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年代文里红楼人儿

八十六

  • 作者:紫羿叶子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2-22 07:03:17
  • 完书字数:7106

有家有爹的日子总是好的。

黛玉的日子并不难过。

林如海的“病”一直没好, 身子一直看着特别的弱,偶尔有大朝会, 上个朝站一会儿那身体都抖得跟筛了康似的,豆大的汗珠子往下掉。人都这样儿了, 同僚们看着都不忍心,皇上也就顺水推舟的给了长假,往后连大朝会都不用去了,只在家里养病就行了。

那就好。在家里养着,自然就会好的。

反正吧, 有亲朋故旧的来探病的, 林如海肯定都是虽没有卧床,但也是走一步喘三喘, 活不了几天的样子。没人的时候呢,不疼不痒的,每天喝着养生汤, 加上强身健身也治不啥大病的汤药。就窝在家里读书, 教养女儿,教学生,活得不要太滋润。

至于说真病假病, 二位圣人知道不知道, 反正谁都当他病了, 就行了呗,闹那么清楚干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宫里的元春肯定不知道。她被封了贵妃之后, 开始没少往林家赏东西,拉笼的意思不要太明显。之后林如海一直不好,连朝都不上了,林家很快淹没在京城遍地的富贵人家之中,显不出来。她也就不再送东西了,看着是放弃拉笼了。

这也不怪她,秦战用了手段,往忠顺王府送了不少东西,得了忠顺王爷的意。之后又透过国丈府的关系,给皇后送了重礼,还是那种京城权贵都能收到消息的高调的方式。皇后连个子嗣都没有,偏她还一个皇子都不养在身边,也没有任何的倾向。站皇后,秦家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就是站中间,谁也队都不站。元春属于新贵,除了一个舅舅王子腾,身后再没有什么依靠,本来就没啥人手,在林家借不上力的情况下,想拉他,也没那个实力。只有放弃。偶尔借赏黛玉东西的借口给给秦战送东西,只能算是结个善缘。

元春封了妃,接着就是皇上下旨要省亲了。省亲旨意一出,大观园的修建就得提上日程不是。

贾府哪能修得起呀,就得四处张罗钱呗。

先是贾政上门,找林如海。林如海很痛快的拿了一万两银子出来,说得很清楚,是老家族田两年的出息和这些年的积蓄。

他们爷俩常年得好医好药的养着,俸禄银子有多少也是明着的。又没有别的营生,总共能有多少钱?两年前黛玉进京,林如海都没给拿钱。给贾母写的信里面,只捎带了一千两的银票。

贾政心满意足又失落的走了。满足是因为觉着虽然妹子已经不在了,这个妹夫还是念着旧情的。失落是因为才一万银子,够干什么的?一百个一万两怕也还打不住呢。

银子给了,就不干他们的事情了。

回京几个月时间,贾母时常派人来接黛玉过去,林如海都找各种理由给推了,实在推不了的时候,黛玉自己再找一波儿理由。再推不了的时候,就过去待上三五天,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在贾母院子里的碧纱橱住了。只过去跟迎春挤。

紫鹃又回了贾母身边,黛玉一去,她就还去伺候黛玉。可就这么挤着,实在不是很方便。加上府里一天三遍的来人,不是说老爷吃了别人熬得药,吐了,就是两个姨娘熬得汤味儿不对。要么就是来问后宅的事儿。搬到京里之后,刘姨娘是说什么都不肯再管家,非把后宅交给黛玉。林如海一想,反正黛玉以后嫁人也要管家,拿自家先练练手也好。好歹自家的人口简单,事儿少,还有自己看着,也走不子褶子。

那正经过日子人家,就没有后宅管家的人好些天不在家待着,老住外面儿的。没道理嘛!

贾母也不能说不让黛玉管家吧?她就是再想把黛玉搂到她跟前儿,也不可能说外孙女都拿到了管家权,却又要放回给两个姨娘吧?除非她真是老糊涂了。

显然宅斗赢家贾母并没有老糊涂,还会把自己几十年管家的心得说给黛玉听。黛玉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收获,跟贾母这种实战型的赢家学来的东西,和自己看书学的,还是不一样的。

她管家,主要还是以条例来管。这也是上辈子当了一辈子大律师的后遗症了。什么事儿都得有个标准。然后按照标准奖惩。

原本各家也都有家规的嘛,从皇宫到小地主家,都有家规的。林家也有。黛玉管家之后,把家规细化到后厨买材买米都要两人对账,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人负责的程度。但凡出现一点儿错漏,直接从出错的环节查,保证错的人跑不掉,没错的人也冤不着。同时,因为管得严了嘛,罚得严,奖得也多,最狠的一招儿就是设立了养老金。规定了五十岁的下人可以回家养老,按干活儿的年限和职位分成十级按月发养老银子。中间如果然犯过什么错,受过什么惩罚,也要按严重程度将养老金等级。相反,有过突出贡献的,就会升级。

