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单机南北朝

第058章 雕虫小技和洛阳纸贵(4k)

  • 作者:肥鸟先行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4-02 14:40:52
  • 完书字数:4536

国子监祭酒崔光的府上,在后宅小院中,一席宽松儒衫的崔光坐在席上,坐在他对面的郦道元一身红色官袍,正襟危坐地捧着茶碗一口一口的啜茶。

崔光的坐姿就没那么严肃了,他盘腿坐着,一只手拿着竹片,一只手拿着笔刀,正在竹片上刻画着。

洋洋洒洒的雕刻完毕,郦道元接过了崔光手里的竹片,看着上面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虫书,忍不住赞叹道:

“崔公的虫书是越发的精妙了,就是常公的虫书和您相比也稍逊一筹。”

常公,就是北魏文坛宗师常景,孝文帝改革的时候曾任门下录事、律学博士,协助孝文帝起草北魏律法,洛阳的宫殿名称,里坊的名称,已经洛阳城门的名字,都是常景引经据典命名的。

常景还擅长诗歌,又擅长做骈文,其文风古朴,和华丽的南朝骈文不同,在北地也极为流行。

崔光放下手里的刀笔说道:“这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善长所注的《水经注》,必能流传千古,比我这虫书强多了。”

崔光这才拿起茶碗,啜茶后问道:

“善长不在河南府内处理公务,来这探望我这个病夫?”

自从上次崔光奉命调查了永宁寺案件之后,他就告病在家,所以今天明明是工作日,但是他一身便服在家中雕刻虫书为乐。

郦道元看着竹片上活泼生动的虫书,虫书作为秦汉读书人习练写字的基础课程,雕虫一直都是洛阳流行的雅事。

只不过崔光这个朝廷重臣不去国子监上班,躲在家里雕虫,实在让郦道元有些看不惯。

郦道元放下竹片,他对着崔光正座说道:

“崔公,河南府内的公务我已经处理完毕了,案子我也已经派人在查了。”

“今日来崔公府上,是准备向崔公推荐两个人才。”

崔光端着茶碗说道:“推荐人才?荐才去吏部找尚书崔亮啊,善长可是来错了地方了?”

郦道元正色说道:“崔尚书公务繁忙,再说了崔亮和崔公同出自清河崔氏,我找崔公荐才,不就等于向崔尚书荐才了吗?”

崔光却笑着说道:“崔亮出自我清河崔氏的青州房,和老夫不是一房。朝堂公务又何言家事?”

郦道元再次暗骂,也难怪世人都说崔公人老成龟,当真是滑不溜手。

郦道元继续说道:“崔公,我举荐的这两個人才,都是朝堂目前需要的干才。”

接着郦道元也不管崔光听不听,直接将苏泽和苏绰的事情讲了一遍。

崔光听完了之后,脸色终于有了一些变化,他叹息道:“我当真是老了,国有储才,是大魏之幸啊。”

郦道元听到崔光称赞二人,连忙说到:“崔公愿意向朝堂推荐这两位干才了?”

崔光却说道:“不行。”

“为什么不行?”就算是郦道元的涵养气度,也被崔光的断然拒绝给弄懵了,他直接追问道。

崔光说道:“这武功苏绰还未加冠吧?二十一加冠是老夫上书朝堂的政策,又岂能出尔反尔。”

“那苏泽呢?”

“那就更不行了,孝文皇帝亲自阅订门阀,定下甲乙丙丁四等,以门第高低给及冠的门阀子弟授官,如今苏泽非四等之一,又要如何授官?”

郦道元追问道:“当年孝文皇帝在位的时候,也有寒门简拔于草芥,苏泽的父亲就是位列羽林郎,为何苏泽不能授官?”

崔光说道:“善长你也说了,那是皇帝亲自简拔,这苏泽若是能得到太后或者陛下亲自简拔,那也可以绕过这门阀之锢。”

郦道元说道:“难道我大魏就没有人才用武之地?”

崔光说道:“苏泽既为羽林,那也可先任羽林武官,然后等待铨选成为朝堂官员。”

郦道元冷哼说道:“自新帝登基以来,羽林虎贲再无一人由武官转任大臣,禁军之中已经物议纷纷,崔公难道不知道吗?”

崔光淡淡的说道:“老夫又不掌吏部曹,又如何而之。”

郦道元知道崔光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崔光曾经做过尚书令,在尚书机关中人脉深厚,吏部曹是尚书下的三十六功曹之首,崔光在其中旧部众多。

崔光又看向郦道元说道:“还有一法。”

“请崔公示下。”

“善长早日开府,就可以征辟苏泽为官了。”

郦道元直接从席上站起来,甩袖子说道:“崔公何必戏耍我?”

崔光叹息一声说道:“我不是戏耍善长,这朝廷用才乃是一等一的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又怎么可以轻易改动呢?在吏部等待铨选的甲姓高门子弟都还没授官,又如何给这二人授官?”

郦道元沉默了。

他继续说道:“那这件事不行,还有一事可行吗?”

崔光没有说话,郦道元继续说道:

“高阳太守贾思勰,曾向我推荐我造纸法,当年西晋的时候朝堂公文已经多用纸,甚至民间也开始用纸来抄写文章,早有左思洛阳纸贵的典故。”

“只可惜晋末动乱,洛阳造纸坊尽数焚毁,贾思勰搜集工匠,复原出造纸术,我也亲眼见过,他所造的桑麻纸轻便容易携带,用墨汁书写也不容易晕染开,可否在洛阳重新设立造纸坊,重新用纸来流转文书?”

“崔公执掌国子监,也可以用纸书来誊抄文章,比现在竹简藏书要方便的多吧?”

“听说如今南朝已经有官办造纸坊来誊抄佛经了,我们大魏难道还要继续用竹简吗?”

崔光却还是沉默不答。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郦道元这下子是忍不住了,他说道:

“崔公!您到底在顾虑什么?当年和王辅国争相献策推动变法的崔公何在?”

王辅国就是辅国将军王肃,当年和崔光一同协助孝文帝变法的重臣。

距离孝文帝驾崩仅仅二十年,王肃暴毙,崔光隐于朝堂,郦道元忍不住发问:

“崔公,苏泽所说的六镇之事,您清楚不清楚?李卧虎都能看清的事情,以您的智慧难道看不清吗?”

崔光还是继续沉默着,郦道元最后长长的叹息一声,对着崔光行礼,准备从他宅中离开。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