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107章 辅政大臣

  • 作者:行而不辍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9-23 22:17:50
  • 完书字数:6534

别说历朝的臣子们羡慕,沈悠也同样挺羡慕的。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十四位功臣为世袭刺史。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长孙无忌认为世袭刺史一事是为分封之制,于大唐无益,故上书: “臣等披荆斩棘的侍奉陛下,如今四海一统,陛下却让我们世代治理外地州郡,这跟流放有何不同?”其实长孙无忌还是很懂得劝人的,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让李世民无法拒绝,比起魏徵一言一语全都捅到李世民的心窝上,气得李世民咬牙切齿,长孙无忌是挠到李世民的软处,让李世民既不会动怒,又能听劝。】

魏徵!!!天幕你这样是让我向长孙无忌学习的意思?

沈悠:不不不,你绝对做不了像长孙无忌那样的人。

【看完上书后的李世民叹道: “分封功臣,是要让你们的后代世代捍卫王室。你们却把我这山河般庄重的誓言看得淡薄,反而心有怨言,我又怎能勉强诸位到封地去。”分封之事因此作罢。所以在贞观十六年,长孙无忌进拜司徒。】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则位列第一。不得不说,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偏爱,从始至终毫不掩饰。毕竟那么多的臣子里,谁也没有像长孙无忌一样,与他是少年的知己,多年以来相伴相随,功成名就之后,这一位又对他没有要求。这样的人,对李世民来说是他最信任的人,谁也比不上。】

嗯,李世民并不想否认这一点,每个臣子在他心中的位置都不太一样,但要说谁比谁更重一点,应该,大概还是长孙无忌多占点份量。

【长孙无忌想必也算是一干大唐臣子里面相对了解李世民的人,清楚的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既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能够让李世民信任自己。说到这里会有人觉得我太喜欢把人往坏里想了。】

【其实是我们现代大多数的人把古代的这些政治家想得太简单,以为这些人非黑即白。就算长孙无忌未必不会是因为长孙皇后的缘故而得到李世民的偏爱,并不代表长孙无忌的本事差。长孙皇后能得到李世民的倾心相待,证明她的能力性情为人哪样都不差,作为长孙皇后的兄长,又是位高权重的宰相,他能没有真本事?李世民再怎么偏爱人,并没有丝毫任人唯亲,罔顾天下之意。】

那是,李世民承认自己对长孙无忌是多了几分偏爱,

但何尝不是因为他本就是有能力的人。

他是爱重妻子,对长孙无忌也有几分爱屋及乌的意思,在国家大事上,他一直牢记一点,社稷为重。再说了,后面魏徵不在,他可能会偏向关陇集团的人,早年魏徵不是还在吗?魏徵有说过长孙无忌的不是?或者认为长孙无忌不能胜任李世民的重用?

在用人这件事上,李世民觉得自己怎么样都不可能有什么问题。

【大家应该都记得先前我刚说过的内容,我在提及长孙无忌在贞观元年辞去相位后,一直任着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闲职,直至贞观七年才被升为司空,就这样长孙无忌也一再推辞,生怕自己过于权重,为长孙家招来祸端。当然,这里面也有长孙皇后的功劳,长孙皇后从始至终一直都希望李世民莫要给自家太多的宠爱,处处抑制外戚。说不通李世民,她便说劝说长孙无忌,让长孙无忌辞官。】

刘彻眼睛都亮了,抑制外戚,这样的皇后实属难得。就他所认识的女人中,哪一个得了权利不是牢牢的捉住,恨不得把自己娘家的狗都提高地位。

李世民倒是好福气,能遇上这样一个帮他早早解决麻烦的妻子。

【只是可惜,长孙皇后早逝,她这一去,纵然她再三叮嘱李世民不可再过多偏爱她的兄长,李世民却似是要把失去长孙皇后的痛苦全都补到长孙无忌的身上。长孙无忌早年就有从龙之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虽不以功劳排名,长孙无忌却也是排在当时已经逝世的河间王李孝恭、杜如晦、魏徵前面。都说死者为大,彼时的长孙无忌已经是司空不假,那么几位也是被追赠官位和他是平级的。】

嗯,李世民表示,天幕你懂得太多了,其实不用捉得那么细对。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偏爱和信任,理所当然地成为长孙无忌平步青云最好的踏板石。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长孙无忌与岑文本、杨师道一同随军出征,并代理侍中之职。这也算是长孙

