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朱厚照

第618章 新的社会矛盾崭露

  • 作者:倦鸟落旧林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5 17:28:25
  • 完书字数:4860

西征,不仅仅是为了打吉囊。

而是为了输出矛盾,将内卷变成外卷。

朱厚照之前下旨调整了城市户的成婚年纪,已经导致了地方上一片怨声载道。

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朱厚照为了提高东南官员的主观能动性,特地下令,征收未婚税上来之后,划归本地财政使用。

这一下可好,奔着创收去了,本地的警务署开始,从上到下,全城市范围内镇压,罚款。

他们也不将人逮住后流放边疆,而是逮住之后,三天两头上去威胁,逼着小老百姓们付出两倍乃至三倍的罚金。

按照规矩,一年一元是给地方的,剩下多出来的就是自己的。

这就导致了几种社会问题频发。

第一,娼业蓬勃。

第二,借腹生子。

第三,小民离城。

第四,彩礼高涨。

第五,贞节瓦解。

在地方上,对于家中有人为官吏的,本地人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为官之人,也很清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这些官员,一般来说会约束自家人行事稳当,如果真的需要婚娶的话,那就从外边买夷妾。

朱厚照的城市户政策真正受害的,只有那群既不在朝廷官办企业工作,家中也无人为官的百姓身上。

他们要么走,要么就要忍受这一切不平等。

城市户,在朱厚照的操弄之下,已经趋于阶级固化。

这是必然也是必须的。

对于统治者来说,想要地方稳固,阶级固化是最节省成本的。

不过,为了防止阶级固化影响国家整体未来,所以将十分之一的土地,当做阶级固化的节点,等之后开放相关户籍政策,城市也无力做出反抗。

因此,江南最近频频来奏。

地方发现大量的娼业,很多娼馆背后的主子,从南洋外边弄来了一些“崖山之后”,甚至做起了借腹生子的买卖。

就拿杭州府的奏报来说,本地代产,夷女出子价两元,出女一元。

崖山之后出子三元,出女一点五元。

汉人出子五元,出女二点五元。

明码标价,当然你可以不要女孩,至于这些女孩会有什么下场?

杭州知府宁广智是这么汇报的:“昔年浙中富户造塔,名曰积骨塔,本为穷困无养残疾子女之贱籍者辟道功德之法。

然则近来,有穷凶极恶之人,将夷妾所出之女,尽弃于此。

更有专司借腹生子业者,得出女婴而不要,先溺后弃于此。

然则更有邪恶之人,婴孩不过初生,累丢于此,层层叠然,哭声不绝。

恰逢焚烧之日,更是哭嚎连天,问着心酸,痛者逾痛。

臣亦派人,日夜拦截,送往育婴堂内,一夕之间,育婴堂中,乳母不足,羊乳不够,米粥更是无法供养未断奶之婴孩。

短短三月,死伤五六。

此等恶棍,见之官差,不敢再来,遂弃海门,朝日之间,河堤疍民,网拦之下,不足半月,便得数百婴儿溺尸。

臣观之痛深,不知如何是好,拜望陛下慈济万民!”

宁广智也是无奈,不是他不想整顿相关产业,而是如果动手了,对方有一堆的办法可以搪塞。

宁广智分析了一下现在杭州府内,各种情况。

首先,主要运营借腹生子的方式。

负责的是原来的娼业和青楼,这些行当,本来就容易意外产子,毕竟避孕手段不发达,这是必然的。

而且,现在主要从事娼业的,都是一些外夷,本来就没有人给她们做主,甚至各地的豪强下场运营,本地就有势力在,调查他们也能想办法遮掩,整治成本太高。

此外,就是借腹生子的行业,已经开始逸散出去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家里多一个夷狄血统的孩子的,所以一些穷苦的汉家女子,不可避免走上这条行业。

甚至有些名为借腹,实则卖肉。筷書閣

宁广智归根究底,最后明确说,是皇帝对于城市婚配的年纪限制,外加明令十年内不征募城市户为兵,从而导致了一批城市“中产”家庭子弟,无所事事,整天不是玩闹,就是斗鸡耍横,甚至聚众乱搞,导致贞洁观念彻底崩塌。

要知道,江浙地区,在正德嘉靖两朝,伴随着商品经济彻底繁荣,消费主义已经横行了。

朱厚照曾经看过一篇时文,上边写:“近来浙女子慕华,喜好苏绣,上等珍珠粉末。家中丈夫无以供养,女遂招姘头,三五人一起养之,浙人谓之贴敷。

又以雌鸭好淫,须三五雄鸭配之,方可多产卵,故称其丈夫曰鸭子。

丈夫常坐门外,任由夫人与贴敷一起玩闹,并于事后称兄道弟而送之。”

所以,本来明中期开始,江南地区小市民阶层,已经开始瓦解传统风伦了,现在被朱厚照这么一折腾,直接狂奔。

而代价就是,本地就是极大的增加了城市治安成本。

毕竟青壮年,不是所有人都会去读书的。

城市内没有工作岗位,必然会出现混社会,搞事情的。

而且各地警务署,为了自己每年能多捞一笔钱,甚至出现了阻拦百姓申报迁徙户口离开城市的举措。

现在政策才推行两年,改变还来得及。

但如果继续推行下去,只怕……

朱厚照看着,没有说话。

他继续翻。

然后看到了全国范围内上报,关内人多的省份,城市户彩礼、嫁妆,高居不下。

官办厂员工,是进行厂婚,只在厂内或者本系统内成婚之外,所以他们没有彩礼和嫁妆问题。

私企或者个体户的成婚难度,被极大提升。

适婚的女娃,要么花大嫁妆,嫁厂子弟、乡镇户,或者不要嫁妆,嫁给乡镇破落户,至少户籍迁走了,不用呆在城市内赔钱。

至于嫁给城市本地人?那这些城市户,可就要花大彩礼。

首先,订婚可以,但你得出钱养女娃娃的未婚税。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税款。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不仅女娃娃要给,自家的孩子也是要给的,双份支出,如果不是家中有矿,小老百姓肯定承受不住。

所以,很多家庭,干脆就去找借腹生子,直接去母留子,弄出了一堆混血儿。

又因为家中老人想要传宗接代,年轻一代,只能选择更便宜的“套餐”,保证生儿子的“套餐”,以至于大量女婴被溺死,新一代的户籍男女比例,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50:111。

“所以……不能再拖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