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我崇祯绝不上吊火之虎vvvv

第517章 京师不杀群臣,带来的好处

  • 作者:朱由检多尔衮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6 16:10:26
  • 完书字数:5676

哦,对了……

前些时日,云南沐国公,听说左良玉要回朝,于是将云南的各色武器,给收拾了十几车,拜托左良玉一并送了过来。

(特意说一句:

沐国公沐天波,最后殉国于缅甸咒水之难。

崇祯十五年,大明风雨飘摇,马士英派人回家乡贵州招兵买马,保卫中都。

此时,年方25岁的沐天波,将征南将军府的小两千兵马,一并交给了马士英。

然而,游击将军李章玉带领的首批千人,却被徽人屠戮,史书上的记载是只有700人。

这剩余的六千人,最后跟随马士英一起,全部战死在清灭弘光之战中。

这一点,与后来的川军,何其相似!

而没了兵马的沐天波,却被云南土司欺负的流离失所,两年后,崇祯皇帝自尽,沐天波就被土司从昆明给被赶到了大理,直到大西军开始与永历联合,他才重回昆明……)

……

这些东西,朱由检自然是不屑于使用的。

毕懋康研究的底火,已经初见成效,唯一的难题就是硝化不稳,只要他解决了这个——

火帽就能给投入实战了!

有了火帽,连发枪就不是梦!

别的不说,那左轮还是轻轻松松没啥难度的!

毕竟,大明的迅雷铳(18管)、五雷神机(3-7管),就是多管火枪!

到时候,军官人手一柄左轮……

这特娘的比啥火力都猛!

要是再倒腾出来了盒子炮……

我滴个娘咧!

朱由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试想一下,就算是到了民国的时候,谁的警卫要是人手一把快慢机,那就哪里都敢去了。

当年那个快慢机旅,可是轰动全国啊!

……

不说别的!

只要能连发的左轮量产,那就是碾压!

都有了摩托车了,还要什么宝马哟!

……

朱由检大手一挥,这些存货,老子全卖了!

当初刚刚穿越,他就定下了这个计划!

那些逼宫的百官,他之所以不杀,就是在等着这一刻呢!

留着他们给李自成拷饷……

这才能利益最大化啊!

……

听到了皇帝的话,宋献策的眼睛,瞬间就开始放光:

“敢问陛下,可能售卖十万杆火枪?”

“最好是那种燧发的光化枪。

当然,这等神物,外臣也知道颇为难得的。

就算大半都是火绳枪,我们也心满意足了。”

“还有,外臣恳请陛下降低一些价格,若是前番交易的价,我们吃不消啊!”

朱由检笑了起来:

“朕说过,你我皆是汉家儿郎!

李自成前番更是将秦王、晋王、以及一些不降与他的大臣,都给朕送了过来。

这份情,朕还是要记着的。”筷書閣

“这样吧!”

朱由检一摆手:

“前番给予你们的火绳枪,是五两银子一杆,光化枪,是二十两银子一杆。

朕今日做主,还按原价计算。

但是,朕送与你们迅雷铳、一窝蜂、白虎齐奔箭、万人敌等神器,千门!”

这可都是好东西!

宋献策大喜,赶紧致谢。

朱由检一张嘴,就给他们送了几十万两银子的武器啊!

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朱由检摆摆手,继续道:

“至于火炮,也是这样来,咱们还是原价买卖。

等买卖完成后,朕附带送与你们不低于一万枚手榴弹。

宋先生以为这样可好?”

宋献策噗通一声就跪下了:

“多谢陛下!

臣替我家皇帝,谢过陛下的大恩了!”

……

谈妥了大方针,自有官吏去详细的推敲买卖的细节问题。

朱由检在宫中赐宴宋献策一行。

此间繁琐,自是不提。

第二日傍晚。

王承恩将一份详单,放在了朱由检案头,汇报道:

“陛下,臣等已经与宋献策谈妥了,这是此次与李自成的交易情况。

单枪支火炮方面,所得银钱七百三十六万二千五百九十五两。

粮食方面,宋献策首批购买的粮食是十万石,所得银钱五十万两。

还有,修建道路的事,宋献策已经答应了。

但是,他要求分批支付。”

“可以!”

朱由检笑道:

“这条路,李自成同意不同意,朕都是要修建的。

你吩咐下去,武器款项还是以前的办法。

先给银子,后交货!

修路的首批款项,尽量争取五成的份额,最低限度是三成。”

可以这么说,李自成给他两千万也好,给他六百万也罢……

这都是白捡的!

有了这笔银子,他就敢再招收千万流民,将通往武昌三镇的道路,分段修建起来!

拿着李自成的钱,奠定华夏数百年辉煌的根基。

这个买卖,可不要太划算了!

朱由检喜形于色。

看看,看看!

这就是手腕!

当初他若是压不住怒火,直接斩杀了逼宫的百官……

李自成去哪里拷饷哟!

要知道,这一单做成了,他几乎将李自成搜刮所得,给拿走了一小半!

三千多万两银子啊!

他若是当初犯傻……

又怎么能得到三千多万银子呢?

……

王承恩当即就去找了宋献策。

这件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毕竟,鞑子可不等人!

此时的鞑子,之所以还未大举南下,无非是在等着黄河冰封罢了!

这是一条天险!

历来草原大军,若想南下,大都会等到冰封之后。

只要黄河上冻,鞑子的二十万大军,必然会立刻南下的!

眼见朱由检如此爽利,宋献策当即在四成首付款的合约上,签下了大顺开国大军师宋献策的大名。

更是盖上了大军师的印章!

这就算了,雷厉风行的他,更是连夜派遣随从,当晚就将合约朝西安送去。

并催促李自成尽快支付款项。

……

耕作大事迫在眉睫,李自成急需种子。

收到消息的李自成,见宋献策已经谈妥,哪里敢迟疑。

当即就将第一批白银,八百万两,起送汉都。

大明这边,一船船的物资,也开始北上。

双方合作以来,最大规模的交易,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

朱由检的征召令已经下发。

交易还未完成,宋献策无所事事,索性就继续转悠起来。

朱由检已经给各地下达了放行令,只要不涉及到了核心机密,都允许宋献策参观。

这一日。

正看着一座座水力机械发呆的宋献策,忽然就听到了阵阵欢呼:

“参军,参军,参军!”

一阵阵整齐的呼喊声,从江畔作坊里传出。

宋献策探着头,朝一个叫做大明养殖场的作坊看去。

这是一处养猪的作坊。

听说是用糖厂压榨后的废渣,当做了喂猪的饲料。

那饲料具体是怎么做的,宋献策并不知道。

但是,他却知道,采取了那种叫做饲料的颗粒物后,一头生猪,从原本每天需要几十斤青草,到了而今只需要五斤饲料的地步了。

而原本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养成的生猪,而今更是只需要半年时间,就能长到了两百斤……

高糖的食材,自然是容易发胖的……

宋献策仔细打听了一下,听说那些饲料里面,掺的有骨头粉,所以喂养的食料,才会这么少。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