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历史直播:疯狂投喂政哥

第 28 章 叫门天子

  • 作者:高呱呱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3-24 07:32:49
  • 完书字数:5440

“这一撤退,可就给了瓦剌机会了。”

“趁着明军撤退没有防备,瓦剌十分果断,直接偷袭一波。”

“朱祁镇被人偷袭直接慌了,什么英勇善战?什么效仿祖宗建功立业?这一刻他只拼命喊着护驾!”

“早就疲惫不堪的明军哪里抵挡得了军容饱满的瓦剌?土木堡一战惨败!!!”

朱棣:……

还好他有先见之明啊,太医连忙给他扎针。

“接近二十万精锐损失殆尽,跟随出征的文武官员几十人全部殉国!”

“这一仗直接把明朝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积蓄全都打没了!”

“佩服佩服!”

“这就是土木堡战神——猪骑朕!”

[土木堡死的士兵臣子们:我可真是谢谢您嘞!]

[大明战神]

[这位更是重量级。]

[开玩笑,这可是明堡宗诶]

朱元璋就没那个先见之明,没有提前叫太医,差点气的撅过去。

他现在只想一刀剁了朱祁镇。

可这都隔了几代人了……

不过,这小子是朱棣的后代,他阴沉的目光移到朱棣身上。

朱棣:“……爹你别这样看我我害怕!”

朱元璋露出一个扭曲的笑:“打不到他我还打不到你?!”

该说不说,真不愧是父子。

明成祖朱棣已经让人把朱高炽朱瞻基全都绑了打算抽一顿。

“大快人心的是,樊忠怒不可遏,两锤下去捶死了王振。”

“只是可惜当时战况紧急,死的太轻松便宜了王振了。”

“更令人遗憾的是朱祁镇却没有死在这,反而是被瓦剌俘虏了。”

[瓦剌留学生上线!]

[要是朱祁镇死这就好了]

[真的是祸害遗千年]

[说真的这俩玩意就死这得了,也不会有后边糟心事了]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遭受了巨大的危机,京城的达官贵人们纷纷收拾细软而逃,还有的大臣主张南迁。”

“眼瞅着一个南明即将出现。”

“在这危机的关头,一人挺身而出!”

“他叫于谦。”

“于谦是何许人也?”

“一介文官,从未打过仗的文官,可就是这样一个文人,却以极其刚强的姿态怒吼:若是不战弃城!不是退让,是亡国!!”

“于谦与陈循王直等人疯狂反对南迁,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于谦临危受命兵部尚书。”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局势暂时平稳了下来。”

“好哇!!!”

朱棣赞叹不已。

“这于谦是个好官啊!”朱元璋欣慰道,有他大明的风范。

言欢:

“于谦他一边在城内安抚民心,一边在城外城外调兵运粮,让大明渐渐有了主心骨。”

“他四处奔波劳碌着,谁说精锐全死于土木堡?!”

“他于谦便是精锐!”

“不仅鼓舞着人心,于谦还颁布了一套后世经常沿用的军队连坐法。”

“凡是守城的将士,就一定要勇往直前,战局一开,将不顾军先逃者?”

“斩!”

“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胆敢违抗军令者?!”

“格杀勿论!!”

“于谦他关门列阵,背城迎敌。他亲自披甲上阵与敌人死战到底!”

“血拼之下北京保卫战胜利!!”

[生生为大明续命的猛人啊]

[byd朱祁镇你该死啊]

[烂人朱叫门]

[唉真的,于谦太可惜了,每次都忍不住为他叹气]

“土木堡之后,朱祁镇被俘虏,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喜宁,他是朱祁镇的一个家奴,在这场动乱里他直接是临危投敌了。”

“他摇身一变,成为了瓦剌首领也先面前的大红人。”

“他尽数告诉也先大明的边关防备详情,尽心竭力的为他们出谋划策。”

“这么大的优势,瓦剌首领也先肯定要乘胜追击啊!”

“他直接打算南侵,挟制着朱祁镇攻打选府、大同,并让他在关下叫门。”

“昏庸怕死的朱祁镇竟然真的传命开城了!”

视频上跳转出了一个小动画。

一座城池紧闭着大门,门外是一个穿黄袍的小人,小人身后是乌压压的军队。

那小人向前几步,说道:“开门!”

这第一次声音有些低,显然也是知道丢人的。

他后边又提高了嗓门喊了几声。

那城墙上的小人们聚集在一起,似乎在商讨些什么。

有一个叫郭登的小人跟其他几个小人激烈争吵着,最终,叫郭登的小人胜利。

大门紧闭。

这个时候朱祁镇慌了。

他走到前面不停拍打着城门,慌乱之下扯着嗓子喊:“开门啊——”

“开门!!!”

“你们这群逆臣是想弑君吗?!”

可城门依旧紧闭。

视频虽然夸张了些,但表达的意思还是很清晰的。

可就是太过于清晰了。

朱元璋简直要把一口牙咬碎了。

[真不愧是主仆啊,一个个都能刷新三观]

[有什么主必有什么仆]

[土木堡之后再无强明]

“都说刚明刚明。”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这位,却是天子叫国门啊,老朱家出了这个玩意儿,可真是他们的&39;福气&39;啊。”

[福气(双引号)]

[我看谁敢要这福气。(狗头)]

[不敢不敢]

[在下实在是无福享受]

“现在还有人在洗白明堡宗,把锅往王振身上推。”

“王振他确实不是个好玩意。”

“但有没有想过,一个宦官,他为什么这么有能耐?!”

“他背后站的可是皇上啊,要是皇上不同意不纵容还能这样吗?”

“就比方说几十万大军就准备三天,一个宦官就算是当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还能手伸到那边去了?”

“可就算是能伸过去,对他有啥好处呢?这么明显的军事缺陷,过去打个败仗被瓦剌抓去留学啊?”

“过去了有在大明风光吗?”

“他王振是坏,不是蠢好吧?”

[王振在朝里胡作非为也有一种可能是朱某想集权]

[你品,你细品]

[很明显,某位忍不住激动要立马上前线建功立业了呗]

[你这建功立业正不正经啊]

[瓦剌留学,深刻体验到了他国的风味,为两国交好……]

[不行了编不下去了]

“再说说路途中,明朝大军先是从紫荆关回京,想要经过蔚州,又突然往后走40里,改道东行……”

“这么诡异的行走路线,只能是朝夕令改的朱叫门自己吧?!”

“在关于土木堡记载中,写的朱祁镇一个成年人在一整个行动中就跟王振的提线木偶一样。”

“王振想干什么他就直接下令号令三军没有一点异议?!”

“所以到底是王公公实在是神通广大,还是他朱祁镇智力低下脑子有问题?”

[前面两个还能推给王振,后边那个叫门呢?哈哈,没人可推了呗]

[朱叫门啊]

[真是千百年来独一份啊。]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