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我崇祯绝不上吊火之虎vvvv

第578章 三晋大地豪杰扬

  • 作者:朱由检多尔衮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6 16:10:48
  • 完书字数:3394

崇祯不知何年,郎枋带着两百个苦兄弟,给人挖掘堡坞地基时……

咔嚓!

火花四射。

郎枋手中的头,缺了一个口。

他定睛一看,只见泥土里金光四射。

刨出来后,竟然是一个坛子,里面装了几百两黄金。

郎枋就此发家。

他带着两百苦兄弟,修建了一个叫做富村的堡坞。

在历史上,姜瓖起义后,明朝前参将刘迁,准备起兵反抗清廷。

因为与郎家是远亲的关系,又素知郎枋为人豪爽。

于是,刘迁就说动郎枋带着手下,跟他一起起兵。

刘迁、郎枋战死后,余部在高山的带领下,坚持到了1653年。

那时,已经是姜瓖起义的五年后了。

……

“代州高山在此,清妖受死!”

紧跟着郎枋踏上来的,是一个浑身腱子肉的壮汉。

手中一柄狼牙棒,上下翻飞,眨眼之间,砸飞了好几个清兵。https:/

他叫高山,家中算是富农,凶悍雄勇,智力过人。

高山从小就不服管教,寻衅滋事,横行村里,是十里八村的一霸。

若是没有清军入关,高山的结局不是失守打死人,坐牢判刑,就是当一个世人厌恶的恶霸头子。

清军来了。

高山拉着自己的混子兄弟,穿上军装,保家卫国!

就算是姜瓖失败后,他带着残部,依旧坚持了三年多。

最后,实在是走投无路了,眼见山西各处都被平定,孤立无援的他,面对遍地皆敌,清军动辄屠城,杀得山西千里无人烟的局面。

为了保住自己控制地区逃难百姓的性命,选择了投降……

(高山投降后,做到了四川松潘镇总兵。

因而被后人所耻。

我不知道有没有代州的读者,我想说:高山虽为高家后人所耻,但是,他能够坚持抗清五年之久,实在是支撑不住了才投降,他比那些名声如雷贯耳之人高贵多了!)

“让一让,让一让,我这个磨豆腐的,也来杀几个鞑子!”

高山身后,又是一个膀大臂圆的汉子,冲了上来。

手中大刀,见人就砍!

这厮叫张还初,代州五台豆村镇人,据说是崇祯初年的武进士。

家里做的是磨豆腐的生意。

历史上,刘迁起义,因为没有粮食,张还初就献出自家黄豆18石,供义军食用。

起义的第二年,张还初被困摩天寨,清军攻不上去,采取了围困政策。

张还初部众,被围困了半年之久。

因为山顶水源不足,缺水少食的义军,已经举不起兵器了。

眼见鞑子又一次冲山,张还初对义军大吼道:

“我等生不同日,死当同时!

誓死不做清妖俘虏!”

说完,领头跳崖而死……

山西大地,不光是只为自家,不顾国家的士绅,还有这些名不见经传的豪杰志士!

晋商八大家,被钉在耻辱柱上。

但是,这些英雄,这些豪杰,也该宣扬啊!

……

(不是没有忠臣,而是没人宣传啊!

唉……

没有收益,单靠信念坚持,宣扬他们,真的太难……

这本书不说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制作的大纲了,今年二月开始发书,至今马上十个月,120万了,外好不这么写,怎么也能收入十万以上。

然而——时至今日,总收益竟然连三万都没有。

不是没人想宣扬他们,而是……

又有几人能够不挣钱,还去宣扬呢?

他们培养给我们的风向,错了啊!)

……

朱由检一张准许百姓保家卫国组建团练诏令,将历史上的好男儿,都刺激出来了。

听到清兵欲要犯关,山陕豪杰闻风而动。

一个个英雄儿女,毁家纾难,组织团练,保卫家乡……

正巧遇上了朱由检率军六万,支援李自成。

而姜瓖却是大同守将,义兵们就暂时投在了姜瓖麾下。

……

三个青史有名的好汉,大杀四方。

紧跟在三人身后的,是无穷无尽的义师儿郎。

这些大半都是拿着各种农具的义军,挥舞着锄头、镰刀、榔头、铁锤……

悍不畏死的冲向了清军……

四名炮手,瘫坐在地,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

看着汹涌冲向城头的义师,四人喜极而泣:

“胜利了!”

“胜利了!

我们胜利了!”

四人喜极而泣。

一员武将,走上了城头。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