其实没啥新鲜的东西,现代社会初中毕业的孩子都能想到的。这不就是打个时间差儿嘛。

再有专业优势,稍稍细化一下。看着就挺是那么回事儿的。

林家的后宅让她管得,铁篱笆一样,别想透出去一点儿风去。能透出去的,也是想让它透出去的。

林如海还从黛玉管家的方式里受到了启发,连前院也都用上了那一套方法。他如今不当官不管事儿了,闲得很,没事儿就在家里修改家规,一条儿一条儿的细化,增加,把黛玉这一套再完善一遍,并且形成正式的林氏家规。这可就是个大工程了,没个三五年的,干不完的。

秦战当然对黛玉这一套没啥好奇的,他自己根本就也是那么管的。家里的生意用的还是他在现代总结出来的那一套管理方法呢!

有了管家的正当理由,就更不用在贾府常待了。

林家父女两个各得其乐,小日子过得挺开心,贾府的烦心事儿,真影响不到他们。林如海是因为贾敏没了,情份也就少了,再加上黛玉住在府里的大半年被那样对待,他对贾府的规矩是绝望加鄙夷的,能不联系才好,交往也就是面子情的事儿。黛玉是上辈子的影响,除了贾母一个,真没什么人让她挂心。要说有,也就是可怜几个小姐妹而已。

没有她在,人家跟薛宝钗也玩儿得挺好。

所以,就这样儿,挺好的。

黛玉还是把贾府的底限想得太高了一点。

以为一万两银子就可以打发了呢。

结果,贾政是不好意思来了。不是还有贾琏两口子呢嘛。贾琏不是今儿个来借个扇子就是明儿来借个笔的。林如海珍藏的东西那可都是好玩意儿,他早就相中了,这不是园子里没有摆设嘛,就来借。十回里面,林如海总得被磨走了一样两样的吧。

王熙凤也来家。跟黛玉商量着,要“借”家里的那些个名贵家具,就是秦战送来的那些个。那是真名贵,只说借回去充门面,应付过贵妃省亲的差事儿就给送回来。明知道那东西是别人送的,带来借。那黛玉能怎么办?人家都张口了,能撅回去吗?贾母还活着呢。又是恨不得一天让人来府里一趟的给她送东西。

借吧,借吧,都搬走。

好歹还有最后一点儿脑子,没有明目张胆的大白天就往贾府里搬,还知道月黑风高的时候,悄悄的往过搬。

“师父,入秋了,我不适应北方的天气,这几天身子不爽利。正好京郊温泉庄子那边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想去那边儿松泛些时日。要不,您跟师妹也一起过去将养将养?”秦战就向林如海发出邀请,也是变向的给他出主意,可别在这京里待着让贾府的人这么刮地皮似的刮了。

“我到是没什么,你师妹年纪到底大了,去你那边儿,不方便。”林如海当然想去了,他要维持低调的人设不能崩,京里除了老宅,半分地儿都没有,想躲出去都没地儿躲,去秦家的庄子当然好了,守边大将军,不是谁都能攀上去的。只是,不得顾着闺女的名声嘛。

“这个没事儿,隔壁就是忠顺王爷家的别庄,我听说王爷家五郡主正陪着王妃在那边儿小住,五格格听说师妹琴弹得好,正要邀请她过去切磋。”早都安排好了。

“五郡主?可是王妃嫡出的那个?”忠顺王妃一辈子只得了一个嫡女,宝贝得什么似的,林如海也有怕耳闻。

“正是。”

“到是门当户对……”林如海没来由的就来了这么一句。

“师父,你想多了,弟子可不敢高攀皇家金枝玉叶。”秦战的反应多快呀,林如海一个眼神儿过来,再加上那话一出口,他就明白是啥意思,赶紧撇清,这可必须得说清楚了,误会了可不好。

“也不算高攀,兴许秦将军想跟皇家的关系更亲密一些呢。”林如海并没有就此放过这个话题。

“我爹早就说过,我的婚姻由我自己做主了。他说,自个儿苦哈哈的忙活了在半辈子,到头来不能让儿子连想娶的人都娶不上。如今蚌鹤岛,总算还过得去,不至于卖儿子了……”这话说得不客气,甚至有点儿顶撞林如海的意思,算是把他刚刚说秦观鱼想联姻的话正面怼了回去。

便林如海还真就觉得这样儿挺好,有骨气,不媚上。

读书的想法儿,有时候是有些愚的。一面儿忠君,一面儿又不想曲意逢迎,恨不得自己也做一个能被庭杖的大御使。

反正这么试来试去的,两人也算是有了某种默契,林如海大概有点儿明白秦战的意思了,秦战也觉得自己把意思表达得差不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梦中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