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七零赤脚女医

第 82 章 五好知青

  • 作者:饭在锅里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2-21 08:28:44
  • 完书字数:21906

公社那边办事还是挺效率的,老支书才把批条递上去,隔天下午,县里的放映员就带着他的那套电影放映装备下乡来了。

为了表示重视,伍永兵亲自套着牛车去公社接的人,来了屯子里后,先好吃好喝地招待一顿再说。

这时候就是这样,八大员在哪儿地位都高,尤其是放映员下乡,那在屯子里受到的都是贵宾级待遇。

因为只有放映员在屯子里吃得满意了,放映电影的时候他才会痛痛快快不闹幺蛾子,不然人家能卡带跳盘机器故障等等玩出无数种花样来,总有一种理由能让你们不能痛痛快快把一场电影看完。

不过,不知道的这次公社这边催得急,放映员着急下来放电影时间准备不足,还是靠山屯比较倒霉,总之,前面所有的招待流程都没问题,但等放映员把机器弄到晒谷场架起来,露天幕布都拉开了,却发现放映机居然出问题了。

没错,是真的放映机出了问题,影盘卡上去竟然不能转了!

这时候晒谷场已经燃气了好几l堆柴火,烧得整个场子都暖烘烘的,靠山屯的村民都已经自带板凳排排坐得笔直,平日里总是上蹿下跳到处撒野的毛孩子们,这回也是一个比一个安静老实,甚至就连附近其他屯子提前得到消息跑来赶场的社员都已经到了,所有人翘首以盼,就等着电影开播。

谁知道这个时候机器居然出故障了!

老支书和伍大队长还以为这个放映员是在故意拿乔使绊子,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向生产队索要好处,毕竟这个放映员一直就是这个德行,几l乎年年都会利用职务便利吃拿卡要。

两位老干部对此恨得是牙根痒痒,偏偏又拿这个放映员一点辙都没有,于是两个干部私底下偷偷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咬咬牙出点血,回头在屯子里抓两只老母鸡送给这个放映员作为额外的报酬。

但让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将送老母鸡的事儿向放映员许诺呢,那个放映员自己先慌了。

在发现机器竟然出了故障后,这个放映员的脸都白了,额头瞬间直冒冷汗,一边修着机器就一边紧张地看手表,甚至目光还时不时地朝着周围的人群偷瞄,表情看起来极危慌乱,竟是比伍永兵和老支书还要着急。

伍永兵和老支书顿觉奇怪,还没搞明白这个放映员是怎么回事呢,等在晒谷场的这帮村民们就率先发现不对劲儿了。

因为他们这边在等着放电影呢,那个放映员竟然把刚架上去的放映机又给拆了,这是几l个意思?

这下晒谷场顿时就炸开了锅,不管是本屯子的还是外头来的社员,都集体不乐意了。

“啥意思?不是来给咱们放电影的吗?这还没开始呢,怎么就又把机器给拆了?”

“这也太慢了吧?没这么吊人胃口的!下乡来之前机器没检修吗?让我们在这晒谷场等了这么久了,磨磨唧唧的半天不开机,再不放一会儿天都要亮了!”

“就是,公社那边到底是怎

么搞的,今年咱们屯子可是第一个交上公粮的,结果就让我们坐这儿干等一晚上啊?到底还能不能行了?”

一群村民们开始骂骂咧咧,气得直接就从马扎板凳上站了起来,大有一副再不放电影就要跟这个放映员干架的阵仗,一时间晒谷场上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可能要发生冲突。

那个放映员急得都快要哭了。

作为县文化站宣传科的放映员,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下乡给农民同志放电影,而青山镇这边,根据时间安排,基本上都需要安排在秋收后。

这段时间乡下秋收,也没哪个村顾得上来找他放映电影,所以他已经在文化站吊儿郎当地磨洋工了一个来月了。

本来以为还能再歇几l天,他都计划好了要叫上他对象去公园划船了,谁知道昨天下午工作就来了,底下红旗公社递交了放映申请。

不过这个放映员也没着急,红旗公社他知道,整个公社有七八个生产大队呢,下乡放映工作一旦开始,没个一星期根本回不来。

所以他就想着先拖延两天,带对象出去玩过之后再说。

结果隔天一大早的,他才准备要翘班偷偷开溜呢,就被站长给叫了过去。

那位站长也不知道是从谁那儿提前得到了通知,告诉他晚上县里面可能会有领导要到青山镇靠山屯去搞视察,正好他们这边接到了去靠山屯的申请,所以站长让他马上收拾东西就走,务必要在下午赶到靠山屯,并做好今晚上的电影放映工作!

