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朱厚照

第650章 从来都是分化无产作中产

  • 作者:倦鸟落旧林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18 02:22:26
  • 完书字数:5552

杨廷和他们听得是满腹委屈,超想喷人却不敢开口。

因为这是现实,但同时皇帝既然你都知道,那你还在大开杀戒?

朱厚照似乎知道他们的心思,淡淡说:“但前提是,中产不能威胁上层和下层的利益。尤其是社会生产力无法覆盖的所有人温饱的情况下,过多的中产出现不是好事,而是灾难。

等什么时候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的那一刻,才是谈论整体国民生活水平的跃迁。

而现在,朕勉强让一亿人吃饱,但真的目标是,至少神洲人口二十亿,照着现在的繁衍速度,差不多一百年能达到十亿,然后再过三十年,差不多就能逼近二十亿。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一百五十年内,保证十亿大明百姓能吃饱,不然晚点就要准备限制生育。

当然,地球很大,只要协调好生产力的配给,别说七十亿,一百亿都能容得下。关键是,谁做这个首,谁来得罪人。”

“陛下似乎对未来很自信。”

“嗯,很自信。只要朕的百年计划不断代,维持着三代人,咱们就能看到十亿人口的大明横空出世。就比如去年,直隶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八,并且去年已经没有移民进来了,都是本地自己出生的人口。

这意味着,大明关内在二十年内,将迎来正德十五年之后第一波婴儿潮成年。

到正德三十年,不算迁徙进来的直隶户籍人口,有望突破三千二百万。

一座直隶等于一个江南。并且伴随医疗水平提升,预期寿命也会增加。未来问题很多,但只要前进,就能解决很多矛盾。”

朱厚照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这些年,朕斗的不是你们这些世宦和高级官员,朕斗的是这一百五十年崛起的新地主。

你们和他们的利益,本来就不一致,他们架着你们的手段,只是地方的宗族。

瓦解你们和他们的联系,只需要解决你们的宗族即可。

所以,朕赢了。

你们也很快改换门庭。

但权利不真空,资本永不眠。

眼下,你们执政的时候,是不是看到下边很多官员,正在悄悄违背命令,价格一些本该租赁给城市户的店铺,悄悄转到官员亲属名下公司的事情?”

一提这话,众人纷纷点头:“直隶主要是藩王在操弄这些行业,不过因为有官员亲属在操弄此事,他们害怕被举报,不敢高溢价,以致于藩王的店铺价格也被打下来了。”

“是吗?”朱厚照哈哈一笑,“朕怎么得到的是诸藩与朕说,倘若不是他们维持这个价格,直隶境内所有店铺的价格,现在已经一飞冲天了。”

五辅们面不改色,朱厚照笑罢之后,缓缓正色:“不管原因是什么,根子还是角度问题。但作为朝廷,尤其是内阁,你们偏向官员无可厚非。

不过,记住资本,是权也是钱,它是未来大明的敌人也是工具,当然现在它还很弱小。

可未来它会膨胀。

当你们有权就会有钱,有钱就想着钱生钱赚更多。

于是,这就需要地方发展,于是朕引导你们投资关外,除了栓你们在北方,更重要的是拉长资本崛起的时间轴。

让你们有时间完成进化变成产业资本,而不是成为官僚资本和金融资本。

朕能做的只有这些。

但你们要记住凡事有利就有弊。赚钱很爽,但权利更重要。有权才能有钱,这是中央集权国家的特制。

而资本具有驱动性,商君书就论述过它的危害,毕竟资本的表象之一就是商人。

当然在朕看来资本不止商人模样,他可以是官、可以是民、也可以是贵或者未来的后世之君。

可以是一切,它是寄生虫。

它需要大而不强的政权寄生着,就算政权再大,也会想办法将它弄衰弱,半死不活的政权,才是它们的需求。

否则,你看看王朝前期,商品经济没有发展之前,资本衰颓,社会安宁多了。

可一旦它壮大了,发现有人会威胁它的生存,它也会渗透与反击。

最后资本演化的终结就是大商人、大官僚、大贵族,然后王朝末世。

推倒重来。

一部分资本投资了新人决出新皇帝,一部分在纷乱中死去,沦为养料。

你们,现在身居大官僚位置,有权了就开始培养手套,很快会有一批依附在左右的大商人出现。而这种时候,你们应该做什么?就不必朕明确说了吧?”

杨廷和他们脸色明显沉重了。

朱厚照莫名其妙的说了这么多,究竟是什么意思?

朱厚照看他们还是这般沉默,暗暗叹了一口气,果然资本这玩意儿对于刚刚一只脚拔出农田的大明来说,还是太过弱小了吗?

又或者,是自己太过敏感了?

“好了,你们只管执政,无法裁量的事情发上来,朕要准备西征的事情,关内安稳,就靠你们安排。”

“陛下可是要御驾亲征?”

“不。”朱厚照摇了摇头:“朕去承德避暑和顺道给将军们饯行,御驾亲征这种事情,腻了。再说了,打吉囊而已,还需要朕御驾亲征?

他爷爷在世才有这个殊荣,这会儿,让镇国府的老将们捞个升迁的功,练练新人,等解决了吉囊,就要调整各地军区,然后四处出击了。

首先,先灭安南,光复交趾。”

“臣等遵旨。”五辅起身,解开了心结,后续也就没问题了。

内阁只管行政,小事自决,大事上奏,反正军事这一块只放在镇国府内,内阁现在已经插手不到了。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朱厚照又静静喝了茶。

“爹。”朱载堭走来,对朱厚照长揖说,“老四那边已经听话了,儿子觉得跟我一样的训练量,可能会伤了根本,还是少点吧。”

朱厚照饶有兴致看着自己的大儿子。

处处模仿自己,还喜欢故作成熟与谅解,聪明是很聪明,就是性子需要打磨。

“老四的训练交给你,怎么练你安排。爹只看最后的验收成果。至于验收标准……嗯,看心情。”

朱厚照起身,没有给大儿子说话的机会,悠哉游哉的走去闺女堆里陪她们玩耍,让几个闺女兴奋的扑成一团。

只留下朱载堭挠了挠头,一脸疑惑,爹这是什么意思?

看心情?这也太模糊了吧?

“殿下,娘娘寻您。”就在朱载堭思考的时候,秋福带来了皇后的召唤。

朱载堭只能收了思绪,转身离开御花园,前往皇后的寝宫。

按照明代的礼法,还未开蒙之前,皇子是要与生母居于一座宫殿的。

只有等到开蒙了,才会搬出去住,相当于住校。

而朱厚照在尚勤苑西侧修了一座观星坊,开蒙的皇子公主,就会安排在这里居住,尽可能减少后妃的干扰。

之后,伴随着年纪长大,大婚之后。

是太子的去春和宫,不是太子的去十王殿,各有安排。

公主拿封邑的就封,没拿的就安排她们找夫家,或者做研究。

总之,现在的后宫,朱厚照梳理了好几次,安全是安全很多了,就连太监的需求都一降再降,以后补充太监进宫,应该会用战俘之中的孩子。

汉人的孩子,现在已经没有招募了,毕竟福利设施,朱厚照已经下旨全部重启了,然后勒令所有寺庙分香油钱充作各地用来建设福利设施的基金,基本上解决了各地孤儿流浪问题。

但社会问题还是很多。

还需要努力啊。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