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朱厚照

第631章 第二轮政治斗争即将开始

  • 作者:倦鸟落旧林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17 01:55:59
  • 完书字数:5760

知悉兵事者,无不感叹火车的强悍。

博迪醉醺醺喝着酒,然后看着坐在身边的俺答神情很紧张,不由得哈哈一笑:“你看你,害怕什么?你不是已经决定留在大明了吗?要担心和害怕的,是吉囊才对。”

俺答抿着唇,不疾不徐说:“不是谁都跟你一样,能做到这般……”

“时间久了,你也就习惯了。”博迪朝着身后靠,真皮沙发,柔软贴身,让他很舒服:“打仗的方式变了。骑兵在战场的优势,会因为铁路而衰弱很多,但远还没达到能被完全替代的地步。

大明现在还在满世界找可以练兵的地方,想要磨合出适合的战术。

但毕竟大明才刚刚起步。一切都还有时间。

如果我是你,一定不会劝吉囊不跟大明打一仗,相反,这一仗一定要打。

大明不会灭了吉囊,因为你我这些蒙古王公需要吉囊被打跑,然后产生畏惧,放弃外藩王、公的位置,甚至改换姓氏。

吉囊跑了,大明更强了,二皇子的位置,对于所有蒙人王公而言,就越发的重要。”

“可是……皇位对于……”

“谋一代难,那就谋两代,谋三代,甚至谋皇长子的第四代乃至第五代。大华夏族身份摆着,如果我们能融进来,有几代姑娘嫁了皇室,一样能获得彼此的好感。所以,你得安排,选一些蒙人将官,不用高门大户,小门小户就行。给他们培养子弟和后代闺女。

然后按照大明的游戏规则,积极融入。

我观察过,先帝弘治爷,娶的太后,便是秀才家庭出生。

这背后,是大明的士绅团队操纵的结果。

而这一代,大明的夏皇后的父亲,也是读书人出身,不过好在于正德十年病逝。

所以,按照大明现在国内的争斗激烈程度,夏皇后那边,应该会有很多残余的读书人会出手。最近听闻,夏氏的哥哥夏臣,请了自家夫人入朝,希望皇后帮忙,给他哥哥谋个未来。httpδ:/www.youxs.org

同时呢,也有官员,对皇长子开蒙的事情,提出异议。

不希望皇长子的开蒙由皇帝带着,而是想要走老路,联合后宫,影响后嗣培养。

另外,你那外甥土壕儿,现在被张太后箍着管着,接触的都是文人。

你猜,这符不符合皇帝的利益?”

博迪看似醉眼朦胧,但这话却让俺答脊背生寒:“你是说,文臣想要通过干涉继承人的选择,从而影响未来的朝局?”

“嗯……我这段时间接触了不少读书人,有些郁郁不得志的跑到承德,成为我的门客。他们与我分析大明朝局,结果越分析,越清楚。从宪宗开始,文官彻底压不住了。宪宗当年想要换了弘治爷,但文官倾力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而伴随着弘治爷被立为嗣后娶了读书人出身的太后,宪宗一病之后,就被抓紧时间弄没了。

虽然大逆不道,但咱们是蒙人,可以说这话。

知道现在为什么文臣不敢直接更迭陛下吗?核心就在这里,皇次子是蒙人,关外是镇国府在管,当朝群臣的利益,已经被替换到了北地。

所以,谁能守住北方,谁能安抚蒙人不祸害他们的利益,谁就是下一个君主。

因此,下一个皇帝,必须有军队的支持。

但文官们还是不想就此放弃他们的特权,皇帝也需要文官和军队斗而不破,才能更好平衡朝局。

总之,人心都是不足的,吃了这么多,就想要更多。

于是,他们就想着,继续走老路。

文臣跟后宫合流,干涉下一个君主的培养,从而继续把控权力。

而现在,皇帝就面临这个问题,他需要一个帮助他平衡各方利益的人。”

博迪看向俺答:“你小子这段时间一直办诗会,到处招揽人才,这种行为,文官已经弹劾你不知多少次了。但你屁事没有,知道原因吗?”

