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王弋甄姜邙山之北

第101章 进击的袁氏(七)

  • 作者: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6 08:31:24
  • 完书字数:13816

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布不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但自从他被公孙瓒坑了一把狠的之后对大部分事情都保持怀疑的态度。

这就导致了吕布一旦不信任袁隗就永远也改变不了。

不过吕布倒是很信任袁术,他将袁隗计划告诉了袁术,希望袁术能有所防范。

“呵呵呵……哈哈哈……”

袁术听完吕布的话之后放肆的大笑着,半晌后才缓缓说道:“奉先,既然你想统兵,说就是了。拿着虎符,我麾下士卒皆由你统帅。去,干掉袁隗,将丞相之职为我取来。不!我们直接进皇宫!遮遮掩掩、犹豫不决,一群无胆鼠辈,能成什么大事?”

“是。”

吕布答应一声接过虎符,心道袁隗果然没有说错,袁公路野心真的非常大。

可是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是杀人的那个,只要负责杀人就好了。

调兵遣将,吕布兵分两路。一路杀奔袁隗府邸,一路由魏续带领前去占据皇宫。

其实说起来吕布更信任陈珪一些,当时就是陈珪劝他投袁术的,陈先生讲话条理分明、有理有据,将他说得服服帖帖。

不过陈珪现在却不怎么想说话了,他来帮袁术完全是因为和袁术关系好,袁术也够意思,没拿他当手下。

谁能想到袁术的野心这么大,他可不想当官,一旦当官就会暴露在众人视线之中,陈家还在徐州袁绍的治下,万一两人打起来殃及到陈家怎么办?

他准备开溜,只是开溜需要一个借口,用什么借口好呢……

陈珪在思考对策,袁术看到他纠结的样子有些奇怪的问道:“汉瑜,怎么如此表情?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难事?你就是我最大的难事!

陈珪在心中暗骂,嘴上却说道:“公路,你可是想……我劝你不要这么做。”

“为何?”袁术有些不高兴的问:“你难道不看好我吗?”

“董卓这么做成了众矢之的,前车之鉴啊。公路,洛阳不是一个好地方,四面皆敌。你若真的有心,不如撤回江南。”

陈珪忽然侃侃而谈,他现在想到回去的办法了,于是劝袁术:“刘氏如何能得大位?皆因战将勇猛,谋士果决。如今公路得吕奉先,战将无忧。只需寻得张良便可。在哪里得大位都一样,主要是那枚印玺……”

袁术沉默片刻,盯着陈珪忽然大笑:“哈哈……汉瑜,你便是吾之子房!”

“不敢,不敢。”陈珪赶紧否认:“我怎配和留侯相提并论?公路,洛阳真的不是久留之地啊。若是等袁本初来……”

这不能怪陈珪怂,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怂,不然也不会单人匹马去劝降吕布了。

像他这种一心为了家族的人在汉末很多,但他这样完全是因为自身的经历。

下邳陈氏乃是当地大族,但真正显赫的时候却在汉末,当时陈家出了一个太尉——陈球。

按理来说陈球只要好好当官,陈氏必然会崛起为汉末有数的大世家,甚至能比肩颍川那个同姓,要知道陈球第一次出任三公之职可是司空。

奈何陈球运气实在不怎么样,上任时遇到了地震和日食,就没在三公之位上待多久。

当时面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情况皇帝必须要向上天请求宽恕,再找个倒霉蛋儿背锅。

