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在原始部落当首领(基建)

第120章 第 120 章

  • 作者:大猫追月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10-06 19:09:05
  • 完书字数:8498

对于梅来说, 在明白了设计原理后,打造一辆马车并不难。

其实就是拼接的过程。

两个轮子加一个转轴,把板子装上去, 套上马就可以拉着走了。

难就难在, 轮子怎么做才能更牢固,轴子采用什么材质才能更耐用,更灵动润滑。

她带着研发队的几个同仁, 不过花了三天的时间, 就把马车给制造出来了。

并把马儿牵过来,套上车子走了一圈,一边走一边观察。

再对其进行改进。

前段时间刚弄完的大水车,他们在建造马车的时候直接将轴承的设计给搬过来用。

桑榆也第一时间过来看了, 从造型和构造上,没什么好挑的,主要问题还是轴承。

“梅, 这个轴承, 怕是还得再改进一下,生铁不行。”

“可部落目前最坚硬的材料,按理说是铁, 如果铁都不能作为轴承, 那就算我们用上最坚硬的木头, 也未必能坚持得久。”

“纯铁的强度是足够的,但轴承材料不仅仅有强度的要求,而且有弹性和韧性的要求, 纯铁的韧性太差, 也很容易断裂, 不是做轴承最佳材料。”1

梅听完, 有些担忧地看着外头那几架大水车。

这些水车,其中有两架是以铁来作为轴承。

桑榆知道她的担忧,道:“暂时能坚持一段时间,但还是得换其他材料,那就是钢。”

“钢?”

其实桑榆对制作钢的原理并不太懂,所以先前在制作大水车的时候,也暂时默认了她的做法。

只是前几天带着韶融她们去院子的半路上,突然冒出了“百炼成钢”这个词,这时候脑子里就突然就像打开了某个开关。

铁的用途很广泛,延展性好,硬度和强度很高,但是铁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是,一旦遇到潮湿的空气容易生锈,而且它的韧性不好。

钢则不一样,它的强度也很强,具有更高的耐磨性、韧性,和耐腐蚀性,是机器关键部位的核心材料。

所以轴承这个部位最好的材料就是钢。

“钢是比铁还好的东西,比铁更硬更耐磨。”

梅几人对这个钢瞬间充满了好奇心。

“首领知道怎么锻造出钢来吗?”

“其实我们在之前打铁的过程中,偶尔也获得过钢这种东西。”

钢和铁最大区别就是制造工艺不同,钢材中含碳量会低于2%,然而铁材中含碳量高于2%。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但取粗铁,煅之百余火,每煅称之,至累煅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百炼钢的制作过程其实就是把铁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反复锻打,将铁中的杂质物清除,使其组织和成分也在锻打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均匀、致密。2

“走,我们去打铁场看看。”

梅和研发小组的成员赶紧跟上桑榆的步伐。

到了打铁场之后,桑榆直接冲着树道:“你们这里有哪些铁器捶打的时间是最久的?”

树二话不说,将她们带到了最头头的两个打铁板床附近,道:“这两个打铁处是连接了水排,一旦连接动力,上面的两个大铁锤就会不停地有规律地进行锤击,只要不断开动力,它就永不停歇,我们工人只需夹着烧红的铁块不断翻动,调整塑性就可以了。”

“这么说来,在这两个铁床打造的铁器不止是捶打了百十下咯?”

树笑了,道:“上千下都有。”

“这两个铁床打造出来的铁器和其他的有什么区别吗?”

“更光滑,更柔韧,而且不容易生锈,其他铁床的铁表面比较粗糙,上边还有这种大大小小的颗粒,沾点水就锈。”

树说着赶紧把负责那两个机床的工人拉过来,让他们给桑榆介绍自己的工艺。

而打铁场的这些工人,从一开始就一直呆在这,也渐渐地摸透了这些铁的属性,因为有了水排加持,鼓风和捶打不需要动力,让他们省去不少去气力,他们发现锻打次数越多的铁块就越坚硬质量更好,于是就不断地锻打,在持续捶打之下,铁片不停地延伸,他们就把铁片折叠起来继续锻打,

淬火之后,就成了一把绝世好工具。

这两名工人说着,就把把平日他们锻造的铁器和其他机床的铁器拿出来对比,桑榆看着眼前区别明显的成果,此时心中已然明了,这两个铁床锻打出来的铁块,已经接近钢的水平了。

虽然工艺更复杂些耗时更久一些,但用来制作一些机械的核心材料,是值得费这些功夫。

于是她将钢的原理和大伙说了一遍,让这两个铁床开始打造轴承,回头把水车上面的木质和铁质的轴承给替换下来,同时用于马车车辆的制作上。

“在原来锻造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捶打,确保能达到钢的品质。”

“那个长长的圆轴要换成钢的材质,而轴承在靠近轮子的那个地方,要做两个钢圈,大圈套小圈,中间装入钢珠,这种设计能够更好地支撑旋转体的作用,同时减轻摩擦阻力,回头我把图纸画出来,你们造着做就行。”

确认部落的钢材能打造出来后,桑榆的思路就打开,很快就想起了现代见过的轴承结构。

一旦这样的轴承做出来,那就意味着,部落的一切动力装备以后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面发展,先前所遇到的机械运动阻力和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梅等人被桑榆的设计理念再一次震惊到了。

