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我崇祯绝不上吊火之虎vvvv

第537章 跑马圈地

  • 作者:朱由检多尔衮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6 16:10:33
  • 完书字数:4812

果然,不过是短短大半个时辰,豪格就给他回了消息:

“平西王安心做事,本王已命耿精忠,带着怀顺王部的五十门火炮,加入你部阵列,追剿南蛮。”

为了安抚吴三桂继续卖命,更是许下了待过长城防线,准许平西王大军独立进攻三座城池的“恩赐”……

吴三桂放心了。

八千人而已。

他死得起!

有了三座城池,哪怕只是三座县城,也能得到不菲的钱粮。

只要有钱,就不怕没有精锐!

昔日,在大明麾下,不好做的太明显了。

就算抢掠,也只敢抢掠乡间集镇,对于城池,是轻易不敢妄动的。

但是,在大清朝爸爸这里——

嘿嘿,莫说是屠了一座城了,就算是屠了十座、百座,也只会愈得恩宠!

只要拿出一部分金银,送上去就好了……

甚至,那些八旗大爷们,到了哪里不屠城?

吴三桂不怕没有精锐。

屠几座城刺激一下,最懦弱的农夫,也特么成为精锐了!

……

安次。

漫天遍野的老鸹和乌鸦,盘桓在安次上空。

“咕呱、咕呱!”

到处都是铺天盖地的黑灰色飞禽……

腥臭,笼罩了四野……

安次是一个县,后世隶属廊坊辖下。

这是一座古城,昔日汉高祖攻下这里,特在此设立安次县,寓意“安定和谐之地”。

然而,这座持续了一千八百年的安定和谐之地,今日竟然狼烟滚滚。

安定和谐的安次,成了一座空城……

百姓……

没了……

……

一行半大少年,腰间佩戴着名贵的羊脂玉,两根小发辫上,竟然套着金丝编制的发绳。

他们身着红色镶白边的镶红旗小布甲,一看就是贵人们的子嗣。

按照清廷的制度,待到雍正继位后,这就是拿饷银的养育兵了。

此时的少年们,还没有铁杆庄稼。

只有逢年过节、三五时节的赏赐。

少年们正大声说笑着,奔驰在卢沟河、凤河两河夹持的良田上。

在他们的身后,一群镶红旗的大头兵,正亦步亦趋的跟着。

一个少年骑士弯弓搭箭,对着远方就是一箭:

“各位阿哥,这一箭,就是我家所有了。”

阿哥不是什么琼瑶剧中皇子们的专有称呼,旗人家的孩子,都叫阿哥。

一如格格……

“哈哈哈!”

众人哄笑着:

“那是自该,万岁爷和摄政王发下了圈地令,咱们虽然是下五旗的,抢不得京师周边那些良田。

但是,正所谓下手快就有好的,下手慢就拿差的。

这一带,被咱们镶红旗抢到了。

咱们旗内的划分,已经定下了。

可是说好了啊,一马加一箭,谁占了就是谁的。

你们谁的马儿要是跑不快,占的少了,可就不能在耍赖了。”

说笑间,众人已经行到了箭矢落地所在。

先前那个射箭的少年,从马鞍上取下绳索,拿出木桩,使劲钉在了地上。

“走!艾里多格,该你家的了!”

“你这小子老是不服我,今日便让我看看,你能落得了多少!

可别说我没让着你,这一马、一箭,是大人们定下来的规矩。”

那少年繁身上马,对另一个少年说笑道。

八旗大军,能出动的,都已经跟着多铎远征李自成去了。

这一群半大小子,就成了圈地的实际分配者……

艾里多格双腿一踢马腹,战马瞬间奔腾起来。

“啪!”

艾里多格挥舞着鞭子,恶狠狠的抽在马屁股上。

战马吃痛,扬起四蹄,疾驰而去。

“艾里多格,你耍赖!

不带还先跑几步的!”

“嘿嘿嘿,说的是一马之地,可没说啥时候抽鞭子啊!”

奔远了的少年,扭头丢下了一句话,已经没影了……

一众少年,大呼小叫着,纷纷纵马缓步追了过去。

就在这一行少年走远后,身后跟着的八旗兵丁中,一个章京伸手指了指远处的村庄。

不需要用言语来指挥。

数十个八旗大军,直扑村落而去。

很快,喊杀声,求饶声,哭泣声,女子凄厉的嘶喊声……

响彻了安静的小村落!

……

小半个时辰之后……

几十个腰包鼓囊囊,马背上也驮着布匹、粮袋的八旗军,长枪上挑着鸡鸭,驱赶着猪羊,衣衫不整的走出了村子。

身后……

火舌,冲上了云巅……

在哔哔啵啵的火舌爆裂声中——

不知存在恒古多少年的村落,化为了一片火海。

焦臭味,传遍了荒凉的田野……

……

这就是《圈地令》!

史书上一笔带过的圈地令。

臭名昭著,从顺治入关起,持续到康熙二十四年为止(官面上的停止),持续四十余年的大迫害开始了!

无尽村落,化为了灰烬。

被抢占了土地的百姓,大多都被捅死在了村落里。

唯有零星一些幸运儿,才会遇上了稍微有点脑子的八旗兵。

他们会杀死妇孺、老幼,留下丁壮。

这些被留下了性命的壮年,会被赶到关外、或者海边的不毛盐碱地,让他们耕作……

这就是历史书上一笔带过的“清初六弊政”之《圈地令》……

后世的研究人员,心怀良善者,会在一处处故纸堆里,找寻到被害者的大概数据。

却没有人去还原,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

面对只拿下了京畿,甚至大部分都在反抗的弹丸之地,清廷究竟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竟敢如此内外皆残酷统治。

难道,他们就不怕被缠住了手脚,然后被南明反攻吗?

亦或是——这天下的那些豪绅们,已经默许了他们的举动?

人数只有十几万的八旗朝廷,面对的是一个人口超过两亿,豪绅遍地的大明啊!

不说八旗这样的一小撮敌人,就算是五胡乱华时代,混乱的北方大地上,都还有一座座堡坞,是他们不敢触碰的存在呐!

这个道理,从来没有一个研究者,敢于去猜测……

【只有我这个傻子……

明知道这么写不会挣钱,还偏偏守着虚无缥缈的骨气……

为了写这个,我推了千字150的约稿,只因,他是真实的历史……】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