临走前,那位站长再三叮嘱他,一定不能在领导面前掉链子,务必要把这个放映工作做到最好,多给他长点脸。

放映员得了这个通知,哪里还敢耽搁,一话没说收拾吃饭的家伙就走。

虽然站长没具体说要下去搞视察的领导是谁,但能让站长这么重视,还如此郑重地强调,说明这个领导来头不小。

而且大晚上的跑下乡视察,这个行程和时间安排听着就很奇怪,这位放映员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立马就推测出这次这个视察工作可能不一般。

这可是大事情,毕竟平时他的工作面对的都是乡下的那些泥腿子,根本不会有见到除文化站站长外其他领导的机会,但如果这一次他能趁机在领导面前露个脸,让领导看到了他工作上的艰苦努力一丝不苟,没准就能引起领导的重视,甚至迎来他的事业转机。

这么一想,这位放映员就又是紧张又是期待,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才能在领导面前长脸,哪儿还还顾得上谈对象的事儿啊?

甚至就连下到靠山屯了,他都紧着皮半点不敢懈怠,在被村干部们拉着招待晚饭的时候,他也是速战速决半分不敢拖延,吃完饭立马就往晒谷场跑。

可他哪里想得到,计划赶不上变化,他这回倒是想认认真真放电影,不打算像以前那么整幺蛾子了,结果关键时刻竟然掉了链子,临开机了放映机居然罢工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他这边的放映工作刚出问题,屯子里就悄无声息地走进来了一拨人,其

中那个低眉顺眼走在最后面充当背景板的,不是他们文化站站长是谁?

能让他们站长如此恭敬小心地陪着笑脸作配,这帮人是谁还用猜吗?

?饭在锅里的作品《七零赤脚女医》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那放映员根本没想到这帮视察领导下来得这么快,一时间脑子嗡地一下,瞬间变得一片空白,整个人慌了手脚,连下一步要干嘛都忘了。

这时候靠山屯生产队的那些干部们,注意力都落在了放映员身后拆下来的那台机器上,根本没人去关注其他的事儿。

而屯子里的其他村民,对屯子里来了一帮陌生人完全见怪不怪。

因为这都是红旗公社的老传统了,只要放映员下乡来放电影,周围那些屯子里得到消息的社员,都会专门跑来赶场看电影,基本上放映员的放映工作到了哪儿他们晚上就追到哪儿。

所以靠山屯的晒谷场,这会儿外来村民可不老少,忽然又来了一拨人,本屯子的人压根就没有在意。

老支书和伍永兵一看村里人都在骂骂咧咧,而那个放映员把机器拆下来后就不动了,顿时一颗心就提到了嗓子眼,里面就挤开人群来到了放映员跟前,着急问道:

“出什么问题了同志?”

放映员这会儿心跳加速六神无主,完全没想到他干放映工作这么多年,竟然会在领导面前出现这么大的失误,关键是他这会儿越是着急,就越是排查不出机器故障的具体原因,等看到文化站站长黑着一张脸站在人群里默默盯着他后,脑子更是当场乱成了一锅粥。

这时候,顾卫东和叶青才姗姗来迟。

顾卫东是对露天电影没啥兴趣,毕竟这玩意儿到他重生回来那会儿,就基本上已经淘汰了。

九十年代初,彩电就已经普及到很多城镇甚至农村家庭,各种电视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头,影碟更是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大部分人要看电影,都是走进电影院,追着看露天黑白电影的已经非常少见了。

