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打脸型前锋[足球]

第61章 第 61 章

  • 作者:天予昭晖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9-22 00:03:19
  • 完书字数:20120

主席台上, 女总理的红裙依旧明艳夺目,很有风度的为意大利的进球而鼓掌,转身与对方总统握手, 表达祝贺。

而后, 她又来到主席台前面,始终站在最显眼的位置,让现场和电视机前所有德国球迷都能看到她,也让赛场上的德国球员都能看到她。

她始终和她的小伙子们站在一起, 为他们呐喊、加油、助威。即使最后时刻被意大利绝平, 德国队也不会轻言放弃。

勒夫也很快调整过来,迅速投入到场上的比赛当中。他很快招呼不远处的菲恩和罗伊斯过来,一旁的助理教练给他们一人递上一个水壶, 两个人一边补水,一边听勒夫的安排。

他俩都是捏着水壶仰头灌两大口, 剩下的全部浇在头上,降温又能保持清醒。

菲恩扔掉水壶,又抹了把下巴上的水珠。旁边又伸过来一个脑袋,是穆勒,一边喝水一边听勒夫语速飞快的说话。

很快,裁判指向中圈, 示意德国队开球, 几个人重新回到场上。

罗伊斯忽然甩了甩头发上的水珠, 轻松的开了句玩笑:“我感觉咱们还能抢救一下。”

穆勒说:“必须能。”

菲恩:“……”

虽然被最后时刻绝平, 但大家的心态还不错。

另一边,克罗斯和施魏因施泰格两个人站在中圈, 准备开球。

这个球刚开出来, 场边第四官员举牌, 伤停补时四分钟。

意大利将比分扳平之后,立刻就退回去把阵型收好,不再像刚才那几分钟,全线压上来进攻。

刚才在场边庆祝的时候,孔蒂也抓紧时间,交代了接下来的任务——他们目标明确,先把这四分钟拖过去,到加时赛再做安排。

博努奇的进球对他们来说就像是给各位老将来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士气高涨,在场上再狂奔半小时不成问题。

反而是德国队这边,他们努力了80分钟,好不容易在第81分钟的时候,抓住意大利防线上的一点疏漏,由菲恩和罗伊斯的完美配合,打进一球。

才领先了不到十分钟,被人家一个后卫利用定位球的机会,将比分扳平了???

别说是欧洲杯决赛,就算任何一场比赛,出现如此戏剧性的一幕,对于球员的心态也是不小的打击。心理素质不够强大,当场就要崩溃了。

幸好,德国队场上老中青三代搭配合理,许多队员都经历过大赛,心理素质还算不错。

队长施魏因施泰格有担当有经验,第一时间站出来,鼓舞士气,稳定军心,这也是勒夫一直没有将他换下场的原因。

比赛第92分钟,德国队在意大利门前制造出一通混战,先是穆勒的射门被巴尔扎利挡出,一堆人同时上抢,混乱之中许尔勒一脚射门,没打上力道,又被布冯扑出,菲恩外围抢到第二落点,稍作调整,又是一脚远射,球打在了博努奇身上,施魏因施泰格跟进再打,球最终被布冯没收。

“托马斯-穆勒……”

“许尔勒……”

“莱因哈特……施魏因施泰格!”

“ohgod!!!”媒体评论席上,鲁伊特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从嘴里跳出来了,“四次,连续四次射门!!!”

不仅他心跳加速,看台上,双方球迷都在屏住呼吸,感受那种极致的、心脏骤停的窒息感。

这也太恐怖了!!!

场边的技术区,勒夫和孔蒂两位主教练都愣了两秒,宛如雕塑。

鲁伊特仍在感慨:“太可惜了,我们的运气稍稍差了一下。”

他又看了一眼大屏幕:“比赛已经进行到快93三分钟,我们依旧没有放弃。”

“德意志精神就没有‘

放弃’和‘退缩’这两个词。”

“即使在比赛最后时刻,我们也要进攻,进攻,进攻!!!”

