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七零赤脚女医

第 76 章 公社大考来了

  • 作者:饭在锅里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2-21 08:28:40
  • 完书字数:21876

叶青的表情热情过了头,一帮毛孩子也不都是傻子。

尤其是之前叶青就用钓鱼那一招引他们上钩,让他们这帮小孩背数学口诀。

有了那个前车之鉴后,这帮毛孩子还挺机灵,担心这里面是不是有陷阱,所以一个个警惕迟疑地站在院子外面,都没着急冲进院子里。

叶青可不怕这帮小崽子不上当。

她嘿嘿一笑,伸出手来开始做起了正面示范。

从小狼崽的头顶摸到尾巴,下巴摸到肚皮,又在小家伙的屁/股后面拍了几巴掌,还狠狠地rua了一下那圆溜溜毛茸茸的脑袋。

两只小狼崽连獠牙都没长出来呢,被叶青这般蹂躏,也不会反抗,还十分乖巧老实地任由叶青胡乱施为,就算是不乐意了,顶多往地上一趟,翻滚着试图挣脱叶青的魔爪。

可这幅卖萌撒娇的样儿,看上去反而更可爱更好揉捏了。

毛孩子们看着叶青撸狼撸得这么悠闲惬意,一个个都快羡慕疯了,哪儿还顾得上去思考这是不是什么陷阱啊,等第一个丧失理智的毛孩子冲进院子里吸狼开始,剩下那些孩子就再也意志坚定不下去了,争先恐后地都跳进了叶青精心布置的“陷阱”。

然后,冲昏了头脑的小娃儿们,才在对小狼崽上下其手,高兴得嘴角都快要咧到后脑勺了,撸得那叫一个激动上头的时候,忽然就被叫停了。

奸诈狡猾的“狼外婆”拎出来了一对藤编小背篓,循循善诱道:

“谁要是想继续摸小狼,想跟我家小狼玩的,就要给我进山里头去摘浆果、蘑菇和坚果哦,只要摘满一筐子,就能再多陪它玩耍半个小时哦。”

一群孩子立马就垮下脸来,皱着眉头看着这个女骗子。

就知道这个知青姐姐不会那么好心!连孩子都坑,真是可恶!也太没有道德了!

叶青可一点没觉得不好意思。

只要她没有道德,就别想道德绑架她!

而且什么叫坑娃,她这明明是在为他们好,让他们提前体验社会险恶好么?

现在让这些小家伙们每天上一当,当当不一样,他们就能总结经验教训,等将来真进了城,就不容易被城里人套路了。

因为那些骗局套路,都是他们小时候遇到的知青姐姐玩剩的!

没错,就是这样!

叶青越想越觉得理直气壮,麻溜地把那些小背篓一个个套在这些毛孩子的脖子上,然后冲着他们挥一挥手,露出了资本家伪善得意的笑:

“去吧,卷一卷更健康,谁摘得最快最多,可以多奖励半个小时单独跟小狼崽互动哦!”

“不过只能在后山这一片转悠哦,谁要是敢翻过这个山头蹿去别的地儿,谁就取消比赛资格!”

一听说能奖励半小时单独跟土狼崽子相处,刚刚还懊悔不跌,觉得被叶青给坑了的毛孩子们,立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往外冲,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跑进山里面不见踪影了。

叶青满意地拍了拍手,对这帮小义工的表现十分满意,不过等她一回头,就看到顾家兄弟姐妹仨人就站在隔壁院子里,正隔着篱笆一脸表情古怪地看着她。

顾卫南捅了捅一旁的弟弟,小声问道:

“小北,咱家就你跟大哥两人的脑子比较好使,你觉得你能在我师父手上过几招?”

顾卫北:“防不胜防,我这要是上去,怕是得被骗得裤衩子都不剩。”

说到这儿,顾卫北又觑了旁边的顾卫东一眼。

想到自家大哥不久前亲手把他那把珍爱的猎qiang奉上,还对叶青鞍前马后又是调试枪支又是亲手缝制肩垫的,他忍不住话锋一转,

“大哥就更不用说了,我看他得把咱家的所有家当都掏空了才算完。”

顾卫东:……

叶青可不知道顾卫南姐弟俩在背后偷偷编排她呢,哪怕被顾家兄妹几个看到了,她也一点不慌,反而还抬起下巴有些小嘚瑟,冲着顾卫南姐弟俩总结陈词:

“知道这世上什么东西最贵吗?”