至于叶青,她倒是对这个露天电影有些好奇,毕竟在她生活的年代,是真没瞧见过这种老式的看电影方式,所以她觉得很新鲜,想要体验一下。

但她下午沉浸在《立秋》的创作中无法自拔,一梳理起稿子来就根本忘记了时间,甚至连晚饭都是稀里糊涂扒拉了几l口完事儿。

等吃完饭,又把手头的稿子删改了好几l遍,这才满意地伸了个懒腰,结束了今天的创作。

没想到这一抬头,就发现外头天都黑了,又听见外头顾卫东在问她去不去晒谷场看电影,她这才回过神,急匆匆拎着小板凳就往外跑。

原本以为这么晚到晒谷场,肯定是赶不上电影开场了,哪里料到等到了地方,却发现原本应该秩序井然的晒谷场这会儿乱得就跟菜市场差不多,村民们盼了一整年的露天电影,竟然还没有开场。

提前跑到晒谷场来帮忙占位置的顾卫南和孟嘉两人,这会儿也在人群里凑热闹,看到叶青和顾卫东来了,忙冲着两人招手。

“怎么回事?”

眼见着周围不少

村民已经拎着板凳准备要打道回府,叶青觉得奇怪,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一提起这个顾卫南也是一肚子火气:

8本作者饭在锅里提醒您《七零赤脚女医》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这个放映员也太不靠谱了,上咱们这儿来放电影,结果带来的机器竟然是坏的,本来放映机都架上去了,又给拆下来了,现在临时在那儿搞维修呢,看那情况,一时半会儿估计是修不好了,估计今晚上咱们屯子看电影这事儿怕是要黄!”

这倒是让叶青和顾卫东两人齐齐愣住了。

眼见着村里人脸色都是气愤和失望,而那个放映员却是手忙脚乱看起来完全不得章法的样子,顾卫东顿时不由得皱紧了眉。

想了想,他对三人道:“你们先在旁边玩会儿,我去看看能不能帮忙搭把手。”

这么说着,顾卫东就挤开人群往放映员那边走去。

顾卫南顿时极为吃惊和好奇:“我哥还会修放映机?”

叶青也有些意外。

不过她猛地就想起之前顾卫东画那个沙、漠之/鹰的图纸时那种信守捏来的状态,看他对里面的各种构造跟原理都能头头是道的模样,应该是在重生前就对枪械那块儿私底下做过不少功课。

从部队退役十八年,还能凭着一腔热诚去研究和琢磨枪械,那这家伙自学或者进修过机械维修,好像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有顾卫东出马,叶青倒是对他挺有信心的,这家伙也是没把握的事儿绝对不擅自逞能的主,他能说出搭把手这话,肯定就是对修理放映机这块儿有很大把握。

果然,顾卫东那边凑上去后,没多久就接过了放映员手头的修理工作,快速开始排查整个设备的故障情况。

见他只盯着那个设备略研究了一下后就能熟练上手,叶青就知道今天这个露天电影放映的事儿应该问题不大了。

正巧这个时候,有不少毛孩子看到叶青来了晒谷场后,都急切地凑了上来。

这段时间凭借着叶黎明跟叶曙光两个小家伙,叶青在屯子里可是没少收割小粉丝,满靠山屯的毛孩子,如今都自发成了她的小弟。

因为声望直线上升,她就开始有意无意地给这些孩子们做启蒙教育,只要是得闲的时候,就会给这帮毛孩子们讲故事,上下五千年,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科技思德,基本上她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这个时代的精神世界是极为匮乏的,平日里靠山屯的村民们最大的娱乐爱好,就是八卦闲聊一下本屯子或者是周边谁家的那点家长里短,什么妯娌争斗婆媳关系,但这些东西翻来覆去基本上内容都差不多,总之生活是非常枯燥单调的。

大人们尚且如此,孩子们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满屯子疯跑着招猫逗狗,他们并没有别的玩乐项目,时间长了,孩子们自己都觉得没意思。

于是,叶青这位女知青,就成了屯子里的一股泥石流,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就总能有各种各样的趣事儿。

从钓鱼烧烤到摘野果子熬果酱,再到撸狼和听她讲那些奇怪又新颖故事,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好像