场上,球员们往回跑的时候,施魏因施泰格挨个与刚才一起参与进攻的队友击掌。

绝不绝杀无所谓,先把士气打出来。让意大利人知道,把德国人拖进加时赛,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比赛第94分钟,意大利发起进攻,上场不久的因西涅边路拿球,快速来到前场,倒三角回传到禁区内找佩莱。

菲恩从旁边冲过去,抢在佩莱之前,头球解围。

他冲上来的时候凶猛异常,佩莱正打算接球,却被他突然卡在了身前,两个人有点身体接触,下一刻,佩莱就倒在了地上。

周围意大利球员齐刷刷举起手来,回头就去找裁判申诉。

禁区内冲撞进攻球员,这不得来个点球加黄牌。

看台上,意大利球迷仿佛看到了杀死比赛的希望,如果裁判给了点球,如果点球罚进,那么比赛将立即结束,意大利直接捧杯,他们会幸福得晕过去。

于是,四面八方都是一阵一阵起哄的声音,向裁判制造压力,为佩莱打抱不平。

德国球迷倒是冷静许多,比赛已经超过94分钟,除非裁判疯了,才会在这个时候判罚点球。

电视上正在回放刚才这个球的慢镜头,鲁伊特十分肯定的说道:“很干净的拦截,莱因哈特先碰到了球,然后才和佩莱有身体接触,不会有点球。”

的确,他话音刚落,赛场上,裁判就指向了界外。他通过耳机和边裁确认,菲恩没有任何犯规,这是个意大利的界外球。

贾凯里尼刚跑过去掷出界外球,裁判就吹响了哨音,常规时间结束,双方1比1,进入加时赛。

双方队员快速来到场边,抓紧短短五分钟时间,补水、休息、按摩,围绕在主教练身旁,听他抓紧时间再次调整战术,叮嘱接下来的重点。

比起另一边手舞足蹈大声咆哮的孔蒂,勒夫看起来要淡定许多。

这个时候,强调战术的意义不大,也就是针对个别球员,重点说说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我知道,90分钟的激战已经消耗了你们打量体能,但我们还得坚持,坚持,再坚持!”

“托马斯、安德烈……”他看向穆勒和许尔勒,“尤其是安德烈,你们仍需要积极的跑位,拉扯对方防线,这是让他们犯错的绝佳机会。”

他们在81分钟的进球,正是因为穆勒的跑位吸引了意大利防守球员的注意,才让罗伊斯有机会将球传出来,菲恩完成射门,并取得进球。

现在双方体能都在下降,谁能咬紧牙关撑住,谁就能抓住对方的失误,取得进球,离冠军更进一步。

勒夫又看向另一边,克罗斯正坐在装冰袋的箱子上喘气,罗伊斯站在旁边。

“你们的传球对我们至关重要,多观察,抓住他们在防守中的漏洞,传出好球。”

接下来,就是防守,这没什么可说的,比赛到了这个时候,双方的底线就是不丢球。

不过意大利现在这个状态,德国队三次射门,他们不见得能完成一次,孔蒂那边的战术大概要严防死守三十分钟,等着踢点球大战。

德国队的防线压力倒是没有那么大,唯一的重点就是盯紧他们的定位球。

最后,勒夫看向菲恩,目光中满是热切和希冀,仿佛夺冠的重担都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

他只是个还未年满22岁的年轻人,本不应该承担这些,但这一个多月以来,他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一次又一次带领德国队走向胜利,让人不由自主,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他站在队友中间,看上去是那么挺拔、坚定、可靠。

勒夫觉得,此时此刻自己向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他都不会拒绝。

但他说不出口,他不想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将所有压力和责任全都推到一个年轻人身上。

于是,他的手按在菲恩肩膀上,只说了四个字:“尽力而为。”

