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动漫 > 红楼之朋友圈

第77章 第 77 章

  • 作者:外乡人
  • 类型:网游动漫
  • 更新时间:12-23 08:35:17
  • 完书字数:7790

第七十七章

越岩被憨憨那理所当然,又特别理直气壮的话噎住了。端起桌上的茶杯不顾仪态的猛惯了大一口茶。

一旁的四喜见了眼底闪过一抹得意。

杂家就知道当今会这么喝茶,特意弄了温的,不然这会儿早烫秃噜皮了。

不过...四喜悄悄打量面前的薛蟠,这位怕是还不知道他越是这么说,自家主子就越对他那宝贝妹妹起心思吧。

难道这位是扮猪吃老虎?

想到这种可能,四喜连忙上上下下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回薛蟠。

半晌,收回视线,目光低垂。

他想多了。

辞了越岩主仆后,薛蟠背着个手一路晃悠回家。洽巧回去的路上碰到贾芸被他舅舅扫地出门。于是薛蟠也不背着手了,他将双手摆在身前,左手插右手袖口,右手插左手袖口的当场来了一个经典的农民揣。

势力眼的舅舅能对自家穷外甥说出什么话?

那话绝对尖酸刻薄到让人‘耳目一新’。

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做甚给你做脸打水漂?

薛蟠一边看热闹,一边点头。这话说的有水准的哇。记下来,记下来,二太太再上他家借银子,他就来这段。

每次二太太上门借钱借物,母亲没借她,都觉得特别理亏不自在。抬头看看天色,薛蟠遗憾没办法叫自家老娘也围观一回这热闹了。

等到贾芸胀红着脸羞着遁走,一转身便看见薛蟠站在舅舅家铺面外,一瞧那模样,便知是看了不短的热闹。

想到此,更加窘迫起来。

“薛大爷安!”贾芸红着脸走上前,对着双手插在袖子里的薛蟠行礼问安。

“嗯,芸哥来你舅舅家化缘呀。”薛蟠看了一眼站在铺子门口一直朝这边看的芸哥他舅一眼,很是不以为意的道,“你这狗眼看人低的舅舅也没甚意思,走,领你去我家铺子转转去。”

薛蟠的梦里,贾芸是个很有良心,也很仗义的爷们。虽然跟他没甚交集,但却在贾家没落后很照顾宝钗。光是冲着这份情义,薛蟠都觉得此时应该做些什么。

薛家大爷自来不跟贾家儿郎玩,他长的虽好,性子却极粗鲁,不合群。平日里玩的也跟他们不是一路的。

虽然阖家住在荣国府,却不是很给贾家人面子的主儿。为人吝啬,连娘娘的生母都未必讨到一分好处。今日竟然主动搭理自己,叫贾芸心中一阵惶恐。

贾芸有心拒绝,只转头看到眼巴巴瞧着他的舅舅,心下一横,少年人爱面子的心思叫他跟着薛蟠走了。

薛蟠本意是要回家的,路上捡到了贾芸,倒又不急着回家,只带着他去了薛家在京城的铺子。

至于之后是借贾芸银子让他巴结各方管事好在府里谋个差事,还是直接给贾芸找份活计让他自谋生路,这就是看贾芸自己的选择了。

不过薛蟠却打定主意要送贾芸一个庄子还他当初雪中送碳帮衬宝钗的情份。

就在城外吧,多带几亩田。有房有田,以后再不用求人看人眼色了。

薛蟠多抠门一人,能这么报答贾芸已经是大方到了极致的表现。然而他越是这么大方,就越让贾芸受惊过度,不知所措。

这薛家大爷为啥对自己这么好?

想到薛蟠年纪不小,又从不曾听说他对哪个丫头姑娘动心思,难道是,难道是...贾芸摸摸自己的脸,又觉得心里的某个想法不是在寒掺薛蟠就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

无缘无故的,他图啥呀?

╮(╯▽╰)╭

算了,虽然不知道薛家大爷为何如此善待自己,但这份恩情他记住了,日定到报还。

随手帮了一把贾芸,薛蟠便将此事放下了。坐在薛姨妈的上房,看着薛姨妈拉着宝钗的手,说着住在园子里如何如何的话。

到了京城,宿居亲戚府上,自是不敢再像当初在老家时那般自在。如今能住到皇妃省过的园子,于宝钗来说也是件极兴奋和期待的事。

哪怕以她的年纪也住不上多久。

薛蟠一边剥桔子,一边问着各位姑娘住的地方都收拾妥当没有。

宝钗只以为薛蟠好奇,这才随口一问,于是到也答的随意。

“都收拾的极好,林姑娘的潇湘馆最是清雅无比,三姑娘的秋爽斋也叫人觉得疏阔大气......到是乔姑娘的藕香榭看起来小了些。”

何止是看起来小一些呀,它是本来就小的很。

和旁的院子相比,这里只有明面三间明室,背面两间耳房,除此之外,九曲回廊的岸边还有两间小小的房舍外,便再无其他了。

三间明室不用说,都是楠笙的地盘。背面的两间耳房,收拾一番后,一间可以给两个大丫头们住,一边当做茶房。岸边的两间房舍则安排了婆子,而岸上九曲回廊的廊道口则成了楠笙的‘院门’。