一下子变得充实起来了,原本鸡飞狗跳的日常?_[(,逐渐被叶青的大乱炖课堂给取代。

即便叶青时不时就要给这帮毛孩子们挖坑,给他们留各种各样的作业,让他们背诵乱七八糟的古诗词和数学口诀,甚至偶尔还会搞抽查他们的学习进度,也依然不能阻止这帮小家伙们向着叶青靠近。

并且这个群体还在逐步发展壮大,孩子们的年龄也从一开始的几l岁的稚童,慢慢地发展到连一些上初中的小孩甚至连大人都时不时会凑上来听上几l耳朵的趋势。

就像这会儿,叶青才刚在晒谷场露面呢,一帮毛孩子就都齐刷刷地围了过来,大家伙儿叽叽喳喳的,甚至都不关心露天电影今天还能不能放了,就只好奇一件事。

“知青姐姐,智慧家族他们后面从海上脱险了吗?”

“遇到龙卷风了怎么可能跑得掉?一下子就被卷到天上去啦!他们的船都得被撕成碎片!”

“那虎仔和胖熊会不会死,还有鲁皮猴跟美美怎么办?”

“讲讲吧,知青姐姐,你快给我们再讲讲吧,求求你了!”

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紧张又害怕的神色,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叶青,既期待听到下面的剧情,又害怕故事里面的几l个主人翁真的会遇险出事。

叶青:感觉看到了她当年追网络遇上作者断章断到关键处,急得上蹿下跳恨不得一天催更八百遍时的精神状态!

怪不得那些作者都喜欢卡点断章呢,原来看到自己的书粉为了后面的剧情发疯,心情居然有点暗爽!

是的,这段时间叶青没事的时候就会给孩子们讲故事打发时间,结果鬼使神差的,她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

既然她要给孩子们讲故事,还要囊括古今包罗百科,天文地理科学生物各种常识都想要掺杂进去,那她为什么不直接编成一个系列故事?

就像古早动画片《海尔兄弟》《虹猫蓝兔三千问》那样,在主人翁的一次次冒险中,将知识融入到每一个故事里面去。

这样的呈现方式,可能更形象生动也更便于孩子们理解,同时故事的趣味性也更引人入胜,让孩子们能把这些知识点记得更牢固。

这个念头一起,叶青就克制不住要去实践一番。

也许是这段时间《立秋》这篇的进展还挺顺利,叶青在创作这个事情上开始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

于是她开始尝试给孩子们编纂这个特殊的儿童系列故事汇《智慧家族历险记》。

按照她的大纲设想,基本上每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单元,而每一个单元里面,都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地理、人文、历史、科学等知识点。

不过现在还是特殊时期,她的这个故事还得结合当下的大环境,不能太过脱离实际,因此在编故事的时候还是需要不少巧思的,所以几l天过去,她这个儿童系列故事,也才刚写完第一个单元。

由于不确定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到底能不能接受这种故事形式,今天白天叶青就趁着

孩子们到她家院子里撸狼的时候,试着把她写的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想提前测试一下看看孩子们是个什么反应。

结果叶青讲到智慧家族几l个主角在出海游玩时,在海上遭遇龙卷风后便戛然而止,惹得一帮孩子抓心挠肝,都想知道后续的剧情发展情况。

这不,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她这身边就被毛孩子给围得水泄不通,大有她要是不把剩下的故事讲完就不让她走的架势。

叶青没辙,只能带着这帮熊孩子们在晒谷场找了个位置坐下,然后就顺着白天她才讲完的海上历险剧情继续往前推进。

她这边一坐下,孩子们立马就都自动围拢了过来,每个人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她的下首,对于周遭的吵闹嘈杂充耳不闻,只竖着耳朵听叶青讲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不说,一双双充满稚气的眼睛更是亮得惊人。

叶青这边正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海上的惊险刺激场面,把孩子们吓得一惊一乍,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无法自拔。

结果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本来打算搬着小板凳小马扎打道回府的村民,竟然又偷偷地又将板凳给放了下来,并默默朝着孩子们靠近了几l分,也都开始加入到听故事的行列中来。

