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第32章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

  • 作者:倦鸟落旧林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6 02:09:49
  • 完书字数:4754

“陛下,那张璁定然是妖言惑众之辈,要不奴婢这就派人拿下他?”

张永察言观色,出了馊主意。

朱厚照白了他一眼道:“他的想法虽好,但却忽略了大明混乱收税标准,还有白银并非我大明本币,以及地方上土地所有者,绝大部分是不纳税的。

若是收银钱,那么首先要做的,是制定全国统一的仓储和收购制度,绝对不允许私营商人和勋贵、外戚、大地主进场收购,否则每到新粮出时,必然会被大规模压价。

谷贱伤农不说,等到灾年或者青黄不接的年岁,这群贪婪的混蛋,绝对不会放过这种兼并土地的机会。

所以,乡镇化改革的核心一条就是,家庭联产,土地皇有,统一收购,平抑粮价。

朕若是做了天下最大的地主,谁敢随便侵吞朕的田?”

“皇爷英明!”张永赔笑着。

边侧的王守仁抬起头:“陛下此举,可是《管子》内的办法?”

朱厚照一听,愣了一会儿,仔细想想自己看过的书籍。

朱厚照是没看过,但架不住武宗是个聪明的娃儿,他看过。

“管仲的书,有些内容是不错,但若是要推行,首先要打破朝廷现行的全部制度,基本上是再造乾坤了。”

朱厚照眯起了眼睛:“王卿是劝朕要变f(法)吗?”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臣自然不敢,太祖高皇帝曾下大诰,让子孙不当易制。”

王守仁提醒了朱厚照一句。

朱厚照现在要推行的乡镇化,其实就是管仲的国君亲自下场经营国有资本,保证国家正常运转。

嗯,早了老马两千多年的管仲,很早就意识到资本的用处。

而且管仲的对资本的看法是,国君做大资本家让百姓依附可以,但私人资本家,绝对不允许多,要控制。

要平抑粮价,要开用消费税收割百姓,保持百姓距离温饱只差一条线,进而依附国君干活谋生。

有人说,这是管仲设计的中等消费陷阱。

只能说,可以套用,但也凸显了太阳底下,一点新鲜事都没有。

只是不断重演教训,而人类就是不吸取教训。

另外,朱厚照的变法,也不算新鲜,宋朝就尝试过,然后失败了。

至于失败原因很简单,三冗问题,直接压垮了国有资本出现的可能。

尤其是文官集团。

朱厚照现在要进行乡镇化,要将官田变成皇田,要让自己成为天下最大的地主,会对剥削压迫得很舒服的地方士绅不满甚至反弹,毕竟乡镇化的核心,解除户籍束缚以及变相抑制兼并。

入了乡镇户籍的百姓,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不耕种也可以流转给愿意租的家庭去承担,他们去干其他能增加收入的活。

这意味着市镇经济能得到发展。

市镇经济发展,会减少给地主们打工的佃户们的热情。

本质就是失业人口不够多,地主们获得不了足够廉价可剥削的佃奴。

只是,朱厚照不得不这么多,毕竟正德十五年的总人口,有六千六百多万在册的。

不在册的,估计还得加上一千多万,也就是说朱厚照治下,至少八千万人。

这些不在册的就是流民隐户,就是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作为皇帝,必须消灭不安定,所以必须想办法让他们成为编户,但没有足够的土地怎么办?

只能扩大城市基建,引导开始城镇化。

而想要城镇化,就得要有就业。

就业怎么来?商品经济要发展,产品要出口,要有市场。

所以,得开海。

这几日王守仁给朱厚照帮忙整理政务奏折,也看了很多乡镇化改制的内容跟实行进度,怎么说呢?

乡镇化之后,当地百姓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皇帝大肆宣扬租税降低和减免,以及徭役的减少。

朱厚照勒令改制完的本地百姓,将皇庄内存的粮食,转为集体粮,然后立刻招募他们,开始挖掘沟渠,在冬天出来干活,还给扯了几尺布,集中女人们给全乡镇都做一条裤子。

这些钱,全部都是从内帑里拨的。

而从明年开始,各家上缴的集体粮,除了部分储存之外,会在监管之下,去作为乡镇打造基建、水利的费用。

基本上做到取之于民,用之

于民,皇帝的镇国府实际上到手的只有一成半左右的赋税,但比之改革之前,一亩反而多到手了十斤左右的粮税。

不要觉得少,大明现在官方明面上的赋税计算,一亩地官方税赋在十五斤左右。

朱厚照这一改,不仅省掉了向地方投入基建的成本,还倒赚了十几斤,加上税就有三十斤每亩。

同时朱厚照给每个乡镇,都设立了纺织中心,将原本的家庭自产自销,改成官家出租机器,集中织造,皇店统购的方式。

朱厚照给工部、将作监内下订单,打造纺织机器,安排尚衣局的女官前往各个乡镇教授技艺,开始集中消化一大部分的女工,并且接下来要编练她们的男人,成为自己的兵源,同时修路。

千头万绪的,朱厚照只能一步步来。

王守仁作为看了朱厚照计划的人,也感慨皇帝的想法之美好,若是能成,大明绝对迎来新的盛世。

只是眼下的矛盾……

王守仁看着朱厚照,他想要变法改革,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法理。

朱元璋不准后代改革,认为自己依托北朝、隋唐、金元三个时代府兵为主的“自然经济”制度,也就是中国史学界讨论的“北制”体系。

南制则是两宋,以及明朝后期一条鞭法执行之后的着重于募兵为主的“商品经济”制度。

朱元璋觉得北制完美,所以要世代不变,还发了大诰。

朱厚照作为太祖的子孙,若是要改z(制)……一定会被诟病。

“太祖啊。他老人家可是显灵了,说他看着凡间发展百有余年,渐渐发现他的制度崩坏了。”

“那么,摆在朕面前的两条路,要么全部恢复祖制,从上到下一切按照旧制。”

“要么,就是你们这些吃得饱饱的家伙,让出一点利益,跟朕一起时移世易。”

朱厚照转过头:“卿家居于余姚,近万亩的田土,还不用交税,自然不缺吃喝。但你们王氏的旁系,又有多少跟大海、倭寇、以及走私挂钩呢?别说没有,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有人面对光明,背后自然有影子。”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