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七零赤脚女医

第 30 章 一股清流

  • 作者:饭在锅里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1-12 19:59:14
  • 完书字数:22644

叶青无奈解释道:

“婶子,我会一点针灸,我给这位姐姐扎两针,她这是动了胎气了,不尽快给她稳住胎盘,这娃娃就要保不住了!”

旁边还有大妈将信将疑,不相信她一个小孩能懂保胎,尤其是见叶青手里捏着的那个银针那么长,要往人肚子上扎,光是看着就够吓人的,于是纷纷拉着叶青不让她动手。

叶青急得不行,都在考虑要不要使用点非常手段了,没想到这时候,外围忽然传来了一个坚定硬气的声音:

“让她扎!”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早上给秦杏枝甩脸子的那位顾婶子。

叶青并不知道顾婶子跟这位孕妇的关系,眼中顿时闪过一抹疑惑。

“叶同志,扎吧,这是我闺女,麻烦你了!”

苗翠兰挤进人群里,看着树荫下斜躺着的闺女,手抖得厉害,抬起头来就再次恳求道。

人家娘都开口同意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逼逼赖赖。

叶青没了顾虑,赶紧把几根针扎了过去,穿透穴位后开始不断挑动刺激经脉,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那边就有媳妇子喊道:

“唉唉,血真的止住了!”

是的,不光止住血了,刚刚还面色煞白痛得牙关紧咬的顾卫西,这会儿紧皱着的眉总算松开了,神色都放松了不少,看上去应该是没有大碍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叶青身上,跟看西洋镜似的,又是惊诧又是稀奇。

真是神了,这么危险的情况,竟然只需要随便扎上几针,就没事儿了?这个叶知青,真的才十六岁吗?这也太厉害了吧?

叶青对周围的目光以及议论充耳不闻,只专注于下针,差不多持续了一刻钟后,才将银针给撤了。

“好了。”

叶青再次给孕妇摸了一下脉,确定病人的气血确实已经稳下来了后,才抬起头看向顾婶子,

“孩子有滑胎的迹象,这可不是小事,再进行高强度的劳动,怕是就要小产了,你们必须要引起重视。”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让孕妇躺床上安胎,有个十天半个月的会好点。”

“另外,一会儿我回去之后,给您写个安胎的药方,回头您去公社那边的卫生站按方抓药就行,回来熬了给孕妇喝,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会有好处。”

说着,叶青把银针收回盒子里就往外走。

邹老太日子过得比较清苦,叶青把家里清理了一遍后,就把老太太家里的粮食都摸清了,拢共也就十来斤玉米高粱面还有几斤糙米,剩下的就是几麻袋的红薯土豆,都是今年七八月份地里新收的。

照老太太自己的活法,平时如果邻居不接济,她就是自己胡乱弄点米面或者是红薯土豆混一块儿蒸了吃。

但叶青可不愿意这么吃,在末世没粮食没柴火的条件下逼不得已只能苦捱也就罢了,现在可不存在做不了饭的情况,所以哪怕食材有限,叶青也要在这有限的食材里面玩

出花来。

就在叶青琢磨午饭该怎么吃的时候,篱笆外面忽然传来了喊声:

“叶知青,在家吗?”

叶青赶紧应了一声。

等走出去一看,来的正是刚刚在地里见过的那位顾婶子,她旁边还杵着个拘谨的汉子,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

还不等叶青问呢,顾婶子就率先介绍道:

“叶知青,我是住你隔壁的婶子,我叫苗翠兰,你叫我翠兰婶就行。”

“这是我大女婿,杨大志。”

“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要不是恰好有你在,我闺女这一胎怕是要危险了。”

“你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这也没啥好谢你的,这只老母鸡在家里养了有两三年了,给你拿回去炖了吃,看你瘦津津的,正好喝点鸡汤补补营养。”

顾婶子说完这话就拉扯了一旁的大女婿几下,那边憨憨的杨大志才反应过来,赶紧把手里拎着的老母鸡递了过来。

叶青哪里肯收?今天田埂地头那一出,说是她救了顾卫西,其实不如说是双方共同成全了彼此,毕竟她也正好需要靠这件事在屯子里扬名呢。

“婶子,您这可就见外了,不过是我顺手扎几针的事儿,真用不着您这么破费,再说这养了两三年的老母鸡大补,留给您闺女生完娃坐月子的时候吃最合适,给我吃可就太浪费了。”

叶青笑了笑,忽然想起了昨晚上邹阿婆的话,顿时灵机一动,

“鸡就算了,您看这样行不行,我是昨晚上才临时被大队长安排住到了邹阿婆这边来的,但阿婆家那个厢房里面没有炕床,再过个把月就要到烧炕的时候了,我听阿婆说顾大叔会盘炕,能不能请大叔什么时候得空了来给我盘一个?”