五分钟时间,转眼即逝,裁判招手示意球员进场,准备进行加时赛。

菲恩只轻轻一点头,转身踏入球场。

加时赛,队长重新挑边再战。

比赛开始,意大利率先开球,贾凯里尼传球给佩莱,佩莱回传斯图拉罗,这时候,菲恩突然冲上前,极具压迫性的高位逼抢,让斯图拉罗自己的节奏也乱了一下,球往旁边一扣,体能下降,导致动作也没有做到位,出现了失误。

菲恩敏锐的抓住了他的失误,立即上前一步,强行挤进了斯图拉罗和球之间,把球断了下来。

斯图拉罗上前反抢,但两个人身高个头都有不小的差距,他往人家跟前一站,像座铁塔一样难以逾越。

斯图拉罗断不下他的球,急得手上都有了动作,偷偷地拽了一把他的球衣。

菲恩却纹丝未动,抬头看到另一边罗伊斯举手,一脚将球分了出去。

斯图拉罗赶紧收回手,生怕被裁判吹犯规。

其实裁判看到了,但球还在德国队的脚下,根据进攻有利原则,这种时候通常是不会吹的。

另一边,罗伊斯正在拿球进攻,斜传到右侧找基米希,后者在基耶利尼的紧逼之下,下底,将球停在了底线上。

罗伊斯在后面接应,基耶利尼同样经验老道,不给基米希任何一点起脚的机会。

两个人僵持几秒,基米希还是强行一脚传中,被基耶利尼挡出了——边线。

在这个时候,意大利左后卫处理球仍旧非常冷静,没有给德国人一个角球,而是给了界外球。

基米希将界外球掷给罗伊斯,自己跑向前方,罗伊斯再回传给他,两个人通过配合甩开基耶利尼,基米希再一脚传入禁区。

菲恩时刻关注着边路的情况,人群之中起跳,头球攻门。

“莱因哈特!!!”鲁伊特一声高呼,“布冯双拳将球击出!”

比赛到了这个时候,双方球迷只要看到哪一边门前有情况,都会紧张得心跳加速。

比赛第93分钟,意大利发起反击,因西涅右路传中,埃德尔门前抢点,球被诺伊尔没收。

比赛第94分钟,穆勒在禁区前左侧肋部区域被帕罗洛放倒,德国队获得前场任意球。

克罗斯站在罚球点前,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体能再去玩什么套路,直接打门,但球的高度不够,连人墙都没过,直接被博努奇顶了出来。

意大利趁此机会发起反攻,德国队又迅速回防。

快速的攻防转换加速了球员的体能流失,看到诺伊尔冲出禁区,抢先一脚将球解围,克罗斯这才放慢了脚步。

他本来就不是个以速度见长的球员,还要这么不惜体能的一次一次折返跑,站在原地大口的喘气。

比赛第100分钟,克罗斯在中圈拿球,分到右路找罗伊斯,罗伊斯自己带球向前推进,菲恩在禁区边缘等着接应。

他习惯性的左右观察对手和队友的站位,却看到另一边,斯图拉罗朝他冲了过去。

菲恩反应更快,也朝着罗伊斯的方向跑了过去,就在他的内侧,用自己的身体,将冲过来的斯图拉罗扛翻在地。

“哇!!!”这种球员和球员之间强烈的身体对抗最能激起球迷的情绪,看台上立时腾起一阵惊呼。

意大利球迷又在抗议,这明明是个冲撞犯规,裁判为什么不鸣哨。

德国球迷却认为不是有人倒地就

是犯规,足球比赛还有合理冲撞的说法,撞不过就找找自己的原因,别总是去找裁判告状。

“噢!!!”鲁伊特也发出一阵压抑的低吼,就好像菲恩刚才那一下是扛在了他的身上,“这一下,看着就疼。”