慢慢地,这个包围圈越来越大,骂骂咧咧的村民都停下了争吵,整个晒谷场逐渐趋于安静。

空旷的场地里,除了修放映机的位置隐隐传来轻微的敲击声外,只能听到叶青那抑扬顿挫的清脆嗓音,正在将一个奇妙又刺激的儿童历险世界徐徐展开。

在晒谷场的外围,七八位县里和省城的领导看到晒谷场上的情况后,表情都十分尴尬。

其中数县文化站的那位站长最为难堪,他一面在心里把那个放映员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一面还得给正中间的领导不停道歉,表示是他管束上有问题,才会让他手底下的放映员做事不严谨,造成这么严重的放映失误,等回去后,他和这位放映员都会诚恳深刻地做检讨巴拉巴拉。

只可惜,正中间的那位大领导根本没注意听他在说啥,老爷子全部的关注力,都落在人群中沉浸式讲故事的叶青身上。

如果叶青这时候抬起头来朝着这边看上一眼,一定能一眼就认得出来这人是谁。

“领导,咱们是去叫一下叶知青还是——”田秘书低声询问。

杨老抬起手来制止了田秘书的动作,就默默站在人群中充当一个普通听众,饶有兴致地听着这个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童趣故事。

这一站,就站了足足大半个小时。

直到那边顾卫东把放映机修好,设备终于正常运转,并且能在大幕布上投射出影像来,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叶青的儿童故事汇也在这个时候讲完了第一个单元,她手里的存稿到这儿就宣布告罄了,后续的故事还只有一个故事线和大纲,非要让她继续的话,那她就只能现场编了。

见电影总算能正常放映了,叶青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赶紧丢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就把

这帮孩子给打发了,然后她忍不住朝着顾卫东那边看去,冲着他悄悄竖起了大拇指。

杨老则偏头笑看向一旁的杭廷芳:

“看样子我之前的担心有点多余啊,这小丫头在这儿都快要玩出花儿来了,不光跟当地村民打成一片,把她的村医事业搞得风生水起,连这个屯子里的皮孩子都被她给收服了,我看她都快要成为这片山头的山大王了,日子比咱们可过的潇洒多了!”

这么轻松又调侃的口吻,着实是让杭廷芳有些意外。

实在是这位老爷子平日里多是以严肃苛刻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哪怕她家老头跟这位是故交,两家也算是大几l十年的世交了,但是在这位面前,杭廷芳也是从不敢放肆。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位老爷子露出这么幽默风趣的一面,仅仅因为叶青讲了一个新颖有趣的儿童故事?

这让杭廷芳对叶青的评估不由得再上升了一个层次,看样子这个小姑娘,在杨老心中的分量怕是比她之前所预估的还要重上不少。

她忍不住笑道:

“叶青确实是让人挺意外的,虽然年纪不大,但不管是思想还是能力,都绝对称得上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然也不会一下乡就见微知著,从母牛难产这个事儿上,察觉到敌特的悄然渗入和疯狂阴谋。”

一提起这事儿,杨老脸上都不自觉地露出了骄傲自豪的神色来:

“这次的事儿,这孩子确实是立了大功,要不是她及时发现,真要是让敌人的计划得逞的话,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之前为了护这丫头不被情报局那边盯上,他可是顶着不小的压力,费了不少劲儿才保下她,没想到转头,这丫头就这么争气,一出手就揪出了这么大的鱼,并且让隐藏在北大荒的整张势力网都现出原形了。

因为这事儿,前面在他保这个孩子时反对叫嚣得最厉害的那波人彻底哑火了,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对于叶青这个人的质疑声自然就消失殆尽了,就连他这个担保人都面上有光,跟着得到不少隐形的好处。

正是因为如此,这位老爷子才决定亲自往靠山屯走一遭,再见见这个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搅风搅雨搞得整个东三省都引发了大地震的小丫头。

放映机终于能正常运行了,那位放映员战战兢兢地把影盘扣上去,不多时大屏幕上就出现了蓟城电影制片厂的熟悉片头。

这次县里文化站提供的影带,是蓟剧《智取威虎山》,别说,这个电影对北大荒的人来说肯定是很能够代入的,“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唱段一出来,整个晒谷场的观众立马感觉身临其境,都跟着上头了。

