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奇幻 > 一条抖店买家秀,让全网泪奔

第362章 无一差评

  • 作者:天天可乐
  • 类型:玄幻奇幻
  • 更新时间:10-06 02:52:59
  • 完书字数:4784

买家秀点赞榜第二位,用户昵称叫做“别抢我的八倍镜”,一看就是个游戏爱好者。

他不是建康人工耳蜗的使用者,他是给他妈买的。

他妈就是一个药物性耳聋导致的听障患者,好多年了,别抢我的八倍镜,平时都是用手语和微信消息打字和母亲沟通。

别抢我的八倍镜刚工作两年,没有多少积蓄,不过在问过医生后,医生建议装一个人工耳蜗,母亲就可以恢复听力,他就心动了,一直在存钱。

可是动辄接近20万元的费用,以他5万元的年薪,实在是太吃力了,而且就算是他每年攒3万,也得七年后才能攒够,然而那时候母亲也老了,说不定身体都不支持植入手术了。

这让他很苦恼。

然而在这时候,建康人工耳蜗横空出世,让他喜出望外。

他当即购买,但是医院里拒绝安装,又让他很苦恼。

好在最近有了新政策,他就带着母亲去医院,用他为数不多的积蓄,交上了手术费用,最终让母亲得以用上了人工耳蜗。

现在他们母子已经可以正常说话交流了。

文章末尾,还有他们母子一段正常对话。

别抢我的八倍镜神情的叫妈妈,他的妈妈就开心的一声声回答。

这在小学生眼中看着很幼稚的行为,但对于大众网友来说刚刚好。

大家看后都感觉到很温馨,就给这位别抢我的八倍镜的孝心点上了一个赞,推他上了热门第二。

其他的高赞买家秀,也基本都是使用者本人出镜,或是视频、或是照片中竖起大拇指,来称赞建康人工耳蜗,让他们用上了便宜好用的耳蜗。

在这里评论的清一色的好评,一个差评也没有,足以说明人工耳蜗的优秀。

这又是一款利民的医疗器械。

然而用户对这款人工耳蜗的赞誉还没有结束,最出名的一家四口,一起乘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了建康药业,送上了锦旗。

他们一家四口,全是听障人士,三十多岁的夫妻俩,都是听力障碍,他们在残联结识,很快就成为了夫妻。

一年后,他们生了一对龙凤胎,本应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然而这对龙凤胎全和父母一样,存在听力问题,一家子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

他们就带孩子去检查,被告知,他们一家人都可以通过人工耳蜗的方式,重新拥有听力,这让他们一家人喜出望外。

然而接下来大夫的话,让他们又被泼了盆冷水。

因为最便宜的人工耳蜗,连手术费用加上购买耳蜗,也要十六万左右,一家人要64万元,这对于生活在乡下,靠务农为生的贫寒家庭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就算是只给孩子装,那么也要32万,那攒钱要攒到猴年马月了,把家里的鸡鸭、牛羊都卖了也不够。

然而好消息如此突然,就在不久前,医院给他们打来了电话,说是现在已经普及了便宜的人工耳蜗,而且他们一家目前直接可以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一部分,这样就只需要花很少的钱,他们一家就能用上人工耳蜗了。

于是乎,他们一家就去市里的医院做了植入手术,现在已经恢复了,全家都可以使用言语交流。

这对于两位大人,和两位刚刚几岁的孩子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如获新生。他们打听到,之所以能这么便宜,就让他们一家四口都安装上了人工耳蜗,是因为一家叫做建康药业的公司。

他们身为农民,内心非常朴实,觉得有恩就要报,于是就趁着农闲时节,一家人远道来了深镇,送来了锦旗。

建康药业的厂长康定,在公司热情接待了他们,带着他们参观工厂,还安排了丰盛的晚宴。

晚上又为他们订了一家上好的酒店住宿。

等临走的时候,康定还送上了一些小礼物。

算是对这个朴实的农民家庭,一点小小的心意。

这件事情,也很快见报了,深受大家的好评。

网友对建康药业的印象,一下子拉到了顶点,这才是为了百姓利益考虑的药企,那必须支持。

不过目前建康药业的产品还比较少,绝大部分人都用不上人工耳蜗和透析机,那么就只有他们在售的清热解毒的抗病毒感冒药可以使用。

于是网友们掀起了一场“赞助建康药业”的活动,每个人都买上几盒感冒药备用,反正家里总要备上常用药,而且建康药业的药,便宜还好用,用过的都说好。

这一下,导致建康药业一星期的出货量,比得上之前数个月的总和还要多久,甚至要动用他们仓库里的存货。

周阳甚至也公开呼吁,让大家理性消费。

网友们则调侃道:“不用你管,我们就是要野蛮消费!”

周阳心中感激,这届网友还真是可爱!

虽然建康药业的几种药正在热销,不过还是比不上同行通过线下渠道走的销量。

这也难怪,目前建康药业就在网上比较火,购买的都是网友,线下却还无法染指,那是固有利益集团的自留地,建康药业这种已经上了他们的黑名单,在那些药企看来,建康药业就是来搅混水的,被同行所敌视。

这倒是无所谓,建康药业有自己的经营模式,不需要和同行们组队。

不过有一点,他们之前每天都是大批量的生产那些抗病毒、治疗发热的感冒药,但卖的是少数,在周阳的安排下,全都存入了仓库。

但因为产量太多,公司的仓库很快存满了,周阳又租用了几个大型仓库,用来存放他们卖不出去的药品。

这让康定很是疑惑。

自家老板的眼光超强,从血液透析机,再到人工耳蜗,都是颠覆行业的产品,但唯独老板让他们最可能的多生产这些抗病毒药物,康定和公司里的职工很是不解,卖不出还囤货,这药最多放3年就要过期了,这不都是损失吗?

怕是把他们近期的利润,全都要赔进去了。

为此周阳并没有解释,只是让他们加大产量,需要把他租用的几间大型仓库都填满才行。

康定见劝不动,也就不劝了,反正拿老板的工资,就要听老板的话,他们继续闷头生产这些卖不出去的药物。

反正目前药厂除了越堆越多的药物之外,其他方面都很不错。

甚至于,又有一支卫生部组织的考察组,来到了建康药业进行视察。

这次来的大领导可不简单,是规划财务司的蔡守望司长。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