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我全家都穿越了

第24章 搭兔子窝

  • 作者:阿白不黑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9-18 12:41:42
  • 完书字数:4800

春笋卤好后,天也快要黑了。

孙英随便炒了个笋,将最后剩的一点蘑菇也一起炒了,一家人就将就的吃了。

吃饭时,赵景月提了一句没有肉就算了,连鸡蛋也没有。

孙英觉得说的对,没有肉也得吃鸡蛋才行,蛋白质得摄入。赵景月现在瘦小的很,不好好补补的话,这个子可能就长不高了。

于是,在吃饭的间隙,孙英下令得去买只母鸡回来专门下蛋。

赵景月种了辣椒和番茄,这鸡肥料也能派上用场。

既然话都说到这儿了,赵景月觉得,养一只也是养,两只也是养,那不如多买几只小鸡回来养大了吃。小鸡长得快,两三个月就能吃肉了。

一说到能吃肉,赵年才是第一个举赞成票。

鸡窝现在被兔子占着的,既然决定了要开始养鸡,那这兔子就得换个地方了。

明天赵年才送完货回来就开始搭兔子窝,后天就去买鸡回来。

次日。

赵年才天没亮就去送货了。

赵景月起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赵年才已经走了。

昨天春笋挖多了,做出来多了有四五斤重,早上便煮了个粥就着春笋吃了。

吃罢早饭,孙英决定今天蒸点馒头在家里,早上煮粥太浪费时间了,今天赵年才就怕来不及,急匆匆地吸溜了两口便走了。

没有酵母,孙英只能试着将面团放进还有余温的锅里,等他自然发酵。

赵景月惦记着魔方,也不知道赵阿爷能不能做出来,便又端了一些卤春笋往老房子去了。

这会儿还早,大家伙早上去田里忙了一会儿,这会儿又回来吃早饭了。

赵景月过来的时候,徐氏正在做早饭。

“大伯娘,我送了点春笋过来。”赵景月端着碗就直接进了灶房。

“诶!翠妞来啦!”

赵年才之前的所作所为让徐氏多少有些不满,牵连的让她对翠妞也没给过什么好脸色。不过好像自上次闹了一阵之后,没听说赵年才去赌了,翠妞这几次来还都送了些吃食过来,家里的几个小娃都还挺爱吃。

毕竟之前都是赵年才的不对,也不能迁怒于翠妞一个小姑娘,徐氏的态度便也好转了些。

“大伯娘,你们还没吃呢?”

赵景月瞄了一眼锅里,徐氏今天也煮的粥,不过不同于赵景月早上吃的白米粥,徐氏用的应当就是上次柱子送来的那种混着糠的粗米,极为剌嗓子。

“对,等你大伯他们回来。”徐氏说着转身拿了两个碗过来,“这是昨天你送来的两个碗,记得拿回去啊!”

这赵景月来一次送一个碗,再不拿回去,家里的碗都快被她全搬到这儿了。

“我走的时候再来拿,阿爷在家不?”

“在屋里呢!”

赵景月走到院里,也不知道赵阿爷在哪个屋里,便站在院中大喊了几声:“阿爷!阿爷!”

赵阿爷叼着个烟斗就走了出来。

这也没烟没点火的,这是吸啥呢?赵景月疑惑地看着他,走到了赵阿爷身边。

“阿爷,那魔方能做不?”

“能,那有啥不能的!”赵阿爷仰着头,吸了口空烟杆。

“啥时候能做出来啊,三五天成不?”

“成,我等会就给你做。”

“阿爷你做细致点,给贵人的,不能太粗糙了。”赵阿爷做的那几个板凳就挺粗糙的,估摸着是想着他们着急用,便赶工做出来的。

“阿爷知道。”

等赵年富他们回来时,赵景月便说着先回去了。

李氏见她又拿了些卤春笋过来,便领着赵景月去地里拔了两颗白菜带回去。

赵景月都走出老远了,听见背后有人叫她,碗又忘记了,春燕将昨天的两个碗送了过来。

回来的路上看见了兔子上次爱吃的那种草,随手拔了一些回来喂兔子。这兔子还非得等她走了才啃吃,赵景月站在旁边她愣是躲着不出来。

赵景月不看它了,钻进灶房看孙英揉面。

就在她在灶房里看得打哈欠时,赵年才终于回来了,一回来就先上交了银子,三钱七十文。

“咋还有铜板?”孙英没细数多少。

赵年才神秘兮兮地开始掏背篓,从背篓里拿出了一块猪肉。

“买了一斤半的猪肉,中午做了吃。”

赵年才从顺发酒楼出来时,在一个路口处看见了另外一条街上有人在卖猪肉,人不多。昨天一天没吃肉,赵年才总觉得浑身不得劲儿,便去称了点猪肉。

正好李氏今天给了白菜,可以炖猪肉了。

香喷喷的猪肉,吃的赵景月直打嗝还在咂嘴,还是肉香。

吃罢饭,孙英开始收拾洗碗。

赵景月不给赵年才休息的时间,拉着他就开始搭兔子窝。

“你说这兔子万一不是怀了,就是胖,到时候咱把它吃了,还搭个窝干啥。”赵年才站在鸡窝旁盯着那只躲在角落的兔子。

“那万一就是怀了呢,那不就有一大窝兔子可以吃了?”

麻辣兔头,烤兔腿,红烧兔子……

这两人盯着兔子都不由得往美食上想。

就这明晃晃的当着兔子面讨论吃不吃人家,还嫌弃它胆子小不敢出来。

两人在院里扫了一眼,柴房旁边有一个位置,刚好可以将柴房的墙当做一边兔窝的墙,只需要修三面围栏就可以了。

这兔子会打洞,院里的泥巴地不行,赵年才先挖着地,让赵景月去屋后的山上背点石头过来垫在

再用泥巴和杂草和在一起,铺在石头上,将石头间的缝隙填严实。

最后就是要围三面围栏了。

赵景月说用石头砌墙,赵年才却觉得麻烦,不如去砍点竹子回来编个竹席围起来。

既然已经去了竹林,赵年才砍竹子的时候赵景月就在旁边挖春笋。

分工明确。

两人将各自的收获带回了家里。

赵景月力气不大,背回来的春笋的重量肯定不够,正好她也不会编竹席,便又去挖了两趟春笋。

赵景月背着最后一背篓正准备回家,一滴雨落在了她额头上。

“又要下雨啊?”

不过,这雨后春笋长得快,就不用担心这几天挖的多,后面没得挖了。

赵景月背着背篓小跑着回家,最后赶在了雨下大之前到家了。

刚进院,一股麦香味就传来了。

赵景月放下背篓冲进了灶房,刚揭开锅盖,热气腾腾的烟雾眯了赵景月的眼睛。

孙英忙活了一天的馒头终于出锅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