很不幸,陈球就是那个倒霉蛋儿。

其实陈球也不用这么倒霉,只要他疏通一下关系,走一下宦官的门路,仕途必然畅通无阻。

可惜他并不想这样,到后来甚至准备干掉那些宦官。

陈球的结局有些悲催,他们诛杀宦官的计划不出意外还是出意外了,因为走漏风声他被处死。

陈球死后陈家迎来了动荡,他的两个儿子陈瑀和陈琮整天和党人搅在一起。特别是陈瑀十分看不惯路中悍鬼袁公路。

作为两人的族兄,陈珪和袁术的关系相当不错,所以几人的关系并不好。

因为家族内部矛盾,再加上目睹了陈球的死亡,造就了陈珪一切以家族为先的性格。

这次他愿意出山辅佐袁术完全是看在私人关系上,一切以家族为大的陈珪不可能让私人关系影响到家族的存亡。

可袁术却不这么想,他觉得陈珪是他的手下,于是再思考片刻后,他决定听从陈珪的意见,拿到玉玺之后他就退守汝南。

袁术要向家族中的那些人证明,能完成袁氏大业的人只有他袁公路,其他那些阿猫阿狗名望再高也没用,都是虚的。

他……成功了,至少目前来说成功了。

方天画戟之下没有一个义父是活着的,吕布不负所托,几乎解决掉了袁隗一家。

除了被安排在长安的袁胤以外无人生还。

更意外的是吕布居然在袁隗家找到了玉玺,看到玉玺的那一刻,即便吕布再蠢也明白袁隗想要做什么。

于是他财物特不要了,二话不说带着玉玺找到了袁术。

袁术也是相当痛快,召回和禁军对峙的魏续,打开南门迅速撤向轘辕关。

袁术搞出来的动静可不小,王弋和曹操都察觉了。

由于事发突然,两人想也没想,马上点兵攻城,一刻都不拖延。

现在攻城与否已经完全没必要了,诺大的洛阳守军不足四千,城墙都站不满,几乎被两人的军队一波冲锋拿下。

曹操和王弋几乎同时进城,曹老板目标明确,他派人以最快的速度接管皇宫。

而王弋这边就麻烦了许多,可以说是天大的麻烦,主要他想要的东西太多了……

“公达,你带人立即去东观,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天黑之前我要看到东观中所有的书籍全部运出洛阳。

翼德,你亲自带兵去接郑玄,务必保证他的安全。

文优,我给你一千兵马先将董璜和董白接过来,然后你自行去找袁隗吧。

元皓,随我入宫,我们……妖气捞尸体。”

王弋下达着一条条的命令,时间太紧了,他都没有准备。

果不其然,王弋在门口被夏侯惇堵住,理由是皇宫重地闲人免进。

这可给王弋气得够呛,指着夏侯惇骂道:“夏侯元让,我和你哥坑人的时候你还在蹲大牢呢!你有什么资格拦我?”

夏侯惇没想到王弋会直接开喷,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有些倨傲的说:“王中和,你以为你是谁?这里是皇……”

“揍他!”

没等夏侯惇说完,王弋命人先一步动手。

典韦拎着双戟直奔夏侯惇,他已经好久没打人了,这一次要揍个痛快。

而且蓟县那次就连他这个铁憨憨也觉得太丢脸了,主公在身边受伤,那就是他的耻辱,当时他被甄姜骂的都有心理阴影了,这回正好发泄一番。

夏侯惇虽然很嚣张,但他可不蠢,明白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

眼见典韦大手抓来,他一个闪身躲过这一击,向王弋冲了过来。

可当他看到站在王弋身后眯着丹凤眼的二爷和大刀的时候,很识趣的有抛了回去。

毕竟关羽一刀斩将的表现实在是唬人,夏侯惇看不出他的深浅。

前后都是虎背熊腰的大汉,夏侯惇心中没底,果断选择了群殴。

“来人!”

“范方!”

见夏侯惇喊人,王弋果断让卫士营出阵,他可不相信这些连甲胄都没有的步卒能放翻武装到牙齿的卫士营。

事实也确实如此,看到卫士营那一身装甲,夏侯惇的手下有些畏缩。

不过他们到没有退却,王弋身边只有这五百卫士营和二爷的八百校刀手,数量差距不小。

“住手!住手!”曹操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跑过来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元让,你放肆了!”

“得了吧。”王弋没有留情面:“你要不是再一旁看着,我王字倒过来写!”

“呃……中和啊,你先让这位猛将停下如何?元让要断气了。”曹操气势一顿开始哀求。

夏侯惇的处境确实不怎么样,他是马上战将,互相斗殴有不能用兵器,所以他很吃亏。

“让开。”王弋的声音有些发冷,沉声说道:“你知道我要什么。”

“中和……”曹操也有些不高兴了。

“让开!”

王弋大喝一声说道:“曹孟德,我没时间和你废话,等袁本初来了,你一也要没时间了。”

看到王弋不顾忌情面曹操就知道两人彻底决裂了,他脸色铁青的挥了挥手,示意士卒让路。

形势不如人,自己虽然人多,但战斗力和王弋的人比不了。

况且王弋说的没错,他目前主要的精力要放在布防上,毕竟洛阳和虎牢关之间就几个县,根本指望不上那些人能挡住袁绍。

王弋带人来到江什提过的那个水井边,发现巨石依旧盖在上面。

推开石头,从中打捞出一大一小两具尸体。

确切的说是两具骸骨,肉早就烂没了,只剩下白森森的骨骼。

王弋叹息一声,蹇硕如何他不在乎,只是这位未来的帝王死的着实有些憋屈。

他曾答应吕强保护这个孩子,可惜他失约了……

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王弋命人收敛好,找来两个老宦官询问刘宏的尸首在什么地方。

