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奇幻 > 哀家的三观哪里去了

第 5 章

  • 作者:子醉今迷
  • 类型:玄幻奇幻
  • 更新时间:03-02 23:12:02
  • 完书字数:7518

袁氏一心嫁到伯府,开始时候不过是为了姜宏树这个人而已。来了后才发现这个地方和她八字不合,做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是错。

回到娘家抱怨,爹和娘都说人与人是要处出来的。

她听得耳朵起了老茧,试过几次,也没见得有用便放弃了。

今儿是想着世子夫人有喜且有个妹妹来了,想必是欢喜的。心情好的情况下,应当能好相处些,就再试了一把。

没成想真有效果。

袁氏顿觉自家爹娘说得对,世子夫人不是难相处,是方法不对。

这不,对穆家妹子好一点不就夸过来了么。

于是袁氏决定从堂小姐下手,对那位堂妹越发笑得和善,“我家有不少好吃的,你若是在我院子里还没吃够,跟我去我家,保管你吃得足!”

崔玉霏听不下去了,轻咳一声,“这才是你家。那叫作你娘家。”

袁氏瞬间尴尬。略带紧张的瞅瞅世子夫人,见世子夫人没有面露不悦,方才松口气,“都一样,都一样。哈哈,哈哈哈哈。”

见无人附和,她掏出帕子擦擦额头的汗。

明明是上好丝质的手帕,明明她的十指也算纤细,可那帕子捏在她的手中却跟一坨抹布似的囫囵地在脸上滚了一圈。

几个女孩儿哧哧地笑,你看看我,我撞撞你,意思不言自明。

袁氏不知这次又是哪儿错了,有些无措地慢慢放下手。局促地拿起茶盏喝了一口,结果是刚倒的烫得很,倒抽冷气啪地放回桌上。

镜熙暗暗叹气,掏出自己手帕,食指微微勾起它在额边轻沾。又恨铁不成钢地斜睨了她一眼。

袁氏居然看懂了堂妹的意思,这才知道刚才的笑声来自于何处,就朝堂妹善意地咧咧嘴。

镜熙拿起茶盏略抿一口,“听闻大奶奶原本跟着将军在北疆住着?”

“是。”袁氏知道堂小姐对她是友好的,诚恳道:“我从小就在北疆,前几年才回京。头一天正好遇到你大哥在酒楼和人对对子,一眼就相中了他。这不,眼巴巴让我爹提亲。幸好伯爷开恩,准了我俩亲事。”

这是她第一次这样敞开了说自己的事情。

几位小姐不笑了。

庶出的姜宏雪比镜熙大一岁,轻声问,“那嫂嫂你不懂得京中规矩,是一直在北疆长大的缘故?”

“啊,是。”袁氏对着旁人还是不敢说太多,只简单答了句点点头。

嫡出的姜宏诗今年十三,是伯爷的头个女儿,紧接着问:“那你会骑马射箭吗?见过草原吗?”

袁氏的目光忽而变得柔和许多,有种陷入回忆的沉静,“当然都会了,还是我爹教我的。我射箭可是在草原上得过第一的。便是那边最勇猛的汉子,骑马也跑不过我。”

女孩儿们便不吭声了。

她们都听闻过北疆民风彪悍,那边的女子骑马射猎样样都行。

原本以为大嫂是个粗俗不懂规矩的,现在看来,是她们太过狭隘。

这位哪儿是粗俗,那是豪爽不拘礼。

崔玉霏更是虔诚地捧了一杯茶给袁氏,“大奶奶若是往后得空,教我骑马。”

袁氏哪里在伯府受过这种优待,忙起身双手接了。看周围人都盯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坐了回去,“这里地方小,不好骑马。若哪天去郊外,我教你们。”

女孩儿们纷纷说好。

席间气氛更为和睦热闹。这边桌上响起女孩儿们叽叽喳喳的声音,都在好奇北疆的生活是怎样的,也好奇骑马射箭是个如何的体验。

袁氏一一用心作答。

待到后来女孩儿们说起了旁的,她才闲下来。深知今日的好境遇全是堂小姐的功劳,她感激地朝镜熙笑笑,想着国丧不宜饮酒,特以茶代酒朝那边举杯。

镜熙会意,微笑着拿起茶盏回了一礼。

席间袁氏想到件事,凑到世子夫人跟前道:“我爹最近回京述职,让我归家住几日。夫人看家中最近忙不忙?若不忙的话,许我几日?”

如果是以往,她断然不敢直截了当和文绉绉的穆静愉主动坦然提到这个事儿。但今日的种种让她发觉,其实世子夫人也并非之前所想的那般难接近,只不过大家处事方式确实不同,有时候无法沟通而已。

穆静愉看桌上的吃食已去大半,抬眸示意管事妈妈吩咐人继续上菜,“回去自然可以。只临近过年,最近大爷可能归家,你莫要误了与他相聚的时候。”

袁氏知她这是体谅自己。暗恨以前听到世子夫人这般多提一句的时候,少不得误以为对方是不想让她归家去。如今换个思路想想,应当确确实实是提醒她莫要错过了和大爷相聚的日子,实在好心。

便道:“多谢夫人。我回头看看时间安排,到时与你商议。若是妥帖的话,我再定下归家日子。”

穆静愉喜欢妯娌间这样有商有量的做法,“你有心了。那之后再商议。”