顾婶子马上就点头,十分干脆道:“这事儿好办,搭炕这事儿他最在行,今天下工之后我让我家老头去弄点废砖头回来,晚上抽点工,一个小时他就能帮你给弄好。”

盘炕的事儿顾婶子答应得十分爽利,那只鸡她也坚决不肯再拿回去,把鸡丢在了院子里,就拉着她那大女婿风风火火地走了。

叶青无奈只能把鸡先收下。

邹阿婆眼睛看不见,家里头就没养鸡,所以院子里也没有鸡窝鸡棚之类的。

叶青本来打算把这只鸡丢在院子里养,但很快她就发现,邹阿婆家那个篱笆墙应该有些年头了,好些地方都破了洞,鸡要是扔出去,怕是就要撒手没了。

没办法,叶青只好暂时先用藤条催化了一个箩筐把鸡给关在柴房里,等她改天把那个篱笆墙修好了再说。

不管怎么说,叶青的目的确确实实是达到了,下午等她再去上工的时候,她用银针给顾卫西保胎的事儿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屯子。

她一走出去,不管是认识的不认识的社员,都很热情地跟她打招呼,还找她打听她那个针灸的事儿,问她是不是学过医。

这些人的态度熟稔得就好像她不是昨天才刚来的城里知青,而是在这个村里住了很多年

的老土著似的。

除此之外,叶青在路上还遇到了李娟跟伍月英。

李娟如今借助在伍家,倒是跟伍月英很快攀上交情了,两人结伴慢悠悠出门,看那样子都有点消极怠工的意思。

看到叶青,那俩都愣了一下。

李娟如今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原本因为叶红对这个妹妹的各种不屑编排诋毁,李娟对叶青这个病秧子那是一百个看不上,甚至在叶立军说要教训这个女儿一顿时,李娟也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

可后来叶青表现出来的种种,跟叶红口中所形容的妹妹截然不同,再加上叶立军一家子竟然在叶青下乡后,全家都跑去援疆了,这让李娟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她在火车上的那两天两夜都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一直到下火车,她看到叶青被军车护送到靠山屯,她一下子福至心灵,有点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该不会,这个叶青,不是叶立军亲生的吧?

所以叶青这些年扮猪吃虎,故意装成病秧子瞒过了叶立军的眼睛,这回有了号召知青们上山下乡的政策,立马就偷偷报名下乡插队,用这样的办法来脱离叶家的掌控?

而叶立军在发现没法拿捏这个女儿后,很是生气恼火,才来找她帮忙去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养女?

后来发现叶青太过厉害根本对付不了后,叶立军担心遭到报复,于是带着全家集体跑路了?

越想李娟越觉得自己脑补的这些才是真相。

难怪叶家人对叶青一点感情都没有,全家合起伙来欺负磋磨这个女儿呢,敢情这叶家养父跟养女斗法,还把她给裹挟进去当枪使了?!

意识到自己被人给利用了后,李娟那叫一个气啊。

叶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她不管,可这叶立军跟叶红不能把她也给坑了啊。

这叶青肯定是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了,而且她亲生父母来头估计还不小,不光能给她买卧铺床位,连部队的人都能搞得定,说明背景深着呢!

有这样的关系在,难怪叶青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谁都不放在眼里了!

可倒霉催的,她竟然把这样的人给得罪狠了,叶立军害了她姑姑,李娟虽然恨,但还没恨到要杀人的份上,但这会儿意识到自己受叶家父女的误导,竟然错失了一个抱金大腿的机会后,李娟是真的杀了叶立军和叶红的心都有了。

她这一下乡,家里那边差不多就要断绝联系了,又没了李如兰接济,等于在乡下她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一想到每天要割那么多稻穗她就深感绝望。

如果她没在火车上得罪叶青,这会儿她就能借着叶青同乡兼好友的名头来在大队长刷刷好感度,让大队长给她稍微开开后门放点水,或者给她安排个稍微轻松点的活儿。

可现在,这唯一的一条活路,也被她自己给硬生生掐断了!

