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三家归晋

  • 作者:苦竹根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2-12 22:22:03
  • 完书字数:7034

朱元璋:“……洪武!难道朕的标儿也英年早逝了!”

他立刻喊道:“太医!快宣太医!”

朱标心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如此!难怪将来大明的皇位归属四弟一脉……

朱标看着身边担心自己的父亲和弟弟们,还是冷静下来,先安抚老父亲。

朱棣眼泪汪汪, 不仅是担心大哥, 也是在为自己的“清白”而高兴。

天知道他这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就连他自己也想不明白, 有大哥在, 他这一脉怎么可能上位?

天幕终于为他洗脱了“冤屈”, 一定是大哥英年早逝,父亲选择自己成为了继承人!

朱棣:原来父亲这么爱我?(^_-)!

永乐大帝:你想的还怪好的嘞……

【因两宫之争朝中大臣也分成了两派, 分别支持太子与鲁王。丞相陆逊, 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潭等朝中大员都支持太子,而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等人支持鲁王, 东吴朝廷上下分裂为两半,困守江左, 热衷内斗!】

陆逊、诸葛恪:长幼尊卑不能乱, 我们支持的是太子这个名分!

全琮:太子非嫡非长, 如果不是先太子去世哪里轮得到他。鲁王更加贤明,陛下也更喜欢鲁王, 我们支持的是陛下!

孙权:孤的合肥, 孤的天下!

【这场储君之争持续了整整十多年, 这十多年, 东吴天灾不断,与魏国的战事也输多赢少,吴国元气大伤。史载“今之小臣,动与古异, 狱以贿成,轻忽人命,归咎于上,为国速怨;官寮多阙,虽有大臣,复不信任;诸县并有备吏,吏多民烦,俗以之弊。”东吴的政治风气变得极其浮躁。】

评论区

“还有大钱、科令修改等等的反馈经济下行的处境出现。”

“孙权铸大钱,一枚值五百。”

“www.youxs.org,价值却是五铢钱的500倍,这就是抢钱啊。”

“对于这种将老百姓当成傻子的政策,百姓的反应就是倒退回过去,以物易物!”

“蜀汉也曾发行过这种币值过大的货币。”

“古代这种币制改革,就是为了搜刮民间财富,最终受到压榨的只有老百姓。”

“货币贬值,物价腾贵,百姓民不聊生。”

“货币代表的是国家信誉,发行的货币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政权也就与百姓离心了。”

孙权:“货币不是越多越好吗?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陆逊:“至尊忘记武帝的货币改革了吗?”

孙权想起来了,天幕曾特意提及的武帝经济改革,若不是桑弘羊,武帝朝就得破产。

可是现在去哪里找一个桑弘羊啊!

刘备:“先生,备做错了吗?”进攻成都之后,刘巴曾提出此计,刘备采纳了,似乎并没有天幕所说的那么严重。

诸葛·在世管仲·亮解释道:“想要百姓相信一枚钱币相当于过去的五百枚,就要拿出足够兑换的物资,平衡物价,稳定市场,不然百姓只会弃之不用。子初(刘巴)之策要与统一物价,公卖制度相结合,故而对我大汉并没有多少坏处,反倒解了燃眉之急。”

诸葛亮作为古代难得懂经济学的大佬,对后人的解释理解更深。

【这场两宫之争以孙权废黜孙和,赐死孙霸为终。公元250年,69岁的孙权立年仅八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立其母潘淑为皇后,拜诸葛恪为太子太傅。此后幼主继位,让东吴长时间处于混乱状态……】

短短一句话给孙权带来了无数的问题:诸葛恪刚愎自用,朕怎么会命他为太傅?

幼主继位,国朝不稳,将来的我是老糊涂了吗……

他立刻看向评论区,想要找到自己这么做的原因。

评论区

“不得不说,孙大虎在这次储位竞争中也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她发现孙权在疏远太子的同时对鲁王也不满意。恰好孙权的幼子孙亮出生,孙权对这个老来得子非常喜爱,孙亮的母亲潘夫人也非常得宠。孙大虎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她积极结交潘夫人,把自己的侄孙女许给孙亮,孙亮成为太子后,孙大虎的侄孙女成了太子妃。”

“在孙大虎的谋划下,全氏在东吴的权势达到顶峰,史称:自吴兴,外戚贵盛莫及。”

“好耳熟啊……”

“刘猪猪有话说,这不是金屋藏娇吗!”

刘彻:污蔑!都是污蔑!

