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穿越七零他从郎中崛起

第八十章:距离产生美

  • 作者:南流契弟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12-12 18:56:36
  • 完书字数:4508

青年队预算分红70块钱消息传开,队员纷纷要求提前发,年底发过年就享受不上了。犹其是决定买车的队员,过年走亲访友有辆车多威风呀,过年后再买就遗憾啦!

梁珍看现在的现款可以支持早发,队员这点正当要求应该满足。

青年队发了分红,村民羡慕得口水直流,每月都 发七块了还有分红,公鸡飞进谷种仓库啦!自已真太傻,为啥 不坚决要求进青年队呢?

队员拿上钱,就有四人七十多块买了五六成新的自行车,高兴得眉飞色舞。下个集日又有三人40块买上了陈旧车,虽然陈旧也能载人跑,高步行人一等。

陆续又有四人买上了二手车,这样青年队就有半数的人是有车族了!

梁珍卖了两头肥猪,收入两百多块,找商业局长要了张自行车票,五金公司经理从仓库里提了辆凤凰车给他,崭新凤凰骑回家 引起村民围观,摸着闪亮龙头赞叹不已。

这自行车票是紧缺的东西,农民是无缘的,城里工人干部有票都不一定拿得上哩!

梁九真是手眼通天呀!说买就能买到!眼红也没辙!

还有几个男队员没有买车,不是他不想要车,是家庭认为有更重要有事首先考虑,彼如相亲、修缮房屋准备相亲,房屋破破烂烂相亲是不会成功的。

女生离结婚时间也不远了,自然不会买辆半旧自行车给自已做嫁妆,要添置的多着呢!

青年队既然有这样好的条件,那最好就是留在青年队不离开,在女生和旁人看来这并不困难,青年队有十七个男生女生只有五个,至少可以三选一!

事实上却没有三选一那么简单,所有女生都愿意选梁珍,但梁珍只有一个。

这就很不好办了,彭敏是最早熟识梁珍的人,而且是发起青年队的合伙人,很有条件。

其实,罗余青、李家芳熟识梁珍也很早,他当梁狗的时候就熟识了,她们是最先支持梁狗组织青年队的人,这条件也不差。而且李家芳早就跟梁狗有一腿。

罗余青虽然没有一腿,拥抱抚摸是肯定有的,在梁狗声名狼籍又一文不铭的时候,跟他走得近没有嫌弃,说没有一点暧昧的意思不可能吧?那进一步发展就顺理成章。

彭爱莲、彭惠芳呢,她们觉得自已有淑女风范,李家芳是残花败柳,即使有一腿也没有竞争资格。罗余青呢,皮肤黑额头凸是个锄头,干活可以上不得厅堂。

自家姐妹彭敏呢,是女汉子,功夫很高,那会欺负男人的,男人打不过她就很憋拙,屈居老婆之下很没面子的。而且她有娃娃亲,老妈要把她嫁进城去。

这样 一摸排,自已有淑女风范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虽然认识晚也可以后来居上!

女子的心思是很复杂而且多疑的,李家芳觉得竞争条件处于劣势,但能够满足梁珍的需要,感情占优势,问题是他老妈不肯接受,克服这坎就可以美满幸福。

罗余青觉得,从小跟他一起玩大,打架、偷果子到做事业都是铁哥们,连青年队的钱都让自已管,这还有啥 可说呢?不是自已不愿意给他,是他没提出要求而已。

彭敏觉 得梁九的事业少不了自已,无论怎么说自已也是左臂右膀举足轻重,他要那破烂货纯粹是为发泄,他没要自已是尊重,他需要爸妈肯定而不是生米煮成熟饭。

最大的障碍是娃娃亲,老妈死不开窍要坚持,甩掉这个累赘就一片光明!

自家姐妹她不敢跟自已抢,只要宣布梁九是我的,就能够搞定!

至于那罗锄头,论文论武都 甩她三条街,最多跟梁九玩玩,她要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几个女子都各怀心思跟梁九保持着暧昧关系,既然不能更进一步,又不愿意掉头离开。

梁珍前世年轻时没有恋爱,没有时间暧昧,一直到超齡近四十才匆匆结婚,那时是忙忙碌碌过生活,已经没啥恋爱滋味了。这一世就好好享受一下恋爱的激动。

都说幸福的感情是彼此互相占有,又绝对自由的状态,彼此相爱互相暧昧,不掌控对方,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分离才相思,需要即出现。

发达社会很多 人都希望这样,爱不必爱得死去活来,形影不离就难免勺子碰锅,掌控对方就难免反感,都说距离产生美,那是千真万确的!

彼如李家芳,天天在一起听她家长里短唠叨那肯定索然无味,几天相聚一夜就觉得温暖舒畅和满足,她的唠叨就是关心和爱护!

罗余青从小就是小辣椒,拥抱小辣椒她欲拒还迎,而且喜欢热烈,别具一格!分开多日她似怨似恨又打又骂的,就感觉打是亲骂是爱,如果日日如此还得了吗?

彭爱莲和彭惠芳,喜欢装淑女,其实她们跟淑女有本质的区别,扭扭捏捏压抑自已,她装淑女自已就得装绅士,轻轻拥抱吻吻手背,说个幽默笑话也很别致。

彭敏是敢爱敢恨的人,她不掩饰自已豪放而不粗俗,惹毛她就敢大打出手,拥抱她就有一种战胜感,最爱她表现温柔的时候,就有一种驯服老虎的自豪!

谈恋爱玩暧昧是心旷神怡的,爱并不限制她的选择自由,只要不突破底线,那就没有负罪感,她们仍然清清白白,可以来去自由!直到决定婚姻那天。

老妈吴世兰也是有点晕头晕脑摸不着北了,当初家徒四壁时候只要是女子愿意就非常欢迎,曾经怂恿阿珍去追求李家芳。现在李家芳恳求她接纳却又坚决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当初贫不择妻,现在鸟枪换炮,所处的位置不同人的思想、处事标准、要求就不同,立场观点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这就是适应环境吧?

现在的梁家已不是当初衣食无着的梁家,红薯木薯只用来喂猪喂鸡鸭,青年队发钱又发粮,阿珍是青年队的头,出人头地本事大,而且又当上村主任,连常有理都来认不着了!

病人找阿珍看病,家里有米就不好意思只送红薯芋头,这生活已 经无忧。

选择儿媳妇就不能随随便便,必须货比三家,现在不仅是三家,是很多家怎么选呢?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