李娟差点要被自己给蠢哭了。

伍月英的情绪相比昨天就要平

和多了,看叶青的眼神里面没了尖锐和怀疑,只剩下满满的优越感。

因为她发现,自己昨天对叶青抱有的戒备和敌意,完全是多余的。

这个叶青虽然上辈子没在靠山屯出现过,但她前面已经试探过,那反应不像是重生的。

另外这个女知青来了靠山屯就拼命表现,那割稻穗的速度,根本不像个养尊处优的城里人,倒像是土生土长的泥腿子!

这样的人,就算真跟她一样是重生或者穿越来的,那也绝对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目光短浅的乡巴佬!不像她知晓未来那么多政策变革,见识过那么多万元户崛起,再等几年也能复制一条创业之路,成为人人艳羡的豪门有钱人。

这样一想,伍月英心里的警报顿时解除了,再也没把叶青这个毫无威胁力的土包子放在眼里。

叶青还不知道,她今天在地里面卖力挣工分的行为,居然让伍月英不再对她怀疑和盯梢了。

看伍月英跟李娟亲亲热热的样子,她还暗自嘀咕呢,这两人智商都不咋高,倒是臭味相投,才过了一天就处成好闺蜜了?

但想到之前在火车上,李娟跟殷霜两人前脚还说说笑笑姐俩好呢,后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叶青就又不免腹诽,别又是塑料姐妹情,转头翻脸比翻书还快,那可就又有乐子看了。

到了地里,叶青就要继续大显身手呢。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大队长忽然朝着她这边招了招手。

叶青愣了一下,确认大队长叫的是自己后,忙屁颠颠地爬上田埂凑了过去。

“伍叔,您找我有事?”

伍大队长狠狠抽了一口手上的卷烟,才问道:

“中午那会儿,顾家闺女在地里差点流产,是你给治好的?”

叶青心下一动,看样子自己的扬名计划果然奏效了。

她也没觉得这事儿有什么可藏着掖着的,毕竟她下乡前在申城、在56次列车上,都做足了铺垫,学霸人设早就立得稳稳当当了,而且她的实力也摆在这儿,根本不惧任何怀疑以及检验。

“对,是我给治的,她那是身体太受累,胎盘前置出现早剥迹象,我给扎了几针,暂时缓解了血肿迹象,但后续要是还这么高强度劳动的话,可能会流产甚至引发大出血。”

伍大队长对叶青说的这些专业术语那是一个也听不懂。

但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叶青一说起给人治病,那眼睛就亮得放光,脸上的自信和笃定绝对不是作假,这说明这个女娃子别看年纪不大,人家是有大本事的!

从十几年前知青下乡开始,他们靠山屯来过的城里娃起码得上百号人了,有的来了没多久就回城了,有的来了之后就在屯子里成家立业再也没走,但这么多人里头,伍大队长就还没见着过一个,像叶青这样的能耐人。

关键这个女娃子,她一点也不拈轻怕重,让她下地割稻子她是真上,而且干得一点也不比屯子里的老把式差,有谁落水了,这么危险的情况别人都吓得不敢下

水,就她麻溜地下河救人,屯子里妇人流产,她也二话不说就上手去救人。

这样的孩子,不管在哪儿,都能很容易地就俘获大家的喜欢和尊敬,就是伍大队长,这会儿也一改自己往常对知青们不耐烦的态度,不得不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小丫头。

作为靠山屯的生产队大队长,这些年他一直就在为屯里的医疗现状担忧。

可医疗资源差这一点不止是靠山屯有,其他生产大队都一样,甚至就连红旗公社的卫生站,其实也就是个摆设。

里面仅有的一名医生还是个关系户,小病能看,但开的药都是照本宣科,稍微有一点麻烦的病,他就看不了,让去县里挂什么专家号。

不光如此,还爱摆谱,经常迟到早退缺勤不说,只要是有病人去看病,就全程拉着脸,对村里人极为不耐烦,活像是欠了他几百万似的。

为了村里人看病难的事儿,伍永兵不是没去找公社书记反映过,可书记说医疗这一块儿他们也没办法,现在整个县甚至全国都是这么个情况,医务系统缺资源缺人,他们公社这还算好的,如果再抱怨不满,万一这个关系户也撂挑子不干了,那就真连个应急看病的地儿都没了。

这可没把伍永兵给郁闷死。

他不知道书记那话是不是在敷衍搪塞他,但因为这个回答,让伍永兵意识到,要改善屯里人看病难的情况,只能靠屯子里自己解决。

伍永兵心里面开始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要在屯子里自己搞个卫生站,如果县里头肯拨款拨药那就再好不过,要是县里头不管,那他就准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但这个大胆的想法要实施成功,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医术高明的大夫来坐镇,不然他这个屯卫生站构想得再如何完美,没人给看病那都是白搭。

现在,看着面前站着的这个小不点,伍永兵意识到,多年的瞌睡,终于有人送来枕头了!他的那个大胆计划,终于能够落到实处了!

