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坐秦笑观楚汉争

第二章 借尸还魂

  • 作者:抱璞老人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2-15 23:00:26
  • 完书字数:10934

赵成低声哼唧着:“大兄,那个瓮到明早早就沉入河底了,派人去搜寻水上船只有什么用?”

赵高恨不得踢他几脚:“如果真的沉入河底,私玺没有了为兄找匠人再刻一个就是,皇帝每次用国玺都要有私玺做凭鉴,图样不难寻。可要是万一大瓮没有沉底被人捞去了呢?皇帝要被救了,那个私玺会成为大祸患。”

“兄长,那个瓮,盖的很严实,虽然为了能从底下透水上来盖顶也有一个小孔排气,但绝对不够人换气的。”赵成怯生生的看着赵高:“就算里面的人没有沉水,到天亮其他船只起行后发现了,人也早闷死了。”

赵高脸色阴沉的能滴下水来:“那也要确认。百里之内的舟船上无瓮,为兄就踏实了。哪只船上有这个瓮,就要把船翻个底朝天也要把那人找到,哪怕是尸体。”

他一转身对阎央说:“明日晨光一亮,你去,带上你属下亲信的军郎,务必仔细。”

阎央立即行了一个军礼:“郎中令放心,属下现在就去调人,两个时辰后就出发。”

赵高一指赵成:“你也去,央带一队沿河水搜寻,你带三队入鸿沟搜寻。”

天色微明。

在成皋下游的河水上,六条船组成的船队已经启程。

打头的一条船上,一个士子装扮的人走出船舱,张开两臂使劲拉伸了几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潮湿清新的空气,他身后一个小书童揉着眼睛嘟嘟囔囔的跟着。

“先生,干嘛船家这么早就行船?水面颠簸,觉都睡不好了。”

士子拍了拍小书童的头顶:“不知道成皋停着二世皇帝的龙舟队?要是不走在他们前面,龙舟一到就会封锁河水,那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把货送到?”

“那这要早走多少天?”

“皇帝的行程已经诏告天下,要一路前往碣石,龙船会在到达济北郡皇帝才登岸。咱们则只要到荥阳就转入鸿沟了,然后经南济水走菏水,再转入泗水去泗水郡的丰邑和沛县,交卸了货物,再从那边把讲好的另一批货回头转送到雒阳,家中老大人的这趟交易就算完成。所以,咱们今日就离开河水了,用不着每日都早走。”

“先生起这么早,那什么时辰朝食?仆饿了。”书童肚子咕噜噜的一阵响。

“嗨,小家伙要长个了吧,饿得这么快。去找家老(秦时管家的称谓,他那里应该还有昨日剩下的粟米饭团。”士子使劲拍了拍小书童的后背。

书童开心一笑,正转身进舱,目光无意间扫过河面,突然喊了起来:“先生快看,那是什么东西?”

士子顺着小书童的手指方向,在船头前方看到一个陶瓮的盖子在水面上起伏着,随着水面的波动偶尔露出一截瓮身。此时船家也正好从船尾走了过来,有些小惊喜的说:“好像是个大瓮,瓮身应该没有破损,不然早沉了,真是好运气!”他回头叫着:“鱼二、网纲,快拿捞杆过来,快快,还有绳套。”

听到叫声,两个船夫一个拿着顶端带齿耙的长杆,一个边走边把一条麻绳挽成绳套,来到船头一侧。士子和书童都向后退了一步给船家船夫让出活动的地方。

船夫用捞杆先轻轻顶住大瓮,然后慢慢地放到船侧,把绳套套在瓮沿下面非常短的一节瓮颈上,配合捞杆的动作把绳套勒紧。

“小心一点。”船家和一个船夫一同拉着绳子,“你这绳子结实不?这瓮中应该灌有水,怕不有三五石重。”

