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乐

第34章 筑基

  • 作者:非有常非无常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3-31 00:55:09
  • 完书字数:6068

夏原吉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今天又是高强度讨论的一天,虽然钞法的变革基本定下,但是恢复宝钞信誉中的一环就是回收民间的宝钞,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让朝廷拿出金银这样的硬通货回购百姓手中的宝钞。

朱棣肯定是不愿意的。

就连脾气仁善的朱高炽也不愿意。

朱高煦更是讥讽:“你们这些官员真是无用,这种时候不能为皇帝分忧。”

想起朱高煦的嘴脸,夏原吉就恨不得冲上去一拳。

要不是你儿子写下《经济·天下》,我会这么累吗?

这样不着调的想着,夏原吉走入府邸,见到自己的老仆似乎心不在焉,入神地看着一张印满文字和图画的纸张,手指沾上了许多油墨,竟然没有发现夏原吉。

见到这一幕,若是寻常高官、勋贵早已怒不可遏。

夏原吉却是笑呵呵地凑上去。

“老刘,看什么这么出神啊?”

老刘这次回神,说道:“老爷回来了,俺这是在看今天的报纸。”

“报纸,难道是朝廷的邸报?”

“不是,不是,那里是读书人的大事,都是一些市井小民的消遣文章。”

说着,将报纸递给了夏原吉。

接过报纸,夏原吉忍不住皱眉。

这报纸的质量也未免太差了,即使是金陵城最心黑的印刷商也不至于印的墨迹如此模糊,手指稍微一涂就脏了一大片。

似是注意到夏原吉的嫌弃,老刘忙道:“老爷别看这报纸的质量不咋地,可是每日都可以发行,而且价格便宜,每张只要两文钱,而且开头三天还白送哩!”

听到这话,夏原吉眉头舒展,不复之前的嫌弃。

“这倒是好事,如今学子求学抄书本就艰难,这般印刷虽然粗糙,但是价格低廉,倒是可以丰富学子的书册,更是可以印发一些便宜的书册。”

只是一眼,夏原吉的职业病就犯了,下意识推演出报纸背后印刷术的价值。

而后,夏原吉觉得不对,忙道:“你刚才说这报纸多少日子发行一张?”

“每天都发行!”

“这……”

夏原吉目瞪口呆,忽然觉得手中的报纸沉重了不少。

“这是怎么印刷出来的?”

老刘摸了摸胡子,笑呵呵地说道:“老爷你要是问别人,肯定是得不到答案的,但是俺拿报纸时问了那个小道士,他说了是采用一种新式印刷术。”

而后,老刘说起了誊写印刷术。

听完之后,夏原吉忍不住赞叹道:“此法当真奇妙,不仅仅可以印刷文字,还可以印刷图像,且十分方便,一日就可以印刷千百张纸,唯一可惜的就是质量太差。”

不过问题不大,夏原吉也是读书过来的,也和很许多贫困的读书人接触过,他可以保证,只要价格低廉,用这种办法印刷出的书籍,也会有人愿意购买。

虽然质量很差,让人恨不得破口大骂,但是实在是太便宜了。

想到这里,夏原吉对发明这种印刷术还有兴办报纸的人感到好奇。

想必是个很有趣的人。

而后,夏原吉翻开报纸,只是一眼,他就知道兴办报纸的人是谁。

报纸上全数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更是用标点符号断句,并表示了语气,这种行文风格夏原吉很熟悉,正是汉王一脉书写奏章时的风格。

现在的金陵城官员的奏章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传统的书写方式,还有一种就是朱悟净要求的大白话加上标点符号。

尤其是朱悟净本人写的白话文,十分成熟,虽然带着北平地区方言,但是语法成型,简直就像是发展了很久似的。

这种风格逐渐成为定制,俗称“白话文”。

白话文已经入侵了金陵城的官员,甚至连一些地方上的官员,也开始用白话文上奏。

这其实是一种站队。

用传统文言文的是支持太子的,而用新式白话文的则是支持汉王。

就连解缙这种自负文采的大才子,也因为成为朱悟净门下走狗而是用白话文书写。

换言之,用上标点的白话文已经成为了汉王一脉的标志。

看到这报纸上的文章,夏原吉手指微颤,而后长叹一声:“我看日后这市井百姓都会写白话文,而不再用文言文。”