袁氏高兴地咧嘴笑,顿时坐不住了,当即就想让人捎个信儿回去告诉将军府一声。

穆静愉看她坐立不安的样子,笑着和她说今日是自家相聚吃饭,不用太过拘礼。

袁氏乐得自在,匆匆起身离席。不多会儿让人送来了一对沉甸甸的赤金如意纹手镯,说是给堂小姐的见面礼。

她是武将的女儿,素来不觉得文人喜欢的那些玉啊翡翠啊有甚好的,不禁得摔又价值不定。还不如实打实的赤金来得实在。

穆静愉知她这是按照自己喜好来给的好东西,笑着让妹妹接过,又让派来的丫鬟代她谢过袁氏。

赤金镯子的花纹古朴简洁,分量相当的足,挂在镜熙手腕上,在月光烛光下明晃晃地闪眼。看着就很重,似是要压断她白皙细瘦的手腕。

崔玉霏捧腹,拉着她胳膊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哎呦你们家的大奶奶,可真是个妙人。我长大那么大头次见到这种行事做派。”

身为阁老的孙女,她惯常和文官的孩子们相处,武将那边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庶出的姜宏雪倒是没说什么,仅在旁小心翼翼地微微笑着。

姜宏诗见自个儿是嫡女却什么都没从大嫂那边得到,反而堂小姐有贵重首饰拿,不由嗤了声面露不屑,“土包子一个。不登大雅之堂。”

连带着对袁氏和穆镜熙的印象都差下来。

她身为崔氏唯一的女儿,从小被捧着长大,哪一个对她不客客气气的。偏这堂小姐来了后,一个个的都宠着这个外人。

心里着实不得劲。

“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呗。”崔玉霏在家中也见过姐妹相斗的情形,听闻后撇嘴,忽而不想搭理姜宏诗了,拽着姜宏雪赏月赏灯去。

姜宏雪有些发愣,“灯笼都是白色,有甚可看的。”

崔玉霏剜了她一眼,“我叫你去,你去不去?”

姜宏雪没辙,由着她拖拖拽拽出了屋。

姜宏诗气得一甩帕子回院子。

宴席散去婆子们收着碗盏。待到收拾停当,屏风和桌子撤走,满屋一目了然,顿时敞亮宽阔许多。

姜宏志留了崔宁钧说话。

穆静愉在和妹妹窃窃私语。

先前一直沉默参宴的伯夫人梁氏踟蹰许久,看几人各忙各的插不上话,满面失落地离去了。

她方才十八岁,刚嫁到伯府不久。自持身份,专挑了秋香色这般显老的颜色来参宴。可再如何往持重去打扮,面容依然是年轻的,甚至还透着些稚嫩。

看她离去的背影,穆静愉叹了口气,拉着熙姐儿轻声道:“往后你和我之间莫要生分,有什么话都直来直往地说了便成。”

譬如今儿袁氏好好地直说,大家气氛就很好。

而伯夫人那样犹豫一晚上都没直言开口,自个儿憋得难受不提,她们瞧见也替她急得慌,不知她在忧愁何事。

偏伯夫人就那般闷声闷气的人,又有什么办法。

想到梁氏的性子,穆静愉不由在妹妹跟前抱怨几句,又道:“往后再仔细瞧瞧她究竟如何。若是个心思和善的便罢了,若是个心里头藏着万般主意的,远着点就行,不必太过在意。”

只是不受宠的续弦罢了,又非正儿八经的婆婆,年纪比她还小,没太过需要顾忌的。

镜熙想到那安静柔顺的年轻女子,笑着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晚上临睡前,姜宏志小心翼翼扶着妻子坐到床上,把伺候的人都赶了出去,非要亲自服侍她脱鞋脱袜。

穆静愉笑嗔着拍他,“老大不小了没个正经。”

姜宏志笑道:“和自家媳妇儿有什么可正经的。”

“和你说正事儿呢。”待到夫妻俩躺下,穆静愉依偎在夫君怀里,“我想给熙姐儿个单独的院子住,你看哪里好?”

虽说跨院足够大,但她是世子夫人,每日里要处理的事务太多,来来回回的丫鬟婆子不知多少。妹妹住在跨院,总会被吵到。

更何况若有个自己的院子,哪怕小一点,住着也更自在舒心些。

姜宏志想了想,“不如顺意斋吧。”

“那不太合适吧?”穆静愉腾地坐起来,很是意外,“你怎的想到那儿了。”

顺意斋虽然位置偏了点,却实实在在是伯府景致最好的一处。当年故去的老伯爷花了很大心思让人修的,本想着给未来的嫡长孙和孙媳住。只后来发生了大爷姜宏树出生的那一档子事,长孙有了却不是嫡出的,便歇了先前那心思。

之后姜宏志和穆静愉入住,却是到了瑞祥轩里。

顺意斋便空了出来,一直像是个漂亮花园子似的,大家偶尔会去赏景,未曾有人住过。

“如今崔家二表妹我安排在了安平院的后罩房,却让自家妹妹去顺意斋。”穆静愉斟酌着说,“我怕崔家人会说我不懂事。”

安平院是先伯夫人崔氏的住处。

当时崔氏活着时,安排庶女姜宏雪和女儿姜宏诗先后住在了她院子的西厢房和东厢房。

后崔氏故去,新伯夫人梁氏另居旁的院落,两位小姐没有挪动地方,继续住在了那院子的厢房内。

崔玉霏来后,穆静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