顾卫南姐弟俩摇头如拨浪鼓。

叶青指了指那两只狼崽子: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所以永远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贪便宜就得吃大亏,啊,多么痛的领悟!”

顾家仨:……

不得不说,叶青奴役童工很有一手,小孩子动作敏捷灵巧,就跟猴子差不多,在山里面上蹿下跳的,一个来小时就都各自背着背篓下山来了,每个小家伙的背篓里都装着满满的山货,再转移到叶青那边放着的大筐子里,十几个娃,很快就把那三只大筐子都堆成了山。

像是被激起了胜负欲,这帮毛孩子谁也不甘示弱,把背篓里的那些给送回来倒进筐子里后,转身又往山里头跑。

等到傍晚各家大人下工的时候,叶青地窖里的那几只闲置的筐子全给装满,都要不够用了。

叶青占了这些孩子这么大便宜,哪儿真能让人家白忙活?于是不光允许这帮孩子隔天到她家这院子里来随便撸狼,还从她那兜里掏了一叠零钱,每个小孩给了五毛当做辛苦费。

五毛钱说起来不算多,但对于这个时期靠山屯的孩子们来说,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零花钱了,甚至有的孩子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拿到过这么多钱。

几个孩子本来还觉得中了叶青给他们设置的陷阱,但为了能和土狼玩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这会儿拿到那几张毛票后,立马激动得脸都涨得通红,看向叶青的眼睛更是晶亮炽热。

“知青姐姐,明天你还要采山货吗?”

马上就有那机灵的娃子眼含期待地开口问道。

叶青一听这话哪儿还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意图啊?这是看不上撸狼,想要专门来挣她手里头的零花钱了。

她简直哭笑不得,赶紧摆手拒绝道:

“不用了,这些就够了,再多我就吃不完了,采回来那不是浪费吗?回头我要是再有什么事儿需要帮忙的话,我还会再来

找你们的!”

那个小孩听了这话显然有些失望,不过叶青也没怎么在意,她看着院子里那七八筐子的野山珍,早就一个头两个大了。

这么多野浆果、野菌子跟干果,光是后续的清洗加工都是个大工程,但谁叫她给这帮毛孩子挖坑呢,既然是自己挖的坑,跪着她也得把这些东西给处理完。

好在她并不是孤军奋战,在知道她弄这么多山货,是为了做成特产寄回老家给申城的朋友尝尝鲜后,隔壁顾家,再加上孟嘉和老太太都自发地加入进来给她帮忙,不然光靠她一个人来整,这些东西她单是筛选清洗晾晒就得花好几天时间。

晚上叶青在屋子里点了好几个煤油灯,大家伙儿正在挑选那些山货,把一些品质不过关的先仔细择出来,正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伍永兵又找过来了。

他也是听人说了叶青这边从山上抱回来两头狼崽子的事儿后,专门来打听情况的。

上次叶青带着部队进深山木屋去找顾卫东,伍永兵也在,他是亲眼见过叶青用哨子召唤土狼族群是什么样儿的,也知道那群土狼已经认叶青为主。

有上次土狼群护送叶青下山的事例在前,伍永兵已经脱敏了,所以在得知叶青抱回来两只土狼幼崽的消息后,他也没觉得有多大惊小怪。

不过因为屯子里的其他村民们觉得害怕,还跑到他这儿来告状,所以他不得不登门上邹家来一趟,跟叶青先约法三章。

“叶丫头啊,我听说你打算养两头土狼?这以前咱屯子里也没这先例啊,你确定这土狼长大了,它不会伤人吗?”

叶青还没开口呢,一旁的顾卫东就率先解释道:

“叔,这一点您尽管放心,土狼虽然凶狠好战,但一旦认主,对主人的服从性可比一般的田园土狗还要强得多,况且这两只小狼崽子这么小就被圈养,性子会比山野长大的土狼温顺,除非是确定有危险,否则它们是不会轻易伤人的。”

“叶青之所以会把这两只狼崽抱回来,其实为的还是咱们屯子里卫生站,马上卫生站就要建起来了,到时候来来往往的人不会少。”

“卫生站里面到时候肯定会存放药物和设备,还有叶知青要在周边弄几个药圃种植上药材,人多眼杂的万一一个没注意,让那些药材跟设备被人给偷了或者是糟蹋了,造成的损失可是要咱们屯子里承担。”

