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大明为官那些年

第75章 本官想挪用银子

  • 作者:前难有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0-05 22:17:28
  • 完书字数:6710

燕舞简直要崩溃了,这个陈光简直就是油盐不进,好像除了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若不是自己身负血海深仇,他此刻只想逃离,离这个眼里只有钱的臭男人远远的,再也不想看见他。

但是无奈,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只能忍着悲愤继续哀求。

“大人,父母从小就教育民女要知恩图报,大人对民女有着两次再造之恩,若是不能服侍大人左右,民女父母的在天之灵,恐怕也不能安息。”

“没关系,会投胎的。”陈光淡淡说道。

“你。。。。。。”

燕舞顿时如遭雷击,差点没忍住要骂了出来,幸亏生存的一丝理智让她咬住了自己的嘴唇。

一丝腥咸在嘴里慢慢荡开。

燕舞紧咬着牙关,在心里不停地告诫自己。

坚持,必须坚持。脸已经丢得差不多了,若是就此放弃,之前的侮辱岂不是白受了。

于是,燕舞心一狠,跪倒在陈光身前,脑门咣一下就朝着地面磕去。

“求大人,求大人手下民女吧。。。”

众人惊呆了,这是有多想报恩,磕这么狠,地砖差点都磕烂了。

陈光不禁动容了。

我陈光何德何能,能让一个绝色女子如此低三下四三番五次地求着为奴为婢,这辈子值了。

“唉,姑娘何必这样,要不,本官就免了你的医药费吧。”

小月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

眼前的这姑娘,和自己的身世相仿,她此刻的无助感同身受。

于是拉着陈光的袖子哀求道:“老爷,要不您就收下她吧,正好我一个人也忙不开,多一个人多个帮手。”

陈光心里也在掂量,或许,自己真的多虑了。

小月想要个帮手也很正常,这几年她确实挺忙的,尤其在竹田县,一切正常运转之后,自己基本上都是不管不顾。

县里的公务不是交给王虎就是交给小月,而王虎出去巡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小月一个人在忙。

一个花季少女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反而整日忙着帮自己处理公务,确实挺亏欠她的。

或许,她只想找个说话的伴吧。

陈光凝视着燕舞,缓缓道:“燕舞姑娘,既然你一心想要留在本官身边报恩,本官若再继续拒绝,倒显得不近人情。”

“以后你便是小月的丫鬟了,她安排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不要看小月是本官身边的丫鬟,她可是本官的亲妹妹。你以后做事要用心,不可忤逆她的意思。”

“至于月钱嘛,每月二两银子,你之前的医药费从月钱里面扣除。”

“你可愿意?”

丫鬟的丫鬟?

每个月二两银子,还要扣除医药费?刚才不是说免了吗?

燕舞再次低下头,双拳紧握,指甲深深地扣进了肉里。

不过没有眼泪,眼泪早就流干了,只发出一阵低微的抽泣声。

“你怎么还哭上了,到底愿意不愿意?”陈光催问道。

“愿意,民女愿意,民女这是喜极而泣。。。”

说完这句话,燕舞又晕了过去。

陈光摸了摸脑袋:“还真是太高兴了,高兴的晕了过去。”

“小月,她以后就交给你了,先找一间房子安顿,再去把郎中叫过来。”

“也不知道她这个病要花多少钱,以后的月钱够不够扣除。”

陈光叨叨着,转身回到了自己卧室。

第二天,陈光起了个大早,招呼着王虎,又带了一些暗卫,继续对定西县的其他官员进行抄家。

忙活了大半天,只抄出来了少许的财物和一些银子。

陈光很是不满,大明真的这么穷吗,每个官员家里的银子都没有超过万两,如此一来,自己又如何好意思从中间再做点手段。

只是,这些抄家的银子一旦登记造册,便只能上缴朝廷。

可定西当地的百姓实在是太苦了,得想办法给百姓们留一点,毕竟,这些可都是从他们身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王虎,叫蒋百户过来。”

没多久,蒋献一脸懵逼地走了进来:“大人,您这是抄家抄的心情不好?”

陈光拿起账本朝着蒋献一递:“看看吧。”

“白银三千五百六十一两,蓝釉花瓶一对,紫砂茶壶三个。。。。”

“大人,银子挺不少的,还有这紫砂壶,大人最近不是一直没有合适的茶具么,要不先拿回去用着?”