“你学过医?是只会给孕妇看病,还是别的也能治?”

伍永兵仔细询问道。

叶青想了想,些微将措辞给说得保守了些,没敢太狂妄:

“就,一般的病基本上都能看,我擅长针灸,常规的疾病基本上都可以用针灸配合药物服用进行治疗,但如果是疑难杂症的话,我就不敢确定了。”

“另外外科的基础缝合我也能做,前提是要有手术刀这些基础医疗器械。”

在末世当了十年的全科医生,叶青真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病都诊治过,哪怕不用异能作为辅助,她刚刚说的这些情况,但靠她自己那十年的丰富坐诊经验也完全能搞得定。

叶青的这个回答,完全出乎了伍永兵的意料。

伍永兵以为,叶青能针灸就很强了,单靠这一点,就足够这个屯卫生站正常运行了,可他没想到,叶青竟然内外科都有所涉猎,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伍永兵听得眼睛都不由得直冒精光,这会儿他就只有一个感觉,那就

是他捡到宝了!

“你想不想当赤脚大夫,给屯子里的社员们看病?”伍永兵问道。

叶青心下暗喜,面上却还要故作镇定和茫然:

“您是说在屯子里当赤脚医生吗?可咱们屯子里不是没有卫生站吗?”

伍永兵表情一僵,但马上他就笑得极为自信笃定:

“只要你愿意,屯子里的卫生站就不是问题,我会向公社提交申请,但等申请递交上去后,县里面可能会需要对你先进行考核,通过考核之后才会审批。”

身经百战的叶青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对于考试她可半点不怵,立马就点头应道:

“那成,我等您的消息,什么时候要我参加考核了我去就是。”

伍永兵没想到叶青会是这么个反应,看这小知青淡定自若,像是根本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似的,他心下不由得一梗:

“我可没跟你开玩笑,这是很严肃的一件事,你得专心应对,别回头我这边申请交上去了,你考核上给我掉链子,那我的脸面可就在公社、在县里丢尽了!”

叶青愣了愣,无奈极了:“我没有敷衍您的意思啊,当医生怎么会是玩笑,这个职业最是容不得弄虚作假,有没有能力,医术得到不到位,随便检验一下就能见真章,不是我这段时间临时抱佛脚就能突飞猛进的。”

“不过您只管放心,我会全力以赴,绝对不给您拖后腿就是了。”

说到这儿,叶青又忍不住问道:

“不是,叔,既然要让我当赤脚大夫,那您还没跟我把待遇说清楚呢。横不能我给村里人免费看病,一点好处都没有吧?”

伍永兵斜乜了叶青一眼:“那你想要怎么样,屯子里给你管饭还不够啊?”

叶青立马转身就走:“那还是算了,当我啥也没说,我一个初中毕业的未成年,我会看什么病啊,您还是另请高明吧,我觉得我每天在地里面挣十个工分也挺好的,年底不光有粮吃,还能分到钱呢,这小日子过得也挺舒坦。”

伍永兵差点没被叶青这无赖样儿给气笑了:

“回来!你也就这点出息!真以为这地里十个工分那么好挣呢,我今天肯给你算十个工分,那是看你今天的表现比其他那些新来的知青要突出,才给你放了水了,你还想天天让我给你算满工分,尽想的啥美事儿呢?”

“不过你往后要是在屯子里给大家看病,并且社员们都满意的话,我倒是可以一个月给你二十个满工分,这个工分,够你在屯子里吃喝不愁了。”

“如果你觉得少了的话,平时没事儿的时候,还可以跟其他社员一起下地干活,挣的工分跟你当赤脚大夫的那部分不冲突,怎么样?”