“所以我觉得养上一两只土狼看家护院也挺好的,比雇人看守绝对要靠谱多了。”

这话要是其他人说,肯能说服力要大打折扣,但是由顾卫东说出来,效果显然就不一样了,他在部队见识得多,他都说土狼驯化得当就不会伤人了,那肯定是具备一定的可信度的。

况且,顾卫东还把养狼这事儿跟卫生站联系起来了,卫生站的物品安全问题这方面,之前伍永兵还真没考量过,现在顾卫东提起来,他才恍然想起来这确实是个麻烦。

想到之前叶青吹着哨子就能让土狼王都对她服服帖帖的,要收拾两只土狼崽子更是不在话下,而且还能兼

顾到卫生站的看管守卫问题,伍永兵就更不好再横加指责了。

在叶青的带领下,他去查看了一下那两只狼崽子的情况。

还别说,这两头小狼崽子健康活泼,长得都挺不赖,这要不是身份跟家里头条件不允许,他都想要搞一只来养一养了。

不过,伍永兵还是再次重申了他作为靠山屯大队长的态度和立场,让叶青饲养土狼的过程中切记注意严加管教不能伤人之类的,例行公事地提醒了一通后,才急匆匆离开。

叶青忍不住点着那俩小狼崽子的脑袋,警告道:

“听到没有啊你们俩,吓唬人可以,可千万别随便咬人啊,不然我就找一口锅,把你们俩都给炖了,让你们见不到黎明曙光!”

俩懵懂无知的小家伙压根不知道叶青是在威胁它们,还以为叶青是在陪它们玩呢,立马就欢喜地伸出小短腿来扒拉着叶青的手指,还试图顺杆子往上爬。

虽然被伍永兵找上门来了,但叶青确实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儿,毕竟以她的能力,要约束和驯服这两只小崽子真不是什么难题,只要让它们不到处乱窜,攻击屯子里的牲畜和社员,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如果真要是有村民害怕这两头土狼在屯子里会威胁到他们的安全,大不了回头她给这两只狼崽子搞特驯的时候,就在晒谷场那边搞,让大家伙儿都亲眼看看,她养的狼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咬人,这样应该就不会有人有意见了。

接下来的两天,叶青都在抽时间弄她的那些山货,光是果酱就熬了好几大罐子,还晒了好几袋果脯,并且还碾碎了一大缸野果子进行发酵,准备等过半个月后酿酒。

上次弄回来的那批猴儿酒,叶青就专门找顾婶子打听哪儿才能买到那种大酒缸子。

这年头东北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好几口大缸,当然大部分人家不是为了酿酒,而是为了腌酸菜酱菜以及囤酸汤子,而且因为大缸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不少公社都专门有烧制这种土陶缸子的窑厂。

红旗公社也不例外,不过窑厂没设置在靠山屯,而在马架屯那边,因为整个红旗公社只有马架屯那边才有适合烧窑的黏性陶土。

一听叶青要买几口大缸,隔天顾卫北和杨大志两人就马上去马架屯那边跑了两趟,前后给拉了八口缸回来了,而且都是那种一百升大容量的缸子。

她把从山里头带回来的那些猴儿酒都给装到了酒缸子里,用蜡跟泥密封起来了,上千斤的猴儿酒,用了七口大缸才装完,还剩下一个空缸子,本来叶青是打算等过段日子囤秋菜的时候拿来跟顾家婶子学做腌酸菜的。

但现在要拿来发酵果酒,就只能暂时先拿来用了,看样子等秋菜上来之前,还得再去马架屯整几个大缸子回来了。

把那些野菌子和坚果都晒干,叶青就将这些山货分装打包,自己留了一些,剩下的都给寄了出去。

而且她不光只给申城和墨河那边寄了东西,连在蓟城日报的杭廷芳都寄了,并且还委托杭廷芳帮忙给杨老也捎带了

一份。

这些东西都是山里来的土特产,自己采摘晾晒的,也不值什么钱,估计杨老肯定不会拒绝她的这一份特殊的丰收年礼。

等叶青忙活完手头这些事儿,总算腾出时间来整治靠山屯猪圈牛棚,正式开始实施科学养殖,按照她前段时间的数据采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伍永兵和老支书也不懂什么叫科学养殖,但是一听叶青说隔壁农场已经采取了她的建议,准备也按照这套准则来实施后,这两位生产队干部立马就来了兴致,也不甘于人后,马上就同意了叶青的这套方案。