罗伊斯带球来到禁区边缘,冷不防自己起脚打球门的近角,可惜偏出门框。

罗伊斯双手捂脸,搓了两下,有点无奈,又有点焦躁,比赛到了这个时候,每一次进攻机会都弥足珍贵,球权一旦转换,谁也不知道对方的下一次进攻会发生什么。

他转过身来,往回跑,路过菲恩身边,忽然朝他抬起手来。

刚才斯图拉罗明显就是冲着他去的,斯图拉罗这一下如果没铲到球,而是铲到了他的腿上,他不敢想象自己倒下去还能不能站起来。

是菲恩第一时间跑过来,替他扛了这一下。

罗伊斯笑道:“谢了兄弟!”

菲恩抬起手来,没和他击掌,而是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后脑上,眼睛却看着另一边,布冯的长传球落到了施魏因施泰格的脚下,菲恩立刻这番往回跑。

比赛第103分钟,德西利奥在左路下底,传中球在德国队禁区内飞过,双方队员谁也没抢到,球直接朝着另一侧的边线飞过去。

意大利球员看了一眼,没打算追,这个球出界,本来就是他们的前场界外球,他们还能继续发起进攻。

这时候,一个白色身影从另一边全力冲刺过来,这一侧看台的球迷全都站了起来,惊叹于比赛到了这个阶段,他还能这样不惜体能的全力冲刺。

当菲恩冲过来的时候,球即将滚出界外,他身体后仰,往地上倒去,腿拼命地向前伸,在边线上截住了这个球,捅给基米希,自己的身体却因为惯性无法在第一时间停下来,在草地上滑行一段之后,后背撞在了场边的广告牌上。

“我的天!!!”鲁伊特一边摇头,一边感叹,“太拼了,真是太拼了!”

“不可思议,他从禁区边上一路狂奔,竟然抢在球出界之前救了回来。”

这时候,转播镜头竟然给了旁边意大利队员一个特写。

鲁伊特说道:“因西涅也认为这不可能。”

“比赛踢了一百多分钟,莱因哈特仍在为了救一个即将出界的球而努力狂奔。”

“我们不但要惊叹于他的体能,更应该敬佩他的毅力。”

“德意志足球的铁血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主席台上,女总理看到菲恩滑出去那一刻,脸上的神情也十分惊讶,直到看见菲恩在边线上救下这个球,她才用力的鼓掌。

不仅是她,在她身后,所有主席台上的贵宾都站起来为这个球鼓掌。

菲恩从地上站起来,这一下摔得到不一定很疼,但他球衣上一大片都染上了草绿色,想要撩起衣服擦擦汗水,都找不出一块干净的地方。

他管不了这么多,立刻回到场内,向前场奔跑,投入进攻。

因为他的救球,德国队开始进攻,意大利不得不退回去组织防守。

比赛就像伦敦的天气一样潮湿、黏腻、胶着……一百多分钟不停地奔跑、冲刺,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此时此刻,支撑着球员们继续跑下去的动力,是场边那座德劳内杯。

想要将它高高的举起来,在它的底部刻上自己球队的名字。

德国队最后一次进攻,来自许尔勒的一脚射门,偏出了底线。

主裁判鸣哨,加时赛德上半场结束,双方在场边休整片刻,易边再战。

球员没有时间休息,大家只是匆忙的喝点水。

除了努力、坚持、咬牙、想一想冠军就在不远处等着他们,教练也实在没有别的可说。

现在拼的就是谁更顽强,更有毅力,这可是德国人的强项,怎么会轻易输给别人?

