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王弋甄姜邙山之北

第135章 染血的洛阳(十)

  • 作者: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6 08:31:47
  • 完书字数:8802

沉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尽管太阳的一缕触手已经触及到了地平线,但骑士们依旧驾驭着胯下战马震颤着大地,想要将光明的希望按回去。

他们不喜欢阳光,因为他们就是杀戮本身。象征着绝望的军旗怎么可能去迎接新的希望?

上万人的骑兵队伍壮观的难以想像,成片奔腾的洪流能淹没所有敢或者不敢阻挡他们的一切。

青年将军神色肃穆骑行在最前面,犀利的眼神注视着周围任何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

骑士们满脸疲惫,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多少天急行军了。每日的行军路程已经不能用时辰计算,甚至不是依靠骑士们的体力,而是要看他们战马的体力。

只要战马能跑,那就要跑下去。

这不是一个好选择,稍有不慎战场上依靠的伙伴就会累死。

可惜他们没有选择,这是军令,大过天的军令。

不得不说,许是老天也是欺软怕硬的货色,成片的乌云将天际遮住,把阳光挡在了骑士们的视线之外。

骑士们松了口气,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疲态展露在世人面前,他们西北的汉子就是要打最硬的仗,骑最烈的马,睡最美的姑娘……

或许最后一条不太行,新主公的军规太严,这条是要掉脑袋的。不过没关系,他们的饷银足够回家明媒正娶一个,想怎么睡,就怎么睡。前提是……活下来。

和骑士们不同,将领却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一位同样年轻的将领看了看天色,策马来到领头的将军身边说道:“张将军,你看这天色……”

张郃的脸上同样凝重,兵法学了许久,自然清楚这种云彩意味着什么。

只是他心有不甘,凝声问道:“田将军,天黑之前我们能到吗?”

田豫很是无奈,天黑之前能到吗?天黑之前必然到不了啊!

“张将军,将士们尚可坚持,可是战马……”田豫没有说完,没必要全都说出来,张郃只是需要有人确定他的想法罢了。

张郃非常头疼,快要被烦死了。

自从到了青州一路上都不顺,想着在平原补给一下吧,结果张辽将所有的物资全都打包带走了。

想着休息两天渡河吧,黄河涨水,再不渡河就过不去了。

想着赶紧去剧县吧,青州这破地方除了山就是河,时不时还来两个湖泽,实在是影响行军速度。

现在就更别提了,眼瞅着剧县不远,结果马上就要下雨。看这云层的颜色就知道这场雨不小,躲都没地方去躲。

绝对不能淋雨!这是王弋下达的死命令。

古代军队的卫生条件可以说相当恶劣,都是些人死鸟朝天的糙汉子,谁能注意谁的形象?一旦出现感冒发烧这样的传染性疾病,那就是一得一大片。

况且现在伤寒肆虐,稍有不慎就不是战斗力大打折扣这么简单了,能有多少活着回去的都很难说。

所以张郃现在很想掐死郭嘉,打仗选什么不时候不好,非要玩儿这种惊险的操作?

“入城吧。”

张郃下达了命令,他们现在离寿光不远,用不着半个时辰就能赶过去。

田豫听到后开始传令,他自己曾经就是一军统帅,很清楚做这种决断到底冒了多大的风险。

入城就意味着要和百姓进行接触,很有可能被传染伤寒。

可现在是春季,不入城的话被雨一淋风一吹,那结局可能会更惨。

得到命令后大军开始缓缓改变方向,绝大部分人都松了口气,好歹进城能吃顿热乎的。

很快,骑士们便来到了寿光城下,他们的出现差点把寿光县令给吓死。

郭嘉那帮人已经很猛了,现在居然还在增兵,这是要一把弄死袁本初的节奏啊。

而且有个很严重的问题摆在他面前,寿光确实是个大县,城池够大、民居也够多。可想要容纳下这一万多军卒也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更何况人吃马嚼的,寿光出不起啊。