原有的猪圈牛棚能改的改能拆的拆,尽可能做分栏处理,并单独加盖了专门的母猪(牛)区、分娩区,将棚子周围和棚顶都加上了保温层,又给棚子两边开了窗形成空气对流,同时对猪圈牛棚做了一个彻底全面的大扫除。

弄完这些后,就是给这些生猪们加餐的问题了,饲料这一块儿的问题不解决,靠山屯的这批生猪,到年底估计出栏也够呛,估计大部分体重都要不达标。

于是叶青盯上了猪圈牛棚旁边的这条鸭子河。

六七十年代,鸭子河的水质十分干净清澈,完全没受到多少污染,这里面的鱼虾蟹蚌极为丰富,随便丢个地笼就能抓到很多淡水河鲜。

这时候农村缺肉吃,但其实河里面物产是十分丰富的,只是鱼虾蟹蚌要经过处理才能烹制出美味佳肴,没有各种各样的调味料加上重油重盐,做出来会有一股浓郁的土腥味儿。

关键是这时候家家户户都缺钱,油跟盐都吃不起,更别说其他那些香料了,所以想要把河鲜弄出好滋味儿是比较难的,因此很多村民不爱吃,尤其是小鱼小虾,刺多肉少的,鲜少会有社员们到河里头来捞这玩意儿。

但对于叶青来说,这些东西可都是好东西,屯子里的人不要正好,她都给捞上来养猪喂牛。

当然这些东西也不能直接就喂给牲畜吃,还要稍微经过一点加工。

得先将小鱼小虾还有蚌壳肉烘焙成一捏就碎的肉干,剩下的蚌壳也不能丢,那玩意儿富含丰富钙质。经过晾晒后同晒干的鱼虾蚌肉混在一块儿,用大碾子给碾碎成粉。

这就是给牲畜们添加的天然蛋白钙粉了,易入嘴还能长时间保存,以后只要每顿给牲畜喂食的时候往草料猪食里头添加上一瓢,就能起到很好的均衡营养作用。

于是叶青用编网做了个地笼,扯了一些水草加点零星的木系能量作为诱饵扔进地笼里,然后就把这些地笼丢进附近水草比较丰富的鸭子河里。

因为不知道这地笼到底能不能行,所以她只编了一个先扔进河里面试一试。

她把地笼的入口弄得比较小,专门用来抓小鱼小虾,过上一个多小时把地笼给拉上来,好家伙,那地笼里面乱窜乱跳热闹非常,挤得满满当当的都是小鱼小虾小蟹。

让叶青感到比较意外的,是她在地笼里面竟然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物种,她刚开始看见的时候,甚至还以为她看错了。

小龙虾

?这地方竟然还有小龙虾?这玩意儿不是入侵物种吗?而且一般只在南方才有吧?难道是她记错了?

叶青很是错愕,因为她好像记得她看过一篇关于小龙虾的起源和发展史的资料文章,里面提到小龙虾是从八十年代后才在国内扩散,到九十年代开始才逐渐成为夏国人餐桌上的美食的。

但现在,她竟然在六七十年代北大荒的淡水河里面发现了这玩意儿,这是不是有点太奇怪了?

就在叶青怀疑是不是平行时空造成的信息差的时候,顾卫东闲得没事转悠到了河边,就看到叶青盯着那地笼里的小龙虾发怔,忍不住解释道:

“那叫蝲蛄,是正儿八经的夏国本土淡水河虾,没有大钳子,而且对水质要求高,不是那种在臭水沟里头长大的那种外来红鳌虾。”

叶青一听这话顿时震惊:

咱们国家本土也有这种好东西??[(”

顾卫东笑笑:“在只在东北部才有,你南方人没见过很正常,这玩意儿过个十几二十年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也有很多人到河里面打捞了弄上餐桌,红烧啊椒盐啊做法挺多的,滋味鲜美得很,一点不比那什么小龙虾差。”

一说起吃,顾卫东那话可就多了,对这些蝲蛄可馋得紧。

叶青也有点想念小龙虾的滋味儿了,看到这河里的蝲蛄,岂有不抓的道理?