球员们围成一个圈,伸出手叠在一起,互相喊着加油,为彼此打气。

菲恩甩了甩脑袋,他额头上全是汗水,汇聚成一股一股的,沿着眉骨往眼睛里面淌。

他眨了眨眼,又眨了两下,仰起头,把水壶里的水全都挤在了脸上,再用力的甩了甩头,铂金色发丝水花飞溅。

就是这么个对于球员来说,再普通不过的动作,搭配上他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实在好看得让转播镜头都忍不住给了他一个长达数秒的镜头。

这是属于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球迷的福利——金发滴着水,微张着嘴轻轻喘息,蓝眸冰冷而刚毅,额角青筋隐现,球衣下肌肉轮廓分明,那种强烈的男性荷尔蒙快要溢出屏幕。

比赛第107分钟,德国队发起进攻,胡梅尔斯传给施魏因施泰格,后者在意大利防守球员的干扰下,分边给基米希。

基米希往前了一眼,没有太好的机会,只能将球回传给施魏因施泰格,重新组织。

队长拿球之后,给到另一边的克罗斯,克罗斯抬头看到穆勒的位置,一脚长传精准的将球传到意大利禁区右路,穆勒跟进,还没来得及射门,球被巴尔扎利解围出底线。

德国队获得一个角球。

克罗斯走上前,他忽然回头朝禁区另一边看了一眼,菲恩也正好抬起头来,两个人目光交错,一触即分。

他们是俱乐部的队友,半年来一起训练,一起比赛,属于话不多,但默契还不错的关系,回到国家队也是如此。

相比来说,克罗斯每天和穆勒相处的时间,说过的话要更多一些。

曾经在拜仁,他们也是亲密无间的队友和挚友,两个人对彼此也非常熟悉。

但这一刻,克罗斯并没有看向穆勒,而是看了一眼菲恩的位置,却没想到对方也朝他这边看了一眼。

就是这一眼,从菲恩的目光里,他无比笃定,对方一定看懂了他的意思,他们之间曾经有过这样的默契。

于是,两个都默默地转过身去,一个走向角旗区,一个走向球门后点。

克罗斯接过球童抛过来的球,弯腰,放在自己习惯的罚球点上。

再抬起头来看向禁区,那里此刻一片混乱。

胡梅尔斯、赫克托、施魏因施泰格、穆勒、许尔勒……德国队员至少有七八个人围在意大利的门前。

意大利更不必说,十一个人只留了一个人在禁区外抢第二落点,其他人全都在禁区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盯防的对象,像菲恩这种重点照顾人群,身边更是两三个人把他围得严严实实。

由于站位太过密集,每个人都想争取最好的位置,大家都在拉拉扯扯,推推搡搡。

裁判哨子叼在嘴里,短促的吹了两声,又跑到禁区内,将双方球员拉开,警告他们,谁手上再出现不该有的动作,他就要掏牌了。

两边的队员敷衍的点头,眼睛始终看着角旗区的方向。

这个球半天开不出来,克罗斯双手叉腰,站在角旗区,正好趁此机会喘口气。

布冯一直在大声的冲着他的队友喊着什么,用手势指挥他们的防守,目光时不时看向菲恩的方向。

德国队这个9号大中锋,一定是他们重点盯防的对象。

一个角球迟迟开不出来,让本来就紧张的氛围变得更加窒息。

看台上,双方球迷全都站了起来,全都注视着意大利的球门,哪里还能坐得下去。

终于,现场九万多人以及电视机前亿万球迷的焦急等待中,裁判终于鸣哨。

克罗斯助跑,开出角球。

无数双眼睛追随着

空中的皮球来到禁区内,等在前点的球员此起彼伏的跳起来,却没有一个人碰到这个球。

菲恩站在后点还要靠后的地方,眼睛一直注释这球的飞行轨迹,心里计算着时间。

就在球从前点飞过的时候,他忽然甩开贴在身边的佩莱和博努奇,朝着小禁区冲过去。

博努奇注意力一直放在他的身上,并且保持着和他平行的身位,看到他冲上前,也毫不犹豫的跟了上去。

这时候球已经开始下落,正好在菲恩判断的那个落点,可这个时候,落点上却出现了另一颗脑袋——是旁边的基耶利尼。

他也注意到这个球,想要抢在菲恩之前头球解围。

于是,两个人谁也没有退让,一同起跳,一起伸着脑袋去顶这个球。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们这边,时间只过了一瞬,却又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已经凝固,九万人的球场在这一刻万籁俱寂。

菲恩的耳朵里什么也听不见了,但脑袋里却迸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他顶到了球,没错,他顶到了!!!