一石,为12秦斤,约合现今6市斤,3公斤。

船夫咧咧嘴:“主家,岂止三五石,六七石都不止了,直接拉上来肯定不行,只能拽着向岸边靠,到岸边后倒掉里面的水才行。”

船家看了士子一眼:“靠岸就影响货主的行程了。”他想了想,“你到后面上小划子,让鱼二先别摇桨了,把划子牵到瓮旁,打开瓮盖把水舀出来,差不多再提上船。松手,我拉着它就行了。”

网纲应了一声,走到船尾跳到牵在船后的划子上,鱼二解开牵绳,把划子和人一同拽到船头附近,把绳子系好。

划子隔在大船和大瓮之间,网纲开始打开瓮盖。“主家,这瓮盖很紧啊,你老耐心等等。”他拿出一柄织网的木梭,一点一点的去撬封泥,折腾半天,终于把瓮盖揭了下来。

然后,他就大叫起来:“主家,这里面没多少水,可是,可是,有一个人!”

士子本来在看热闹,一个瓮对他来说还不算什么财产。一听船夫说瓮里有人,他一惊之下脱口而出:“船家,把那个人弄出来,抬上船。”

船家经年行走水面,救人捞尸也是常有的事情。听士子发话了,他又叫来一个船夫,抛下了锚砧,船速缓了下来。

鱼二也轻轻跳上小划子,两人一个稳住大瓮,一个探手进瓮,拉出了一个被绳捆索绑成蜷缩状的人,嘴上勒着条带子,嘴里似乎还塞着东西。

“这人怕是已经不行了,身子都凉了。”鱼二一边把人放在小划子上一边说。大瓮里面没有了重量,瓮身向上浮出水面开始摇晃,船家和另一个船夫借势先把大瓮弄到了大船上,接着又把瓮中人从划子上拉上船。

船家把目光转到了瓮中人身上,这还是个孩子啊。不过从衣着上,虽然一看所穿的就是睡衣睡袍,但质料似乎是丝帛的,上等衣料。

“主家,”鱼二看着大瓮说:“刚刚拉上大船时,外面瓮底中间有团草,仆拉掉时发现瓮底有个小孔。”

瓮底有孔这瓮还怎么装水?船家有点泄气。抬头看到船队里后面的船正在靠近,就对鱼二和网纲说:“行了,你俩把划子拴回后面,起锚,继续摇船。和后船拉开距离,别撞上了。”转脸对士子说:“这个富贵童子被封在瓮内不知道多久了,里面没有足够空气,想必早就憋死了。先生看这……”

士子轻轻摇头:“既然弄上来了,到前方可靠岸的乡亭买副棺木安葬了也好。”他顿了顿又说:“那个瓮底小孔也没什么关系,取点儿松脂熬化掺入土和麻丝,堵上就行,不怕水的。”

士子一边说,一边探手去号童子的脉搏,想看看是否真的死透了。恰在此时,河面上一阵风刮过,阴森森的让士子打了个寒颤:“这河水上的风,还真凉。”

他自言自语着,把手指搭上童子的手腕,忽然感觉到一丝微弱的搏动,定睛一看,童子本来青紫的嘴唇似乎也动了一下,青紫在缓缓减退,唇色转为苍白。

他立即加大了手指的力度,果然感受到了越来越清晰的脉搏,不稳定,但是有。

“船家帮忙,这人还没死,快抬到我的铺席上去。”

船家听到人没死,把大瓮抛到了一边赶过来搭手。小童没多重,他和士子一头一脚,抬着童子进了船舱,马上就照救起溺水之人的方法在小童的胸腹有节奏的按压起来。片刻,童子嘴唇的苍白慢慢透出一丝红晕,士子再次号脉的手指上,感到的搏动也更加强劲并且规律起来。

船家停止了按压,看着铺上的童子吐出了一口长气,睁开了眼睛。

“我……我……这是在哪里……”童子含混不清的说着,挣扎了一下似乎要起来。

士子轻轻的按住他的胸口:“这是在船上,我等是在河水上漂浮的一个大瓮中把你救出来的。你且莫急着起身,再缓缓,也可以好好回想一下,为何会让人捆着塞到瓮中丢入河水?”