两人都对这个蝲蛄起了馋念,于是共同协作,叶青负责编地笼和制作饵料,顾卫东负责下笼子和起网,不过一个上午的时间,就给抓了大几十斤的蝲蛄,还有数百斤的小鱼小虾小蟹。

这些鱼虾蟹择干净后,直接在河滩边做个简易灶就能进行烘焙,上面放置一个用木板钉成的架子,把鱼虾放上去,底下小火慢慢烤就行了。

至于那些蝲蛄,叶青弄回去后给整了一大锅麻辣蝲蛄,她舍得放油盐跟香料,所以那一大锅蝲蛄弄出来,香味儿从村尾都快要飘到村头去了,差点没把屯子里的毛孩子都给馋哭了。

不少大娘大婶的都跑到家里头来问,想知道叶青这是弄什么好吃的了。

本来那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叶青就大大方方地把一锅蝲蛄给亮出来,让大家看。

屯子里的人也不是没见过蝲蛄,但鲜少会有人吃这玩意儿,主要是河里头那么多的大鱼可以选择,谁也不会饥不择食到去吃这玩意儿。

现在看到叶青整了这么大一锅,屯子里的人见了都皱着眉一脸的嫌弃和纳闷:

“怎么吃上这玩意儿了?还费那么多油和调料,真是搞不懂你们城里人,连这东西都吃呢?”

叶青笑道:

“婶子,这个东西好吃着呢,不信您尝尝?”

叶青拿了筷子就递给对方,让那几个大妈试试。

这话可就新鲜了,毕竟在这之前,可没人听说那鸭子河里的蝲蛄居然能吃,那几个大妈将信将疑,迟迟不敢下筷子。

还在犹豫呢,一旁顾家几个兄弟姐妹可不客气,直接拿起碗筷就开造,把那蝲蛄壳上面的酱

汁儿都嘬得干干净净,再把肉把扒拉进嘴里,吃得那叫一个欢实。

一边吃还一边赞不绝口,对叶青的手艺算是彻底折服了。

甚至就连顾婶子都忍不住连吃了好几个,越吃越上瘾。

看到这个情况,其他几个大妈到底是没抵抗住这个香味儿的诱惑,也试着夹了一只,结果这一尝,顿时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个都掉进了叶青这个蝲蛄坑里了。

然后隔天开始,屯子里就有人学叶青去那河里捞蝲蛄去了。

不过屯子里的人显然复制不了叶青的独门绝技,因为食用油这一块儿她是不用愁的,要是缺油水了,她用异能整点花生之类的去油坊榨油也不费什么事儿,所以她很舍得往菜里面放油。

偏蝲蛄要烧得好吃,油炸的这一道工序就必不可少,不然用水煮出来会很腥,而且这道菜很吃油,一道菜可能就要废掉普通人家几天做菜用掉的油,所以哪家都舍不得像叶青那么弄。

于是,不少人家在尝试过一次后,就再不眼馋叶青做的那道麻辣蝲蛄了,因为他们发现他们做出来的蝲蛄,根本没有叶青弄出来的好吃,腥得差点连盘子都扔了,在吃过几次亏后就都消停了,老老实实还是吃回他们的辣白菜炖粉条子吧。

倒是叶青这边,尝试过一次麻辣味儿的之后,彻底打开了顾家人和老太太几个的新世界,一个个对这个蝲蛄格外上头,时不时就会询问叶青什么时候再做来尝尝。

屯子里那些毛孩子们也馋,毕竟叶青做那道菜的时候也没藏着掖着,谁家大娘来串门子,都会大方地给对方舀上几只带回去给家里头孩子尝尝,于是好多小孩都吃过叶青做的菜,晓得这个知青姐姐做的蝲蛄有多好吃。

于是叶青这边三天两头的就会有毛孩子来光顾,不只是为了撸狼,还为了能蹭上几只叶青做的那个口味蝲蛄。

叶青这边把河里头的蚌壳还有烘焙鱼虾干给碾成粉子,给牲畜们的食槽里头添加完蛋白质高钙粉完毕后,又琢磨着要给这些生猪和老黄牛们增加点别的辅食。

已经到了深秋,如今山里头没人要的那些歪瓜裂枣的野果子,也能拿来喂食牲畜。

猪是杂食性动物,什么都吃,牛就更不用说了,水果它们是绝对不会嫌弃的。

时不时地吃一些水果,可以补充足够的糖分跟维生素,对生猪长膘肯定是有好处。

看到那群毛孩子们时不时地在她家院子门口探头探脑,想上她家来蹭吃蝲蛄,叶青嘿嘿一笑,又开始打起鬼主意了。

于是,之前被叶青哄骗过的那群毛孩子,又被叶青这个狼外婆召唤了。

上次叶青让他们帮忙摘山货,后来得了五毛钱的事儿,这些毛孩子可是一个个记忆犹新。

现在距离上次当童工已经过去了好些天,有的毛孩子手里的五毛钱因为嘚瑟炫耀已经被家长给没收了,有的就比较精明了,偷偷藏着压根没敢让家人知道,还有的则在隔天一大早就跑去镇上买零嘴吃给花完了。

