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我全家都穿越了

第437章 进殿了

  • 作者:阿白不黑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9-18 12:42:59
  • 完书字数:4324

“那你说咋整?”

“我倒是不怕人家嚼舌根。”赵年才叹口气,“就是怕人家在背后说咱闺女。”

“景月和你一样的性子,是不在乎别人说啥的!”孙英轻抚了下赵年才的后背,“再说了,小泽也不赖。”

“这不是好赖的事儿……”

“是你没考虑过嫁闺女吧?”孙英接话。

孙英觉得感情的事儿不能强求,两人若是没这个意思,这么搅合,倒是破坏了朋友之间的关系;若是有那方面的意思,他们正确引导就成了。

毕竟在这里,两人的岁数都接近谈婚论嫁了,他们还是不能按照现代人的想法去看待。

赵年才若是接受不了,就让二人再往后拖一拖嘛,就像春燕和毛豆那样。赵景月及笄的时候可以先定亲,成亲的事儿之后再说嘛!

“要我说,现在这些都是你的猜测,还没证实的事儿呢,你就别上火了!小泽同你亲近些,你实在放心不下,就找个机会直接问他,行吧?”

赵年才点点头:“我是得找个时间问问他。”

沉默好一会儿,孙英推了他一下:“但是你别直接上去就问啊,整得以后见面就尴尬了。”

“行,我想想咋说吧!”

“别想了,赶紧睡吧!你明儿还得上朝呢!”

孙英将赵年才哄睡之后,自己却睡不着了。

赵景月还真从未同她说过感情方面的事,也不知道这丫头开窍了没有,她这个当娘的也得找个时间同赵景月聊聊才是。

次日。

赵年才是被下人来喊醒的。

他总感觉眼睛才刚闭上就被人叫起来了,都怪昨晚深夜想太多,今日痛苦的是他自己了。

今日早朝时,昭明帝总算是提起了修水库蓄水一事,天象表现不好,加上诸位朝臣商讨了数日的结果便是,这套方案可行,至少能延缓旱情带来的灾害。

此时的赵年才正在外面强忍着哈欠,就差没站在原地睡着了。

胡指挥使暗暗戳了他好几下:“赵将军?赵将军!”

“嗯?”赵年才撑开眼皮回应。

“皇上叫您了,快进殿去!”

赵年才瞧见了一个公公朝着他走来了。

他瞬间精神了。

上朝这几日,总算是能进殿看看里面长啥样了。

赵年才赶紧拿着笏板跟着公公进去了。

进了大殿后,根本没敢四处张望,赵年才便被公公领着去前面了。

上官瑞泽站在最前面一排,周长永也隔得不远。

赵年才进殿后和二人对视了下眼神。

二人都唇角带笑,似是有什么喜事发生。

赵年才正打算跪下,坐在龙椅上的昭明帝开口了:“水库一事,交由水利司去办,赵年才协办。”

啥?

赵年才原地怔住了。

刚刚殿内到底在讨论什么呢,怎么就让他协办了?

大殿内更是因为昭明帝这句话而躁动起来。

窃窃私语的人还不少。

水利司统办这件事,众人没意见。但为何要让赵年才来协办?

水利司自己人就够多了,还需要外人吗?是捣乱还是帮忙啊?

再不济也有户部在,怎么也是户部协办才对,怎么什么好事都轮到赵年才头上了。

覃公公往前半步,提醒道:“大殿之上,不得私语!”

诸位大臣瞬间安静了下来。

众人嘴虽停了,眼睛可还在乱瞟,不少人都看向了吏部尚书舒大人。

舒大人之前带头参过赵年才,但被昭明帝批斗了一番。

更何况当初荣国公出事时,他差点被昭明帝扒了一层皮,如若现在站出来当刺头,定是和上次一样的结局。

这回他学聪明了,不带头了。

谁爱说谁说去!

他决定当个少言之人。

众人一看舒大人都不带头了,这下如何是好?

就在众人就要冷静下来时,敢弹劾百官的御史大人站出来了。

当然,他不是来弹劾赵年才的。

御史大人语气柔和许多:“皇上,为何要让赵将军协办?”

昭明帝垂眸看向御史大人,随后又扫了一圈殿内诸位大臣,缓缓开口:“这水库一事,是赵年才提出来的。”

语气平和,却带给了诸位大臣不小的冲击。M..

众人皆是惊诧不已,恨不得将“什么”二字写在脸上。

毕竟最开始这件事是定国侯提出来的啊,怎么又成了赵年才提出来的了?

前几日时,上官瑞泽也是被这样莫名其妙的点出来了,然后在昭明帝的话语引导下,说出了水库的重要性。

说完之后,也不等他解释两句这都是赵年才的想法,就被昭明帝喊退,回到了自己的位列了。

位列第二排的关正行探着脑袋看了眼正中间的赵年才,这人真是个人才啊!

工部的事儿他能做得了,农桑司的事儿也能帮帮忙,现在连水利司的事儿都能指点一番了。

此时的农桑司少卿也将目光投向了赵年才。

这人三番两次地帮他农桑司出了头,如今看这样子,又是皇上眼前的红人,看来得寻个时间登门拜访才是。

“皇上,这件事不是那日定国侯提出来的吗?”御史大人再次开口,将思维跑远的诸位大臣拽了回来。

昭明帝没回他话,而是看向上官瑞泽,示意他出来说。

上官瑞泽迈步出了位列,站到了御史大人旁边。

“回禀皇上,水库一事,确实是赵将军提出来的。只是借了微臣之口,将这件事在殿内说出来罢了。”

赵年才在旁边心虚地挪了小步。

这事也不是他说出来的,是赵景月说的,只是借了他的口说出来的。

上官瑞泽自是知道这件事是赵景月提出来的,但在这大殿之上,由他提出赵景月的名字实属不妥。

只能让赵年才来接这个功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