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汉绣衣使

第二章:背锅后自救

  • 作者:起红药
  • 类型:武侠仙侠
  • 更新时间:07-21 14:29:45
  • 完书字数:6172

处境之危,徐平安强迫自己必须冷静下来,仔细梳理了一下过去发生的事情,徐平安基本上可以确认,过去的自己的这个前身,成为了背锅侠。

那么问题来了,谁会让自己背这个黑锅。

徐平安虽然说身穿绣衣,绣衣御史这个机构更是令长安城里达官显贵只敢顺从不敢违抗的地步,但到了徐平安这个绣衣黄史身上,那一点牌面都捞不到。

谁会栽赃一个说不重要,但背靠权力核心部门的人?

徐平安脑海里反复横穿的回忆如默片播放,从接待昭仪公主的事情,地方是鸿胪寺安排的,公主是武帝册封的公主,因为是月氏国主动的求盟臣服,鸿胪寺在各方面都是按照规范制度来接待的,某种意义上来讲,因为规范制度,昭仪公主的仪仗规模很难令陌生人靠近,既然合议诏书不是自己的原因,那谁能从层层护卫的手里走进鸿胪寺安排的地方?

最主要的事是,连徐平安自己都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

在这接近三天的酷刑拷打里,徐平安虽未看见卷宗,但从这些衙吏嘴里也了解清楚了。

昭仪公主从呼喊贼人开始起,围墙之上的脚印只有进来的印记,没有出去的印记,如果合议不成功,谁是最大受益者?

徐平安以自己前身记忆来讲,好歹也是三十多年的老公安了,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破案无非就是讲究个大胆猜想,小心验证!

因为围墙上只有进入的脚印,没有出入的脚印,所以昭仪公主可以一口咬定是我,更因为自己身份特殊,身着绣衣,所以为了平息公主怒火,自己被顶锅了。

按照大汉如今的国运而言,月氏国的臣服除了代表大汉的威仪,武帝的文治武功外,一时半会儿,很难给大汉带来什么实际性的帮助,反而大汉却要因为扶持小弟,做出一些牺牲。

对于月氏国来说,跟大汉结盟,以如今大汉在各国之间的威望来讲,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月氏国也就没有理由要去破坏这个合议行为。

被抓捕时,徐平安依稀记得昭仪公主红了眼眶似的指认他。

“啊——啊——”

头部突然传来阵痛,徐平安忍不住呻吟起来。

大概持续了一分多钟,徐平安这才好了一些,整个人痛的痉挛般萎缩在地。

就在这时,来了衙吏,对着徐平安喊道。

“赵大人有请,没死就赶快起来。”带头的衙吏说完话,边上的衙吏径直给徐平安开了门,锁链声响让徐平安意识尽量保持清醒被搀扶起来。

徐平安一身绣衣已经破碎不堪,似是嫌弃一般,身边衙吏直接喊道。

“别让赵大人等急咯。”

徐平安被推搡的走出牢门,带到了京兆府会客厅中。

带头为首的衙吏开口喊道。

“赵大人,犯人徐平安已被带到。”

赵封点了点头,眼睛微眯,端坐正堂,开口说道。

“徐平安,你虽是绣衣黄史,但私自破坏两国联盟,是抄家砍头的大罪,你可知罪?”

话音落下,徐平安心里不禁吐槽,这鸿胪寺一个少卿感觉逼格比自己前身老大都要牛逼啊。

难道因为鸿胪寺少卿担任少不了跟皇亲国戚沾边?

徐平安内心叹息一声,定了定神,一个作揖对着正堂中鸿胪寺左少卿赵大人开口说道。

“见过赵大人。”

见徐平安还能维持礼仪,赵大人微微一笑,暗自点头,但见徐平安这一身伤,哪怕掌管鸿胪寺卿这一职,内心也是暗自悱恻,不过两天多功夫,这名绣衣黄使已经皮开肉绽,仅此一点,就可知在文武百官中,对绣衣御史的存在,大家持有的态度是什么。

“能否请赵大人屏退左右?”徐平安开口提出要求。

赵封微微一愣,此子与合议案牵扯很大,但诸多证据表明,合议诏书被盗,应该与此人无关,只是最坏打算,这个人被拉出来顶锅的可能性更高,所以就有了诸多立场的沉默,导致徐平安被用酷刑也无人干涉。

因为大家都觉得,一个背锅的,用点刑有什么问题吗?

