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惊悚悬疑 > 古城疑案二

第三章 进驻雁门

  • 作者:独眼河马
  • 类型:惊悚悬疑
  • 更新时间:07-03 00:10:58
  • 完书字数:4570

当天下午四点半钟左右,欧阳平一行驱车前往雁门镇,随行的还有周志鹏所长和谢曼婷女士母女三人——荣家这次的大陆之行,本来是七个人,现在只剩下六个人,所以,在任何情况下,谢曼婷都将和她的女儿形影不离了,谢曼婷去年随荣仁智来过雁门镇,她知道荣仁智在雁门镇的所有亲戚。随行是她自己的意思,其实,荣仁智在雁门镇有哪些亲戚,堂叔荣长辉应该是最清楚的——所以,谢女士去不去雁门镇,必要性就不是那么大了,欧阳平和周志鹏在表达了这层意思之后——欧阳平不希望她们跟在身边,这样会影响同志们办案,但谢曼婷还是坚持一同前往——她也知道会给公安同志侦办案件带来不便,所以,她决定在雁门镇找一个地方住下来,和刑侦队的同志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刑侦队的同志需要的话,可以随时找她们了解情况——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恐怕也只有他们能向刑侦队提供一些直接有效的信息了。欧阳平和刘大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谢曼婷似乎对荣长辉不是特别信任——要不然,她们为什么不住到堂叔荣长辉的家里面去呢?据周所长讲,荣长辉家的房子比较多;去年,荣仁智夫妻两到雁门镇来就是住在荣长辉家里的。谢曼婷的做法和周所长的话提醒了欧阳平,在介入此案的时候,对荣长辉应该给予足够多的关注。

雁门镇在荆南市的北部山区,这里是延绵起伏、苍苍茫茫的群山,雁门镇之所以叫雁门镇,是因为它北依老山山脉中段的雁门山,此山有东西两个部分,山虽然很高,但山脊却很平缓,更难得的是东西两个山脊高度差不多,长度也相差无几,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只南归的大雁展开双翅,更像是护卫小镇的两扇大门,雁门山和雁门镇就是这么得名的。雁门镇就安卧在雁门山和老山山脉之间的空挡里面。这里树林茂密,古木参天,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小镇上有两个象征性的古建筑,一个是长芦寺,长芦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寺中香火旺盛,由于地处偏远的山区,既躲过了战火的破坏,又躲过了文革的浩劫。所以,长芦寺是荆南市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庙宇。另一个建筑物是地处雁门山南麓的一座古建筑,这座建筑雄伟气派,曾经是清乾隆皇帝的行宫。它掩映在一片参天古柏之中。周所长说,这座古建筑现在已经成了博物馆,名字叫荆南市第二博物馆。

各位看客不要以为这段环境描写无足轻重,特别的案件,一定是和特别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多年的办案经验使欧阳平认识到,在侦办案件的过程中,如果忽略环境因素,很难获取重要的线索,鱼鹰只有潜入水下才能有所斩获,猎人只有进入深山才能寻觅到猎物。

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迂回前进,雁门镇距离市区有四公里左右的路程。

五点一刻,同志们已经能看到第二博物馆的金黄色的屋脊了。

“周所长,那就是乾隆曾经住过的行宫吗?”欧阳平没有来过雁门镇。

“对,那就是第二博物馆。”

“快到雁门镇了吧?”

“快了,再有十几分钟就到了。”

“前门有一个山坳,那就是雁门吗?”左向东很好奇。

“对,那就是雁门。”

“雁门山,这个名字取得好。”

“是啊!在这方面,老祖宗是不乏想象力的。”

“这是什么声音?”

“哦,这是泉水流动的声音。”

“动静不小嘛!”

“水从山上流下来,这里是金川河的源头,前面有一座石桥。”

声音越来越大。前面果然有一座石桥——一座非常古老的石桥,桥大约四米宽,桥面是用大石块铺起来的,没有栏杆——只在桥边上堆了一些石块,以策安全,左向东将脑袋伸出车窗外。

声音是从桥下十几米深的河谷里面传出来的,泉水汹涌,从嶙峋的怪石之间左冲右突,然后奔腾而下,水的落差竟然有七八米,怪不得有这么大的声音,水花溅起的飞沫,大家已经从湿润的空气中感觉到了飞沫的存在。

这是一座三拱石桥,其实只有中拱下面才有水,周所长说,只有在夏天,山洪爆发的时候,水才可能从旁边两个石拱下面通过。

“周所长,这条河谷通到什么地方?”

“通到雁门镇,源头在‘阎王鼻子’。”

我们的故事第二次提到“阎王鼻子”。

汽车缓慢驶过石桥,一分钟以后,汽车驶进一个谷口,谷口两边是斜立着的岩石,这里的岩石很特别,有的像宝塔,一层一层的向上叠加,塔倾斜的比较厉害;有的像一摞书,书摞的不齐,有的书探头探脑,有的书深藏不漏,看上去好像失去了重心,可他们却岿然屹立。

坐在车子里面的人不敢抬头往上看,两边斜立的岩石似乎有突然倒下来的感觉。东侧岩石和道路之间有一条深不见底的河谷,泉水流动的声音和刚才桥下发出的流水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岩石上,横七竖八的古木互相勾肩搭背,形成了一道遮天蔽日的林荫。

“队长,你看那儿——”左向东指着一块突出的岩石道。

因为树木的遮挡,欧阳平和刘大羽寻找了好一会才看见三个笔触浑厚、遒劲有力的大字:“雁门镇”

“这三个字是很有来头的。”周所长不无骄傲地说。

“什么来头?”

“这三个字是乾隆的手笔。乾隆很喜欢雁门镇,在这里住了十几天。临走的时候,一时兴起,写了这三个字,地方官吏便派工匠将这三个字刻在了岩石上。”

雁门镇果然是一个福地洞天。

进入谷口,展现在眼前的是参差不齐的黛色的屋脊和白色的马头墙。左手是一个偌大的湖泊——先前,大家看到的泉水就来自这里,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再衬以白墙黑瓦飞檐的倒影,更增添了小镇的神秘感;湖边的跳板上蹲着几个女人,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担水,扁担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棒槌在手上飞舞。夕阳描绘出一个有一个女人的倩影,路上,还有几个小孩在追逐打闹。

难怪荣仁智要开发雁门镇的旅游资源。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