可他又不止顶到了球,还有别的,有别的东西撞上了他的脑袋。

身体不受控制的下落,眼前忽然一黑,他用力地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再睁开时,眼前却变成了一片鲜红。

到处都是红色的,红得那么刺眼,他看不清球门,也看不清那个球,无论怎么努力聚焦,他也看不到球究竟有没有越过门线。

而后,他的身体重重的摔在地上,一秒过后,四周所有喧嚣全部涌向他的耳朵,冲进他的大脑,愤怒的、嘶吼的、疯狂的、澎湃的……

所有声音又渐渐远去,只剩下一个熟悉的,有点柔又有点软的声音在他耳边焦急的喊:“小菲,小菲!”

头还是昏昏沉沉的,有个地方不停地跳动着,传来一阵一阵的剧烈痛感。

菲恩甩了甩脑袋,强忍着那阵剧痛坐起来,他感觉有什么温热黏腻的东西顺着他的眼角往下淌,他以为是汗水,抬手摸了一把,却摸到了一手的鲜血。

罗伊斯伸手过来要扶他,菲恩却用手肘一把将人挡开,不让他触碰自己。

他抬起头来,再次看向球门的方向,他迫切的想要知道,球,究竟进了没有。

时间倒回到十几秒之前,当菲恩和基耶利尼一同起跳,他在空中又用上全身力气,猛地向前甩头,抢在基耶利尼之前顶到了这个球。

这个距离太近了,人群站位又太过密集,布冯身边还有个帕罗洛站在门线上防守,但两个人都没有碰到球,眼睁睁看着菲恩的头球从他俩之间越过门线,飞向球网。

而慢一步的基耶利尼直接顶在了菲恩的眉骨上,登时血流如注。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al!!!”

看到这一幕,直播间里的鲁伊特激动得跳起来,直接一把扯掉了自己的耳麦,吼破了音,还差点一口气没续上来:“莱因哈特莱因哈特莱因哈特,菲恩-莱因哈特goal!!!goal!!!goal!!!”

“莱因哈特的头球攻门,布冯连扑救都没来得及,到现在还站在门线上!!!”

“加时赛第109分钟,德国队2比1!!!”

“莱因哈特,进球之后倒在了地上,他受伤了!”

电视上反复回放着刚才进球的瞬间,菲恩硬是用自己的脑袋迎上基耶利尼的脑袋,这个画面反复冲刷着电视机前球迷的眼睛,那种无以复加的震撼,血洒赛场的惊心动魄,伴随着加时赛德进球,深深地印刻在所有人的脑海中,成为本届欧洲杯最经典永恒的画面。

场边,勒夫看

到这一幕第一反应不是为进球而庆祝,反而心都揪了起来。

他说尽力而为,可没让孩子拿命去尽力。

这是他的队员,虽然他们相处只有短短一个多月,但菲恩的努力、敬业、专注与服从早已深深地打动了他,他看着菲恩,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希望他能在场上拿出最好的表现,希望他赢得更多冠军,也希望他健健康康,不受伤病困扰。

