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在原始部落当首领(基建)

第75章 第 75 章

  • 作者:大猫追月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10-06 19:08:48
  • 完书字数:9242

处理完反叛者之后, 桑榆立即宣布即日起,由大雪负责新人管理事宜。

未来她的管理对象包括即将加入部落的, 以及正处在试用期的新人们。

目前这一批游人, 也将由她来进行管理和调度。

而二雪则提任砖瓦队队长,小雪作为副队长。

对内分工里面,二雪负责砖瓦制作管理, 小雪负责陶瓷制作管理。

如此一来, 部落里女性管理者的比例也逐渐增多,但在桑榆看来, 这个比例还可以再进一步倾斜。

因为当前的岩、角、壮,甚至是高,他们所负责的都是相对关键位置职责。

而之前的枝、雀和大雪是仅有的正队长职位, 其他均属副队岗位,且生产岗位居多。

但桑榆也不能过于偏心。

一切得看大家的努力, 如果没有突出的表现,贸然提拔,对其他人来说不公平, 对其个人成长也不是个好事。

桑榆深知这个道理, 也并不着急。

未来时日还长,可以慢慢培养人才。

对于新进来的这五十名游人, 将由大雪带领着, 暂时加入建筑队, 修建地下排水通道, 搭建房屋。

由岩带领建筑一队,原先有七十人, 但随着虏大叛变, 如今只剩六十人, 加上草带的建筑二队二十人,一共加起来有九十人。

联合新来的游人小队,总计一百四十人。

桑榆决定把这些人全部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尽早完成排水系统建设,赶紧建房子。

人多力量大,相信这几项工程也能尽快做完。

随着游人安顿下来,冬天很快就过去。

雪化之后,按照年前的计划,要去岩石部落帮助他们搭建炭窑,教他们烧炭。

今年打铁事业将会全面启动,木炭的需求量也必定会随之增高,桑榆不想自己这么点人还要把时间花在烧炭上面。

最后决定安排角带着一个建筑队的队员前去,岩则留下来,带领剩下的人继续搞建筑。

岩也和桑榆保证了,要在四月份左右,把整个排水系统给全部完工。

所以雪一化,所有人都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工作中。

砖瓦队这边也不敢放松,因为一旦排水系统完工,建筑队就会转向房屋建设,届时将会用到大量的砖瓦。

虽然已经提早半年多了,但如今建筑工人一百四十人,他们才二十人烧砖瓦,人数上就打不过了,所以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

打铁队也投入到冶铁炼铁中,首领已经给他们下达任务,今年上半年,务必要把整个部落的生产工具都生产出来,下半年才能打造个人武器。

其他小队也恢复平日的工作,忙着狩猎、开荒、耕地……

桑榆自己也有要忙活的,她打算今年四月份去参加集市,购买一些奴隶回来,争取今年年底之前能把部落人口冲到五百人以上。

部落目前的经济实力,可以支撑起这些人口,但在凝聚力和精神文化层面却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她立即找来高,让他从手工队调集人手,去山上找两块巨大的石头做成石碑,竖立在集聚区的入口两边。

高有些不解,问道:“首领,这是要做门吗,我们直接用木头搭起来就好了。”

“不是,这两块巨石要把表面磨平,把我们部落的律法刻上去,一边刻刑律一边刻婚律,大家每天进出这里,有这两个石碑在,就能时刻警示所有人,让大家知法不犯法。”

高一听,眼睛一亮,原来还可以这么做。

“石块越大越好,运过来的方法就跟那天我们搬来做石磨的石头一样,等运到这里我们再开凿。”

“可是首领,大家都不认得字,怎么把字刻上去,就算刻上去了,我们也不认得字啊。”

桑榆点了点头,“这个事情我正在安排,下一步就要开始教大伙儿认字了,这个石碑我先用毛笔写上去,刻字的人也得跟我学一段时间的字,到时候再开始动工,先把石头运过来磨平再说。”

