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第八十四章 六蕃岭初战

  • 作者:蒿里茫茫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2-03 14:33:42
  • 完书字数:6724

烈日炎炎,灰扑扑的一条山路。

有人冷不丁就打了个喷嚏,不是被冻的,而是尘土飞扬,实在呛得难受。

小内侍用帕子捂着口鼻,那帕子原是皎然如雪,上面又绣了一枝很雅致的梅,不输京中富贵女儿家——但现在帕子也已经灰扑扑了,尤其是捂住口鼻的地方,隐隐透着一股丧气的黑。

同小内侍的脸色虽不完全一样,但也差不太多。

以往在蜀中时,蜀中是有山的,虽说离兴元府近些的地方被砍伐过度,有点秃,可毕竟雨下得还不算少,一茬砍了,又有一茬新树。但太行山是没那许多雨水滋润的,没有雨水,因此树木就只能慢慢长,长得又高又大,扎根颇深,再被附近的樵夫砍下来,一路滚进汾水中,顺流直下,沿着黄河先送洛阳,后送汴京。

没等到宋徽宗修园林,太行山那些又高又大的树木已经被砍伐得差不多了,剩下一茬茬的树苗长出来,就被百姓赶紧砍掉带回去烧火。

宣和六年,北宋人口前所未有的大爆发,太行山深处秃不秃,尽忠不知道,反正官路两边的山是已经很秃了,热风一起,士兵一过,卷起一层土,所有人就灰头土脸起来。

这样的条件下,他还有什么心思替帝姬挖掘人才,他甚至连自己的仇都快不想报了!

他整个人还骑在骡子上无精打采,灵魂已经飘飘然进了汴京,坐在隔着竹帘,堆起冰山的富贵宅邸里,吃一碗用蜜和冰拌的绿豆沙。

这也不独他自己娇贵,这一百多名道童走在路上,也是各个无精打采。

前方忽然停了。

有人突兀地停下来,有人突兀地撞上前面队友的后背,有人摔倒,滚在泥土里,一迭声“哎呦呦”,有人走过来叱骂。

必定也有人生了逃走的心,可这山太秃了,不知道该怎么逃,东西南北四处看,只觉得离了这条一望无际的长龙,似乎怎么跑都显眼得紧。

尽忠的骡子也停下来了,他就如蒙大赦,立刻要人将他扶下来,再拉开胡床让他好好坐下,水囊也要拿过来!唉,他可遭老罪喽!

于是岳飞骑着马,自他的骡子旁跑过去,他压根没有注意到,更没有像他脑子里所计划的那样,让自己身边的几个亲兵认一认那张脸,再等扎营时找机会给他套麻袋打一顿。

但王善注意到了。

少年眯了眯眼,驱策着骡子离开队伍,去寻那个抓壮丁的义胜军军校。

“前方出了何事?”

军汉也是刚刚跑回来,脸色也不太好看。

“有军令,改道武州。”

“为何呀?”

军汉紧皱着眉,“相公们的决断,咱们谁个能知晓?”

“说不定是应州过不去,”有士兵窃窃私语,“所以才改道。”

“可有妨碍?”王善小声问了一句。

军汉就冷笑了一声,“也怪不得你问,你是个蜀中修道的,这一百道士也只好当个后军,摇旗助威,却不知我们义胜军的厉害!”

义胜军很厉害,王善瞥一眼那支又开始缓缓向前的军队,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士兵们只会向前走,可他们也会往两边看一看。

转过又一座光秃秃的山,再往前看时,有人指着前方就说,“烟!”

有村庄笼罩在将要燃尽的浓烟里,茅草屋是早就被烧干净了,残留的只有断壁残垣,可还有两座小地主住的体面房屋,那房顶是铺了瓦,下面还有一条大梁的。房梁叫这场火慢慢烧到现在,却还残留着对房主最后的忠诚,当士兵走近时,轰隆倒塌,将那些并不体面的尸体尽皆掩盖在碎瓦下。

一座村庄连着一座村庄,再往前分开群山,铺散大地,视野变得宽阔后,到处就都是这样的烟了。

这是西夏人干的,有逃走的百姓同士兵这样说,但似乎也并不是西夏人的主力,那只是一队骑兵,在上一个夜里飞快地跑过来,用他们高超而专业的技术完成了这场劫掠和屠杀。

那里甚至有百姓认得的人!

那个跪在尘土里哭泣的汉子说,“小人是认得他们的!他们原是边军,武州开了互市,他们也会来买卖,小人主家是贩茶为生的,主人还同他们一起吃过酒哪!”

吃酒又如何?

那个挑茶叶的挑夫就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了。

他那淳朴而愚鲁的脑子只觉得,如果一个人或是一群人愿意夸你的货,买你的货,还愿意同你一桌吃饭,拍一拍你的肩膀,笑哈哈地称呼你为“兄弟”,那他一定对你是没有恶意的,怎么能一夕之间,突然就闯进你的家——!

