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直播通古代之开局盘点乱世

第 51 章 【可以说汉中之……

  • 作者:顾盼为奢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2-08 23:49:17
  • 完书字数:8544

【可以说汉中之战的双方都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 在这一场大战之时,几乎是出尽了曹魏双方的良将, 很多著名的武将也亡于了这场战争之中。至于刘备, 他家刚刚取得益州根基未稳之时便强行发动这场战争,并且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当地百姓的负担。甚至在后世一些人的眼中,他们认为这场战争的时机并不好, 甚至存在着很多战略上的谬误。】

【但是索性刘备胜利了,这就代表着他终于将扼守益州的咽喉要道, 完全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

天幕之下,历史的进程仍在不断的推演,北方曹操和袁绍的战争并不顺利,但是对于刘备和刘表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好事。

由于战争僵持不下, 袁绍一方势弱, 于是历史再一次重演, 他前任南下求援于刘表。和历史上一样, 刘表身边的从事中郎韩嵩和别驾刘先等人都是更倾向于曹操阵营的, 于是他们劝诫刘表干脆投降于曹操, 我要等到最后曹操统一北方,在南下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袁绍求援的使者到来的时候, 刘表表面上对使者说,他无心天下之争,只愿意守住荆州,给这荆州父老一个交代便是好了。可是他却立即私下征召手下的谋臣集中议事。

韩嵩抢先答道:“将军此事万万不可啊,莫要等到以后将军再追悔莫及。且看如今天下的形势, 中原地区豪杰并起,那曹操与袁绍可谓是两强相争。而将军如今也算得上是此乱世的豪杰之一,您现在坐拥于十万大军, 却只是偏安一隅,实在不是长久之计啊!”

“哦?那依你之见,我当如何?”

刘表面上犹豫不决,心下却已经打定主意,可是却佯装不忍,只是发问于他道:“哎,吾乃汉室之宗亲,食朝廷之禄。虽然现在天下大乱可是少帝仍在,吾岂能弃于朝廷?况且,表自知天资愚钝,恐怕难堪大任,吾心中所愿,不过只在于这方寸之地罢了。”

韩嵩却回应道:“将军且没考虑一时之得失,也非将军,不忠不义。若要使荆州长治久安或是保全自身,都万万不可坐以待毙。”

“天下的形势现在如此,那曹公与袁本初相争,如果将军现在既不能相助于曹公争取天下,又不能相当于袁本初求和,那么等到两人相争之后,无论剩余之人是谁,必会归怨于将军。将军此时只有两条路可走,方能保荆州也是保将军平安之策。”

刘表顺势欣然同意问道:“韩公高见,莫不将此两句说出,与大家众人相论,以便分晓。”

韩嵩再次朝向刘表所坐的主位之上长拜一礼,随即便说道:“这其一便是,如若将军想趁着乱世有所作为,那么不妨就趁此机会天下四起,将军也随之起事,从而成就一番大业。”

刘表微笑着颔首,轻轻的点了几下头以示认可,却还是推拒道:“此计虽好,可是表实在胸无大志,不行,不行,容我再想一想。”

他一边忙向众人摆手推拒,却一边笑意盈盈,其中隐含的意味已经明了了。

底下的人立刻明白了刘表的意思,帮腔道:“将军此言差矣,将军既是汉室宗亲,那么也当守高祖之基业,平天下之乱世。况且将军雄踞荆州七郡,实力与北方之曹公与袁本初,淮南之袁公路,难分伯仲,万万不可妄自菲薄,臣等请将军自立,以荆州为据,立万世之业。”

刘表还想把戏码做足,再次推拒。然而这一次韩嵩却又开口打断了。

“此为其一,臣知将军谦虚恭谨,因此陈还有一计,望将军可以采纳。”

他自己刚要开口就被人打断,刘表心中稍有一些不虞,但是面上却丝毫没有显露,仍然像是一个虚心纳谏的诸侯般示意此人继续。

然而这一次韩嵩说的却是:“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将军不妨也效法于此。”

