。东吴孙权虽然年幼,不过心智却非一般人可比。收到陶应的书信之后,他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召来鲁肃张昭二人商量。两人分前后而至,张昭接过书信一看,脸上顿时神色大变。而鲁肃接过来一看,脸上却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意味。不过孙权也没空去理会两人心里的小心思,直截了当地问道:“两位,陶应向吾妹求亲,其意如何?”

下首张昭还未置答,旁边的鲁肃从袖子抽出一封书信,说道:“主公,这是在下刚刚收到的西蜀诸葛亮写给在下的书信,信中言道,若陶应没有向主公求亲,则请主公等候刘备日后亲笔书信。若陶应有向主公求亲,则请主公先览此信。”孙权闻言疑惑地问道:“诸葛亮早就知道陶应会向孤求亲?”说罢接过鲁肃手里的书信,这一看之下,饶是孙权少年老成,老谋深算,也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信中诸葛亮早就料到了陶应下一步的措施,并建议孙权不要答应陶应的求亲。末了也为刘备长子刘封,向孙权提亲。

孙权一字一句的看完诸葛亮这份书信,抬起头来和鲁肃对视一眼。一旁的张昭不解的问道:“主公,这诸葛孔明到底说什么?”孙权没有理会张昭的问话,抬手将手里的书信递给了他。张昭接过一看,脸色也是大变。三人沉默良久,孙权方才缓缓地说道:“这诸葛孔明事事料于陶应之先,真乃其生平之劲敌啊。”下面的两人也是对视一眼,对孙权的话深以为然。鲁肃更是苦笑着说道:“何止是陶应啊,有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在,对于我东吴也是巨大的威胁啊。”

一个人要做到让自己的敌人害怕自己,这已经是难事。要做到让自己的盟友也害怕自己,那更是难上加难。而料事如神的孔明先生,显然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最高境界,做到了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都惧他三分的状态。

;.www.youxs.org.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