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重生之商海惊涛

第七百三十六章 石油期货

  • 作者:文心虫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6-11 22:30:50
  • 完书字数:3578

1965到2005的40年间,中国的石油消费以年均8.85%的速度飞速增长。.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石油总消费量的比重也由0.82%几乎被忽视,激增到目前占8.53%的石油大买家的地步。受产量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目前石油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依赖进口。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转为石油进口国后,中央对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忧心忡忡,当初文仁贵愿意接纳杨星的投靠,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他提出解决石油依赖进口的一揽子方案。

面对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持续增加,国际油价波动增加,国内相关石油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大的不利局面。为化解进口石油价格风险,缓解与日俱增的能源危机,中央很早就做出了部署,开始采取着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发展新型能源和推出石油期货等多元化手段应对。

目前国际上石油交易以期货为主,跟三大铁矿商垄断全球铁矿石交易不同,由于石油生产国遍布世界各地,即使是中东产油大国组成的欧佩克组织。现在能控制的石油产量也不到世界产量的一半,对于石油定价权也没有昔日石油危机时那样大。.现在操纵石油价格的往往不是产油国,而是由投机家、对冲基金和大银行组成的金融资本,他们最乐意参与石油期货买卖。使得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经常会出现背离供需关系的古怪价格,也吸引更多冒险家们加入进来,把石油期货变成了一个大赌场式的新发财乐园。

其实早在1993年初,国内就在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过自己的石油期货交易,后来原华南商品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也相继推出了石油期货合约。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成交量已经超过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货市场——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很快由于实行石油政府统一定价而暂停交易。在之后的九年里,中国的石油期货市场一直处于空白阶段。

石油期货实际上并不止原油期货一种,其下还包括有汽油、柴油和燃料油等多种成品油期货。导致中航油兵败新加坡的就是燃料油交易。燃料油是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亦叫做重油,通俗点说就是石油精炼过后剩下的边角料。不过在化学家眼里没有废物,经过石油工业百年的努力。燃料油现在广泛运用于发电、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当石油价格比较低廉时,燃料油一度曾是发达国家消费量最大的油品。即使是经过两次石油危机后,依然占据了国际成品油的很大份额。

燃料油是许多基础性行业能源供给的基础,任何国家都要它进行一定的能源战略储备,这是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大问题。中国这几年进口原油数量巨大,为争取主动一直很想获得国际定价权,可在这方面屡屡碰壁,反而让新加坡这个小国走在了前面。世界上燃料油消费国主要集中在东亚,新加坡和中国分别是亚洲第一和第二大的燃料油进口国,新加坡却拥有燃料油的国际定价权地位。新加坡很有战略眼光,利用其占据世界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的便利,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石油交易中心之一,也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燃料油市场和集散地。

面对这几年国际石油价格逐步走高和国内进口石油数目不断增加的现实,以及国内要求建立石油期货规避石油价格波动风险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同意了这个计划,而由于杨星的出现,导致了全国期货市场联手,上海联合期货交易所的出现,使得燃料油期货在今年确定要正式上市,而“中航油事”更是加强了这种紧迫感,联合期货交易所推出的燃料油期货合同几乎一下子就和新加坡纸货市场规模齐平,想要和其别苗头的意思很明显。

但从经验上来看,最早参与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买卖的投资者只要不太贪,都能获利甚丰,熟知历史的杨星当然不愿意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况且上海期货联交所的根本是想用燃料油期货当问路石,作为原油下游产品,它的定价和原油价格息息相关,联交所就是希望利用燃料油期货打开整个原油和成品油期货的大门,继而掌握住石油国际定价权。

前世里燃料油期货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后很快就达到了平均日成交量84万吨,成交额18亿元的水平,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加坡燃料油纸质期货成交量,雄踞全球燃料油期货交易首位。这一世杨星通过幕后运作,已成功使得上海燃料油期货指定交割的五个油库之一落户海南,他不但有资金,还有真正的石油储备,当然不愿意在国内开放石油期货时做看客。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