总之,每个孩子都

指望能再挣一笔外快,所以这回叶青一喊,这些孩子立马就意识到来活儿了,那是争分抢秒你追我赶,生怕比其他小伙伴慢了一步。

不过这次叶青可不打算给这些毛孩子钱了。

一来这么小的孩子对金钱没有抵抗力,万一要是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回头又没了来钱的渠道,说不定就要动别的歪心思了;

二来,童年里有过一次那样惊喜又美妙的经历,就足够让他们记忆犹新回味无穷了,次数多了他们也就不觉得稀奇了,慢慢地可能还会不满足于一天只能得到五毛,得寸进尺想要更多。

当然,叶青是绝对不会承认,她就是有点抠门,舍不得从自己的腰包里面掏钱。

毕竟喂牛养猪让牲畜长膘,她可完全是为了整个生产大队,如果还要她自己往里头垫钱,上哪儿都没这个道理。

所以在把这些孩子叫过来后,叶青就明确表示,这一次她要这些孩子做的就是进山摘野果子,但这一次她不会给钱。

不过,不给钱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别的好处。

叶青指了指她之前用来抓蝲蛄的地笼子,对这些孩子笑道:

“看到这些地笼了吗?你们要是能完成我要求的任务,我就去河里头放地笼去,回头给你们炒蝲蛄吃,抓多少就弄多少,肯定管你们吃饱,怎么样?”

这个提议顿时让孩子们激动坏了。

天知道这段时间他们在品尝过叶青做的麻辣蝲蛄后有多想念,一听说叶青可以给他们做这道菜后,立马就积极响应,这次甚至都不用叶青过多叮嘱了,一回生二回熟,这帮小孩自己就拿着小背篓跑了,一边往山里头跑一边嗷嗷叫,比过年了还兴奋。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双方都满意,毛孩子们给叶青摘来的野果子,够猪圈牛棚里的牲畜们吃上大半个月了,而叶青也给毛孩子们做了一顿极其丰盛的蝲蛄宴。

不光上次的麻辣味儿,这次她连蒜蓉、香辣和十三香几种口味都分别弄了一些,还擀了不少面条,一顿饭菜让孩子们吃到满嘴流油,肚子撑到都快要站不起来了。

借助这道菜,叶青彻底建立了自己在屯子里这帮孩子们心中神圣不可撼动的老大地位,基本上只要她这边有事,就能做到一呼百应,一群童工自动自发地来给她帮忙,甚至在许多年以后,这些孩子们长大了,儿时养成的习惯就好像是刻进骨子里头一样,只要上叶青家里头来,就会不自觉地鞍前马后给她干活。

叶青这边生活过得潇洒,下乡插队四大趣,就是鸭子河边喂牲畜,躺树底下睡觉,闲得没事撸狼,以及有事没事儿就调教一下屯子里的小毛孩子们,总之日子悠闲恣意得很。

但远在申城的十六中老校长,在看到宋春华递交上来的那份申请后,表情却是无比凝重。

春华,这可不是小事儿,你确定你要这么做吗?19”

宋春华的眼神无比坚定,谁也无法来动摇她的决心:

“是的,老校长,我想去北大荒,也已经找人打点好了,只等

您这边同意,我就可以去革委会那边报名,接下来孩子们的课程,我就不能带了。”

但我这边已经寻摸到了一个靠谱的代课老师,那个老师以前在底下乡镇教过书,经验也是很丰富的,她丈夫在市里头上班,夫妻俩分隔两地,正好需要一个在城里代课的工作,我觉得您可以让她来试一试。

?饭在锅里提醒您《七零赤脚女医》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看出来宋春华执意要离开,老校长也不好再挽留了。

当初宋春华毕业就来了十六中,他亲眼见证了宋春华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所以宋春华来辞职,还告知他要去北大荒,老校长是个聪明人,一下就猜到了宋春华去那边的目的。

“你推荐的这位代课老师我会通知她来面试的,倒是你,去了那边千万要好好照顾自己,如果实在熬不下去,就想办法赶紧回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人活着就总有希望,其他的都可以慢慢来,明白吗?”

