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第65章 宣教事业(上)

  • 作者:倦鸟落旧林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6 02:09:59
  • 完书字数:4750

染血的战士出了天津卫。

“进入打扫。”朱厚照冷冷对刘通和梁平说,“好好看着,不遵朝廷号令,抗旨不从,大不敬是要诛九族的!朕是第一次大开杀戒,也希望是最后一次!”

朱厚照走了,没有留下来,陈泰留下督导,张永追上朱厚照离开。

刘通和梁平,战战兢兢入了城。

死者堆积如山,妇孺无数,全都是被干净利落屠杀的。

天津左卫和右卫的军士,很快有人绷不住,呕吐,惨叫,发癫的到处乱跑。

“嗤!这算什么?我在宣大,可看到太多关堡被鞑靼破城之后,逼着更惨!我们还是一刀过去给了个痛快,但鞑靼人可不会给你痛快。”

陈泰看两个指挥使吐得不成人样,使坏的讲解了蒙古屠城的画面。

下一秒,刘通更是吓得吐半死。

当然了,天津卫举卫所叛乱,抗旨不遵,被判灭。

整个卫所直接被革除,反抗的力量被屠杀,余者流放辽东的消息,很快从天津传遍这个北直隶。

朱厚照安排下去整顿乡镇的力量,立刻没有了暗算和反抗。

朱厚照是认真的了!

几万大军全都控制在朱厚照手中,天津卫灭了以后,没人再敢言不。

兵威天下!

当然了,也有人上书说朱厚照应该处死那个提出屠城的人,冒天下之大不韪。

没人敢随便骂朱厚照。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朱厚照全都留中,然后让刑部发公告,将“天津兵变”前后脉络梳理一遍。

至于写稿的人是谁,自然是张永。

……

正德十五年十二月廿四,小年。

朱厚照在泡脚,手中拿着王守仁润色的文章。

看完之后放在桌上。

“关内的兵,真的弱到,五千多人围堵你们两日,愣是没破你们的营寨,还被你们轻易的杀穿了?”

朱厚照看向张永。

张永和陈泰最后带着五百人杀出来,还轻而易举的控制城防,实在过于魔幻。

可是他们确实杀出来了。

朱厚照亲眼所见,由不得不信。

“天津卫的兵,许多都是流民。

”张永低着头回答,不敢看朱厚照。

“流民啊。难怪了。这群人只不过是混口饭吃,怎么可能尽心尽力。天津卫的军户,逃了多少?”

朱厚照气笑了。

张永听得压抑的话语,心头咯噔一下,但还是硬着头皮说:“奴婢押着梅珍审问,他也说不大清楚,但几个百户交代,他们治下户册至少三成是空饷。”

“天子脚下,三成空饷。”

朱厚照轻轻前后晃着身体,目光越来越冷:“那出了北直隶呢?岂不是半数空饷?杨廷和要从长计议!从长计议之后呢?怎么解决卫所军户不足的状态?再去抓民户补充吗?”

张永不敢接话,选择装死。

现在朱厚照在气头上,触了霉头,没人能保住他。

“去一趟刑部,就说你御下不严,没设督战,导致天津屠城惨案,然后去天牢捞死囚送去菜市口处死,平了舆情。自己领三十杖,然后去昌平守皇陵。

那边的马场有问题,去看看。

嗯……顺道通知内阁,废天津三卫改为直沽州、津门州,一州下辖三县,每个县下各置乡镇,归顺天府督管。

直沽州和津门州各设一港,一南一北,让工部派人去选址安排。”

朱厚照也知道屠城一事,舆情汹汹,得处理。

张永就是给他背锅的。

去一趟昌平,处理一下马场的事情,他也就回来了。

“魏彬他们几个都有军务,司礼监得有人。”朱厚照说完,闭上了眼,假寐休息。

张永听得狂喜,挨三十棍,带一堆恶名不算什么!

重要的是,他终于!终于看到了司礼监的位置了!

“奴婢谢主隆恩。”

张永兴奋的走了。

朱厚照沉默了片刻,让人给他擦了个干净,踩上木屐,伸手去拿桌上的奏章。

看了一下昌平那边的情报,当地的马场,超过九成,全是劣质马匹,然后被报呈军马价格,每年从朝廷和豹房,捞走八万两白银。

这是个什么概念。

正德十五年,顺天府一石粟,八钱银子!

一石等

于现在186市斤!

这够多少人吃了?

以上昌平马场还只是大明朝堂之上文武官员们捞钱的手段之一。

北直隶多少马政?多少马场?

朱厚照已经不敢往下算了。

真要查,北直隶现在就是行政机构抓力不强,底层贪腐泛滥成灾,地主开始豪强化,中央的政令,出去了还得被挑挑拣拣才能使用。

“妈的!难怪你要摆烂!换我没有后世的经历,我也摆烂!根本就是无解,维稳闹腾干自己想干的就是……”

“但老子受不住这憋屈的气!”

朱厚照低声怒吼,砸了手中奏折。

伴随着两世的记忆彻底融汇,朱厚照已经懒得思考庄周梦蝶,蝶梦庄周的事情了。

我就是我!

那就按照两世性格的狂放不羁,作为基点,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收拾文官集团,只是开始。

大明朝想要有改变,还得是制定一个指导思想。

作为公司老板,朱厚照可太熟了!

不就是洗脑吗?

想到这里,朱厚照决定干活了。

第一件事,强调忠君爱国。

朱厚照拿起笔墨,很快写了文章,然后让太监去找人来刊刻,并且让锦衣卫和东厂,用最快的速度将模板发给地方,让地方尽快排印,在每个城市都发出去。

这篇文章主要是吹朱元璋的功绩,同时在里头讽刺唐宋两代的政治问题,以及现在大明正在重蹈宋代覆辙。

朝堂上下的读书人,已经忘记了汉代华夏是什么样了。

朱厚照甚至写上了一句,汉景帝曾言:“我朝王霸道杂糅之,儒非治国所本,诚哉治国之术!”

当然这背后经不起推敲的,反正朱厚照就是要用这句话来搞事。

最后作者,叫做:“沧海观山客”。

自然是化名。

写完这个,朱厚照开始写小说。

写什么呢?

《儒林外史》。

他要开始对文官们进行敲打了。

让人弄来了炭笔,朱厚照七天写了两万字,用最平实的语言,让太监们去读说书人的讲法,自己一边听,一边修改。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