思索之际,赵封挥手屏退众人。

见诸人推出会客厅,徐平安盯着赵封说道。

“赵大人,我怀疑此次合议诏书被盗,乃昭仪公主贼喊捉贼!”

徐平安话音落下,砰的一声,赵封手掌拍在桌面,桌子上的茶杯应声摔落。

“大胆!”赵封一声叱喝。

徐平安继续开口说道。

“赵大人应该知道,脚印只有进没有出,而我进入时,找到人证应该不难,那这个脚印是谁的?”

凭借记忆,徐平安只能让自己思维跟得上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

人的思维是惯性的,就好比你回到古代,你说地球是圆的,没有人相信,你向别人证明,别人只认为你有病,因为大家接受的教育是地球是方的。

哪怕是一个成年人,都是无法被说服的,何况是一个整体的社会意识。

“当时庭院里鸿胪寺安排的人和昭仪公主的人,还有就是我,鸿胪寺的人可以排除,我如果是清白的,那么这个人就只能是昭仪公主的。”

说道这里,徐平安看着赵封,明白对方没有接话,证明在对方心里,也不是没有这么思考过,这一点,徐平安松了口气,能当上鸿胪寺卿的,应该不是草包。继续开口说道。

“而且,这个人还不在昭仪公主仪仗名单之中。”

赵封听到这里,眼睛一抬,从椅子上站起身,对着徐平安问道。

“你凭何如此说?”

若是论证据,徐平安恐怕真的无法找到铁证,但是破案不代表所有的事情一定需要足够的证据才能达到破案的条件。

大胆猜想,大胆假设,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可以为破案带来方向,只要通过仔细验证推敲,那么这种假设关系完全没有问题。

“赵大人,我们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昭仪公主,合议诏书被盗,作为月氏国的代表人,首先是将此事化小处理,不是扩大影响力,因为假若真因为合议诏书被盗,影响双方结盟,这个罪责,谁也担待不起。”

“其次第二,我醒来时,被昭仪公主以及一众侍卫坐实罪责,这种态度仿佛需要有一个替身来为此事负责一般,我一个普通黄吏,哪怕合议诏书重大,有什么可能需要公主来亲自下场解决的?”

说到这里,徐平安停顿了一下,望着赵封,继续说道。

“赵大人也知道,我受上司命令,无非行使的就是监督权力,其次就是不希望这次合议有什么差错产生。”

听到这些,赵封默认的点了点头,眼前这个黄吏,心思缜密让他眼前一亮。

见到赵封的表情,徐平安继续说道。

“如果所料没错,我的存在耽误了昭仪公主的不方便。”说道这里,徐平安补了一个手腕割头的手势,因为前世的习惯尚未改变,这一下子,手臂拉扯着伤痛,让徐平安忍不住龇牙。

“大人,庭院内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人,如果现在派人搜索,对方无处可逃。”

说完这些,徐平安行了一礼,微微低头,示意自己讲完。

赵封听完这些,略微沉吟,朗声开口道。

“来人!”

呼吸之间,一群衙吏便从外面快步来到厅堂。

“传我号令,将昭仪公主庭院进行搜索,切记此事低调处理。”

“是!赵大人!”

一众衙吏收到指令,迅速撤出京兆府。

赵封看了眼徐平安,开口说道。

“若有收获,准你戴罪立功,你且回吧。”

“谢赵大人!”徐平安作揖便走。

心里也忍不住叹了口气,原本午时便要问斩的自己,现在总算苟住了性命。

至于昭仪公主的庭院能否搜出什么东西,徐平安相信,必定会有一个结果出来,因为就目前所知的证据中,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人能够在鸿胪寺的层层看护中无声走进昭仪公主居住的庭院。

按照徐平安的猜测,多半是昭仪公主的人,而且是在鸿胪寺安排她进入庭院前,这人便进去了,只是自己好巧不巧的,凑入了这个局中而已。

想到这些,徐平安也是吐槽,好死不死,上个班而已,差点小命被弄没了。突然,徐平安只感觉脑瓜子嗡嗡的在响,砰的一声,便失去了意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