陈光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失望:“这是堂堂县丞的宅子,就抄出来区区三千五百多的银子,是不是走漏了风声,他们提前将银子转移了?”

“不会,属下当天就派人将宅子封起来了。”蒋献信誓旦旦地道。

随即嘿嘿一笑:“大人,定西本身就是个穷地方,这些贪官就是想捞油水,那也得有得捞才行。您瞧瞧这些百姓的日子,再瞧瞧街上的行人稀少得走半天见不到一个人,三千五百多两银子,已经是巨贪了。”

陈光点点头,看着宅子大门道:“本官叫你过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大人请说。”

“这定西的贪官的宅子抄完了,其他财物上缴朝廷,银子留下来可以不?”

蒋献闻言脸色大变:“大人,这些可是他们贪污的民脂民膏,我们若是留下来,岂不是比他们更贪?”

陈光摆摆手:“要是这样,那就算了,全部上缴吧。”

“本官原本想着,若是抄出来的银子多一点,可以留下来一部分。可就这么一点,只有全留下来,或许才能发挥一些作用。”

“算了算了,你去忙吧。”

蒋献转身准备离去,可越想越觉着陈光的话语好像另有所指,自己没有彻底的听懂意思。

走了两步,停下来回头道:“大人准备将银子留下来,作何用途?”

“一部分用来聚拢民心,一部分用来兴修水利。那兰州知府黄士良打着兴修水利的旗号,花的银子不少,可并没有做多少实事。本官虽然来此的目的是查案,可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继续受苦。”

“原来大人是想将银子用于民生啊,属下误会大人了。”

蒋献抱起双拳,朝着陈光恭敬一拜。

“呵呵,你以为本官是想着将银子留为己用?”

“属下无知了。”

陈光抬起手,指向大门外的一处民房:“刚才过来的时候,本官特意留意了这几处房屋,修建得还算结实,可见主人是一个勤劳能干的百姓。”

“然而,刚才本官趁着大家清点财物的时候又出去走了一趟,刚好看见房屋的主人,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就那样平躺在院子里,什么也不做。”

“本官问他,现在疟疾已经解除,为何不出去劳作,你猜他说什么?”

“说什么?”蒋献竖起了耳朵。

“他说,辛苦一辈子到头来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疟疾来了,发放草药也是紧着那些富人发放,兴修水利,他是第一个免费地参加劳动,可喝粥的时候,那些富人是稠的,到了他的碗里,只剩下光汤。”

“横竖都没有好日子,不如躺在家里等死好了。”

蒋献的表情也严肃起来:“这都是那些贪官闹的,百姓在衙门那里已经和看不到了公平,看不到任何希望,才会选择躺平。”

“所以,本官认为兴修水利固然重要,可目前更应该做的,是重新聚拢民心。”

“可要聚拢民心,就得先给百姓做一点实事出来。做实事,没有银子可不行。”

蒋献一脸的为难:“属下理解大人的一片苦心,可大明建国以来,凡是抄家的银子,无一不是上缴朝廷。要不,咱先上缴上去,然后再申请朝廷重新发放下来?”

“一来一回耽搁的时间,五千百姓能剩下两千都算好的了,院子里的那名汉子,已经饿得皮包骨头,应该是好几天没有吃饭了,他是打算活活的把自己饿死。”

陈光沉默了一下,看向蒋献,一脸的决然:“要不,这些银子就算本官私自动用,你只需要和朝廷证明,本官没有挪为私用就好。”

“本官先行为定西百姓做一点实事,回头自己和朝廷解释。”

见陈光愿意一个人承担责任,蒋献顿时也放下心来:“作证的话,属下没有任何推辞。只是,大人打算从何做起?还有,那兰州知府的宅子,还等着我们查抄呢。”

“民以食为天,除了黄士良剩下的粮食,还有临洮运过来的粮食,统统分发给百姓,让他们先吃饱。”

“凡是主动投入劳作的百姓,不但给他们免费配置崭新的农具,还要为他们购买结实的衣服鞋子。”

“同时,若是在劳动中受伤,医疗费全部免费。”

“大人,这种做法,历朝历代可从来都未曾有过啊。”蒋献有点惊讶。

“不管他以前有没有,今个本官就要这样做。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本官这个钦差当得有点惭愧。”

“好了,你去将银子再清点一下交给本官,朝廷以后若是问起责来,本官一人承担。”

陈光仰头看着天空,紧紧咬着牙关。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