高领命就去做事了。

教育事业是一个贯穿整个部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伟大事业,特别是在眼下完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更不能一蹴而就。

去年纸张制作工艺已经走了一遍,造纸是完全没有问题了,如今纸张已经开始应用到生活当中,上次还拿来给大伙写名字,笔墨纸砚均已配备到位,桑榆的教育事业可以随时启动。

如今人们白天生产,夜晚暂时没有太多的其他娱乐活动,还是可以挤出时间来学习。

桑榆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开设夜班,每个星期开两次课,分别是周二和周四。

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并不仅限于认字、律法、时间、计数算术、以及基本的礼仪。

部落的教育事业不能只由桑榆一个人来做,未来要有老师。

所以她把白带在身边。

除了夜校里教育的知识以外,白跟着左右,学习她的语言用词,桑榆还会时不时指点一些临时性的东西,将来再由她和其他老师传承下去。

在开课之前,还得准备启蒙书籍。

桑榆本来是想用《千字文》作为启蒙用书,但无奈这本书里面有些内容是关于朝代和君王内容,是这个时代所不具备的认知,所以就暂时选择《弟子规》,这本书不但能教字,还能教礼。

不过里面有些内容需要进行斟酌修改才能拿出来。

部落的《刑律》和《婚律》,这两本律法同样适用于作为部落启蒙的读物,也要一起准备。

为了准备教材,桑榆从雪化之后都在誊抄写字,夙兴夜寐。

羽看在眼里,恨不得这些字自己都能认识,这样就能帮助桑榆抄书了。

可惜了,桑榆教了她好些遍弟子规,她念了又念,磕磕巴巴的就是念不全,只好放弃这个念头。

桑榆白天也需要出去监工,到各个小队走一走,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和管理问题,晚上才有空抄书,免不了要忙得晚一些。

怕影响到羽,她问小姑娘要不要回自己竹屋去睡。

对方却向她投来委屈的眼神。

她瞬间就明白了这个小家伙是什么意思。

先前说到一起睡觉这个事的时候,桑榆就有说过,她要是不想与人同床共榻,自会说明。

“你误会了,我可舍不得你这样的贴身护卫,就怕我弄得晚了吵到你睡觉。”

羽立马把头摇了起来,连声说不会。

桑榆于是也不再劝她,而是去制衣坊要来几大张又大又厚的麻布,挡在床前。

麻布虽然透光,但两三张叠起来,就好很多了。

她还亲手给小姑娘缝了个眼罩,可羽死活就不愿戴。

“麻布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这个就真的不用了。”

其实她连这些麻布都想撤掉,她一点都不畏光,点着油灯照样能睡得着,她私心里想着,要是没有麻布,她就可以在睡觉之前,一边看着对方写字,一边慢慢睡去。

可桑榆偏不信,还缝了这个玩意儿。

即便如此拒绝,她还是把那张薄薄的眼罩给收了起来。

桑榆也觉得自己可能紧张过度了,她每天再晚十点钟也要熄灯睡觉,只是这里大家没有什么夜间生活,八点钟就已经鼾声四起,这才显得自己像是晚晚熬夜似的。

想好之后,就心安理得地加班了。

这天晚上还是和往常一样,埋头书写。

写得太认真了,以至于忘了时间。

直到麻帘后面传来翻身的声音,还有呓语声声。

她低头一看手表,已经是半夜十二点整。

忙起身收拾上床。

刚躺下就感受到羽难得地像小猫咪一样挨过来。

微热的身子触碰着自己微凉的手臂,桑榆忍不住心底发软,伸手抱住她,摸摸她的头发。

“睡吧。”她轻轻说道。

羽却撒娇似的朝她怀里拱了拱,似梦似醒的模样。

桑榆有些好笑,也不急着熄灯,轻轻玩弄了一下她的睫毛,直至将人完全吵醒。

羽一点都不恼,只是发现自己竟在她怀里醒来,忍不住趁着朦胧的睡意更是得寸进尺。

却听到女人轻笑的声音在头上响起:“怎么,又把我当成你阿母了。”

