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山海]今天也是种植流高手

第 22 章

  • 作者:彩色小羊糕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2-23 01:48:54
  • 完书字数:6936

这段时间林书芒清闲得很,研究所那边用不上他,后山的蔬菜该收的也都收完了,除了偶尔去芒记粉店帮帮忙,整日就是带着咪咪乱逛。

青市的十一月份,还没完全入秋,空气中还涌动着几分躁意。

蠃鱼喂养了将近两个月,已经比来时胖乎了许多。青灰色的鱼身鼓起来,也就没有原来的那般可怖。林书芒把一桶鱼虾倒进水塘里,蠃鱼飞快地游到跟前,一口一个,几分钟就把水面上的鱼虾给吃了个干干净净。

林书芒趁着蠃鱼吃饱喝足正在发呆,用网兜捞起一条中等大小的蠃鱼,拿出来,用手掂了掂。

“应该有一斤七八两了。”说完,便把蠃鱼放回水中,呆头呆脑的鱼,一入了水,便扭动着身子朝中心游去,害怕又被某些人抓起来量了体重。

这群蠃鱼,个头大些的都是公鱼,母鱼都瘦瘦长长的,林书芒看着都为它们发愁。想着要不把它们隔开,不然小母鱼们可抢不过一群强盗似的大胖鱼。

拍拍裤脚上的灰,林书芒打算再观察一段时间,实在不行就把鱼分开。天公作美,这段时间都没下过雨,山中的气温也比城市的低上许多。大半个月来建筑进度飞涨。

路修得不算美观,但胜在结实,上头批准可以养殖盖房子的地不过七十多亩,林书芒是秘境主人,有十五亩可以自己做主。剩下的五十多亩,青市特别办事处和他签了一份合同,算做租借。

林书芒算了算,自己可以收上二十五年的钱,之后堂庭山就正式划归为官方名下。当初他还和父母合计过,干脆捐给国家。

旧事重提,依然得到了拒绝,不过这次京市来的那位领导也和他解释了,古山海经碎片失去了灵气会慢慢消散,所以山体大多都会生出灵智来,寻找一个人当宿主。林书芒这样的句芒后人,就是古山海经碎片青睐的宿主。

平日里,林书芒每用一次祈生咒,都会被定山石分去几分,用以蕴养自身。相对的,古山海经碎片就会以秘境作为回报,供宿主使用。

这些年发现的古山海经碎片,原则上都是采取和林书芒一样的方式过渡,直到古山海经碎片稳定下来,国家才会接受。

酬劳则是根据宿主需要,再进行协商。林书芒耐心地听完魏锦盛的解释,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只是午夜梦回里,还在想她的话。

等古山海经碎片完全和自己脱离,他的祈生咒该有多厉害。可惜古山海经碎片是与自己的灵性绑定,不把定山石带在身边也没用,最后只得偃旗息鼓,怀揣着美好愿景沉沉睡去。

往常咪咪都和林书芒睡在一个房间,它还有一张自己的小床。这段时间咪咪总爱往外跑,夜里都睡在客厅,今晚林书芒好不容易把它抓回来,咪咪只得假装睡着。

一动不动的保持了两个小时,咪咪才偷偷打开房门溜出去。为了防止被半夜起床的林书芒发现,咪咪还特意把平板带到书房里看。

凌晨两点,刚准备熬夜追剧的方静水发现自己的历史记录,往前看了两集。登了这个会员账号的只有她们三姐弟,林书芒钟爱纪录片,还会看些古早动画片,方静殊则是外国剧爱好者,动不动就是法医解剖,高智商犯罪。

这部剧都是当红偶像小花作主演,家里除了她没人爱看,怎么这两天进度老是不对。

方静水点开历史记录,发现不止这部剧,还多了好几个家庭伦理,虐恋情深的追剧记录,浏览进度还不是百分之一二,好几部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进度。

难道有人改了性子,明天在群里问问,方静水想了一下也没细究,咪咪得以多潜伏了几天。

研究所的员工宿舍楼已经有了大概的轮廓,估计着没几天就能搬进去。林书芒考虑了自己不方便,在这边单独建一栋楼,愉快地接受了研究员们的邀请,提前预定了一间宿舍。

比起见风就长的蠃鱼,林书芒养的斑鱼可以说是半点不动,甚至有几天过来喂鱼的时候,水塘上还飘了几条翻肚的鱼。

难怪市场上难见斑鱼的影子,偶尔有那么一两条,都是还没走到摊子前,就被人买走了。草鱼倒是活得很自在,闷闷的躲在水深的地方,十天半个月都见不到一次草鱼的影子。

草鱼吃得多,投一次鱼料,水面就能浑上几天。为此,林书芒不得不建了个蓄水,趁着雨天,聚满了半个湖的水。

研究所划出的地是没有水源的,有地下水,不过怕影响堂庭山里的动植物,目前还在考察能不能从地下引水。如果不是两个修行者,哪里能养得起两个池塘的鱼。

鱼塘的周围都是荒地,研究所的一期种植工作,估计要排到明年春天,林书芒就打算先自己试种。即便是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为了配合官方的工作,林书芒还是先和研究所说了一声才弄进来两台机器,准备开垦。