叶青一听这话才笑着点了点头。

是嘛,她就说不能那么抠,哪有让人做白工的道理。

一个月二十个满工分,平均每天就有六七个了,很多知青农忙时节跟着社员起早贪黑地干活,都挣不来这么多。

更何况在北大荒,一

年还有两三个月是被大雪所覆盖,只能缩在屋子里猫冬,完全不能外出干活的。

也就是说,如果靠山屯的卫生站建起来,叶青光是靠这个赤脚大夫的岗位,日子就能过得比绝大部分村里人要好了。

叶青对伍大队长的这个答案还是比较满意的,马上就催促道:

“那您赶紧去公社申请吧,我这边完全没问题,随时都可以考核上岗!”

伍大队长哼了一声,他不知道要搞快点啊,他现在可比其他任何人都着急要把这个卫生站的事儿落实到位。

毕竟这个叶知青虽然分配在他们的屯子里了,但他可没忘记,这小丫头昨天是被军车直接护送过来的,县里知青办的接收手续都还没办呢。

万一让县里其他人知道了这个小丫头的能耐,生出了抢人的想法,那这个人他们靠山屯可未必能留得住!

这么一想,伍大队长心里面就生出了一种紧迫感,连在地里都受不住了,一转身跑回家去,把叶青的那张下乡证明找出来,又找老支书商量了一番后,就忙不迭地骑着他那辆二八大杠去镇上了。

看伍大队长这么心急火燎的,几个村干部还纳闷呢,也不晓得大队长这是又干啥去了,咋跟个火烧猴子屁股似的。

叶青心情可是十分不错,毕竟她刚下乡的时候还想着要徐徐图之,没想到才来第一天呢,就让大队长主动来投递橄榄枝,邀请她坐镇卫生站了。

照这个进度,不出三个月,这个卫生站应该就能建起来了,她就要获得县里的认可,成为医务系统的编外人员了!

叶青已经可以预见接下来她当上村医后的悠闲小日子了,光是想想就美得让她眯着眼,看什么都觉得在冒泡泡。

至于拿到正式编制吃上国家粮的事儿,那都往后再说,只要当上了赤脚大夫,总能让她寻摸到机会的!

下午叶青继续稳定发挥,充实地度过了来到靠山屯的第一天,并顺利拿到了她的第一个满工分。

晚上吃过晚饭,顾家果然给叶青盘炕来了,顾卫东的父亲顾振兴,带着他大女婿杨大志一块儿,两人不知道从哪儿拉来了一板车的废红砖,进了厢房就吭哧吭哧开干。

叶青把她从申城带来的红塔山香烟拆了两包递了过去。

这香烟还是她用她从陈友德几个老头那儿得来的票买的,一包得三毛五呢。

原本叶青是打算把香烟带到生产队来贿赂领导的,但现在伍永兵对她十分满意和欣赏,这香烟暂时就用不着了,她索性就拿来当做给顾大叔翁婿俩盘炕的工钱。

没见过这么精致的硬盒包装香烟,两个庄稼汉惊了一下,马上就红着脸摆手拒绝,压根不敢接这么贵重的礼。

一旁过来监工顺带着搭把手的苗翠兰,看到叶青把这么好的烟拿出来,也急忙劝叶青:

“哎哟,这烟一看就是高档货,小叶同志你可别糟蹋了好东西,他们平时能搞个卷烟嘬上两口就得了,这玩意儿你自己留着,万一哪天要找人帮忙半点啥事儿,拿

这个烟送人正合适!”

叶青笑了笑:“等要送人的时候再说吧,我家是申城的,这个烟我要真想买,还是能想得出办法来的,婶子您就别客气了,让顾叔跟杨大哥尝尝,这个他们肯定没抽过!”