好在之前郭嘉打寿光的时候建了军营,虽然目前已经废弃,可临时躲躲雨问题不大。麻烦的问题是补给。

张郃的这支军队很特殊,王弋手下所有的军队都有后勤兵马,就连在并州镇守的关羽都被要求建立后勤部队,但张郃这支却没有。

不仅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

他们甚至没有什么具体的作战目标,由于高机动性以及擅长突破作战的战斗方式,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深入敌后,破坏一切可以破坏的东西。

他们没有盟友,所过之处皆为敌人。他们也没有补给,敌人的粮食就是他们的口粮。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补给,超级大锅盔王弋还是给他们配来应急的。问题是这种东西只能应急,到了城池还不能吃顿好的,很影响士气。

面对还没讨要便开始诉苦的县令,张郃二话不说就将宝剑递了过去,并且说道:“这东西给你做抵押,也不要你能有多好的东西,有粟米汤饭就行。”

张郃的行为完全就是不要脸了,说好听点他压的是一份人情,可说难听的这就是明抢,试问天下有几个人敢接这柄宝剑?

真要敢上手,张郃的亲兵就敢以抢夺兵器袭击上官为由,就地砍了这个不知好歹的货色,更别提外面还有一万多如狼似虎的猛士在虎视眈眈。

县令当场就给跪了,扯着头发说道:“将军,你要是想杀我随便,可我真的拿不出粮食了。今年的春汛有些异常,千乘和临济已经在往南运送百姓了,粮仓里的粮食都是救命用的!”

“不知好歹!”

一名校尉见状怒喝一声,拔剑就要砍了这个磨磨唧唧的文人。

在这些人眼里军队就是为了那些贱民拼命的,吃他们点东西是看得起他们。

“行了。”田豫看不下去,制止了校尉,沉声对县令说道:“这样吧,汤饭就算了,煮些菜汤给我们就行。野菜总该有吧?”

“有有有!这就去准备,这就去准备!”

县令如蒙大赦,赶紧出去准备。

其实野菜也没有,青州已经穷的快要吃树皮度日了。现在还没吃,完全是因为这些个县令够给力,尽量维持着百姓们的日常生活运转。

可现在没有也得有,小命和野菜之间,他就是现种也要给种出来。

现种是扯淡,县令回城之后组织了全县的百姓去挖野菜,供给张郃的军队。

张郃看到这一幕后沉默良久,曾经他渴望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现在依旧如此。可当他看到衣衫褴褛的百姓们艰难忙碌的时候,不知为何他觉得建功立业似乎没有那么美好。

上位者要操心的时情很多,作为从少年时期便跟随着王弋的第一位武将,他已经有些看不清楚王弋了。

曾经的王弋爱说爱笑爱闹腾,现在张郃都不敢大声和王弋讲话,王弋身上的威势愈发加重,有些压得人喘不上气。

张郃一直不明白,人的气度为什么能发证这么大的转变。想了想幽冀那些百姓过的日子,张郃忽然觉得或许不是王弋变了,而是百姓们将某种东西加持在了王弋身上,才能让王弋发生这种变化。

究竟是什么张郃不明白,但他清楚自己追随的人并不是那种为了权势不顾一切的人物。

张郃不知道王弋这么做是对是错,反正曾经家中的教导和王弋是相悖的。张郃希望王弋最后是正确的,看到百姓们有底气度过一个个难关,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成就感。

“将军,这要挖到什么时候去?我们就这么等着?手下的儿郎们会闹的。”

一个校尉有些不忿,以这些泥腿子们的速度,想要吃上一口热乎的得到什么时候去?天黑都不一定。

“等吧。”张郃没有回头看到底是谁说的,只是沉声说道:“这么多天急行军下来,今天好好休息,过几天还能不能休息就不知道了。再说了,他们不是正在为你们那口吃的拼命吗?谁都不欠谁的。”

“不敢,不敢。多谢将军体恤。”校尉没有再继续纠结饭食,而是解释道:“将军,我们不怕辛劳,也不怕死伤。当兵图个什么?不就是不想和这些泥腿子一样种田吗?拼命而已,嘿!咱的命啊,挺贱的。”

“贱?可一点儿也不贱。”张郃转过头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苦笑着说道:“你知道你们随身带着的三支长枪造价几何?身上那几件护具又花费多少?马鞍、背包、劲弩都是不小的挑费。这些还都不是最贵的,你们知道训练你们所耗钱粮是多少吗?自己想一想,现在的你们能打几个从前的自己?”