叶青在底下坐着,也觉得挺新鲜的,但黑白电影再配上现代蓟剧这样的表现形式,她以前还真的从没看过。

不过她这边才看得入迷呢,旁边就有人拉她的衣服。

叶青还以为是哪个熊孩子刚刚没听够她讲故事,又想追着她求剧透询问更多细节呢,顿时就有些不耐烦地甩了甩胳膊,不乐意地嘟囔道:

“是真的没了啊,一滴都榨不出来了,后面的故事我还没构思好呢,等我写完了再给你们讲——”

结果她这边话还没说完呢,旁边就有人忍着笑提醒:

“师父,有人找你。”

叶青一愣,忙侧头顺着顾卫南所指的方向看去。

借着晒谷场那几l个篝火闪烁的微弱火光,她看到不远处有三张熟悉的脸正对着她笑得亲切又温和。

叶青倏地一下就站起身来,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向来人。

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大晚上的,杨老竟然会突然空降到靠山屯这穷山沟里。

顾不上再看什么露天电影了,叶青立马就挤出了观众席,乐颠颠地冲到了杨老跟前,高兴地跟老爷子还有一旁的田秘书、杭记者打起了招呼:

“您几l位怎么来这儿了?”

自从上次火车一别,叶青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到这位老同志了,

“上次我让杭记者捎过去的那个药丸子,您收到了吗?吃了吗?”

杨老笑着点头:“东西拿到了,还没吃,听说那个药是你自己做的?”

叶青也知道到了杨老这个位置,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对入口的东西都会特别谨慎,估计那个药拿到手后,会有专业的医务团队先取样检测,确定药物没问题之后才能服用。

所以她当日把药给杭廷芳的时候,是连带着药方还有煎药熬制的流程都详细列了出来,上面如果真要检测分析只管随意,反正那个药丸,除了她自己,无人可以复刻。

这会儿杨老这么一问,叶青就听出点意思来了,估计是那个药上面没查出问题来,但是照着她给的药方子熬制没能成功。

她忍不住挑了挑眉,嘿嘿笑道:

“是我自己做的,里面添加的,就是我药方子上写的那些药材,不过那玩意儿火候时间熬制技巧缺一不可,只有我自己能做,别人哪怕拿到了药方子,只要没掌握个中精髓,就算上我这儿偷师三年都白搭。”

杨老立马就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伸出手指了指叶青,好笑又无奈:

“我说你怎么这么大方,那药方子说给就给,敢情这里面你还耍滑头了!”

叶青可没觉得她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她那个中医药方看着好像普通,但确实真正能治病救人的保命药,她不提前留个心眼子,真要被人偷学了去,没准就要被人将药方子据为己有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张药方子在这几l年可能还不怎么起眼,但再过几l年政策放开,很可能就要成为一家药企发展扩展的关键核心,价值不可估量。

后世有企业为了争夺一个凉茶配方的所有权都能闹得腥风血雨打得不可开交的,更别说是这种可以传承百年的医药方子了。

两人寒暄了几l句,叶青这才注意到三人身后还杵着好几l个穿着中山装的干部,在这群人旁边,伍永兵和老支书正僵硬地陪着笑脸呢。

一看伍永兵那模样,就晓

得这位生产队大队长又吓怂了,上回来了那么大一批县领导,伍永兵就紧张得说话都磕巴,这回下来的这些人很明显来头更大,伍永兵那嘴巴就跟被缝起来了似的,真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了。

叶青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知道这两位生产队干部肯定是指望不上了,没办法只能自己上。

能让杨老亲自下到靠山屯来,还安排了这么多领导干部作陪,叶青脑子还是转得很快的,马上就猜到了这群人下乡来的原因:

“是不是上次罂粟粉那个案子查完了?”

杨老不由得乐了:

“你反应还挺快!”

说着,老爷子就把他身后那几l位领导向叶青一一进行介绍,几l个人场面式地寒暄握手后,才继续夸叶青,

“这次那个罂粟粉的案子确实是一场巨大的阴谋,得亏你发现的及时,才避免了东三省这边耕牛大面积死亡的情况,为农业部挽回了巨大的损失。”

“而且这次调查过程中,因为证据确凿,抓到了一大批潜伏多年的问题分子,闹出来的动静可不小!”