她顿时有些羞恼,一骨碌从她怀里挣出来,气鼓鼓地背过身子,留给对方一个黑漆漆的后脑勺。

桑榆这才撑起身子吹灭了油灯,朝她的方向靠过去,躺下,顺势抱住了对方的腰。

羽微微挣扎了两下,没挣出来,或者根本就不想挣出来,只好作罢,静静等着,想看看女人要怎么哄她。

可谁知等了好一会儿,直到身后传来均匀的呼吸声,她才知道,那人居然就这么睡着了。

想到她白天忙着奔波各种事情,晚上还要抄书,这么疲惫,自己还想着要赌气撒娇,太不体贴了。

如此想着,又觉得心中内疚,转过身来,抵着了对方的脑袋,感受到彼此之间交织的气息,这才满意睡去。

准备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能容纳三百多人的草棚子教室也搭建好,部落的夜校终于开了起来。

然而对部落的人来说,平日里就干活,吃饭睡觉,夜校什么的真的不太感兴趣。

但首领要求,他们没办法,就去坐上两个晚上,看看首领的盛世美颜,至于学不学得到东西,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去上了几天夜校后,大家对学习有了新的认知,学得进去的和学不进去的是决然不同的两个状态。

这样的状态,早就在桑榆的意料之内,大家都一把年纪了,很多思维都已经定型了,又忙着生活,哪有那么多心思来学习。

她现在的这些准备,主要还是为了下一代。

但还是有几个人表现得比较突出。

桑榆随即挑出了两个比较出挑的人,打算把他们当成部落的第一代教师来进行培养。

这一女一男,男的叫明,女的叫慧。

至于白,得暂时留在身边,让她履行秘书职责,等以后认字全了,要帮她做一些文书和记录工作。

“你们两个,每天太阳到西山的时候就收工回来,到上夜校的地方,我给你们上课,等你们学好了知识,就要教授给部落的孩子,还要帮我做其他文字工作,以后就不用下地干活了。”

这两人都是热爱读书的人,而且在他们看来,读书明显就比干其他体力活要轻松多了,桑榆的这个安排让他们很激动。

随着教职人员的确定,桑榆也对部落未来的教育事业进行了规划。

目前主要教的科目有三个科目,一个是语文,主要教部落的孩子学会认字,第二个科目是数学,学会数数,学会计算,学会九九乘法表,还有统计等。

最后一个科目是科学,科学这一门课主要是包含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以及不同工种的经验,作为传承传下去,这一门课程还要邀请每个分队的小队长轮流来上课。

比如岩,他则教会学生,如何搭建房子。

大雪三姐妹,给学生们传授如何烧制砖头,还有胚胎怎么弄,等等。

……

必要的时候,学生们还要跟随着老师去到作坊和场地去参观学习。

孩子们从三岁开始就可以去上语文和数学,而大人就只能在下工后去夜校学习,年岁没有上限。

桑榆现在是手把手带着明和慧,但在这两个人出师之前,她还得亲自去上课,现在就只能盼着这两个人能争气一些,早些把基本知识学会,早日出师。

她根据两人的兴趣爱好,明教语文,慧教数学。

同时两个人还要配合白对部落里面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教育工作弄起来,其他配套的也陆续跟上。

很快,在桑榆、白、明和慧,以及其他手工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集聚区进出口的两块大石碑终于雕刻完毕,被立了起来。

岩带着人挖了地基,有用砂浆进行固定,使得这两块大石头岿然伫立,特别威严。

上了夜校的人们,有些能认出上面的一个两个字,再根据每个星期操练时候岩带着大家念了一遍的律法,很快就对上号,知道每句话对应的是石碑上的哪一个字。

而在时间记事方面,为了方便记录,采用凤凰纪年。

从搬到新地开始,也就是桑榆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年,虽然那时候已经是秋冬时节,没剩多少时间,但为了方便记录,还是从那时候开始进行计算。

所以那一年是凤凰一年。

而到今年,已经是是凤凰四年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