勒夫愣了片刻,赶紧回过头去招呼队医过来,进场去查看菲恩的伤势。

眉骨的位置皮肤几乎没有软组织,皮肤又特别薄,毛细血管丰富,这么猛烈地撞击,出血量可想而知。

血滴在白色球衣上,绽开一片一片刺目的红色,队友们无暇顾及这个进球,也没有人庆祝,全都围在菲恩的身边,焦急的关心他的情况。

施魏因施泰格有过相同的经历,表现得还算淡定,一直在向他提问,确保他神志清醒。

菲恩不让任何人碰他,因为不想让队友沾染到他身上的血渍。他的手上全是泥土和汗水,也去碰触伤口,任由鲜血沿着侧脸往下流。

这一侧球门的后方坐的全是德国球迷,看到他一半脸都被鲜血沾染,画面血腥又带着几分壮烈,真是叫人莫名的热血沸腾。

“菲恩菲恩菲恩……”他们一遍一遍,不停地重复着这个名字,将他视作英雄一般崇拜。

基耶利尼也倒在地上,他也是用尽全力去顶那个球,没顶到顶在了菲恩头上。虽然他没什么大事,但用力过猛,也有点晕。

裁判赶紧让双方队医入场,各自查看自己的球员。

基耶利尼还好,没一会儿就站起来了。

菲恩就有点麻烦了,血止不住,必须到场边进行处理。

菲恩站起来,并没有让队医搀扶,而是自己快步往场边走。

他知道,比赛不可能为他暂停太久,如果他不马上处理好伤势尽快回到场上,德国队将陷入以多打少的场面。

他们进了球,现在2比1领先,但比赛还有十几分钟,难保意大利不会像常规时间那样,又进一个,将比分扳平。

任谁看到他的伤口,以及涌出的鲜血都能想象得到那股剧烈的痛感,甚至,他现在头还有点晕。

但菲恩却始终没有吭一声,甚至没有过多的皱一下眉头。

果不其然,他们来到场边,裁判立刻恢复了比赛。

勒夫也赶紧走了过来,赛场上的比赛都不看了,看着菲恩处理伤口。

两个队医一直围着他,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纱布加压止血,可是一切都徒劳,这地方血管太丰富了,也不容易止血。

勒夫回过头去,让助理教练赶紧让波多尔斯基和戈麦斯去热身。

菲恩不耐烦地催促道:“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止血?”

“额……”队医有些迟疑,“有倒是有,但你这个……”

他想说:“你这个伤口要止血就要吃点苦头。”

但菲恩却打断了他直接扬了扬头:“来吧。”

队医看向主教练,勒夫又看了一眼大屏幕上的时间:“如果不能坚持,我让马里奥换你下场。”

菲恩坚定的摇头:“不用。”

这时候,另一位队医取出一个器械,那是个便携伤口吻合器,类似于订书机一样的原理,将伤口钉起来止血。

这个方法看起来就疼,菲恩只是扫了一眼那个器械,就点了点头,平静的说道:“来吧。”

“!!!”

一旁围观的队友都有些看不下去,纷纷转过头去,观看场上的比赛,都没看他处理伤口这么揪心。

勒夫也看向场内,落后一球的意大利,趁着德国队少一人作站,疯狂进攻。和之前如出一辙

的画面,全线压上,围在德国队门前,逮着机会就是射门。

德国队球员的体能也已经耗尽,克罗斯的腿都快抬不起来了,却还是在禁区附近努力的参与防守。

还有十多分钟的比赛,德国队目前的处境还真是离不开莱因哈特。

勒夫点了点头,让队医尽快处理。

另一边,工作人员已经取来了新的球衣,等菲恩这边伤口处理完毕,立刻就能换上。

队医先清理完菲恩的伤口,然后用伤口吻合器在他的眉骨处快速的按了一下,往旁边移动寸许,再来一下。

从始至终菲恩只是眨了眨眼,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德国队替补席后方区域,一位女士,将怀里的孩子按在自己胸口,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菲恩的方向。

队医处理好伤口,拿来纱布,围着他的头快速缠绕包扎固定。

处理好伤口,菲恩一把扯掉球衣,隆起的胸大肌和轮廓分明的八块腹肌立刻引来了看台观众的注意。

场上,意大利的射门刚好被诺伊尔没收,于是,转播镜头也给到了他这边。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