宋春华眼眶泛红,对着老校长深深鞠了一躬。

叶青还不知道她即将收到一个巨大的惊喜,她这边正在一步步搞猪圈牛棚的养殖改革呢,隔壁农场那边,在上次她和赵金良深入详谈过后,也开始了科学养殖试点工作。

根据叶青给出的饲料加工提议,赵金良专门找了机械维修部那边开会,在经过数天的删删改改后,机械部那边愣是用各种废铜烂铁,自制了一台饲料生产机器。

当然,所谓的饲料生产机器,其实就是通过和面那种方式,通过碾压研磨和压缩,将一堆原材料最后给制作成固体颗粒物,但这个固体颗粒还只是潮湿的半成品,需要再经过晾晒才能成为真正的饲料。

不过这就已经算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尝试了,跨出了这一步,后续的机器改进和完善,二代三代机器升级就不远了。

在机器做出来后,农场这边还专门找叶青去检验,叶青看到机器运行得还挺流畅,忍不住为赵金良的行动效率竖起了大拇指。

除了饲料加工,农场这边对养猪场也做了大面积的改造,根据叶青之前的几点提议,也做了保温、分栏、大扫除等处理,整个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数千头生猪的偌大养殖场,改进工作进度却一点都没拖延,几天的功夫就已经差不多弄完了,就是叶青都不得不佩服这群援建战士们的速度。

许是改进后经过了几天的检验,发现生猪们确实在体重上真的开始发生变化,赵金良满面红光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看到叶青态度那叫一个热情,激动得就差没当场叫叶青祖宗了。

“真的长了,昨天养殖场这边抽查过磅,那几只样本生猪都长肉了,叶知青你可真是神了!”

赵金良如今都快彻底成叶吹了,对叶青毕恭毕敬,接连几次见识到了叶青的能耐后,他就意识到要想把他这个养殖场给建设好,这位叶知青恐怕是最关键的一环,所以只要能把这位姑奶奶哄开心了,让他干什么都成。

叶青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笑道:

“我说过,科学养殖才是改革的重点,可一定要记得把每天的数据都真实地记

录下来,这关系到的可不只是咱们农场,以后这套办法要推广出去,您这边的试点结果可是非常重要,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要是数据对不上,回头上面要是以为咱们是在造假,那这个科学养殖就很可能会胎死腹中,很难往外推广了。”

赵金良表情立马正色,严肃地点头道:

“这一点你放心,我手底下的兵都是知晓分寸的,这方面一定都会特别注意,绝对不敢在这个上面偷奸耍滑。”

有赵金良的保证,叶青顿时放下心来。

到底行不行的,只等一个月后就能见分晓了。

等她回去后,屯子里又变得热闹起来了,因为公社那边来通知了,一年一度的公社大考终于来了,时间就在一个星期后的周末。

不过这回跟去年还不大一样。

因为去年试点的高校只有蓟城两所大学,所以给蛟潭县这边分配的工农兵大学生推举名额不多,轮到整个红旗公社的,拢共才一个。

但今年又增加了好几所学校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所以公社这边今年多分到了一个名额,等于今年能有两个人选能去上大学了。

这个消息能不让屯子里那些插队的知青们激动吗?

毕竟这可是摆在他们眼前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回城机会。

叶青自己肯定是没什么想法的,屯子里的人也都知道她对这个工农兵大学生没兴趣。

毕竟叶青马上就要当卫生站站长了,她又在蓟城日报的记者面前明确表示过,要扎根农村不会回城,报纸新闻都刊登出来了,肯定不会食言,所以谁都知道她肯定不会报名。

但孟嘉就不一样了,哪怕她现在已经被叶青收为了徒弟,但难保她还不死心,想要去搏一搏这个回城的机会呢?

于是,猪圈牛棚这边就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拨知青,都是来找孟嘉明里暗里打听她的想法的,去年孟嘉考了公社大考的第二名,所以村里的这些知青们,都把她当成了争夺这次工农兵大学名额的强劲对手。

叶青也有点好奇孟嘉的想法,不知道这次公社下达的这份通知,会不会让孟嘉学医的决心有所动摇。!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