校尉一愣,这件事他还真没思考过。自从投降王弋之后就在幽州不停的训练,每天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根本没时间去思考这些有的没的。

如今想来自己这帮人确实实力增强了不少,以前只知道一窝蜂冲上去,凭借悍勇和马术与敌人搏命,现在光阵型就练会了好几个,更别说在幽州吃得好,自身力量也长了不少。

“这些东西都是哪来的?还不都是这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们给你们的?”张郃见校尉神色茫然,只得解释:“你谁都可以看不起,大不了就是拼命罢了。男儿生于天地间,血溅三尺马革裹尸总好过哀叹于塌前。但眼前这些人你要敬重,他们给了你血溅三尺的本钱。”

也不管这些刀口上混日子的混不吝能不能听明白,张郃打马回了军营。他不太喜欢这些手下,性子里都野的很。降服很容易,但想要扭转这些人一根筋的思想却很难。

大雨如期而至,先是划过几缕丝线,紧接着便跳过连绵,直接来到了倾盆的状态。

“娘的。”校尉走进帐篷,嘴里絮絮叨叨:“老天爷也是眼瞎,没看到这里有人吗?还往下滋尿?”

本来有些肃穆的气氛被这句话给缓和了不少,田豫无奈摇了摇头,心道没见识也有没见识的好处,至少能无忧无虑。

可惜田豫是个有见识的,他刚刚仔细研究了一下地图,对刚进来的张郃说道:“张将军,寿光到剧县一日便可,但我们真要直接去吗?”

张郃拿过地图看了两眼,他们的目标不是青州而是徐州,没必要在青州和张辽他们浪费时间,赶紧找条路去端了袁绍的老家才是正理。

问题是想要抄了下邳并不容易,张辽打了这么久,该知道的肯定早就知道了。徐州水路发达,骑兵进行大规模的纵深穿插非常困难,他们必须找一条不会有阻拦的路线。

“你说……那个荀衍会走泰山还是开阳?”张郃在地图上点了两个地方。

这两个地方都是去徐州的必经之路,怎么绕也绕不开。

但这两个地方又非常麻烦,泰山郡自不必说,名字里面就带个山,自古就是易守难攻的地方。

开阳也好不到哪去,虽然四周一马平川,可怕就怕这个一马平川。

开阳周围出了它以外就没有其他的城了,四周又有好几条大河,张郃根本不敢从那里绕,不然很可能全军都陷入泥沼之中。

两人都开始默不作声,带兵打仗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必须慎之又慎,不然很可能全军覆没。

最终还是田豫先开了口:“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守开阳,泰山易守难攻,只要派遣几员得力战将守住便可。”

“那就走泰山!”张郃定下了论调,他还是比较信任田豫的,两人推演过数次战事,他都是输多胜少,田豫的能力很得他的认可。

定下行军路线张郃便放松了许多,看着田豫玩笑道:“正好可以先去剧县那里转一圈,到郭奉孝那里吃顿好的,顺便抽他一顿,哈哈……”

田豫也笑了笑,只是没有答话。张郃和郭嘉属于老人派,是早期跟着王弋的。而他则被归到了冀州派里,有些玩笑只能听,不能说。

两人的想法很好,也确实猜到了荀衍最初的想法。可惜两人不知道袁绍镇守青徐的将军差不多都被张辽砍干净了,荀衍只能放弃开阳驻守泰山,这样至少能保住兖州不失……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