刘启:朕才不会因他人的影响而易储!

“国赖长君,三国还是乱世,孙权怎么就敢将皇位交给一个孩子。”

“同样是失去了年长宽厚的储君,同样是选择幼子登基,孙权的眼光和运气都远远不如刘彻,不论是皇子还是辅政大臣。”

“孙亮聪明颖悟,虽然年幼却有成人的判断能力,大臣很看重他。”

“孙亮也是孙权唯一的嫡子。”

“但他毕竟是一个不能亲政的孩子,朝政大权都要交给大臣掌握。”

“孙权不是没有年长的儿子,但是皇帝的偏爱,是没有理智的。”

“孙权临死前还封废太子孙和为南阳王,五子孙奋,六子孙休都被封王。”

孙权:请天幕明示,到底哪个儿子能担起重任?

孙权不由得反思,年老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与汉武帝一样?

汉武帝极其骄傲,当即表示:“不要与朕比,朕可不会听信谗言,废立太子,而且朕选中的辅政大臣也不会有错。”

卫青:陛下已经知道未来的历史,说这样的话不会脸红吗?

汉武帝表示,脸皮是什么,朕没有这种东西。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

【孙权统治江东的五十年间,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加强武备,崇尚节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又通过长期的军事行动,将福建、两广地区纳入东吴的版图,结束了汉末的分裂状态。与辽东的公孙渊联合,对抗曹魏,虽然东吴大军到达辽东之时,公孙渊已经被司马懿灭了。但此举却开辟了江南到辽东的直达航线,对历史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始皇对比舆图,立刻找到了这两个地方,“原来是从百越直达燕地!”

李斯:“我大秦有从山东到燕地的航线,也有百越地区到山东的航线。”

扶苏:“不知辽东有何价值,大秦的楼船也可从百越直达辽东。”

直接受益者·刘裕:“江左地区能直达辽东,全赖这条航线。”北方陆路走不通,但他们可以走海陆从海上与辽东、高丽贸易。

江左的纺织品可以到达辽东,辽东的优良马匹也能来到江左,互通有无,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

【公元230年,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这是中国历史上大陆和台湾大规模交往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原王朝第一次以政府名义出航台湾,并在台湾行使国家权力的最早证明,从此宝岛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日益紧密,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评论区

“自古以来!”

“卫温、诸葛直等人给台湾当地人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样重大的地理大发现,影响后世几千年,无论什么样的奖励都不为过。”

“但卫温和诸葛直都因为违诏无功被下狱杀了。”

“只因为他们出发时带了一万人,没有打仗,却只回来几千人,在孙权看来,这就是失败。”

孙权:好了好了,不要骂了,孤这就派人出海!

【孙权是开发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的大功臣,但他死后的待遇却与他的功绩完全不成正比,后人早已忘记了孙权曾经的功绩。宋人曾极在其作品《吴大帝陵》中提到“四十帝中功第一,坏陵无主使人愁”,刘克庄也在《吴大帝庙》中叹息“今人浑忘却,江左是谁开”。】

罗贯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晚年的孙权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发二宫之争,动摇国家根基。又立幼子为嗣,为权臣乱政提供了历史舞台。因为废立太子事件随意诛杀大臣,直言上谏者被诛杀,废太子孙和的属臣被流放,就连“东吴四都督”之一的陆逊也因此而死。】

虞世南:孙主因厥兄之资,用前朝之佐,介以天险,仅得自存,比于二人(曹操、刘备),理弗能逮。

评论区

“晚年的孙权还迷信鬼神,各种意义上都很像低配版的汉武帝。”

“其实在两宫之争中,陆逊的立场是中立的,他认为支持太子和鲁王的人都是在结党营私,在挖国家的根基。他想要维持稳定,但一人之力无法与大势抗衡。”

“孙和的人藏在孙权的床下,偷听到孙权的谈话,被孙权发现,孙权如同惊弓之鸟,将所有与此事有关的太子属臣都抓了起来,陆逊虽没被抓,也被写信申斥,说他探听宫中机密。”

“陆逊被冤枉至此,不久就郁郁而终……”

刘备对这个名字太敏感了:“陆逊!”

陆逊:“至尊曾经与臣共舞,解衣衣之,推食食之,难道我们之间的信任还不足以抵消小人的谗言吗!”

啊这……

孙权尴尬极了,天幕还要火上浇油。

“陆逊死后,孙权极其后悔,重用他的儿子陆抗,可是陆逊却回不来了。”

孙权:……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