即便如此,楠笙名下那么多侍候的嬷嬷丫头也没地方住。

楠笙当初刚来荣国府的时候,自是不会有太高的礼遇。加之黛玉带了自己在扬州时家常惯用的丫头来,所以荣国府这边便也没安排太多侍候的人给黛玉。

黛玉都不需要,楠笙这个一表三千里的表表姑娘就更不需要了。

可后来随着楠笙画技的展现,楠笙在荣国府的待遇隐隐高于了黛玉。好在楠笙一直住在贾母的后院,到是明面上不太显眼。

只是搬到大观园后,不说贾母,便是王夫人也要给楠笙按着家里姑娘的定例安排侍候的人手。

细细数下来,除了楠笙不需要的奶娘外,府里一共给楠笙安排了四个教养嬷嬷,两个一等大丫头,四个二等丫头,六个负责酒扫粗使跑腿的小丫头,两个看门的老嬷嬷。

楠笙原先身边就有石莳和向兰两个一等大丫头,此时又安排了两个一等大丫头过来,这二人并不是顶替石莳和向兰,而是府里的太太们说了,楠笙时常要画画,比旁的姑娘更需要侍书侍墨的丫头。

于是这样一来,光是丫头们住的地方就是个愁人的事儿。

这也是当初楠笙挑选园子的时候没考虑到的现实问题。

楠笙不想换地方,又必须安排这些人的住处,最后能想到的主意竟然就是在岸上那两间房舍旁边再加盖三间房。

加上原来的两间,一共五间。一间当做门房和丫头们候差事的地方,剩下四间当成员工宿舍。

荣国府的教养嬷嬷是不跟姑娘们住一起的,所以要住那四间宿舍的便只有十二个丫头,两个婆子。

十二个丫头占了三间房,两个大丫头一间,屋里摆两张架子床。四个二等丫头睡一间,屋里摆四张小一些的罗汉床,六个小丫头睡一间,屋里直接设了大通铺。剩下的一间房,给了那两个婆子住。

好在原本的大观园就只是为了元春省亲游赏,并不适合居住。这一次姑娘们进园居住本就需要改造修缮一番。所以楠笙这里多盖三间房舍并未引人注目。

又因为她暗地里悄悄使人给出工的匠人单算了一封银子,所以她住的藕香榭和黛玉的潇湘馆是最先完工,也是最符合她要求的地方。

为了担心冬天走在九曲回廊上,廊上的雪摔了人以及为了让自己居住的藕香榭顺利供上地暖,楠笙直接大手笔的将从岸边到藕香榭的那段九曲回廊也修上了地龙。

不但修了地龙,还使人将回廊地面弄成了中间高,两边低的微弧度。这样一来,只要下雨或是下雪,雨水直接朝两边流向湖里,而雪则在回廊地龙的烘烤下变成水,也流回湖里,使回廊的地面保持干爽。

不但回廊是这么改造的,就连藕香榭屋子外那一圈露台也是这么弄的。

烧地龙的炉子建在门房的角落,一来看门的婆子和在那里候差事的嬷嬷和丫头们都能看着炉子不叫火熄了不说,日常也能煮点吃食和烧些热水。藕香榭的一间做茶房的耳房也起了炉子,那炉子也能烧地龙,但由于隔断设计只能带动三间正房和两间耳房的地龙。

这是为了夏季阴雨天时,藕香榭比岸上阴冷,岸上不需要地龙取暖时,便可以用茶房的炉子温温屋子。

当然了,到了夏季,门房那边的炉子想要烧水煮吃食时也可以将房间的地龙用断龙石隔上,这样一来,炉子再怎么烧柴,也不会让地龙‘苏醒’了。

有些人家就一个炉子,既要烧水烧饭又要烧炕。但天暖的时候炕太热就没办法睡人了,所以炉子和炕的中间都会放一块石板。不需要烧炕的时候就将那石板放下来,需要烧炕的时候就将那石板伸上去。所以这个技术并不是楠笙提出来的,而是一般在北方有炕的地方,家家户户都懂的事。

藕香榭明面上的改造除了新修三间屋子外,并不算大,但私下里的工程却比较大,所以楠笙私下里出的钱也相对比较多一些。有钱能使鬼推磨,楠笙的藕香榭可不就跟着其他院子一起完工了嘛。

而黛玉的潇湘馆则是整个大观园最叫姑娘们羡慕的地方。

楠笙让人将所有的玻璃都拼拼凑凑的弄出三块波浪形的大玻璃。

这些小玻璃块并没有涂颜色,而是做了磨砂处理。

原本楠笙的意思是想要给黛玉一片‘夜空’的,但后来想到也许这世上真有飞檐走壁的存在,便求稳妥安全的让人弄成了磨砂款。

匠人们虽然没有现代人站在巨人肩上而得来的眼界,但他们却因为贫瘠的科学而更加的心灵手巧。

楠笙之前就担心过防水问题,这个问题那些匠人们却用智慧很好的杜绝了。

古代的瓦通过罗叠而起到防水的作用,这里匠人们也充分参考了房顶铺瓦的方式将玻璃拼成波浪形状。

而他们用来拼玻璃的主要物件是竹子。www.youxs.org,用它来拼玻璃最是稳妥。

而在玻璃和竹子之间,匠人们先是采取了明胶固定定形,之后又采用了油纸伞技术进行防水处理。之后再刷一层胶,再涂一层防水,三四次下来,大块的玻璃瓦就成功了。

将三块玻璃瓦装在一明两暗的屋子里,磨砂玻璃毫不吝啬的将阳光送进屋子里。阳光进来后,整间屋子又温暖,又明亮,瞬间减少了潇湘馆的阴凉之气。

众人看了惊羡不已,宝玉更是张嘴就要。楠笙微微一笑,双手向上一滩。

别说你想要了,我还想要呢。

可惜姐姐我是一块玻璃都没有了呢。

要不...你抢了你林妹妹的瓦装点自己的屋子怎么样?

支持你哦~

→_→:,,,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