士兵们没心思听他一句接一句的诉苦,只跑回大旗下,向高头大马上的指使讲了几句。

“井水里都投了尸体,已是臭了。”

“那井多深?”

士兵就踌躇,“望着是深不见底的。”

指使听完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西夏人屠村,不好,但更不好的是毁了那些井,要知道在山西某些离河道远的地方,那个井要掘个几十米深啊!

“速离此地,多寻几个山民,查找水源。”

似乎还有呻·吟声在断壁残垣下,甚至还有抽搐着,抓挠着的声音。

但这里浓烟遮云蔽日,阻碍视线,又没有水源,是不当久留的。

于是士兵们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咽了一口并不存在的唾沫,默默自浓烟中穿梭而过。

尽忠惨白着一张脸,也骑着骡子,准备自浓烟中穿梭而过时,他的缰绳忽然被人抓住了。

那人穿着道袍,看着是个小押官,尽忠是记得他的,这人原名叫什么没人记得,都因他身材高大,壮硕如熊,因此王继业给了他一个外号阿罴,大家没那许多学问,就直接唤他阿皮了。

阿皮说,“内官,我们不管管吗?”

尽忠站在这浓烟与焦臭中,连眼睛也睁不开,只能勉强问一句,“管个什么?”

“我们是修道之人,”阿皮就又追问一句,“岂能坐视不理?”

尽忠死死用帕子捂着口鼻,心里就只有暴跳如雷了!

管个什么呀!理理清楚你们这群被抓壮丁的小人物——

忽然一支箭矢破空而来,将他手中的帕子钉在地上!

有接二连三的箭矢,笔直地从天上扎下来!

山虽然是秃的,可光秃秃的山坡上忽然之间就站满了西夏人。

西夏人的身影穿不过四处飘飘洒洒的浓烟与骨灰,像是依附在山上的石头,模糊不清,可西夏人的强弓箭雨却清晰无比!

“取武器!”有人在高喊!

“岢岚军!”

“义胜军!”

“保德军!”

乱哄哄一片,喊是喊了的,先喊编制,而后喊取武器,喊结阵,喊弓手准备,喊骑兵列队——小小的山谷里,不像是突然沸腾的汤锅,倒像是突然钻进一只黄鼠狼的鸡场,有许多士兵听了口令,突然之间就惊醒了!

首先往外跑的就是那支刚刚收编不久,由辽人组成的义胜军!

他们没有拿武器,没有结阵,更没有弯弓搭箭。

他们撒腿开始往外跑!

有人第一个往南跑,就有第二个,第三个,那个军校大惊失色,刚挥起皮鞭,忽然就被人推倒,踩在地上。

烟尘滚滚。

王善回过头去,吃惊地注视着面前的场面。

你甚至不能说他们不顾同袍之情,因为他们并不是全无组织——他们逃跑时有人摔倒了,有人中箭了,甚至还有同袍扶一把!

齐心协力,争先恐后!

“蠢货!蠢货!”烟尘中有人破口大骂,“谭稹招来的蠢货!快拦住他们!”

尽忠的骡子不知什么时候也悄悄调转了方向,小内侍正准备双腿一夹,让这畜生跟着义胜军快点儿跑时,王善已经反应过来。

“不能走!”

“你也是个蠢货!”尽忠破防了,“咱们不跑,还在这等死么!”

“他们箭雨如此疏落,可见兵力不足,”王善的话又急又快,“此非夏人主力——”

什么主力不主力的!尽忠整个人就恨不得抱着骡子一路跑回蜀中……不不不,跑回京城去!

他才多大!他还没有个一儿半女!不错,他是个阉人,阉人怎么啦!阉人也可以收几个养子养女在膝下,也可以尽享天伦……

小内侍的鼻涕眼泪就全出来了,透过眼泪,他是什么也看不见了,他看不见灵应军人人取了武器,听不见王善在高呼结阵,他全部感观都在这焦臭的充满死亡意味的浓烟里。

可就在须臾间,有雄壮的风,有激昂的鼓,驱散了浓烟,镇住逃兵的魂。

有人单枪匹马,提着长枪冲上了山坡!

“擂鼓!擂鼓!”

天啊!天啊!

尽忠的心也快要跳出胸膛了,他看着那个背影,看着那个浑然不像人的骑兵冲进西夏人的包围之中——那,那是什么天降勇士啊?

小内侍忽然愣了一下,刚要吐出口的赞美之词被硬生生噎了回去。

“那不是,”他悲愤地嚷道,“那不是那个,那个岳飞吗?”

那不是那个他想偷偷摸摸打一顿,急切间没能下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