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我全家都穿越了

第455章 拜年

  • 作者:阿白不黑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9-18 12:43:02
  • 完书字数:4398

都城热闹十分,远在立恒县的赵家人也闹得挺欢。

去年赵年才还只是一个从七品小官,那些人呢虽说是要巴结,但是也没有特别疯狂,只是在给李氏送年礼,有个交情来往就成了。

今年就不同了。

不仅都知道赵年才越级升官了,还知道他们家之前的那位少年便是当今的定国侯了,此等交情定是不凡啊。

所以谁都想来刷个脸。

赵年才不在,那不就得在李氏面前刷脸吗?

就因为这事儿闹的,从十二月十五之后,李氏便让人闭店了。..

店里的人直接休息一个月。

因为这每日来送礼的人太多了,招待不了了,索性闭店,咱不开了。

她带着一众人回了赵家村。

连同店里的店小二厨娘什么的全带走了,因为那群人只要见着店里有人就敲门送礼的,李氏便直接留个空店在那儿。

你们敲吧!只要别把门敲坏了就成,反正没人回应了。

不过还是有人送礼到赵家村的,那便是之前就熟悉的那些夫人啊什么的了。

这些李氏不能拒绝,得给孙英把那人际关系都处理好。

大年初一,赵立根一大早便带着媳妇钱氏和儿子们就来给赵阿爷拜年了。

毕竟赵阿爷算是他们的东家,总得来拜个年才对。

他们提了些腊肉和自家做的米饼来,虽说礼物不太贵重,但也不是空着手的,也算是一份心意。

赵阿爷他们才刚起来,徐氏正打算煮饺子。

李氏也出来待了客:“吃饺子了不?留下来一块儿吃个饺子再走!”

“不吃了不吃了,就是来给你们拜个年,等会儿我还得去别家走动走动!”赵立根说着将手上提着的东西就送了上去。

赵阿爷抬手指了下赵年富,让他收下了。

李氏最近在县里混,也学得大方了。

见他们的儿子乖巧懂事,人家又来登门拜年的,便一个给了十个铜板当压岁钱。

赵立根这几个儿子从来没拿到过压岁钱,这十个铜板被他们当做宝贝一样收了起来。

钱氏想着回去了再给他们收起来,这会儿便让他们高兴一下。

岂料这说话动静太大,回去的路上,讨论铜板的时候被赵阿爷家的邻居听见了,便也学着赵立根,前去给赵阿爷和李氏拜年。

关键是你来就来,空手也就罢了,还把全家都带来了,最主要的是带了所有的小娃,不会走路的就抱着或是背着也得弄来,这意思也太明显了。

赵阿爷可没钱,他转身要回屋,被李氏拽住了。

这邻里邻居的,来拜年不得意思一下?

其实她是和黄千洛学的。

在关店回来之前,黄千洛亲自来送了年礼,顺便她还给柱子和壮壮分了些金豆子。

李氏推搡着想拒绝,黄千洛却又借机往她怀里揣了一兜。

“哎呀,你这孩子!”

“阿奶,这过年就图个乐呵,我也给我那些侄儿侄女弟弟妹妹什么准备了的,既然柱子和壮壮的景月的弟弟,那便是我的弟弟,收下吧!”

黄千洛在那边和李氏纠缠,壮壮拉着柱子往后撤了几步。

“你不是比翠妞姐大吗?”柱子转头看了眼壮壮。

壮壮将金豆子捏得更紧了。

就是因为他比赵景月大,所以他刚刚听了黄千洛的话才后退两步的。

万一她说哥哥不给了,那咋办?

不过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根本就没人关注他们两人,都盯着李氏和黄千洛的。

黄千洛到底是仗着自己年轻,挣扎着就跑了。

杏儿差点没反应过来,要是慢一步就定要被李氏抓着跑不掉了。

李氏追了两步没追上,原地拍大腿。

这孩子真是……

回头她赶紧去找毛豆:“咱准备的年礼买了不?”

“派人去买了。”

“再给千洛家的那小子准备点啥,到时候一块儿送去。”

毛豆点头应道:“行!”

就因为这,李氏才想着,既然人家都主动了来拜年了,就给小娃点压岁钱意思意思吧,过年嘛,图个乐呵。

李氏找赵阿爷拿了十几个铜板出来,给来拜年的小娃就发三五个意思一下。

谁知道就这一下整得,整个赵家村的人在他们门口排起了长队。

李氏便挂不住脸了,平日里有点交集的来拜年也就算了,她给个三五铜板意思一下。

那些不要脸的在背后嚼舌根的也敢来?

她直接过去就让人家走,大过年的她也怕什么不吉利,将人撵走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我不在村里的时候你们在说些啥!呸!”李氏本想着现在是将军的娘了,有点素质,但对付那些人没必要!

不过剩下这些人,总得给点面子了,不乏以前赵年才去借过钱的家里。

好歹也算是麻烦了别人一阵子不是?

她便赶紧让赵年富去拿铜板来,家里不够了就去里正家换。

赵年富没多久便抱着一小布袋铜板回来了。

“十岁以上五个铜板,十岁以下三个!”李氏喊道。

虽说岁数不同压岁钱还有些差距,但好在这些人知道,给不给铜板是人家李氏的意思,能给你就不错了,还求什么三个五个的,有就成了。

此时他们只怨自己没多生几个。

赵阿爷在旁边嘬了口烟杆,那气从鼻子吹出来,真像是生气气出来的烟。

知道的是过年拜年发压岁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布施救济呢!

“差不多得了,发完了没了就算了。是来拜年的,还是来抢劫的啊?”赵阿爷敲了敲烟杆,不让赵年富再去换铜板了。

李氏也发压岁钱发的心口疼,挥手院外围观的人都散了:“行了,就到这儿了!没了!”

主要是村里多少人,李氏心里有数,现在也发得差不多了,便让人散了。

柱子拎着也不知道还有没有铜板的轻飘布袋子跟着进了屋。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