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朱厚照

第662章 军事学院的答辩现场

  • 作者:倦鸟落旧林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18 02:22:40
  • 完书字数:5556

“今日,我们小组的课题是《大漠以北的战略分析》。”

课题小组是按照朱厚照设计的科目进行安排的。

每个小组成员十个,包括工兵、侦查、参谋、后勤等等在内,基本上能组建一套完整的营级指挥首脑。

眼前汇报之人,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学生舞正森,湖滨卫不里牙惕人,添为本次的报告人。那么,现在开始汇报上听。

大漠以北,蒙人称呼为西波尔(意为:泥泞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渔猎要地。

根据地形板块不同,大体能分为三部分。

西平原、中高原、东山地。

并且气候也从西向东逐渐恶劣。

眼下为失必儿汗国主要牧区,南接大明森海宣慰司。

至于中部和东部,散落的多是使犬部或者使鹿部夷狄部落,总人口不过三十万,暂时不足为虑。

但依旧野蛮难驯。

其中想要快速在三地横向行动,最好的方式,就是依托三条大河。

正好,这三条河源头,又与大明漠北、东北相互联系,为三地枢纽。

分别是谦河(叶尼塞河)、银水川(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之岩水(勒拿河,以之字形河道跟河岸两侧多岩柱取名),作为主要的河流,整体走向为自南向北,一直注入北冰洋。

此三河中,银水川与之岩水正好位于各部过渡地带,有不少河流,在夏秋之际融水汇入主干,形成可以供使小舟航运的条件。

在我的祖上,来自之岩水上游的苏武湖,后来因为蒙元的侵扰,不得不沿着之岩水北上,通过渔猎和游牧的方式生活,大体经历了百来年,这才慢慢南迁,进入湖滨卫生活。

因此,在古老的萨满诗歌之中,我们课题组,经过分析,基本确定漠北以北,并非无法居住,相反沿着南部的河流,只需要寻找一些相对进的节点修筑堡垒,假设路桥,再配合现在陛下在北境推行的集中供暖设备,就能在河流主干、支干、河口,安排人口居住。

这里,拥有广袤的森林、无数的山川。又因为天寒地冻,数千年人来,总人口都不超过三百万,也意味着这些土地都是纯洁的处女地。

地下埋藏的金银、铜铁、甚至珠宝,更是数不胜数。

哪怕开采困难,但依旧有数以千百万计的雪貂和草原狼,他们的皮毛,也能保暖。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将此地的游牧、渔猎同化,使之不再野蛮。

从面相来看,主要居住在此地人,多是中原历代战败者逃亡后代……”

舞正森作为漠北以北的人,他拥有最大的发言权,毕竟这边是他的祖地,他们传唱的诗歌,往往都告知了后人,北方有什么,还有相关的生活技巧。

朱厚照给发课题的时候,也是专门根据各个组建团队时,他们的祖源、以及生活经历调查进行发布的。

能从他们手中大体对漠北以北有一个印象和了解。

舞正森接下来介绍了很多关于朝廷如何经略、开发、布局的方向,他认为应该优先修纵贯南北的铁路,对漠北以北进行拆分。

并且根据地形,分析资源,认为大明必须将神洲范围,压到神洲与邰洲交界。

因为西部平原地区,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适合游牧。

但因为天寒地冻,林木众多,所以最好的发展方向,还是沿着河流。

巧的,河流上游,发源地就在大明森海宣慰司的范围,如果不卡在乌拉尔山,就有可能让邰洲境内的游牧蛮子打过来。他们沿着河流逆流而上,大明森海宣慰司就危险,紧接着漠北就有危险。

漠北一出事,跟着新疆就会出事,最后还是游牧的老套路。

“眼下时局变易极快,我大明有铁路火车能提振行动效率。那么未来若是有藩国也修了铁路,是不是可以这般认为,藩国有反叛之心,借助铁路一路东来,将会严重影响大明西域的战略安全?https:/

所以,铁路可以修,但必要的节点,必须变成要塞,屯驻重兵,以防不测。

若是有河流要地,可以修桥。

如若敌人袭来,便摧毁桥梁,阻断敌人的进攻。

置之死地而后生;未言胜,先言败,方能防微杜渐。”

舞正森看着下边继续颔首,继续说道:“此为,根据测算,漠北以北的山林树木,都是千百年不曾开发,大木无数。不管是未来开辟取用,还是留存军需,都是极佳的储备要地。

而且还有无数矿藏,现在或许没用,但要用长远眼光看待,花费一些代价,先设兵站,繁衍人口,打造城市,百五十年之后,悉同关内,便不容易更易,开发也会更容易。

再有后世最重要一点,这些地方,也可以耕种作物。

尤其是农部在湖滨卫试验了土豆和玉米的种植,产量是很低,土豆每亩百斤不到,玉米更是只有五十斤。

但可以慢慢培育筛选,未来会更多,最重要的是,平原、高原,意味着土地平坦,哪怕一年只有一季,可架不住土地众多,开辟一些农场,提前规划些许牧场,农牧结合之下。

这三地,以大明现在的生产力,足以养千万人。

未来如果恢复到汉唐时代的气温,那么沿着漠北和西部平原地区,可以再增加三千万上下的人口。

如果以矿、林、牧立业,或许还能再增加五千万人。”

汇报很快结束,舞正森他们小组从战略、开发、未来、等等角度,全方位的讲解了这三个地方的价值。

然后进入了答辩环节,朱厚照直接开口说:“相较于西部而言,东部整体划入北山都司,以为如何?”

群臣一听,都看了起来。

北山都司的驻地,放在了兀的河,如果以之岩水为界,那这个面积会不会太大了?

“回山长,学生以为,东部开发,优先放在沿海即可,毕竟考虑道路和山势,东部也只有沿海尚且有价值。

而眼下大明暂时无法够到西部的话,学生建议是先开发中部高原,尤其是银水川必须彻底控制在大明手中。

另外,学生为湖滨卫人,卫中许多人都是中部部落后裔,我们与中部那些渔猎部落还有些许亲缘,我们探路和引导他们亲善大明,也有优势。至于西部,倘若要对此下手,还得先解决失必儿汗国、归化国这些问题。”

舞正森说得没错,东部沿海可以开发,中部他们这些归化的不里牙惕人可以成为桥梁,替大明串联北方,而大明只需要在后续,安排一些流放犯北上开垦就可以了。

“好。这样吧,也别西部、中部、东部的叫了。

东部为流归山地、中部赐为鲜卑高原、西部为丁零平原。”

朱厚照直接定了名号,东部应该叫流鬼,取自唐代朝贡的渤海东北流鬼国故名。

但不够雅,就改成流归,意为“流境归来”。

中部称之鲜卑高原,自然是因为蒙古人的西波尔进行转音,然后找字,干脆一点就把鲜卑人的名号重启了,反正鲜卑已经没了。

最后西部的丁零,本来朱厚照打算叫鬼方,但转念一想还是不合适,要信达雅嘛,那就干脆将丁零这个鬼方后裔,顺道还是个分布广阔的古族号重启。

朱厚照转念一想,这样一来三地都有了命名,干脆一步到位:“这样吧,北山都司仍为原样,丁零、鲜卑、流归三地,都设宣慰司,暂时羁縻,之后安排探险队和使者,前往各地册封,使之朝贡。

再徐徐图之。”

“陛下圣明。”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