说着叶青干脆把其中一盒给拆了,从里面抽出两根来,给两人分别递了过去。

盒子都拆开了,苗翠兰也不好再拦着了,只能回过头没好气地瞪了俩大男人一眼。

两庄稼汉这回倒是没再推拒叶青递过来的散烟,都乐呵呵地把烟给接了过去。

顾振兴还把那烟给放在鼻子跟前闻了闻,然后嘿嘿一笑,宝贝似地把那烟往兜里揣,藏之前还小心翼翼地瞄了那边顾婶子一眼,生怕被自家婆娘发现后把他的烟给没收了。

叶青笑了笑,趁着苗翠兰不注意,偷偷把剩下的烟都给塞进了顾振兴的怀里,还狡黠地冲着这位大叔眨巴了一下眼睛。

顾振兴顿时乐了,嘿,这闺女,这股调皮捣蛋的劲儿,跟他家小南简直是一样式儿的。

邹阿婆也在旁边跟顾婶子闲聊凑热闹。

这些年老太太得了顾家的照顾,两家都快处成干亲了,加上叶青今天帮顾卫西保住了胎儿的缘故,两人谁都没把叶青当外人,当着叶青的面就聊起了顾卫东和伍月英退婚的事儿。

“昨天卫东部队的政委来了,本来是来劝和的,但看伍月英那孩子已经下定了决心,就没有再劝,又说卫东其实也想要退婚,看样子这桩婚事铁定是要黄了。”

一说起这个事儿,顾家婶子就满面愁容,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邹阿婆倒是一点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

“两孩子都要退婚,说明两人压根就没看对眼,退了就退了呗,有啥大不了的,没准孩子在部队能找到更好的呢。”

“你说当初你们俩代替他上伍家去求的什么亲,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孩子在部队压根没那想法,你们非要越俎代庖,这下好了,好心办坏事,亲家没当成呢,倒是弄得跟伍家关系都僵了,何必呢?”

一说起这个,顾婶子也是一肚子怨气:

“这可不是我们擅作主张,是伍家那婆娘找我要我家卫东在部队的通信地址,说她家月英想要跟我家卫东通信,那意思不就是对我们家卫东有好感吗?所以我们才上门去提亲的。”

“不然我们成什么人了?仗着老爷子救了人家孩子,就谢恩求报啊?真不是那么回事!”

“而且去年伍月英对卫东可是特别上心,还专门来找我问随军的事儿,我想着人家姑娘都这么主动了,我们这当爹妈的总不能还不当回事吧?不然伍家的脸面往哪儿搁?”

“谁知道这年轻女娃子一天一个态度,这才多久,说不嫁就又不肯嫁了,真是把我们家当猴耍了!”

邹阿婆是打从一开始就不满意伍家那姑娘:

“现在小年轻都不搞盲婚哑嫁那一套了,都是要先谈对象,谈得合适了才结婚,卫东从入伍开始,这些年回来了几天啊,你

们这么整,是在给你们自己娶儿媳妇,不是在给他找老婆,真要是替他考虑,就得让他自己找,找个让他称心如意的!”

顾婶子这回算是吃够了教训了,对邹阿婆这话深以为然:

“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一回啊,我是真准备撂挑子当甩手掌柜了,以后卫东的婚事,我肯定不瞎出主意了。反正郝政委都说了,以后卫东娶媳妇儿的事儿他来解决,让我只管安心等着当婆婆当奶奶就成。”

邹阿婆这下才笑了:

“这样才对,看开点,不要成天跟自己过不去,跟伍家那边也别甩脸子,没那个必要。”

“你等着看吧,卫东有本事又肯拼肯干,往后在部队只会越来越好,倒是伍家那闺女儿,被伍家夫妻俩惯得娇气得很,眼高手低又没个定性的,以后还不定怎么着呢。”

“我倒是觉得你得庆幸没娶了伍家那姑娘当儿媳妇,就你这风风火火的性子,跟人家未必处得来,真要是娶进门来了,说不定你们婆媳俩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反而搞得鸡飞狗跳日子不得安生。”

这话一出,顾婶子眼前猛地闪过和伍月英争吵厮打的各种难堪场面,那一瞬间她竟感觉那画面好似真的发生过一般,心下一悸,差点喘不上气来。

邹阿婆对伍月英无感,倒是觉得叶青这姑娘挺对她脾气的,就是可惜,这还是个孩子呢,要谈婚论嫁,还得再过个几年才行,跟卫东年龄上就不大合适。

邹阿婆的脑子倒是转得快,马上就问一旁安静当吃瓜群众的叶青:

“阿青啊,你家有几个兄弟姐妹啊,有没有比你大,还没婚配的姐姐?”

叶青没想到吃个瓜还能被cue,反应过来老太太这话是什么意思后,不由得哭笑不得:

“有是有一个,但我家除了我,剩下的人都上大西北屯垦戍边去了,这山高路远的,跟顾大哥连面都见不上,更不合适吧?您可别乱点鸳鸯谱,而且我那个大姐有心上人了,这红线可牵不得!”

