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黄泉手记

第270章 老狐狸

  • 作者:慎行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9-13 08:10:19
  • 完书字数:4506

唐老的话一说出口,人群中顿时传出了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夏圭,字禹玉,在绘画方面被称为“南宋四家”之一,他的山水画师法李唐,又吸取范宽、米芾、米友仁的长处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虽然与马远同属水墨苍劲一派,但却喜用秃笔,下笔较重,因而更加老苍雄放,号称“马夏”。

旁边的光头听到唐老开出的条件,吞咽了一下口水:“唐老,据我所知,夏圭的传世作品均被辑入《故宫名画三百种》,其中一幅《遥岑烟霭图》,现就藏于故宫博物院,没想到民间竟然还能有他的画作!”

“是啊,那幅画也是我费尽心思才得来的,始终视若珍宝,更是今天这个茶会压箱底的宝贝。”

唐老神采奕奕的看着我:“小友,你看我这个当账的物件,你可还满意?”

我嘿然一笑,委婉的回应道:“老爷子,实在抱歉,我这个人对于书画造诣不深,这幅婴戏图也是家里老一辈传下来的,您也知道,伺候古画是一件劳心费力的事情,所以我不想再拿同类的物件了。”

“小兄弟,你该不会是吃错药了吧?唐老跟你换东西,你竟然也给拒绝了?”

大光头难以置信的看着我:“你该不会不知道夏圭是谁吧?那可是南宋四大家之一,跟李唐、刘松年、马远齐名的绘画大师。”

“我这画不值什么钱,唐老的东西太贵重,我不敢收。”

我挠了挠头,装傻似的给出了一个回答,但心里却一点都没在乎。

都说古玩行水深,而且没什么好人,没想到就连唐老这种受人敬仰的泰斗,也动了骗宝的心思。

这只老奸巨猾的狐狸,分明就是看我年纪尚轻,将我当成了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雏儿。

夏圭的确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他早年间画人物,后期才画了山水,并且是以山水著称,才跻身四大家之列的。

此人下笔较重,画风老苍雄放,在用墨方面,尤其善于调节水分,而取得更为淋漓滋润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常先用水笔淡墨扫染,然后趁湿用浓墨皴,造成水墨浑融的特殊效果,被称作泥里拔钉皴。

至于夏圭的人物,我虽然不敢说不好,但是跟他的山水比起来,绝对没有那么出彩。

但凡是夏圭画出来的人物画,一定是他早期的作品,我连看都不用看,也能猜到那画没什么吸引我的地方。

如果是让我去收这幅画,面对出自南宋四大家手中的古画,花多少钱我都愿意砸下来,但要是让我用这幅婴戏图去换,我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原因很简单,其一是因为夏圭的人物画不出名,唐老那画最出彩的点,只是在于夏圭的名气。

其二是因为夏圭有画作流传于世,但我这幅没有署名的画,虽然找不到主人,但稍微懂点行的人,都清楚它九成是仅存于世的孤品。

如果上拍的话,我这幅没有题跋落款的画,肯定是比不上唐老那幅人物图值钱的,但是在唐老和冷先生他们这种大藏家眼中,这东西是绝对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他们不缺钱,未必能看得上夏圭的人物画,但一定会喜欢我这幅婴戏图。

这就像是一杯水,对于寻常人而言并不重要,但是对于身在沙漠要渴死的人来说,意义非凡。

这个比喻或许并不恰当,但大致的意思还是差不多的。

唐老见我两次回绝,已经知道了我的心意,依依不舍的叹了口气:“可惜,我今天注定是与这幅画有缘无分啊!”

其余人闻言,也都嘀嘀咕咕的说我是个傻子,摆在眼前的漏都不去捡。

我隔壁展位的光头一看就是个爱贪小便宜的人,眼见我回绝了唐老当账的条件,赶忙凑了上来,顺手在自己的摊位拿起一只宣德炉递了过来:“小兄弟,你刚刚说自己不喜欢字画,那你看看我摊位上的这些东西能入眼吗?只要你愿意换,我这里的东西你随便挑。”

我接过光头的香炉,连看都没看,都倒着扣在了他的桌子上。

倒不是因为这香炉做的太假,而是做得太真了,他这种双鱼耳炉市面上本就罕见,而且价值要比他桌上其他所有东西加起来还高,如果这是真品,根本不可能被摆在桌子上。

光头看见我将双鱼耳炉倒扣,用身体将其挡住,低声道:“小兄弟,你回了我的东西,是不是该给我讲一课啊?”

“咱们之间没有贸易关系,你这东西想怎么用我管不到,也不想管。”

我戏谑的看着光头:“我来这里是交朋友的,我真想讲,你敢听吗?”

光头看我年少,正欲再说些什么,他身后的人群忽然骚动起来,就连唐老看见赶来的林江皓,都客气的打了个招呼:“林先生,您怎么有雅兴,来这种小展位掌眼了?”

“听手下人说您来了茶会,想着打个招呼,却看见这里聚了很多人,来凑个热闹。”

林江皓谈笑间,忽然看见了我身后的那幅画,盯着瞧了十秒钟左右,微微点头:“这画有点意思,竟然无题无款……阿胜,你可能看出这幅画出自谁人之手?”

林江皓身边,一名穿着西装,大约二十五岁上下的青年上前一步,对我微微颔首:“小哥,我可否上前观摩?”

“当然,请!”

我知道林江皓不好惹,同时也想看看他身边的人都有些什么本事。

阿胜对我点头示意,然后走到展台后方,将自己手表的表盖掀了起来,我这才发现,他的表盖竟是一个放大镜。

他对着那幅画检查了三分钟左右,转身道:“林先生,这幅画是真迹无疑,我认为此画应该出自南宋画师杜孩儿之手!”

面前的这幅画,就连我爷爷和李教授都没有争论出一个高低,而且唐老刚刚也没敢确认,但这个叫阿胜的青年,却直接点出了这画的作者。

就连我都忍不住问道:“先生,你说这幅画是杜孩儿所作,可能给我讲讲缘由?”

唐老同样跟着点头:“不仅这位小友好奇,老朽也颇为不解,那杜孩儿既然没有传世之作,你如何断定这画是出自他手呢?”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