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极品皇太子

第36章 一睹才子真容

  • 作者:空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9-27 02:21:36
  • 完书字数:4860

“天人谁人不识君!”

轰!

所有人脑子里都轰然炸响。

都懵了!

嗡嗡作响。

整个热热闹闹的宴会现场,顿时陷入了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每一个人都能听到旁边人的呼吸声。

“绝妙啊!绝句啊!”

“好词,好诗,没想到这个世间,居然能有如此好诗词!”

“天下谁人不识君!哈哈哈,这是我听过最震撼人心的诗词!”

“真不愧为力压京城第一才子的面具才子!”

“好,果然是名不虚传的面具才子!”周皇龙颜大悦,拍手叫好。

“我大周能有如此人才,实在是我大周之福,哈哈哈!”

周皇高兴得大笑起来。

“是啊,真是太绝妙了!”丞相傅子濯立即附和起来。

当然,也是由衷的感叹。

“我觉得,面具才子这一首诗词,比起之前太子拿下殿试那一首,更为形象生动。”

“更加的让人动容!”

“以老夫之见,面具才子这一首,胜过太子的。”

面具的宁凡一听,不禁好笑。

你这个老不死的丞相,就这还要抓住机会,踩我。

不知道一会当我拿下面具,你见到我的那一刻,脸上的表情将会是如何的精彩。

“对

对!”

工部尚书也立即附和起来。

“面具才子这一首,更为悲壮,但最后的那一句。”

“尤其是最后三个字,更是有着画龙点睛之奇妙。”

“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微臣也认为,面具才子这一首,要胜过太子殿下的。”

紧接着,其余所有人,无不附和起来。

听着所有人的盛赞,周皇也控制不住地细细比较起来。

心里也觉得,确实自己儿子的那一首,比不上面具才子这一首。

周皇点头:“的确如此!”

“面具才子的这一首临行前的送别诗词,无论是从气氛、画面和意境。”

“还是到最后的画龙点睛,都极为之玄妙。”

“比起宁凡的那一首,确实胜出许多。”

丞相等人一听,心中大喜。

二皇子宁泽天,心里也同样十分高兴。

想着一会再给自己这个只记得女色的太子弟弟,一个沉重打击。

理想是美好的,只是......

二皇子和丞相等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面具才子居然就是太子宁凡。

任为民这时,真的老泪纵横。

“好,好!”

“妙啊,妙!”

“老夫年轻时跟着先皇东征西讨,之后又当了一辈子的

礼部尚书。”

“诗词歌赋,接触无数。”

“文人才子,也同样了解许多。”

“可,从来没有人能作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诗词。”

“好啊!”

任为民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老夫这一生,也算是忙忙碌碌,做了一些事情,认识了不少知己好友。”

“现如今不少知己好友都已经仙逝了。”

“别说是离开京城,就是留在这里,也没几个当时候的知己了。”

“尤其离开之后,那就更是身边无人了。”

“皇上,这一直是老夫心中的一个结啊!”

任为民对着周皇拱手参拜。

“任老!”

周皇这个时候,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安慰任为民。

任为民呵呵地笑了两声:“不要紧,皇上。”

“如今,老夫释怀了。”

“也高兴了,明白了。”

“这还得要好好感激,这一位横空出世的面具才子。”

说到这,他又回过头,看向面具下宁凡。

“是啊!”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人谁人不识君。”

“相信大周皇土之下,一心向着大周的子民,应该还是多少都有人听说过老夫的鄙名的。”

“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

“只要把

事情做好了,只要一心为了大周,大周的子子民民,还是能记得老夫的汗水。”

然后,任为民又是对着宁凡拱手一拜:“多谢面具才子!”

“这是老夫八十大寿收到的,第二好的礼物。”

任为民脑子还是很清醒的。

嘴上说的宁凡的这一首诗词是第二好礼物。

因为第一好,是皇上亲手提的“世代忠臣”。

皇上在,那自然就是第一了。

当然,心里面,面具宁凡的这一首诗词,才是真正的第一。

任老的这一番说话,立即又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感叹。

无不不是盛赞他的。

宁凡听了,作为一名现代人穿越过去的,心里也控制不住地感叹。

这任为民,人入其名。

为民为民,一心为民。

一生为民!

根据前身的记忆。

宁凡知道,这任为民为了大周,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了。

而且,从不贪功。

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好臣子。

可惜就是年事已高。

不知道日后自己登上皇位之后,还能不能请他老人家出山。

“任老!”

就在宁凡沉思的时候,二皇子宁泽天忽然说道。

“面具才子果然大才。”

“不过人家一名外人,都能对任老您的八

十大寿,如此上心。”

“不惜悄无声色地到来,送上上天佳作。“

”以表达他自己,以及我们大周上下,对您老人家,这一生的贡献和劳苦。“

”在临别之际,以这一首惊天地的诗词,为您践行。“

宁泽天停顿了一下,又立即说道:”想比之下。”

“我们都太子,我们皇家血脉的代表。”

我们大周皇朝的储君,实在差太多了。“

话音落下,丞相和工部尚书二人又立即附和,弹劾太子宁凡的不是。

其他人自然也少不了附和。

这个时候宴会都到一半了,可依然不见太子宁凡的身影,夏和同和成乐山二人也不禁失望起来。

难道所托非人?

周皇这个时候因为心中恼怒,已经毫不在意宁泽天和丞相等人如此故意弹劾了。

转而怒骂:”宁凡这个逆子,明天我倒想看看他如何给我解释。“

任为民一声叹气,知道自己说再多,怕也帮不了太子楼。

他对着宁凡拱手:”面具才子,明日老夫就要告老还乡,离开京城了。“

”估计日后怕也是没有机会再来京城。“

”老夫不想带着遗憾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