老宦官战战兢兢的回答了王弋的问题,只是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刘宏没有被董胖子一把火烧了,而是被装殓以来停放在一间没人居住的宫殿里。

王弋命人将刘宏抬走,看了看曹操派来监视的人,转身出了皇宫。

他说话算话,说是要这两句尸体就要这两具尸体。再者说现在的他面临最大问题已经不是能得到什么了,而是该如何从洛阳安全退回冀州,他可不相信曹操会那么好心放他离开。

王弋想的没错,曹操一边命人接收布防,一边研究怎么坑王弋一把。

坑死王弋肯定不行,曹操没把握解决王弋那些疯狂的追随者,但绝不能让王弋这么痛快。

就在王弋快要出城的时候,洛阳城门忽然关闭,曹操带人将王弋团团围住。

“中和,交出来吧,你要那东西没什么用。”曹操阴沉着一张脸,向王弋伸手讨要。

王弋有些疑惑:“交什么?你想要什么?”

“当然是玉玺!”曹操大声说道:“我本是好意让你收敛先帝圣体,没想到你居然敢偷窃国之神器?”

“曹孟德,你真的想死吗?”王弋双眼一眯,他觉得曹操是故意的。

曹操当然是故意的,他派人全程盯着王弋,自然知道王弋没有去存放玉玺的宫殿,只是现在玉玺没了,那王弋就是最好的背锅侠。

而且王弋的名声一直都很好,虽然本人没什么名望,可幽州和冀州确实少有的平和之地。

再让王弋发展下去,他的名望绝对会暴涨,到时候会有无数人才臣服他。

曹操不想看到这一点,发现玉玺不见了的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这个泼脏水的计策。

王弋也不是好相与的,淡淡的说:“说我拿了就放出证据,不然你不会有好下场的。”

说罢,他做了个手势。

一直跟着的马车边忽然跳上去几个人,七手八脚迅速将马车拆开,一台床弩漏了出来,长矛般的箭矢上闪烁着危险的气息,目标就是曹操。

曹操心中一沉,他没想到王弋居然有这种东西,看来这次他要吃亏了……

沉默片刻,曹操咬着牙示意放行。

王弋却得寸进尺,让关羽带人迅速抢占了城门。

“王中和!”曹操指着王弋的鼻子说道:“你想做什么?想要做过一场吗?”

“我无所谓,打就打呗。”王弋耸耸肩,他也没办法,荀攸和张飞还没弄完,曹操敢关一次门就敢关第二次。

看着五百卫士营,曹操带人掉头就走。

他不是什么输不起的人,来日方长嘛……

不过他在心中暗暗发誓,自己有一天身边的甲士一定要比王弋更多!更强!

东观内的藏书是海量的,而且搬运的时候要十分小心。王弋说是要天黑前运走,荀攸却足足搬了一天。

张飞的情况也差不多,在洛阳中居住的文人大多家中富庶,需要搬运的东西很多。即便他已经强行下令轻装简行了,可财物能舍弃,书籍是万万不能丢的。

张飞素来尊敬文士,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只能耐着性子等这些人整理好。

王弋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东西,能征用的车架全都征用了,士卒身上依旧大包小包挂满,变得异常臃肿。

而且他还得知了一个坏消息,坊间传闻王弋偷走了玉玺,意图篡汉。

这件事就连郑玄都亲自过来过问了,王弋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满肚子坏水的曹操散布的谣言。

对此他无可奈何,手头上的事情太多,他管不了这些了。

刘晔在傍晚的时候已经来了,同时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甘宁到了,可以接应他们从水路回冀州。

坏消息是王弋附近唯一一支机动支援部队,赵云和他麾下的五千骑兵暂时用不了了。

荀彧让刘晔给王弋带了一封信,信上说赵云的兄长在前些时日病故,需要赵云回去处理丧事。

王弋看完后一阵头大,处理丧事什么的都是小事,问题是赵家在常山也是有头有脸的家族,如今家主病故,作为唯一的亲人赵云必须回家服丧,这一去就得是三年。

对此王弋还不能隐瞒,必须尽快联系到在黄河对岸埋伏白马的赵云卸任回家。

四百年孝道统治根深蒂固,王弋以后若是想一直拥有赵云,就必须让他尽快回去。

饮鸩止渴这种事万万做不得,他让张飞派人去联系了赵云。

但是这件事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突袭白马的计划必须更改,需要调动的人员非常多。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将书籍装上船,乐进派人来报,上党郡的杨奉出兵了。

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长安在这个时候选择动手,很有可能是得知了董卓死亡的消息,想来试试有没有机会夺回长安。