听到这一句话,刘表已经开始面露不悦,可是对方仍然没有注意到,还是自顾自的在那里侃侃而谈,道:“将军不妨在两人之中选择其一,跟随于他,如果彼时此人能够平定天下,那么将军的身份自然也能水涨船高。依臣下的愚见,这天下的诸侯之中,乃曹公最为知人善用,实乃贤明之主,因此曹公能吸纳贤才,使天下之人归附于他。这袁本初必定不是曹公的对手,而等到将来曹公平定北方,其目光转移到江汉以南,荆州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但若将军有意,现在便举城投靠于曹公,依照曹公之性,必然能够厚待于将军。如此将军,必能常享福禄,恩荫子孙。这是臣想到的万全之策,请将军务必仔细考虑!”

韩嵩此言发自肺腑,慷慨陈词。可是此时的室内除了有几个人附和于他,其余人等都默不作声。

刘表的脸色也微微一变,但是终究是没有发愠,只是询问了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刘备:“玄德,你如何看待此事啊?”

由于天幕上的寓言,刘备刚刚一到荆州就被刘表所倚重,在这样重要的话题之下,他能够主动询问刘备的意见,更是侧面印证了其地位超然。

刘备起身向刘表所在的方位拱手,随后沉吟片刻,终于开口说道:“不,不可,将军此事万万不可!”

霎时间门,室内的无数双眼睛都集聚在刘备身上,因为其实刘备的身份比较特殊。

毕竟刘备曾经当过一段时间门曹操的部下,虽然此时已经彻底决裂归附于刘表,但还是让人品出一丝微妙的感觉。

据说刘备逃离曹操身边之日,曹操曾经大怒甚至欲派人追杀于刘备,彼时的刘备部将士卒自然是难以与曹操抗衡,而且没有一州之地可以容许他安身,还是多亏了天幕所言,因此才辗转投入刘表的荆州。

这样微妙的身份,就不由得让别人多想,尤其是这韩嵩等人。他们真心实意的觉得曹操是贤明之主,而且有平定天下之才,而天幕所言,曹操能够击败袁绍,更是佐证了他们所想。

所以在劝说刘表归附曹操的时候并不是受到了其他蛊惑,反而是发自肺腑的。

当然,之后刘备与孙权联手。大败曹操于赤壁之上,就让他们这些人当成了运气。

“难道……”有人出言,想问难道是刘玄德因为曾经背离曹操,而现在害怕了吗?

面对此等流言蜚语,刘备自然是政策回应说道:“我知道主公此时心中的疑虑,备并非为自己考虑,而是为荆州。曹操如今所据之地也不过尔尔,若非是他迎帝归许,恐怕如今还称不上是一方诸侯呢。而袁绍之盛名却早在当日反董之时,便已经响彻天下,为何诸君以为曹操必胜?”

“如今北方两厢持重,又有袁术割据淮南,曹操就是想要平定中原,也绝非一时之功。将军又何必,趁此时机便大献殷勤,这不是更是印证了荆州软弱可欺吗?”

韩嵩却仍然不为所动道:“有天幕的印证,曹公所代表的曹魏阵营将会成为三国里最为强大的存在,如今区区袁本初岂是他的对手?”

刘备却道:“天幕所言的是原本的天下局势,事到如今已经发生了改变,就不能遵循旧例。若是真的完全按照那天幕所言,韩公如何解释备今日来在荆州将军之下?”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如果完全按照天幕所讲的时间门线,那么现在的刘备不可能这么早就到达荆州,还要费很大一番波折。

韩嵩一时举不出什么反例,但却还想要说话。

刘表却已经不耐,道:“戎本将军在思索一二,此事便先搁置吧,今日劳烦诸卿了。”

