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第178章 海贸、水师

  • 作者:李向东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10 09:16:37
  • 完书字数:4400

众海贸商人听了,顿时激动起来,以前虽然也能进行海贸,但都是暗地里进行,不敢声张,还需要上下打点一番,定期交保护费。

现在西北军直接放开海贸,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解除了束缚在身上的枷锁。

“西北军此举是顺应民心之举,乃是一个天大的德政。”张成达激动地说道。

“是啊,是啊,这的确是天大的德政,惠民之举。”陈旺祖也是一脸激动。

终于熬出来了,终于可以明目张胆,哦不,可以正大光明地的搞海贸,再不用偷偷摸摸行事了。

“各位,一般都从事哪方面商品的海贸啊?”李向东问道。

“各家都大同小异,一般都是以瓷器和丝绸为主,还有茶叶。”黄继元说道。

“布匹在海外销路如何?”

“布匹这个我知道,有一次丝绸短缺,我便捎带运了一些布匹到海外。销量不错,但就是卖不上价,也没有太多利润,不如贩卖丝绸赚钱。”张成达深有感触地说道。

“如果我有比市面上便宜一半的布匹,给你们拿到海外贩卖,再从海外购买粮食回来,不知道是否可行。”

李向东一直在考虑把西北军境内的机织布匹卖到海外,再从海外购买粮食回来,缓解国内粮食短缺的问题。

“比市面上的布匹便宜一半?是陕西的机织布匹吗?那当然有得赚了。不过运粮食回来不怎么划算,还不如直接运银子回来。”张成达脱口而出。

张达成早就听说过陕西的机织布匹价格便宜,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渠道找不到货源,现在正主就在眼前,心里一阵激动。

“机织布匹物美价廉,那可是紧俏商品。”陈旺祖也是激动不已。

“要想拿到机织布匹,必须用海外的粮食来交换,不能用国内的粮食。”李向东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海外贸易要讲究平衡,不能一味的只想获取白银,白银多了也不完全是好事,只会造成通货膨胀。

由于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实在是太受欢迎,而海外却没有足够吸引中国的商品,导致中国的商品运出去了,却没有换回来相应的海外商品,运回来的往往白银,可是大量的银钱不花不去就没有意义了。

只有把卖出去的货物换成海外性价比更高的商品,或是国内缺少的商品,这贸易才有意义。

例如鼓励购买海外矿产、木材、粮食等资源,这样赚到的白银才能体现他的价值。

开放海外贸易并不是说放任自流,随意贸易,政府要限制某些商品的贸易,甚至制订禁售清单。

例如就目前国内粮食短缺的状况,军政府禁止出口粮食,大力鼓励进口粮食,缓解国内粮食短缺的问题。

陕西纺织商人,已经开始在柳州府、南宁府一带,筹建纺织工坊的。一旦西北军控制住整个广西的局势,商人们会马上开工建设。

到时广西将会成为下一个纺织生产基地和纺织品贸易中心。

“各位在海贸方面有什么建议吗?或是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官方出面解决的吗?”李向东问道。

“海贸最大的风险除了海上风暴以外,然后就是海盗的威胁最大了,运气不好的话,碰上大股海盗,常常船货无归。”黄继元深有感情地说道。

“附近都有哪些大海盗?”李向东好奇地问道。

“天下最大的海盗就是郑芝龙,他现在虽然名为明廷五虎游击将军,但实际上是当今最大的海盗。不过我们只要向他购买令旗就能安然通过,还算讲道理。其他海盗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了。”黄继元说道。

李向东暗道以西北军目前的实力在海上没法跟郑芝龙抗衡,其他的海盗总能对付吧,于是又问道:“其他大一些的海盗呢?”

“在北部湾就有两伙海盗规模比较大,一个叫杨彦迪,另一个叫杨三,有船上百条,甚至还有福船呢。”黄继元回答道。

有船上百条,还有福船,力量也不可小觑,也暂时不是西北军能对付的,李向东不禁有些灰心起来,西北军这群旱鸭子暂时还真拿那些海上蛟龙没有办法。

“我们西北军暂时可能没有办法对付这些海盗,但我们已经开始组建水师,到时候一定会把海盗肃清,还大家一个太平的海域。”李向东信誓旦旦地说道。

戏肉来了,既然提到要组建水师,那肯定是想要我们一份力了,黄继元不由地跟张达成对视了一眼,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多谢大将军体恤民情,小民愿意捐献1万两白银,为水师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张达成一副大义凛然地样子。

黄继元心中那一个气啊,好你一个张达成,竟然被你抢先了,于是不甘示弱地说道:“我愿意捐献1万1千两白银。”

黄继元说完还不忘得意的看了张达成一眼,我比多捐1千两,看你怎么跟我比。

“我捐8千两白银。”

“我捐5千两”

“我也捐5千两”

在场的海商们纷纷慷慨解囊,为西北军组建水师尽一份绵薄之力。

啊?李向东顿时被感动了,太意外了,多好的商人啊,谁说有钱人都是为富不仁之辈,我都没想过要他们捐献,他们竟然如此主动。

“多谢各位父老乡亲慷慨解囊,我们西北军一定会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还大家一条安全的海路。”李向东激动地说道。

最终这餐饭为西北军募集了9万两白银。

送走当地的海商,李向东马上让人把行军参谋司的徐良找了过来。

“徐良,你不是一直嚷嚷着想去带兵吗?这次我给你安排一个带兵的职务。”李向东说道。

“多谢大将军,您准备给我安排什么职务?”徐良一脸期待地问道。

“你的水性如何?”李向东问道。

“水性?哦,我们家是打渔的,从小在汉江边长大,单手就可以游到江对岸。”徐良一脸疑惑,这跟带兵有什么关系。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