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逍遥小彪婿

女婿有点彪 第57章 拼音字典

  • 作者:玉蝙蝠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3-03 10:51:39
  • 完书字数:4678

此时的人,识字都是死记硬背。

在原主的记忆中,老县丞订做过一个沙盘,就拿根木棍教他,一遍一遍在沙盘里写。

可即便有个好老师,在这个时代,想要把字全部弄懂,最起码也要个三五年时间。

何况,平民百姓家哪有那么多钱?

让孩子学写字,就算有钱,孩子也要有恒心、毅力才行。

种种原因,也就导致古代文盲率很高。

官府下达各地的文书,若要百姓知晓的,不仅张贴,还要有皂吏宣讲。

联想后世,刚入学的孩子都要学拼音,因为,只要学会了拼音,任何著有音标的字都认得。

余天策提笔,引用这个时代的文风,写了一篇关于拼音识字的策论。

一个时辰,策论洋洋洒洒地写完,余天策放下铅笔,抻了一个懒腰。

刚才写得太入神,没注意到,曾钰什么时候站在了他的身后,看着桌上的纸张有些入神。

“天策,这是你想出来的?”

嗯!

余天策起身,躬身作揖:“大人,小子曾做过一个梦,去过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度。那里几乎没有文盲,人人识字。那里孩子初识字,就用的这种方法。而且,配合简化字,有一本字典,什么书都能读。”

哈哈哈!

不曾想,余天策一句话,引得满堂哄笑。

只不过笑容嘛……

梁元更是不屑,上前指责道:“你这个新秀才,竟然在大人面前吹嘘?”

姜楠、王闵之前插不上话,但此时机会来了,纷纷上前,躬身作揖。

“大人,余天策是在诓骗你!”

“大人,他这人从小就爱吹嘘!”

……

然而,曾钰抬起手,打断了众人的话。

盯着纸张,嘴唇有些颤抖。

“拼音这个词,你从哪听说的?”

“大人,你也听过拼音?”

曾钰这么一问,其他学子们都看了过来。

嗯!

曾钰点了点头。

而后,曾钰拍了拍余天策的肩膀,示意他不要说了,拿起了桌上的策论,叠好收进了袖口里。

“天策,今夜我去你家睡,我们在谈这个事情。”

“知道了,大人!”

几个衙役上前,收走了桌上所有秀才们的策论,分别在各自名字上糊上白纸后,全部交给了县丞。

曾钰又讲了一番话,鼓励秀才们在县学好好读书,顺便帮忙打扫一下场地,便带着余天策,先行离开了文曲阁。

余府,客房。

曾钰盘膝坐在炕上,和余天策说着鲁源曾告诉他的事。

他贡士考过之后,没有选择参加殿试,所以没进过皇宫。

因为殿试是皇帝主考,且没有复考的机会,曾钰认为自己时机还没成熟,不舍得浪费机会,所以并没有报名。

听鲁源说,御花园里有一部天书,乃是太祖李龙武晚年所作,记录着他的平生,还有对后世百姓所说的话。

那种文体,就叫拼音。

可谁知,李龙武成书之前突然暴毙,他所著的拼音,也随着他的离去,成为了永久的秘密。

百年来,任何国家使臣来大虞进贡,皇帝都会派礼部大臣,叫使臣去看一看拼音,能不能识得。

而多年来,从东洋、朝鲜、暹罗、占城,乃至不列颠金发碧眼的使臣,无一人能看懂文中所写。

渐渐地,皇室也就不关心了,也没人提及拼音这个词了。

不曾想,百年之后,竟然从一个二十岁少年口中,又说出来了拼音二字!

“天策,如果你所说的拼音,和太祖所提的拼音是一样的东西,皇上一定能记住你的名字!说不定,你都不用考科举,就能被任命为官啊!”

哦?

余天策舔了舔嘴唇。

老话讲的好,伴君如伴虎,他可不想在皇上身边做官。

他想的是,如何成为一名县令,好好建设自己的县城,过自己的逍遥日子。

早知道这样,说什么也不能用拼音作为策论啊!

“大人,我……”

然而,余天策刚想开口解释,就被曾钰打断了:“天策,你给我讲讲,拼音的大体意思是什么?三天之后,你能不能拿出一本简易的字典,就是你策论中写的这个!”

三天?

怎么可能做出来?

让他一个人想字,他哪能想得那么全?

听余天策解释完,又说出困难,曾钰微笑着说:“明日,我派教谕拿一本字汇来,你直接在上面标注拼音,这样就能快很多。”

在原时空的历史中,字汇是华夏已知最久远的字典,为安徽宣城人梅膺祚所写。

它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共有14卷,收录了33179个汉字,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

除了正版外,《字汇》还出现了多个刻本,如敦化堂刻本、鹿角山房刻本等。

同样,这个时空也有字汇。

成书于四十年前,作者名叫李天翔,河北迁安人氏。

不过,如果没有先生教,它同样是一本天书。

就算读过书的人,想弄懂每个字的读音也要费些功夫。

见余天策表情有些纠结,曾钰笑了笑,拍了拍余天策的肩膀:“就这么定了,三天之后县府书房,把字典给我拿来哦!”

余天策无语了,彻底无语了。

怎么就头脑一热,想出写拼音这个事儿呢,就算提出来了也行,可不曾想,那李龙武也提过这事儿啊!

完了,接下来两天,要彻夜无眠了。

第二天清早,曾钰疲惫地走出了房门。

他四更天才睡着。

陈清住在他的隔壁,这呼噜简直太响了,再也不来了!

送走曾钰,没过多久,教谕就派衙役送来了一本抄录的《字汇》。

但这本书,只能说仅供参考。

而且,有些鸡肋。

不仅字体密密麻麻,没有停顿,没有标点隔断,排序也没有什么规律,只能重新开始写。

这样一来,两天时间要想写出字典,按照曾钰所说只落音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县令安排的事,又岂能不做?

没有办法,余天策只能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先拿出一张大白纸,将韵母、声母等汇聚在一起,制作出了一张拼音表。

而后,拿出一沓白纸,从a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写了起来。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