刘表已经将话说到此番,其他人再也不好多说,只能起身答道:“唯。”便是逐一退了下去。

天幕此时却是开始继续了起来。

【扶南讲完了对于蜀汉阵营很有利的,刘备取益州,并且成功抵挡曹操拿下汉中。现在便讲一些有点悲伤的内容,便是关羽,扶南想和大家聊聊,关羽是如何威震华夏,又是如何败走麦城,最后死在了孙权的刀下。】

【相信提到关羽我们每个人都能想到他的那份忠义无双,民间门将其称为关公,后世的朝廷又给他了无数加封。不仅如此,甚至儒释道三教都奉他为神明。没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几乎成为了华夏民族的烙印和精神图腾。关于此人忠肝义胆,又有一身不屈的傲骨,因而才能够被后世的人民当做英雄所崇拜。】

天幕之下,曹操对此深以为然。如果说他之前对于刘备的态度还只是欣赏,那么对于关羽就是真的可以说是惋惜了。

曹操此人在性格之上确实有阴暗之处,比如说最明显的多疑,也被后世之人称为阴险狡诈。但是到底曹魏政权多年屹立不倒,还是三国中实力最大的存在,他的一番基业甚至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他必然是有很多政治上的闪光点的,他确实渴求于贤才,在某方面也能称得上是知人善用,厚待部下。

他有点惋惜于这样的将才,竟然先一步遇到了刘备,而不是他。

【不过现在,为了不重复叙述,我们将时间门往后推移到汉中之战过后。此时曹操已经败退,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被刘备封为前将军,领兵北伐,在樊城与曹仁展开了一场战役,为了让曹仁获胜,曹操害怕只有曹仁一人守不住樊城,于是又派来了一名叫于禁的将领支援于曹仁,抵御关羽的突然进攻。】

就在此时天幕展现成了两军对战时的场景,彼时正值秋天,天色黯然。就在两军相抗衡之际,突然天降大雨,连绵十余天都没有停下。

因此汉水陡然暴涨,水位不断上移,最终形成了洪涝,于禁率领的七军,就在这个时候,尽数被蔓延的汉水所淹灭,关羽利用天时,在汉水暴涨发生洪涝之时乘船而攻,最终擒获了于禁和庞德。

于禁一看战争的胜利已经是无果,他终于投降于关羽。而庞德,关羽本来想任用他为将领,但是由于他拒不投降于是被斩杀。

由于关羽勇武非常,自许昌以南的无数山贼都听闻了他的名号,决定主动归附于他,成为了关羽的支部。在水淹七军发生过后,关羽中与威震华夏。

【然而这场战争虽然以关羽的胜利告终,并且在这个消息传到曹操的耳中时,曹操还一度想要迁都而暂避的锋芒,但是通过司马懿的劝谏,他又改变了主意。想要把这件事情透露给孙权,并且以利诱之,让孙权攻打关羽。】

孙权略微思考了一下当时的情况,恐怕就是没有曹操的这一番鼓动,那么他也会考虑去攻打荆州的,毕竟那是最好的时机。

作为荆州镇守的主将,关羽带兵北伐,南郡兵力空虚,如果说能在这个时候将其拿下,那必然可以用最少的代价。

当然如今有曹操这个强援,对方意在樊城,而自己意在荆州,他们两方如果合作,那关羽腹背受敌,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胜利。

【其实这件事情也不奇怪,扶南早就说过了,湘水划界之后只是暂时缓和了双方的矛盾,但是却没有解决。孙权早就有意抢夺刘备的荆州。而且在建安二十二年,孙权和曹操早就私下里进行了一场联络,孙权表面上归祥承认曹操的朝廷,两个人重修与好还联姻了。三国时期的权贵联姻,作为利益交换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于是孙权成功被曹操鼓动,趁着现在关羽离荆州还远,只有部将镇守南郡,就悄悄的派了吕蒙和两万士卒。

这个吕蒙在之前就是表面上对关羽尊敬,但是背地里却一直在劝说孙权杀了关羽,如今他终于得到了机会,又怎么能轻易放过呢?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