老刘眨了眨眼,不知夏原吉的意思。

白话文便于理解,门槛不高,市井百姓、三教九流又不考科举,自然会选择更加便利的白话文。

朱悟净根本不需要主动推广,只需要用报纸的形式传遍大明的民间。

百姓自己会用脚投票。

这世间会识字的可不仅仅是士大夫,民间也不乏会识字的人。

至于儒生禁绝白话文,那是不可能的。

先不论明清本来就有自发的白话文趋势,就算是当今的皇帝朱棣,还有那些武勋都不自觉地倒向白话文。

白话文确实不够文雅,但就是好用。

“也是好事,日后平民百姓都会读书,也是天大的好事。”

想到这里,夏原吉乐呵呵地坐下,一边读着报纸,一边等待晚饭。

夏原吉读书的速度很快,一目十行,片刻间就读完了前面的朝中大事以及民间八卦,而后读到了朱悟净自留的第三个板块,映入眼帘的却是从未有过的知识。

夏原吉忍不住念了出来。

“昔日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身为须菩提来到天竺,见当地宗教将百姓分成四等,残忍至极,于是踏上须弥山,见到了帝释天,与天上诸神辩论八百个日夜。

诸天神明被须菩提以道德全数辩倒,生出憎恶之心。

帝释天大怒,向着须菩提投掷出亿万天雷,意图摧毁老君化身。

须菩提只是老君化身,虽有阐述大道的大智慧,却没有多少武力,自然无法抵御帝释天的怒火。

但是诸神之中却有一鬼神钦佩于须菩提的大智慧,不忍须菩提在此死去。

此神乃是鬼子母神的丈夫,天竺名为‘半支迦’。

半支迦无惧生死,为须菩提挡下滚滚天雷,化作灰烬消散于世间。

须菩提叹息道:‘我本无意与尔等争执,若是想杀我,杀我便是,为何要波及这无辜的将军?’

须菩提随手点化,本应消散的半支迦竟然再次出现,只是不复之前的凶神恶煞,多了几分英勇之气。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今日起,你不再是半支迦,而是贲识。’

又赐下转轮法宝,敕封其为‘五道转轮王’,也称‘五道将军’‘五道爷’,作为须菩提的护法神。

须弥山上,五道转轮王弄神通,逞武艺,竟然一手击碎帝释天的下颌。

智慧神日天见状,先让自己的孩子金甲太子挡下五道转轮王,又提出与须菩提比试数学。

原来这天竺智者善于术数、几何之道,意图以此胜过须菩提……”

这闻所未闻的小故事,夏原吉看着新鲜,真正让他沉迷的却是之后的内容。

须菩提和三千天竺数学家辩论,称赞天竺数学家的成就,而后取天竺数学的精华,随手创造出九个数学种子,正是1、2、3、4、5、6、7、8、9这些数字。

这种数字夏原吉见过,是一些色目人使用的数字,没想到竟然是须菩提根据天竺人的数字创造的。

而后,文章又写到:

“须菩提淡然一笑,在九个数学种子之后,又写上了第十个数学种子。”

那是一个圆圈。

正是“0”。

此数字译为“舜若”,也称为“空”,民间叫作“零”。

“数学种子一出,在场三千天竺数学家立时拜服,纷纷跪倒祈求须菩提阐述数学大道。

须菩提缓缓走到高台上。

所过之处,天竺数学家纷纷跪地亲吻须菩提的脚印。

须菩提将‘数学’与‘几何’合并,称为‘筑基’,乃是阐教法门的基石!”

而后,下面所写的就是“数学种子(阿拉伯数字)”的用法,以及一些加减乘除,还有许多计算之法。

看的夏原吉津津有味,觉得意犹未尽,过了许久才放下报纸。

“明天若是还有报纸,你注意一下,购置一份。”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