无忌在有生之年中第一次有关他上战场处于前线的记录。围攻安市城的战役中,长孙无忌率一万一千精兵埋伏在山北峡谷中,作为奇兵冲击敌后,并拆毁所有桥梁,断绝高句丽援军归路,迫降敌军主帅高延寿、高惠真。仗打得算是相当的漂亮。但这一战对于李世民来说算得上是奇耻大辱,毕竟他的目标是灭高句丽的国,却没有做到。】

……如果说没有之前李靖手就是灭国的操作,真就让人觉得李

世民太过狂妄。

可是,李靖出手就是灭国,李世民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是断不可能。

【国没灭成,李世民低落的班师回朝。贞观二十年,太师长孙无忌与太傅房玄龄、太保萧璃一同辞去三师官职。然后隔一年,长孙无忌遥领扬州大都督。可以看得出来,李世民是挖空心思要用长孙无忌,就算长孙无忌再一退再退,他也执意不肯放手。嗯,控制住脑补。】

沈悠这一句,让人不由好奇,她到底是脑补了什么东西,竟然还得要控制住?沈悠:不行,不能玩坏了!二凤和长孙皇后是真爱,长孙无忌绝对只是爱屋及乌而已。

【再好的君臣总是抵不过生离死别,贞观二十三年,随着李世民驾崩,新君继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唐高宗。长孙无忌也真正开始权倾天下。如果说早年的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子,又是知交好友,本人聪慧善谋,一步一步的跟紧李世民的脚步,不居功,不自傲,依李世民的性子从来不曾亏待了这位少年好友加大舅子。加之长孙无忌又是一个极聪明的人,聪明的守着君臣的界线,不碰李世民的底线,在贞观一朝,就算长孙无忌再怎么推辞,他也一样大权在握。那么长孙无忌他犯下最大的错,便是在李世民之后,企图让以他为代表的臣子和皇权平起平座,甚至未必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意思。当然,这个时候的长孙无忌或许有可能也成为了关陇世族的代表,这,才是他最后真正被迫自缢的原因。】

沈悠将长孙无忌的结局一道来,杨坚在第一时间激动无比的抬起头,目不转睛的盯着天幕,关陇集团,关陇集团,这何尝不是他的心腹大患,是他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心腹大患。

也对,大唐和大隋也间隔不了几年,天下大乱,难道关陇集团会团灭在其中了?

那是断然不可能发生的事。

这就意味着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大唐那时同样也存在。

国舅为代表的世族吗?他的权可就更大了!皇帝也必须要敬畏三分,他倒要听听看,究竟那唐太/宗之后的皇帝,用什么样的办法对付这些关陇世族。

重点必须是他可以借此良机好好的学学。

谁人听着长孙无忌最后被迫自缢的事不顿了半响,以为自己听错。

【这事该从李世民去世后开始说起,彼时的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同受李世民遗诏辅政,对

于刚刚继任为帝的唐高宗那是处处约束,以至于新帝几乎如同傀儡。】

听到如同傀儡这两个字,多少人变了脸,秦始皇少年继位,难道没有被人捏着权利不还?又或是

不曾为了夺回手中权利,想方设法的解决那些和他争权的人?

再能干,再有本事的人,企图凌驾于皇帝之上,不愿意把皇帝的权利还给他们,那,就不能容。同样听到这句话的刘彻的眼神都变了,变得杀气腾腾。

一个个臣子听着这话,那是动都不敢动,谁不知道刘彻生平最恨的就是被人架空他的权利,他也是费了诸多心思才收回大权。

这唐高宗竟然和刘彻有着同样的经历,长孙无忌别管有多大的本事,在刘彻那儿都已经成为皇权的牺牲品。

想要夺回大权,必须要想方设法除掉所谓的辅政大臣。聪明的臣子定是无须皇帝伸手,他们会自动把权利交到皇帝的手里,不聪明的人,只能是皇帝解决掉他们,自己拿回来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

李世民此时已经在默默的考虑,是什么样的情况下让他得给儿子选辅政大臣?

按之前天幕隐隐透露的内容,他的太子会谋反,谋反的太子断不可能继位。不是承乾,他会选谁来继承自己的皇位?

对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这个孩子的舅舅得是长孙无忌。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共育三子四女,儿子怎么样,李世民低下了头。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