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朱厚照

第611章 给吉囊施加压力

  • 作者:倦鸟落旧林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5 17:28:21
  • 完书字数:5380

全大明,各地都在行动。

八月底的蒙古高原,秋高草黄的喀尔喀部。

明教大真人袁天飞抵达喀尔喀驻地,召集他的信徒和一些小部落,开启了“明教返家召集令”。

很快聚拢了近万人,然后毫不犹豫对不信仰明教的喀尔喀部落发动兼并。

十一月,吉囊人在阿尔泰驻扎,很快就接到喀尔喀部的求援。

什么明教和腾格里合作,联手对喀尔喀部发起征服,然后将所有被征服的部落贵族杀死,将部落奴隶解放,原子化。

根据明教和腾格里的教义。

华夏人永不为奴,也不该蓄养奴隶。

所以,华夏人之中,只能有罪犯,不能有奴隶。

因此这些部落蓄养华夏奴隶就是罪。

既然是罪,那就要吊民伐罪,解放奴隶。

用这个作为借口,西征。

事实上汉化改造过的教派,朱厚照都加入了这一条,只要有人敢正大光明恢复奴隶制,这群人就会反击。

但想要没有奴隶制存在,就需要更加先进的生产力和可以覆盖生活成本的土地生存。

说是宗教世俗化,本质上还是有排他性的。

因为华夏人不能做奴隶,那其他人呢?那只能当外夷,不做奴隶可以做底层的贱籍,奴是奴,贱籍是贱籍。

贱籍也是人,而奴隶不是人是货物,这就是本质区别。

当然,为了防止开倒车,朱厚照贴心设计了三原则。

即,祖三代皆华夏者,后代永为华夏血裔。

虽然流落外夷,但只要虔诚信仰以下宗教:回、景、佛、明、腾格里、长生天等等,就能自动获得华夏族身份,但不等于获得大明国籍,因为除了大明国籍,还有其他藩王国籍,这是不一样,大明承认的双国籍只能是大明和宗人藩国。

而想要获得双国籍,最低都必须是华夏混血。

而华夏混血想要变成华夏人,必须官话汉字,并且接受官府认证,编户齐民。

同时这个还不稳定,还需要三代内都与华夏通婚,后代只要有一代人取了外夷,那你就等于前功尽弃。

从零开始,也别想再获得大明国籍了。

而外夷入华,这个要求就高了。

需要家人在国内,需要住满五年,需要有正当事业,需要信仰祠部令认可宗教,需要有子女在大明,并且上税满十二年,才能拥有户籍。筷書閣

并且拥有户籍之后,后续诞生的子女,才有资格直接获得混血华夏人的待遇。

然后嫁娶必须是华夏人,前后还要折腾三代,才能正儿八经的变成华夏人。

至于你的家人和父母,那不好意思,他们只能按外籍来算,进来工作和生活,需要缴纳的赋税都是不一样的。

这一套体系,是为了提高入籍成本,本质上为了扩张华夏族系的生存空间的底线。

也能解决自己改造出来的宗教排他性,以及更换信仰之后就是华夏人的廉价入籍成本。

弊端改造是必然的,必须提高成本,否则不会有人珍惜的。

尤其是对于文化信仰不同,还没完全华夏化的新入籍者。

通过这套手段,明教快速完成对喀尔喀部的征服,整顿出了一万喀尔喀勇士,并对兀良哈部发动进攻,要求他们改变信仰,解放奴隶,为了光明而开化。

汉化之后的明教里头,拥有摩尼教和祆教的特征,而他们的建筑风格主要是从泉州摩尼教寺庙之中吸纳。

进行信仰改造和奴隶翻身之后,这批勇士对着曾经的主人们张开獠牙,协助解放。

吉囊安排的斥候去探查真实情况,结果从四面八方同时得知,大明对于西部的战略和大动作。

第一,朱厚照在正德二十一年十月下旨。

正式宣布,景教、回教,陆地传教界限在葱岭以西,以东的陆地不能出现他们和兄弟宗教。

意思就很明确了,要执行之前说的,草原上不准出现天方教的要求。

毕竟回教就是天方教的异端。

朱厚照汉化改造的回教,战斗力岗岗的,从开封强征了包括回民、犹太在内的后裔,全部带走。

又把境内传教士,强迫改造信仰。

很多传教士因为诱惑等等原因,接受了景教,摇身一变成为景教传教士。

还有一些表面合作,但最后一直搞小动作。

那他们的下场自然不言而喻,很快就被清扫一空,哪怕有学识又如何?

不能为朝廷所用,那就灭了。

所以,吉囊很清楚,朱厚照已经在做准备了。

不管他最后反不反,草原之上有且只能有一个主人。

那就是大明!

“大汗,大明使者来了,要求我们立刻归还征讨叶尔羌汗国时,所约定的葱岭土地,否则……大明将会视归化国撕毁停战协议,双方立刻进入战争状态。不过他们还说鄂尔多斯那边的榷场会继续运营,直到确定开战的命令下达。”

“大汗,不好了!汉人的商贾今年冬天都没有来!我去探查消息的时候,很多草原上的部落都在问,是不是咱们和大明开战了!他们还说不要开战,不然他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大汗!”

一连串的不妙消息,都让吉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朱厚照还没出手呢!

只是让下边的宗教首脑和打手出来跟自己掰掰手腕,探探路,自己现在就乱成一锅粥了,这还怎么打?

吉囊沉默了一下说:“命令东部部落,撤出高原,聚集驻扎在阿尔泰,大明要对我们动手了!哪怕我们再恭顺,这群贪婪的汉人!是绝对不会放过我们的!

他们要土地,要牛羊,要女人。

而我们这些年所获的一切,都是他们觊觎的!

这一仗,必须打!我们,拉着汉人在北疆山岭之间打!我就不信,汉人有能耐顶风冒雪花这么大的力气,打一片戈壁荒滩!”

吉囊很清醒,如果是在草原上跟大明一对一单挑,那自己就是白痴。

大明在九边屯了一堆的粮食,随时可以调动粮食北上,打消耗战。

但如果直接放弃蒙古高原,那么多的荒滩戈壁,哪怕大明从四面八方,征募抽调各族骑兵,在草原上人吃马嚼的,后勤压力绝对很大。

尤其是,如今冬天,草原开春都要四五月,那个时候聚集这么多兵马,一样能吃垮大明。

只要大明亏本了!

那么大明境内的朝臣,一定会反对大明进攻!

因为打草原,不划算!

自己就算退了,一样能占据北疆,威胁大明的关西、甘肃和南疆。

这里距离大明的首都顺天府那么远,大明肯定没有心力打出更西边。

这样自己就还有时间整合国内的部落,以及征服西边该死的瓦剌人!

那群虫子!靠着大明支援的武器,靠着龟缩在碎叶城,以崇山峻岭之间打游击,让他一时间居然无法奈何。

如果不能解决他们,这群瓦剌人就有可能和大明合作,联手攻占自己控制的葱岭,这样一来,大明就能从南疆直接出来,对自己形成前后夹击。

也正是瓦剌的缘故,他不得不放弃了富庶的南疆绿洲,大部分力量聚拢在北部草原和伊犁河谷。

所以,瓦剌必须死!而且是从速从快!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