俺答张了张嘴,随后点了点头。

他能没事,必然是皇帝留中不发。

但更重要的是,皇帝认为他可以成为平衡朝局的棋子。

毕竟他是皇次子的舅舅,并且还是蒙人,还是个读书写字都跟汉人无异的蒙人,只要未来能在朝堂崭露头角,或许……

“皇长子、皇次子,不管谁即位,都绕不开一点,那就是皇帝究竟能集权到什么程度。

现下时局:武将势力虽然重新得到了伸张,但还是不够强。文臣实力虽然被陛下重创,但还是不够弱。

所以,大明朝堂的牌局,已经进入了第二轮的争斗。

陛下要用西征,彻底将武将的地位拉到与文臣齐平。

文臣不会坐以待毙,但又害怕北方出问题,影响他们未来的利益,所以他们那群斗心眼的老不修,已经选择将宝压在皇长子开蒙身上。

但陛下,已经在后宫定了基调。

所有皇子的教育,将采用平民化教育,未来还要从军,必须进行文武双全式的培养。”

“可是……这种宝会不会……”

“还有秘密立储。”博迪打断了俺答的胡思乱想,“没人敢去赌那个位置,最后会是谁坐。至少皇帝用第一张圣旨,已经告诉了所有朝臣,别以为干掉他就能扭转更迭朝政。

毕竟第一张写的是郕王,谁知道这一张是不是写郕王?一式两份,一份在左右,一份在乾清宫匾额下。

这个赌,不到走投无路,没人犯傻。

不然,你难道不怕为了谁做嫁衣?”

俺答没话说了。

秘密立储的威慑力就在这里,更何况赌不起。

皇帝太狠了!

“因此呢,整个大明的朝堂,都陷入了默契,大家努力干活,皇帝给他们名利恩赏。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就说明皇帝已经做到了能将力气往一处去了。

但还是不够,皇帝所图甚大,他未来想要开疆拓土,想要封藩四方,这一切都需要集权。

而且,他还定了蓝本,定了计划,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的愿景,你都能看到和接触的。

活着、温饱、小康、大同。

他在更迭大明儒生浑浑噩噩的空谈,他要用他的哲思,引领整个国家走出历史的怪圈。

他,想要当千古一帝,比肩周成秦皇,媲美汉武唐宗。

而想要做成这一切,就要彻底更新整个社会对于国家的组成认知。

这一步很凶险,一步走错就会被反噬,所以需要引入外来力量。

但这个外来力量,必须是靠拢大明和皇室的被征服者。

你、我、阿赤赖、女真人、吐蕃人、羌人、苗人、壮人等等非传统汉人势力。

我们的加入,是平衡汉人的砝码,同时也是新鲜血液。

我们会被汉化,会在时间的推移之下,一步步与他们变成一个真正的族群。

而在此之前,我们只有少数几个能身居高位,成为靶子。

但换来的将会是无尽的利益。

我们要融入大明,就需要成为皇帝的筹码,只有这样,才能用最短时间不被排斥,成为牌桌上的一员。至于融入的方式。”

博迪看了一眼俺答:“你年纪也到了,过几天请皇帝给你请门婚事。我的建议是,娶宗室女。”

“宗室女?”俺答一愣,“这……皇帝左右也没姐妹……”

“谁让你盯着公主去的?娶旁系,县主、县君都可以。

关键要的是个态度。现在时局不一样了,以前你娶宗室女,可能还会被盯着,但现在你娶个宗室女,正好可以提请放弃自己绥靖公身份,以驸马少尉的身份入朝为官。

皇帝不会这么折辱你,他会将你的土地转移到海外,留给你儿孙去安排。

当然,皇帝有可能会帮你娶个县主,驸马中尉的身份,起点也更高,也更符合你郡公的身份。”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