童子闭上了眼睛,胸脯无力的缓慢起伏着。

船家看童子已然无恙,就向士子打了个招呼:“陈生,此处看来无事了,仆去使船。”

士子拱了拱手:“某代此童谢过船家救命之恩。”童子也睁开了眼睛看着船家,嘴边露出一个笑容,就又衰弱的闭上了眼睛。

士子也不继续催问童子来历,由着他休息,向旁边的书童使了个眼色,自己则拿过一卷书简读了起来。一会儿,书童端着一碗热水进来。

士子放下书,拍了拍铺上童子:“来,我扶你起来,先喝点儿热水。”

士子把把铺被卷起垫在他背后,把他扶起来成半躺的姿势,然后端过碗来要喂水。童子伸出手:“多谢先生,我想我可以自己喝。”士子微微一笑,把碗递给了他,他慢慢地喝了几口,气色显得又好了许多。

喝完水,士子接过碗放好,那童子又愣愣的发起了呆。士子也不多话,继续读书。

过了将近半个时辰,那童子的气色慢慢恢复,虽然脸色仍很苍白,但已经有了一丝血色。

“先生,恕小子冒昧,可否知先生名姓?”童子已有一些气力,慢慢坐直。

“某陈氏,单名平,乃陈留人。童儿怎么称呼?”士子坦然言道。

陈平(前?-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楚汉时期谋略家,尤擅阴谋。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祭肉,每块都差不多大小重量,父老赞之,其慨然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史书中,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起而动,陈平先投奔魏王咎,不久受谗言又投奔项羽,并随项羽入关破秦。刘邦出汉中攻击三秦之地时,又再次改投汉王,拜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参加过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之叛的各个战役,是汉刘邦的重要谋臣。汉王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陈平以数万斤黄金行离间计,使项羽疏远范增,范增终因此而忧愤病亡。天下太平后,又出谋使高祖伪游云梦而缚韩信。后刘邦被匈奴困于白登山七日夜,采纳陈平计,重贿冒顿单于阏氏得以解围。

陈平因功先后封户牖侯和曲逆侯。

高祖崩,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年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后迁任右丞相。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定诸吕之乱,迎代王为文帝。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为右丞相,自己迁左丞相。后周勃罢相,陈平独为丞相。

童子听到士子介绍自己叫“陈平”时,嘴角不为人注意的抖动了一下。睁大眼睛仔细看着陈平,身材不算高大,体魄也不算雄伟,典型的文人士子模样。人长得很英俊,呃,也许用俊俏来形容更妥帖,大眼有神,鼻直口方,面部轮廓柔和。可能是总在外面游历,肤色偏红黑,反而给人增加了几分沉稳的印象。三十岁出头的样子,一口理得很顺溜的美髯。眼睛中含着睿智,以及几分灵动。

“小童魏氏,名古胲,乃穰侯族中一支。”童子打足精神,也做了个自我介绍。

“原来阁下是贵胄,平失敬了。”

“唉,贵胄。”古胲无奈的一笑,脸上带出一丝愤愤的表情,很快又转为感激之色:“古胲尚未谢过先生与船家的救命之恩。”说着就要挣扎起身行拜礼,被陈平按回铺席。

“先生想必很想知道古胲为何被人捆在瓮中丢入河水吧?”童子脸上的愤愤之色又显现出来。

“阁下愿意讲讲,平乐于恭听。阁下不愿讲,平也尊重。”

“先生不要阁下阁下的,就称吾古胲或童子就是。”童子闭了闭眼:“古胲年少,但却是穰侯旁支中一支的嫡出。古胲还有一个庶出的兄长,因阿翁已然故去,小子年幼未成丁,目下兄长暂掌家产。此番皇帝东巡,兄长为中车府吏跟随,就诱惑我一同随行,并把我安置在中车府卫的舟上,和他同舱。兄长与小子一向亲善,并无庶嫡之别,小子也诚心待之。谁想他一直包藏祸心,借此之机,伙同数人,昨夜于我熟睡之时,将我塞口捆绑,纳瓮中抛诸河水。”他哽咽起来,说不下去了,忽然攒足了力气一翻身就在铺上行起拜礼:“多亏先生和船家搭救,此大恩也,古胲如何报答?”