邹阿婆顿觉失望,刚上头的那点想法瞬间就歇了。

“昨天我就是坐那位郝政委的车下乡的,他在伍家闲聊,我跟着听了一耳朵,说是顾同志在部队挺受欢迎的,军医院还有文工团都有女同志属意他呢,我觉得婶子根本不用着急,您儿子找对象这事儿肯定没问题。”

叶青忙又补充了一句。

她没见过顾卫东,但这位顾同志才二十三岁,正在事业上升期呢,着什么急啊,先把工作干好了再说,等过个七八年,在部队的职位稳定了再成家也完全来得及啊。

不过这话叶青可不敢说,这个年代大众尤其是农村的男女结婚普遍都早,很多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了。

像顾卫东二十三了还没结婚的,在村里已经算是大龄男青年了,如果他不是在部队当兵,估计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能着急到每天上家里来催一次婚。

叶青反正是不能理解,她上辈子虽然谈过几场恋爱,但都是无疾而终,后来到

了末世,身边抱着目的接近自己的人太多?_[(,她就更没了结婚的想法。

这辈子所处的时代固然已经不同,但她对婚姻仍然持悲观态度,如果可以,她觉得就自己一个人独美也不错,只要混上了国家医疗正式编制,她就能抱着铁饭碗过上安逸自在的小日子,完全不用依赖任何人。

谈过大儿子退婚的事儿,顾婶子又聊起了另外仨孩子。

先是唠叨顾卫南和顾卫北,在县里上高中也不知道粮票够不够吃。

又担忧顾卫西肚子里这个孩子,因为结婚三年了肚子一直没动静,村里不知道多少人说闲话,笑话她这闺女是不下蛋的母鸡,如今好不容易怀上了,万一要是保不住,村里更有难听话说了。

杨大志在旁边把顾婶子这话听了个全,忍不住就插嘴道:

“理他们做什么,都是些不积口德的,自家的事儿都没整明白呢,尽在那儿操心别人家的肚子了,我都不在乎有没有儿子,他们倒是先替我给着急上了。”

顾婶子可不认同杨大志这话,还在那儿絮絮叨叨,说杨大志的妈当年是怎么临终嘱托的,她不能让他妈在底下都睡得不安稳巴拉巴拉。

叶青也是这时才知道,原来杨大志不是本地人,是□□的时候,跟他妈从豫城逃荒意外来到了屯子里,然后杨大志的妈病没了,杨大志就被顾家收留了下来,这一收留就是近十年。

三年前杨大志跟顾卫西偷偷处对象,被顾婶子给抓了个正着,怕两个小年轻不懂事闹出人命来,于是顾振兴夫妻就做主,让两人结婚了。

说是嫁女,但这对新婚小夫妻根本就没挪窝,吃住照样还赖在娘家,甚至连队上的工分都没分开算过,跟招了个上门女婿根本没差别。

杨大志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他在最苦难的时候被顾家二老收留了,这些年就跟顾振兴夫妻俩处得跟亲儿子一样,也打定了主意将来要给老丈人丈母娘养老。

大儿子在部队,基本上指望不上,小儿子小女儿在县里上学,也绝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女儿女婿肯陪在身边,顾振兴夫妻俩只有高兴的份。

但顾家这样的相处模式,村里看不惯的人可不少,尤其是杨大志,村里人说他软饭硬吃,闲言碎语的那叫一个难听。

顾卫西夫妻俩对村里人的指指点点根本不在乎,可顾振兴夫妻俩却很是介意,所以苗翠兰急切地期盼着自己女儿这一胎能够坐得安稳,不拘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能平安生下来,起码也能打那些乱嚼舌根子说她闺女不能生的人一个响亮的嘴巴子。

叶青就在旁边默默听着,越听她就越是对这个顾家心生好感。

这年头,农村对教育可不怎么重视,能把孩子送去上个小学扫扫盲就不错了,一个屯子里,初中毕业的都没几个,更别说还把孩子送去县里上高中了。

光是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顾家不是那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家。

更别说,这家嫁女儿还能让女儿女婿住在家里,后世很多受过现代教育的父母,都不一定能做到这样开明。

而且,这顾家老爷子能为了救一个落水的孩子而丧了命,顾家夫妻可以收留逃荒而来的难民,还肯照顾一个几乎无法自理的盲人老太太。

正所谓窥一斑可见全豹,综上种种,叶青觉得,这个顾家家风清正,家庭关系也很简单,在这个时代的农村多孩大家庭里面,绝对称得上是一股清流。!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