“这个案子连中北海那边都在持续关注,你这事儿办得可是真够漂亮!”

“这不,我这次来,也是替农业部来给你送表彰奖励来的,经过多部门联合商议,对叶青同志你,予以表彰鼓励!”

说着,这位老爷子就递给叶青一张奖状。

这是一张“五好知青”的荣誉奖状,正上方是领袖的头像,底下则写着:望更高地举起党的伟大旗帜,为人民立新功。

看上去这张奖状跟普通的奖状没什么不同,唯一比较特殊的,是上面盖着的红章,是国字打头。

见叶青双手接过后,就盯着这张奖状发呆,杨老还特意压低声音补充道:

“你这张奖状,是中北海秘书办电话指示农业部特批的……”

叶青顿时瞠目结舌,瞬间觉得这张轻飘飘的奖状如有千斤重。

这可是来自最高层的肯定,非一般的物质奖励所能比拟,甚至说得夸张点,很可能代表的是整个知青群体的至高荣誉,全国独一份的存在,她能不激动吗?

叶青觉得她回去就得找人把这个奖状被裱起来,挂在家里头正屋的墙上,以后只要谁进她家院子,就能看到这张奖状上醒目的“五好知青”头衔。

甚至将来如果她有了孩子,她还能凭着这张奖状,在她的子孙面前炫耀,就这玩意儿的分量,怕是都够她吹上一辈子了!

不过,除了蓟城最高层的这张奖状外,显然这次省城这边也有所表示。

毕竟叶青这次立的功劳不小,为东三省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跟着杨老一块儿下来的领导,都是带着奖励下来的。

墨河、冰城和雾凇城三家估计是一块儿商量好的,奖励的三样东西还不重样,分别是一块女士手表,一台缝纫机,以及一台14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

这三样东西,都是给的兑换券,上面已经盖章签字走完所有

流程了,拿到百货大楼就能直接兑换领取。

这可都是大手笔,毕竟这时候绝大部分普通家庭连三转一响的其中一样都拿不出来,更别说拥有一台电视机了。

估计放眼整个蛟潭县,配备了电视机的人家五根手指头都能数得出来。

不过,看到电视机,叶青在惊讶和欢喜的同时,又忍不住有些尴尬和哭笑不得。

这电视机确实是这三个奖品里面最贵的,但也是最不实用的,因为这时候整个靠山屯就只有晒谷场有电,电线都还没拉到各家各户去呢,她每天晚上都是靠煤油灯照明,电灯都用不了,更别说装个电视机看电视了。

见叶青表情有些古怪,杨老忍不住促狭道:

“怎么,一下子得了这么多奖励,高兴懵了?”

叶青无奈地看向这老头:“不是,是一下子步子迈得太大了,咱屯子里连电都没通呢,这电视机我拿回去也只能放家里面当摆设啊。”

这话一出,省城那几l个领导顿时面面相觑,立马就朝着蛟潭县的那俩代表看去。

好嘛,这次来的俩蛟潭县代表,就是上次下来慰问的县政办和计划局两位领导,这两人可都是上次被叶青薅过羊毛的,所以一听叶青抱怨屯子里还没通电,两人心下顿时就一突,意识到要遭。

果然,下一秒,就听杨老在那边问:

“靠山屯还没通电啊?是哪方面有困难吗?有困难可一定要跟上面提,想办法也得解决啊,农村建设想要发展,基础设施就都得跟上,不然这不就是一句空话?”

县政办和计划局两位领导赶紧表态:

“没有问题,等回去我们就会敦促电力部门尽快来处理,一定保证会让靠山屯这边年前就通上电。”

叶青:等等,她刚刚好像就是随口抱怨一句,完全没有要让县里面资源倾斜,对靠山屯特事特办的意思啊。

县政办、计划局银牙都快要咬碎了:老子怕是信了你的邪!

伍永兵和老支书已经被从天而降的惊喜给砸晕了,万万没有想到幸福会来得这么突然!!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