陈平连忙侧身躲开,又回了一揖,才上前扶着古胲半躺好:“既蒙不弃,某就叫你古胲了。古胲,既是如此,现你又未亡,将作何打算?”

“打算是有,不过,”古胲四下看了看。舱室不大,一半空间堆着麻包,自己则躺在一张大席的一端,“先生这是行贾?”

“也是,也不是。”陈平点点头又摇摇头:“某外舅(秦汉时没有岳父一说,岳父称为外舅,岳母称为外姑乃陈留大户,也做一些行贾之事。此番前往丰沛交易,然后再由丰沛载货往三川郡后,即可返回陈留了。某不过借此游历,商贾事自有某外舅的家老打理。”

古胲一下露出了兴奋之色:“先生欲往三川甚佳。古胲在雒阳有亲族,自可助古胲夺回家产,处置叛兄。古胲不敢使先生单独送我至三川,也不愿误先生行程,古胲是否可先跟随先生,待终至三川时再辞别先生?”他在全身摸索了一番,从臂上取下一个珠串递给陈平:“古胲愿以此酬谢,充作饮食程资。”

“那又有何不可……”陈平话刚出口,突然想起一事:“只是有一事会有麻烦,古胲,你没有‘验’啊……这等年岁独自出行也不合律……”他略想了一下:“你年岁不大,与某书童相仿。若不嫌冒昧,不若汝暂充某书童,士子携二童而行天下,并不违律,童仆是奴,也无需列名。下一个休泊处已靠近陈留,其亭长是某外舅的族亲,汝可愿写一个投状投某为仆?这样就以某收留流奴为名补一块‘验’。至于酬谢就不必了,汝又能吃多少?”

验,是秦朝时的身份证,是一块写着你的家乡里巷、相貌、岁数、性情等资料的木简。出门在外还需要“传”,相当于官府核发的出行证明或者“介绍信”。古时人员流动并不频繁,春秋战国秦汉,通常只有几类人满处转悠,即商贾、士子、邮驿使、军人,商贾需要“验”与“传”,士子游学相对自由,只需要“验”,而邮驿使和军人则还需要“符”。

“流奴?”古胲有些犹豫:“秦律吾亦知晓一二,就算流奴,可也要有原主和流散原因……”

“二世皇帝诛蒙大将军及上卿,蒙氏全族离散,就说汝乃蒙家走失小奴吧,此时天下人多同情蒙氏,加上某与亭长关系,编一个理由即可,谁又会为一个‘验’和投仆文书查到乡亭这里?”

“那恐怕还要做一支释奴简,以蒙氏旁支家老的名义。”

“这却容易,某就救人救到底。日后汝若得回祖业,当厚偿于某哦,可不能用这小小珠串就打发了。”

见陈平打趣,古胲也笑了:“些许微物,确实不足谢救命之大恩。也罢,待古胲复家产后,再重谢先生。不过,此串还请先生代赠船家,聊表谢意。”

陈平接过珠串看了看:“此上佳海珠,够船家买个船队了。”拢入袖中。

古胲说了这么多话,似乎也累了,向后一倒,随手在胸前摸了摸,脸上一喜,倏尔一惊:“先生,装吾之瓮尚在否?”

“应该还在船板上吧。”

“先生速告船家,即刻投水中,先莫问缘由。”古胲着急起来。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