王弋派人回信让乐进撤回冀州,司隶这个破地方他一刻也不想待了。

其实司隶对王弋还是很好的,他起家就在洛阳,而且洛阳对他也非常照顾,因为就在甘宁来接应他的第三天,袁绍终于突破了成牟和巩县,兵临洛阳城下和曹操对峙。

此时王弋刚刚下船往邺城走,他对洛阳是什么情况一点儿也不关心,因为他现在的情况不怎么好。

听闻王弋班师回城周边村镇的百姓自发前来迎接,热情高涨不说还带了许多粮食劳军。

看着这些衣着简陋的人王弋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以前看小说时总觉得穿越者再异世界称王称霸多么威风凛凛,现在才知道这份权力背后的责任沉重得难以想象,压得他都有些想要逃走。

说来也好笑,王弋在以荀彧为首的一帮古代大佬的辅佐下兢兢业业治理治下领土,结果忙碌了好几年得到的结果却是仅仅让冀州百姓都有一件衣服穿。

真的只是只有一件衣服穿,而不是有一件新衣服穿。只能做到小丫头不至于赤裸着身子,百姓不需要去扒死人的衣服。

这还仅仅是幽冀二州,并州还达不到这种情况。那帮脑回路清奇的南匈奴能把老好人梁习逼到动刀子砍人,也算是有本事了。

而且并州还有饿死人的情况,百姓别说衣服,吃饭都是问题。

一面和百姓打招呼,一面拒绝着百姓们的好意,王弋是缺粮,但也不能用这种方法募集,也募集不了多少。

独自一人的时候王弋偶尔会抱怨,既然让他穿越了为啥不给个系统?唰唰唰从里面变出玉米、红薯、马铃薯时间多爽的事情!

当然着就是他的意淫,也只能想想。

有些烦躁的一路回到邺城,还未等休息,虞翻又找上门了。

虞翻来的目的只有一个,他要劝王弋修墓,王弋自己的墓。

在他看来幽冀的民生已经相当不错了,饿不死人是世家对百姓的最高标准,显然这个标准已经达到,王弋是时候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准备了,毕竟修建一座配得上王弋日后成就的目的少说也要十几二十年,幽冀的财政现在也负担的起。

“你信不信我现在挖个坑就把你给埋了?”王弋脸色黢黑,他还在考虑怎么让民众生活更好,结果刚回家就有人建议他干些劳民伤财的事。

虞翻却理所当然的说:“主公,您未来必登大位,这种事宜早不宜迟啊,有备无患。”

“张白骑,张白骑!”王弋大声叫来他手下的首席神棍大声说道:“你带着虞仲翔去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风水非常好的地方。我私人出钱给你,你在那里盖一座宫殿。不要装饰也无需华丽,规划好里面的布局,我死之后棺椁就停在里面,无需下葬也不要任何陪葬品,早个台子放棺椁就行。去吧!让他别在这里烦我!”

“主公不可!”虞翻当即反对:“《葬经》有云……”

“滚!妈的再废话我现在就把你葬了!”王弋暴跳如雷,大有虞翻在说一句就埋了的意思。

张白骑见状拉着虞翻赶紧走了,人主是不在乎他人生死的,像虞翻这种作死的行为还是少干为好。

一旁的荀彧见两人走后沉默片刻说道:“主公,我也不建议您这个做。太过潦草了,不和礼制。”

“唉……”王弋叹了口气说:“文若,你说礼制重要还是民生重要?我想让百姓能吃上肉,但他们现在只能吃草。礼制带来的墓葬习惯让历代君主大肆建造墓地,导致民间有样学样,墓葬奢靡成风。我是不相信人死后能享受什么的,若真能我也不在乎,该享受的我活着的时候会享受个遍,不需要死了再去享受。若我这么做能为幽冀财政省出来一些也是极好的,清廉之风从我这里开始也不错。”

荀彧愣在当场,他没听过这种言论,即便贤者如荀彧也信奉人生而不平等,有些东西就该是高高在上之人的特权,比如开山而建的墓穴,比如奢华无比的陪藏民。

就连荀彧也不会反对这些东西的存在,但是他没想到王弋为了百姓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彧了解了。”荀彧深深行了一礼说道:“既然主公有如此想法,不知在主公棺椁边可否将彧的位置留出来?”

荀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清楚这种做法没有几个人会认同,也改变不了多少习俗。

不过既然王弋有这种志向,愿意为百姓做到如此程度,他荀彧没道理不去追随。

这无关忠诚与否,只是在单纯追随一些高尚的东西。

王弋闻言一愣,古怪的说道:“你?行啊。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做邻居,我觉得以你的本事不至于让咱们两个死后连饭都吃不上吧?哈哈……”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