“陈教授,您这边采集好了吗?”林书芒站在耕地边缘,低头看向蹲在地上的人。

陈教授取好土壤的样本,打趣道:“好了,谢谢小林同志,给我们一个研究启发。”

林书芒客套道:“没有没有,我就是随便乱说的,没想到你们能同意。”说完立马转移视线,不敢看陈教授的眼睛。

陈教授这回没再逗林书芒,感叹道:“这边环境艰苦,生活也不大便利,目前的研究进展都很慢,大家生怕把这段时间浪费了。”

说到一半看向平整的土地又道:“你能帮我们补足这段时间的遗憾,我们是很感激的,带过来的学生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接触,在正式工作开展前,能够多积攒些经验也是好的。”

林书芒连忙摆摆手,止住陈教授后续的话,他自己也没想到,不过是闲着和研究员们聊起,随口说了一句,大家就甘愿为他这小打小闹辛苦。

“那您取好样了,我先把地犁了,待会儿太阳大了。”林书芒用中小型机械农具都很熟练,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把土地伺候好了,才会有丰收,这一点,即便踏实句芒后人也不能免俗。

三分地,犁得很快,等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土壤就已经变得松软。林书芒抓起土壤一捏,松软的泥土,就下起了黑雨。

“好地,肥力也足,虽然比不上三省的黑土地,在南方也是极为不错了。”陈教授还没走,等着林书芒忙完,同样和他做了一个动作。

陈教授本科就读的是农学院,整天风吹雨晒,播种收获,哪一样都是亲自来。一双手磨得粗糙干燥,也就是调来了这边,清闲些,不然那双手上,全是一道道被利草割开的小口。

林书芒虽然对种植的前期工作很熟悉,但是也不像农民那般,日日劳作,站了一会儿,眼前就有些发黑。还没划出田埂,只得找块干净的地方,随意吹了吹,就一屁股坐下。

堂庭山的风比青山区的大许多,但是也吹的人更舒心。风来了两阵,林书芒又恢复了精力。计划着撒些有机肥下去,不过土壤肥力十足,猪猪特供肥料只能搁在一旁。

地翻好了,还要晒上两天,林书芒正好去买些种子。辣椒种子由研究员们友情提供,青椒种子和茄子种子,他要自己去买。

堂庭山和令丘山的连接不长,仅仅两公里,也难怪当初林书芒觉得秘境不大,路修了个大概,搭上一辆便车,再步行二十多分钟,就能走到令丘山里。

回到位于青市的家,林书芒先打算洗漱一番,干农活的,再小心,也会有些泥土点子。

下楼,林书芒没想到能在这时碰到方母,走过去好奇地看她在干嘛。

“妈,你在干什么。”林书芒从方母背后探出头,接了方母一记白眼。

“有人投诉了田家人半夜吵吵,现在正在业主群里闹呢,还叫我们今晚去开会,开个什么会,一天天的在家里闹个没完,现在还要闹到外面来了。”方女士翻出业主群里的聊天记录,示意林书芒自己看。

林书芒接过方女士的手机,第一个动作就是放远些,泡开的黄豆般大小的字等不及他阻止,一个个就钻进他的眼里。

“妈,你这字也太大了,怎么能调的那么大?”林书芒划了好几下才能看完,一个页面上,顶多一人发三四行,多的怕是根本就挤不下。

方母半点儿不嫌麻烦,反而觉得十分省力,嫌弃儿子的字太小,根本看不清楚。

“要不我们去配个老花镜吧,这样看还伤眼睛。”

“伤眼睛,哪里伤眼睛了,像你们成天就抱着个手机,不撒手才是真的伤眼睛,你才刚上初中就近视了,一点也不知道爱护眼睛。”

林书芒被方母念得抱头鼠窜,动作快速地穿上鞋,打开门才敢方母说道:“妈,你看人家阿香姨都知道配个老花镜了,你也该学学了。”

说完便把方女士的疾声利词锁在门里,跳上四轮车,动作丝滑地溜出家门。林书芒也渐渐琢磨出方女士不爱戴老花镜的原因,第一个是不承认自己老了,第二个就是嫌戴眼镜不好看。

当初自己刚配了眼镜,被叨叨了半年,方女士才消停。

林书芒走了,方母慢慢走回房间,从抽屉里拿出一副金丝边的眼镜戴上,这副眼镜就连林父都不知道方母藏在哪儿。

平时只有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方母才会拿出来戴上,对着镜子摆弄了一下,方女士觉得还挺好看,下次去眼镜店里多试几副,得挑好看的才行。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