“轴承装上去,必须要加上润滑剂,先前我们用动物的脂肪来润滑,暂时可先这么用,往后等有时间了,我们再慢慢提炼其他的更好的代替品。”

“等马车的事情做好了,把打铁场的十个打铁机床尽量换上自动水排动力,减少人工的体力支出。”

这个装备势必要花上好一段时间,但未来能省去很多功夫。

梅和树知道这个事情的重要性,立即领命。

“水车的事情需要进一步完善,梅你具体安排。”

“是首领。”

部落有钢了,虽然少,但至少能解决核心材料问题,桑榆整个人感觉都像是踩在云端上。

而手工队的这几名智囊团,一点都没让桑榆失望。

大约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部落的第一第二辆马车就打造出来了。

一辆载人,一辆载货。

载人的那辆有棚顶,像个小型的屋子。

采用的木头尽量轻便,以减少马儿的负重。

载货的,只需要在底板周边围上护栏,使货物不掉下来就行。

桑榆亲自检查过他们新设计出来的轴承,和现代的一模一样,车子在运动的过程中,不论是前进后退或者是转向,都显得尤为丝滑,这让她大松一口气。

“今天,就用这两辆马车给桐镇那边送些粮食过去,至于载人那个,梅,你和你们研究小组要一起去,还有两位打铁的师傅也要一起,体验一下这辆车子,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是首领。”

梅等人跃跃欲试,虽然这车子在试验的时候他们是上去坐过了,但需要长距离的驾驶才能真正体验到车子实际情况。

按照一匹马大概能拉两千斤货,除掉板车和轮子的重量,桑榆让他们装了一千斤的粮食。

而拉人的,一个人一百来斤上下,五个人不过五六百斤,也不是多大重量。

如今钢制的轴承装上去,润滑油一抹,毫无阻碍之力,连人都能拖着走几步,更不用说矫健的马儿了。

不过为了确保万一是,她还是让他们多配了三匹马跟上以备不时之需。

于是两辆马车,装载着人货,一前一后地,朝着桐镇驶去。

部落内部的道路早就修整完毕,马车路过的时候毫无障碍,只是轮子是木质的,外面只包了一层兽皮,在防震和缓冲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坐在上面的人可没那么舒服。

不过还是能坐,至少在载重和速度方面很有优势。

主要是能拉。

以前一匹马最多能驼两百来斤,长途行走,马儿容易疲惫,但现在只拉不驮能拉一千多斤,足足有八到十倍之多,大大地提高了装载量。

两辆马车,只需一个人在前头把住方向就行,其他人在马车里嘻嘻哈哈,聊着天,感觉还不错。

运和葶,还有另外两位锻钢的工人,几人尤为兴奋,他们自从来到凤凰部落后,就再没有外出过了,如今有机会往外头走,就像放飞的鸟儿一样。

“这车子真是方便啊,一人赶路,其他人什么也不用操心,就等着到地方。”

“就是有点硌屁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们说,我们下次把椅子换成软一点的行不行,这样不费屁股,说不定还能再车里睡觉。”

“屁股不疼了,可车子震的厉害呀。”

“怕还是得轮子上想办法改进,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弹弹软软的可以减轻震动。”

“没见过这种东西呢。”

“我咋觉得首领是知道的。”

“不可能吧,首领知道怎么会不跟我们说。”

“可能是想不起来,或者是我们东荒没有这个材料,说了也是白说。”

“首领的脑袋就像个百宝箱,想要什么有什么。”

“不止百宝,是千宝了。”

不知走了多久,车子突然停了下来,车厢外面传来说话声,几人探头出去看了一下,居然是老熟人。

梅探出身子,冲着前方马背上的女人大声喊道:“娅——”

娅身后还带着几个人,刚刚见到马车上插着凤凰部落的小红旗,觉得亲切,如今见到是梅,脸上的惊喜也是藏不住,双方立即停下了马和车,下车叙旧。

“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又研究出这个东西来了,还能装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的。”

“这个叫马车,刚刚研制出来,我们是第一批坐着个车子的人,首领让我们坐一轮,看看回去还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行啊,几个月没来凤凰部落,你们的新东西是一件接着一件,不过这个东西也太好用了吧,要是拉去我们那儿装石头,一次能省好多人和马。”

“是的,这个马车就是专门研究出来运货的。”

“不行,回头我得让桑桑给我打造几辆才行。”

梅笑了,这就不是她们该考虑的事情了。

“联盟中心到岩石部落的路都修好了吗?”

“快了,就剩一截小尾巴,年后再休整一下,就能畅通无阻了。”

“那太好了,路修好了,有了马车,以后往来就方便很多了。”葶也忍不住插嘴。

“是要方便很多,所以我怀疑桑桑先前说要修路,是不是当时已经在计划打造这样的车子了。”

梅几人相视一笑,自家首领这个千宝箱,还真说不好。

“那你这次过来,什么时候再回去?”梅问道。

从今年的年初道现在年底,许久没有见到娅了,她心中,其实也挺怀念她。

而且韶融也很想念她阿母。

“多待几天吧,你们这是去桐镇吗,什么时候回来?”

娅也赶紧打听着,这次过来,要是梅不在部落,感觉就失落了。

梅知道她不会马上走,心中一松,随即笑道:“晚上到,明早就又出发回新地了。”

娅看着她娇艳的脸庞,眼中目光灼灼。

点了点头:“那行,我就不耽误你们赶路,路上小心点,我先去新地,明天见。”

“明天见——”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